再次回到山寨,大小头目与一众喽啰,都没了昨晚将她当江湖野郎中的态度。

  不说敬畏如神,至少是当成了贵宾。

  钟离家境落魄了,钟离昧老娘却没半点村妇的粗疏。

  她优雅得像个老掉的大家小姐。

  呃,人家本来是官宦之家出身。

  小羽从对方的言行举止看出来了。

  “老夫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能吃多少吃多少,没什么忌讳的地方。

  只有两点要注意,首先是吃过饭后,要出门走一走,好消食。

  其次,尽量多吃新鲜的瓜果青菜,就是刚从菜园子摘的,腌菜酱菜用来开胃,不可长期成为主食。”

  这话要是对城里的贫寒之家说了,还真不是能简单办成的事儿。

  如今冬末春初,树叶子才刚刚发芽,集市上压根没多少摊贩卖新鲜蔬菜与水果。

  也亏得这个世界的三皇五帝都有大法力。

  尤其是黄帝,特别喜欢驾着飚车游荡四极八荒。

  在无数偏远的国度与部落,留下来自中原的文明传承,也带回来当地的土特产。

  飞车便是海外“异人国度”周饶的特产。

  桑蚕、家畜、农作物的种子,更是黄帝关注的重点。

  所以前世地球中华,要到近现代才有的蔬菜与粮食,在秦朝之前已出现在盘古世界的中原大地上。

  比如,胡萝卜、包菜、洋葱之类。

  不过,小羽发现秦朝的农村人,更加喜欢挖“野菜”。

  自家地里都种粮食,要吃菜了,就去野外挖。

  秋末、冬天、春初,挖不到野菜,便吃咸菜。

  黄帝与其他几位人族大帝,从海外与大荒,带回来很多粮食与蔬菜瓜果种子。奈何产量高、成活率高的良种,很难在普通农户中间普及开。

  其实到了她前世的“现代社会”,普通农户也很少自己留种。

  自己留种,种子良莠不齐,可能运气糟糕,遇到大量劣种。

  劣种也能种植,但产量没保证,浪费时间、浪费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浪费了一块好地。乡下贫苦老百姓,哪有资格浪费?

  留种是个技术含量颇高,还十分精细的活。

  不如挖野菜省时省力,还特省钱,性价比贼高。

  小羽也是见到后山有农户开垦坡地,才让钟离昧老娘多吃点新鲜的蔬菜。

  也因为她上午提到了新鲜蔬菜,中午吃饭时,餐桌上多了几盆腊肉炖萝卜白菜。

  上午有钟离昧老娘相陪,小羽多跟他们聊养生之道。

  等吃过午饭,小羽才有机会打听项羽、项梁的事儿。

  “不瞒你说,之前不晓得兄弟有扁鹊之能,心里还默默思量,等将老娘下葬,某便解散‘蒙山义民’,只带愿意跟随某的兄弟,去吴中投靠项梁大人。”

  小羽好奇道:“小弟年纪虽幼,却也行走江湖数年。

  一直听说西楚双雄大名鼎鼎,却神龙见首不见尾。

  大哥为何确定自己一定能找到项梁大人?”

  这个时代没有手机,项家叔侄漂泊在外,想联系、想送信,都找不到地方。

  钟离昧笑了,“何止是我能找到,愿意找他的江湖豪杰,一般都能找到他。

  所谓神出鬼没、居无定所,不过是官场之人对大秦朝廷的搪塞之言。

  项梁大人就在吴中。

  吴中郡守、县令、世家大族,都知道,还都与之交往密切。”

  小羽惊讶道:“小弟在恒山郡府城门口,见到了项梁叔侄的影神图。

  在大秦朝廷通缉的犯人名单中,他俩甚至可以排在第一档次。

  为何吴中官员和世家大族不怕朝廷追究?”

  钟离昧摇头道:“朝廷要有能力追究,也心气儿去追究,他们当然会有所顾虑。

  可如今的大秦朝廷,有能力追究责任吗?

  吴中是旧楚之地,震泽(太湖)水系发达,地形很复杂。

  哪怕嬴政还活着时,咸阳的力量也难以影响那里。

  现在嬴政死了八九年,天下动荡,有见识的人都知道秦失天命。

  谁会冒着得罪楚地万千英豪的风险,去赚大秦朝廷开出来的那点赏钱?

  真领到了赏钱,也得有命去花。”

  小羽必须承认,她虽然进入神州快一个月,也打听到很多江湖上的事儿,可她还是没真正融入江湖。

  或许,钟离昧将成为她接触到真实中原江湖的突破口。

  “现在老夫人身体逐渐康复,兄长还要不要去吴中?”

  钟离昧犹豫道:“有道是,父母在不远游。

  况且我老娘孤苦无依,我去了吴中,也不晓得几时能回来。

  可兄弟医术太高明,我老娘不是简简单单摆脱了病症。

  我感觉她比几年前,我驾车带她返回钟离县时还要俏健。”

  小羽道:“兄长有了带老夫人返回江淮一带的心思?”

  钟离昧问道:“如果我带着老娘去吴中,她承受得了奔波之苦吗?”

  小羽希望跟随钟离昧一起去吴中找项梁。

  但他老娘这时候奔波千里,真不是什么好事。

  沉吟片刻,她实话实说道:“老夫人没练过功夫,如今年过六旬,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

  兄长此时离开蒙山,隐姓埋名,去某个小县城当个土财主,娶一房媳妇,给老夫人生个孙子,才是她最想要、也最享受的生活。”

  钟离昧面上愁苦之色更浓,唉声叹气道:“兄弟年纪虽小,说的却是发人深省的至理良言。

  只是我这边也有大难处。

  蒙山再不是安乐之乡,我本人也不可能隐姓埋名。”

  “喔,可有什么小弟不晓得的变故?”小羽问道。

  钟离昧道:“兄弟从西北边陲而来,对年年叩关的胡人铁骑,应该印象深刻吧?”

  小羽点头道:“这么大的事,哪里需要去边陲之地探听消息?”

  钟离昧叹道:“最近从北方传来一个振奋人心、却可能要我蒙山数百弟兄性命的大消息。

  左谷蠡王部落全军覆没,休各被一位名叫‘飞羽仙子’的大能斩杀。

  东胡三十万大军在居庸关内死伤殆尽。

  胡人完蛋了,对我神州子民是天大的好消息。

  可胡人完蛋,大秦朝廷能腾出手来,收拾咱们这种占山为王的叛逆了。”

  小羽道:“蒙毅和李信不会离开长城,长城军团一直会驻守长城。

  可能等到今年春夏交替之际,蒙毅还会率兵出关扫荡匈奴。”

  钟离昧苦笑道:“兄弟也太高看为兄了。我哪里是担心蒙毅、李信这等绝世名将?

  即便他们不守长城了,清闲了没事儿干,大秦朝廷也不会杀鸡用屠龙刀。

  我蒙山的心腹之患,仅仅是州郡之兵,甚至县城的县尉而已。

  东胡与左谷蠡王部,今后几年确定不会南下,东部的长城防线一下子压力大减。

  原本从恒山、巨鹿、河间、太原等郡抽调的郡府守备营,都要回到各郡县。

  就说咱们这边的钟离县。

  之前县城内一直没有县尉。

  县尉带领两千巡防营,去了代郡边界驻防,防备胡人彻底突破北地防线,进入中原腹地。”

  秦朝军队分为三类:京师兵、边军、地方军。

  京师兵不用说,不仅是咸阳城内外的守军,整个关中的老秦将士,基本都算京师兵。

  边军主要是北方、西北方蒙毅蒙恬率领的长城军团,东方烈阳侯等军侯统领的“东海军团”,以及南方赵佗与任嚣的“百越军团”。

  三大军团之外,还有超过百位军侯,分封镇守在中原之外的边边角角地区。太过零散,没能连接成一块,故而无法形成大军团。

  理论上,边军才是大秦的核心战力。

  地方军由郡尉、县尉协助郡守与县令统率。

  不打仗的时候,维持地方治安,遇到战争自然得听从中央调遣。

  近几年胡人年年叩关,百姓要服劳役,很苦。

  当兵的也苦,要么直接调往前线,要么驻守后方,等待上前线。

  总不能胡人突破了长城,便任由他们直接在中原腹地肆意乱窜吧?

  事实上,东胡王说“今年夏南下中原”时,宇文博便立即劝他坚持“吃大饼战术”:从外围慢慢啃,别去中原送死。

  如果东胡南下,必然一头撞上各郡县组织并联合在一起的地方兵团。

  如今北方局势基本确定,胡人几年内无法越过长城防线。后方的地方兵团自然要解散,各回各家。

  然后如蒙山钟离昧之类的山贼流寇,便要倒大霉.但因为“沈命法”,可能大秦朝廷也要倒大霉(ps)。

  与其他浑浑噩噩混日子的山大王不同,钟离昧很有战略眼光。

  此时长城防御战刚结束,他便嗅到了危险的气味,打算跑路。

  “以兄长的实力,附近的县城郡府,有能危险蒙山的力量?”小羽问道。

  钟离昧叹道:“整个山寨也只有三百可战之兵。

  别说那些凭军功封侯的名将,只需过来两三个县尉,各带领两千军马。

  按部就班地围困蒙山,逼迫我带人下山冲营。

  持续两三个月,大小十来场恶斗,山寨三百兄弟,还能剩下几个?

  等我孤家寡人一个,区区五百人的军阵,便能将我拿下。”

  小羽一路走来,甚至在乡下见到高级人仙。

  县尉为一县之军事长官,实力和统兵能力肯定不弱。

  如果真像钟离昧说的,两三个县城联手,三个县尉数千兵马围困蒙山。

  钟离昧能打退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但他自己肯定也损失不小。

  等到山寨内的精锐耗尽,他本人真可能被围杀。

  小羽道:“蒙山对钟离县城内发生的事儿一清二楚,莫非兄长已经得到了某些确切的消息?”

  钟离昧微微颔首,道:“兄弟应该对大秦的司马令不陌生吧?

  我与恒山郡司马令李喜是至交。

  他前两日亲自来蒙山,与我把酒言欢后,严厉告诫我,说郡守正在调兵遣将,要在春忙之后对我动手。”

  锦衣卫并非明朝首创,明朝之前的朝代,也都有自己的密探系统。

  唐朝是“不良人”,汉朝是“大谁卒”,秦朝为司马令。

  司马令并非007、碟中谍那样的神秘机构。

  在秦朝,司马令几乎称得上“路人皆知”。

  因为人皇政很喜欢乘坐辒辌车巡视中原,而辒辌车所到之处,必有大量司马令提前排查险情。

  甚至进入乡下,挨家挨户排查。

  “大秦是真的不行了,连司马令都靠不住了。”小羽叹道。

  钟离昧觉得她立场有点问题,道:“兄弟难道觉得以大秦之残暴,不该亡?”

  小羽感慨道:“不是该不该亡的问题,是亡得太快了,人皇政才死几年?”

  钟离昧道:“天下之人苦秦久矣,人皇政活着时,也只是在持续加重天下之人的苦楚。

  不是他死了后,大家才突然过得苦,然后想要造反。

  只不过人皇的确威压八方,天下无人敢直撄其锋。

  一定要等到他死,群豪才如雨后春笋,纷纷揭竿而起。”

  小羽看着这位起义的匪首,好奇问道:“兄长如何看待胡人南下中原这件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最新章节,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