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小羽只觉得苟交这个人很聪明,有大毅力,却仅仅如此。
后来小羽认可他的机敏与聪慧,怀疑他有“天慧”。
再后来,他一天之内练成《正气诀》,她惊叹他竟然有“慧根”,且慧根粗又长。
现在,他们离开莲花村没多久,第二天都没结束,天刚刚暗沉下来,这厮竟当着她的面“顿悟”。
不仅《正气诀》突飞猛进一大步,还有一股缥缈却绵长的“浩然正气”,从天而降,落在他身上,融入他体内。
她虽然教他《正气诀》,但为了不浪费他的“杯中清水”,压根没传授任何“浩然正气”的修炼之法。
现在他莫名其妙顿悟了。
降临在他身上的浩然正气总量,是她这位老师的百倍!
小羽不怕浪费“杯中清水”,很早就开始修炼窦耕烟赠送的《浩然正气》,目前也累积了一些浩然之气。
相当于普通内力境武者三年的“气量”。
不算多。
可一下子翻了百倍,这体量就有些夸张了。
更直接点说,苟交身上的浩然之气总量,勉强够冲击人仙元丹境了。
现在将窦家《浩然正气》传授给他,他能在几天时间内成为人仙。
这怎能不让小羽怀疑他身怀仙骨?
听到小羽要摸仙骨,苟交眼睛一亮,立即脱掉羊皮袄,连声催促道:“道长,你快帮我摸一摸,如果我真有仙骨,一定有仙人收我为徒,对吧?”
小羽用手指抵住他的心口,输入一缕仙气,在他体内游走一圈。
没有任何反应。
“你小时候可曾服用过通神丹?”
“没检查到仙骨吗?”
苟交明亮的眼睛暗淡下来,一边穿好衣服,一边说道:“我知道通神丹,但没机会服用。
只有疑似天生神通者,才会分到一粒。
道宫的天师应该在平乡望过气。
我身上没显现出特殊气象,属于普通人,不用浪费一粒灵丹。”
“刚才你从我的话中感悟到了什么?”小羽好奇道。
苟交抠了抠后脑勺,道:“我想到了孟子跟梁惠王说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今天之前,我只领悟了这句话的表层含义。
听到道长先前的感慨,我忽然明白了圣贤之仁心。”
小羽疑惑道:“难道孟子这句话还有另一层含义?”
孟子跟梁惠王说的这句话,浅显易懂,绝对不会误解。
怎么明悟“更深层含义”?
压根就没啥深层含义!
小羽十分确定。
苟交反问道:“我们读圣贤书,要学的是什么?
是学习圣人传授的治国济世之道?
可读书不是为了当官。
圣贤书更不是只为帝王将相准备的。
是学圣人宣传的品德与操行?
人活在世上,谁还不晓得世人赞赏并需要什么品德,哪里需要圣人宣传?”
苟交摇了摇头,道:“读圣贤之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理解古之圣贤,并成为圣贤那样的好人!
从孟子劝诫梁惠王的话中,我领悟的表层含义,只是治国御民之术。
若我非君王将相,圣贤的教诲,岂不是对我毫无用处?
现在我顿悟了,这种表层含义非重点。
重点是这句话教我明白了孟子是什么样的人,我该如何朝着圣贤的方向靠近。
他当时说这句话时,也必定与道长你一样。
真正把老百姓当成是和自己一样的‘人’,而不是供奉王朝与皇帝的工具。
这种‘仁爱’,和把百姓当田里庄稼一样爱护、渴望来年好收成的‘仁爱’,是完全不一样的。”
小羽笑道:“苟生是在夸赞小道有圣贤之风?”
苟交道:“萝卜道长的确也圣贤之德,不是吹捧,是实话。
不过,小生自己获得的顿悟,属于小生自己,与萝卜道长本人倒是无关。”
小羽微微颔首,道:“这句话倒是实在,你的感悟只属于你,天降浩然之气,没半点落到我头上。”
苟交好奇道:“我曾听人说过,儒家可以通过读书来修炼浩然之气。
这气有什么用,可会浪费我的‘杯中清水’?”
小羽上下打量他一番,问道:“你此时有什么感受?”
苟交仔细感受片刻,才道:“好像心口热乎了些,其它没任何变化。
脑袋依旧有些闷,身上还是酸痛。”
小羽沉吟道:“天地间存在一股的‘正气’,它散布于世间万物之中。
可以成为江河山岳,可以化为日月星辰。
这种‘正气’对于世界,其实就是‘正常的’、符合人性的大道规则。
你可见过月亮睁开眼睛狞笑,向大地洒下让人疯狂的月光,让众人血气沸腾,发癫发狂?
你没见过,因为我们的世界有正气,是正常的。
只不过,见多了‘正常’,便习以为常,没觉得‘正常’有多难得。”
苟交好奇道:“道长你见过狞笑的月亮?”
小羽摇头道:“没见过,但我见过诡异的域外邪魔世界。
邪魔投映在我们脑海的梦魇,便是‘异常’世界之景观。”
苟交若有所思。
小羽继续道:“当这种‘正气’赋予我们人类自身,与人的思想意志结合,便化作了‘浩然之气’。
因为‘气’源自精神,原生态的‘浩然之气’为炼心之法。
仅仅是让信念更加坚固,心神之力的体量增加不大。
你以仁爱养浩然之气,养出来的浩然之气如同铠甲,护在‘仁爱’信念周围,不被外物、外邪侵袭。
只要气不散,仁爱信念不灭。
有儒生将这种坚固的信念,转化为真实不虚的力量。
也即是‘性命双修’,将精神之浩然正气,与身体的气血之力结合,化为名叫‘浩然正气’的内功。”
苟交道:“所以小生只用浩然之气炼心,便不会影响将来炼气修仙?”
小羽道:“你身体是一杯清水,精神意志当然也是。
不过,浩然之气是最上等的炼心正法。
但凡传你仙法的仙人,是个正道仙人,一点都不会介意你修炼浩然之气。
至于浩然之气能否影响‘天仙之道’,小道见识有限,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她能确定的只是,对地仙、天师、散仙这类没有合道前途(大罗金仙)的仙人,浩然之气炼心有益无害。
天仙她至今连一部天仙法都没见识过。
对“天仙果位”只有自己的推断,不晓得对错。
“天仙啊”苟交脸上露出向往之色,“小生也听人说过,天地人鬼神五仙,天仙最尊贵。小生——”
他想说“小生能成为不死不灭的仙人,便心满意足了,天仙只渴望,不强求”。
可这句话刚到喉咙口,他心中突然涌出大量的不甘与沉闷。
这话竟说不出来了。
——我怎会有这么大的野心?我哪来的底气?哪来的不甘?
他自己都莫名其妙,完全无法理解。
“道长传授我的《正气诀》,也是一部炼心之法。”他道。
小羽道:“《正气诀》和浩然正气听着相似,练起来也相似。
但两者的立意和方向,完全不一样。
《浩然正气》是强大你心中的‘圣贤意志’,让你朝着圣贤一步步蜕变。
所有修炼浩然正气的修士,达到大成境界后,都要变成同一尊圣像。
你见过模具吗?
浩然正气就是一套模具。
任凭你原本是骡子还是马,最后都得成为名为‘圣贤’的东西。
这倒是没什么不好。
只是‘人非圣贤’,人永远无法成为德行完美的圣人。”
“《正气诀》参考了佛教心经,根本目的是破除根尘妄念,找到自身的一部分真心本性。
能被找到的本性,必须符合‘正气’属性。
本性中不属于‘正气’的特性,则无法被找到。”
人性很复杂。
假设一个人的真心本性,是一副扑克牌。
每张扑克牌的点数与花色,代表了本性中的一种特质。
某人的“本性扑克”中有两张牌,分别为贪婪与真诚。
现在根尘妄念如同一双手,将扑克牌倒扣在桌面,再在桌面盖一块布。
牌属于个人,是他的真心,可他却不晓得牌在哪里,更不晓得牌的花色与点数。
佛教理论:掀开桌布,将找到心中的扑克牌,并将牌面全部翻开,看到所有牌面点数与花色,即是明悟真心本性,达到成佛的条件。
换成《浩然正气》,当拥有贪婪与真诚两张牌的人修炼《浩然正气》,“贪婪”之牌的点数与花色直接被抹除,换成代表“慷慨”的点数与花色。
可以说,他的“真心”被篡改了,牌被换了。
但改得“更加完美”,点数与花色更好。
一手屎牌,全换成了大小王。
若修炼《正气诀》,用“正气”寻找真心,“贪婪”这张牌完全不动,依旧盖在桌面、被桌布遮挡。仅有代表“真诚”的那张牌,与“正气符·真诚”相呼应,最终被翻开。
仅这一小部分“真心”,突破了根尘妄念。
余下的“贪婪”等扑克牌,依旧盖在桌面。
和将所有牌翻开的“佛之境界”比,《正气诀》的目标更低,被翻开的仅有正气属性的扑克牌。
修炼《浩然正气》,则换成一副理想中的牌,理论上完美无缺。
修炼《多心经》,把牌全部翻开,可以成佛.但如果翻开的牌面,有更多代表了“恶”,则“一念成魔”。
魔与佛之间,在境界上基本可以画等号。
他们都找到了真心本性,只不过有的人本性恶,有的人本性善。
天性善的成佛,天性恶的成魔。
故而灵山佛教那么多罗汉菩萨,该内讧还是内讧,该贪嗔痴依旧贪嗔痴。
修炼《正气诀》,仅仅是找到自己本性中美好的一面。
“好牌”翻开,“坏牌”不动,人变好了,也不会同质化。
千万人修炼《正气诀》,千万人的结果各个不同。相同的仅仅是都在变得比之前更好,也都无法成佛。
最终苟交还是没将体内的浩然之气转化为“内功”。
但他的浩然之气也没浪费。
小羽仔细询问昨夜被魔人抓住,他脑海中“正气符”的变化过程。
然后她花了几天时间,帮他将《正气诀》更新到2.0版本:给“正气符”穿上浩然正气铠甲。
之前“正气符”一直在裸奔,直面侵入心中的妖邪(意识),不能说毫无抵抗,只能说抵抗力度由个人信念决定。
不是“正气符”在增强信念,是信念的强度,决定了“正气符”的强度。
“正气符”唯一功效,仅仅是化为永恒之明灯,在黑暗心田照亮一片“光明之境”。
现在小羽将浩然之气编织成一套铠甲,套在“正气符”上,它的强度用个人信念与铠甲两个因素决定。
两个月后。
河间郡,阜城外的一座乱葬岗。
三更天,夜已浓。
依旧穿着羊皮袄子的苟交,如闲庭散步,走在崎岖不平的山坡上。
草丛中有很多凌乱的骨头,他不用低头去找,却总能恰到好处地避开,脚下从来不踩一根人骨。
“呼呼呼~~~”
忽然,一股阴冷的夜风吹拂山岗,仿佛把什么东西从地面、从杂草中吹了出来,影影绰绰,朦朦胧胧,一个又一个从地下冒了出来。
等夜风稍停,它们化为一个个衣衫褴褛、肢体残破、手中拿着锄头镰刀等农具的黔首。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杀杀杀~~~”还有人在大声咆哮。
咆哮声传出,却是呜咽的鬼泣。
“误了时辰要杀头,不如反他娘的求活路!”
农夫兵中冲出一个骑骨马的无头将军,它挥动手中短剑,发出狂风一样的咆哮。
另一匹半腐战马冲过来,高叫:“竹竿子,挑麻衣,扛着锄头攻大旗。砸了量斗撕秦律,家家能喝稠粟米~~”
“杀杀杀~~~”所有农夫兵都高举武器,跟着咆哮。
两位骑将在前面冲,数百人跟在后面,形成了一股阴兵狂潮。
苟交叹息一声,迎面朝着狂潮走过去。
他仿佛一块透明的礁石,众鬼纷纷避开他,却又仿佛看不到他,完全不理睬他。
后来小羽认可他的机敏与聪慧,怀疑他有“天慧”。
再后来,他一天之内练成《正气诀》,她惊叹他竟然有“慧根”,且慧根粗又长。
现在,他们离开莲花村没多久,第二天都没结束,天刚刚暗沉下来,这厮竟当着她的面“顿悟”。
不仅《正气诀》突飞猛进一大步,还有一股缥缈却绵长的“浩然正气”,从天而降,落在他身上,融入他体内。
她虽然教他《正气诀》,但为了不浪费他的“杯中清水”,压根没传授任何“浩然正气”的修炼之法。
现在他莫名其妙顿悟了。
降临在他身上的浩然正气总量,是她这位老师的百倍!
小羽不怕浪费“杯中清水”,很早就开始修炼窦耕烟赠送的《浩然正气》,目前也累积了一些浩然之气。
相当于普通内力境武者三年的“气量”。
不算多。
可一下子翻了百倍,这体量就有些夸张了。
更直接点说,苟交身上的浩然之气总量,勉强够冲击人仙元丹境了。
现在将窦家《浩然正气》传授给他,他能在几天时间内成为人仙。
这怎能不让小羽怀疑他身怀仙骨?
听到小羽要摸仙骨,苟交眼睛一亮,立即脱掉羊皮袄,连声催促道:“道长,你快帮我摸一摸,如果我真有仙骨,一定有仙人收我为徒,对吧?”
小羽用手指抵住他的心口,输入一缕仙气,在他体内游走一圈。
没有任何反应。
“你小时候可曾服用过通神丹?”
“没检查到仙骨吗?”
苟交明亮的眼睛暗淡下来,一边穿好衣服,一边说道:“我知道通神丹,但没机会服用。
只有疑似天生神通者,才会分到一粒。
道宫的天师应该在平乡望过气。
我身上没显现出特殊气象,属于普通人,不用浪费一粒灵丹。”
“刚才你从我的话中感悟到了什么?”小羽好奇道。
苟交抠了抠后脑勺,道:“我想到了孟子跟梁惠王说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今天之前,我只领悟了这句话的表层含义。
听到道长先前的感慨,我忽然明白了圣贤之仁心。”
小羽疑惑道:“难道孟子这句话还有另一层含义?”
孟子跟梁惠王说的这句话,浅显易懂,绝对不会误解。
怎么明悟“更深层含义”?
压根就没啥深层含义!
小羽十分确定。
苟交反问道:“我们读圣贤书,要学的是什么?
是学习圣人传授的治国济世之道?
可读书不是为了当官。
圣贤书更不是只为帝王将相准备的。
是学圣人宣传的品德与操行?
人活在世上,谁还不晓得世人赞赏并需要什么品德,哪里需要圣人宣传?”
苟交摇了摇头,道:“读圣贤之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理解古之圣贤,并成为圣贤那样的好人!
从孟子劝诫梁惠王的话中,我领悟的表层含义,只是治国御民之术。
若我非君王将相,圣贤的教诲,岂不是对我毫无用处?
现在我顿悟了,这种表层含义非重点。
重点是这句话教我明白了孟子是什么样的人,我该如何朝着圣贤的方向靠近。
他当时说这句话时,也必定与道长你一样。
真正把老百姓当成是和自己一样的‘人’,而不是供奉王朝与皇帝的工具。
这种‘仁爱’,和把百姓当田里庄稼一样爱护、渴望来年好收成的‘仁爱’,是完全不一样的。”
小羽笑道:“苟生是在夸赞小道有圣贤之风?”
苟交道:“萝卜道长的确也圣贤之德,不是吹捧,是实话。
不过,小生自己获得的顿悟,属于小生自己,与萝卜道长本人倒是无关。”
小羽微微颔首,道:“这句话倒是实在,你的感悟只属于你,天降浩然之气,没半点落到我头上。”
苟交好奇道:“我曾听人说过,儒家可以通过读书来修炼浩然之气。
这气有什么用,可会浪费我的‘杯中清水’?”
小羽上下打量他一番,问道:“你此时有什么感受?”
苟交仔细感受片刻,才道:“好像心口热乎了些,其它没任何变化。
脑袋依旧有些闷,身上还是酸痛。”
小羽沉吟道:“天地间存在一股的‘正气’,它散布于世间万物之中。
可以成为江河山岳,可以化为日月星辰。
这种‘正气’对于世界,其实就是‘正常的’、符合人性的大道规则。
你可见过月亮睁开眼睛狞笑,向大地洒下让人疯狂的月光,让众人血气沸腾,发癫发狂?
你没见过,因为我们的世界有正气,是正常的。
只不过,见多了‘正常’,便习以为常,没觉得‘正常’有多难得。”
苟交好奇道:“道长你见过狞笑的月亮?”
小羽摇头道:“没见过,但我见过诡异的域外邪魔世界。
邪魔投映在我们脑海的梦魇,便是‘异常’世界之景观。”
苟交若有所思。
小羽继续道:“当这种‘正气’赋予我们人类自身,与人的思想意志结合,便化作了‘浩然之气’。
因为‘气’源自精神,原生态的‘浩然之气’为炼心之法。
仅仅是让信念更加坚固,心神之力的体量增加不大。
你以仁爱养浩然之气,养出来的浩然之气如同铠甲,护在‘仁爱’信念周围,不被外物、外邪侵袭。
只要气不散,仁爱信念不灭。
有儒生将这种坚固的信念,转化为真实不虚的力量。
也即是‘性命双修’,将精神之浩然正气,与身体的气血之力结合,化为名叫‘浩然正气’的内功。”
苟交道:“所以小生只用浩然之气炼心,便不会影响将来炼气修仙?”
小羽道:“你身体是一杯清水,精神意志当然也是。
不过,浩然之气是最上等的炼心正法。
但凡传你仙法的仙人,是个正道仙人,一点都不会介意你修炼浩然之气。
至于浩然之气能否影响‘天仙之道’,小道见识有限,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她能确定的只是,对地仙、天师、散仙这类没有合道前途(大罗金仙)的仙人,浩然之气炼心有益无害。
天仙她至今连一部天仙法都没见识过。
对“天仙果位”只有自己的推断,不晓得对错。
“天仙啊”苟交脸上露出向往之色,“小生也听人说过,天地人鬼神五仙,天仙最尊贵。小生——”
他想说“小生能成为不死不灭的仙人,便心满意足了,天仙只渴望,不强求”。
可这句话刚到喉咙口,他心中突然涌出大量的不甘与沉闷。
这话竟说不出来了。
——我怎会有这么大的野心?我哪来的底气?哪来的不甘?
他自己都莫名其妙,完全无法理解。
“道长传授我的《正气诀》,也是一部炼心之法。”他道。
小羽道:“《正气诀》和浩然正气听着相似,练起来也相似。
但两者的立意和方向,完全不一样。
《浩然正气》是强大你心中的‘圣贤意志’,让你朝着圣贤一步步蜕变。
所有修炼浩然正气的修士,达到大成境界后,都要变成同一尊圣像。
你见过模具吗?
浩然正气就是一套模具。
任凭你原本是骡子还是马,最后都得成为名为‘圣贤’的东西。
这倒是没什么不好。
只是‘人非圣贤’,人永远无法成为德行完美的圣人。”
“《正气诀》参考了佛教心经,根本目的是破除根尘妄念,找到自身的一部分真心本性。
能被找到的本性,必须符合‘正气’属性。
本性中不属于‘正气’的特性,则无法被找到。”
人性很复杂。
假设一个人的真心本性,是一副扑克牌。
每张扑克牌的点数与花色,代表了本性中的一种特质。
某人的“本性扑克”中有两张牌,分别为贪婪与真诚。
现在根尘妄念如同一双手,将扑克牌倒扣在桌面,再在桌面盖一块布。
牌属于个人,是他的真心,可他却不晓得牌在哪里,更不晓得牌的花色与点数。
佛教理论:掀开桌布,将找到心中的扑克牌,并将牌面全部翻开,看到所有牌面点数与花色,即是明悟真心本性,达到成佛的条件。
换成《浩然正气》,当拥有贪婪与真诚两张牌的人修炼《浩然正气》,“贪婪”之牌的点数与花色直接被抹除,换成代表“慷慨”的点数与花色。
可以说,他的“真心”被篡改了,牌被换了。
但改得“更加完美”,点数与花色更好。
一手屎牌,全换成了大小王。
若修炼《正气诀》,用“正气”寻找真心,“贪婪”这张牌完全不动,依旧盖在桌面、被桌布遮挡。仅有代表“真诚”的那张牌,与“正气符·真诚”相呼应,最终被翻开。
仅这一小部分“真心”,突破了根尘妄念。
余下的“贪婪”等扑克牌,依旧盖在桌面。
和将所有牌翻开的“佛之境界”比,《正气诀》的目标更低,被翻开的仅有正气属性的扑克牌。
修炼《浩然正气》,则换成一副理想中的牌,理论上完美无缺。
修炼《多心经》,把牌全部翻开,可以成佛.但如果翻开的牌面,有更多代表了“恶”,则“一念成魔”。
魔与佛之间,在境界上基本可以画等号。
他们都找到了真心本性,只不过有的人本性恶,有的人本性善。
天性善的成佛,天性恶的成魔。
故而灵山佛教那么多罗汉菩萨,该内讧还是内讧,该贪嗔痴依旧贪嗔痴。
修炼《正气诀》,仅仅是找到自己本性中美好的一面。
“好牌”翻开,“坏牌”不动,人变好了,也不会同质化。
千万人修炼《正气诀》,千万人的结果各个不同。相同的仅仅是都在变得比之前更好,也都无法成佛。
最终苟交还是没将体内的浩然之气转化为“内功”。
但他的浩然之气也没浪费。
小羽仔细询问昨夜被魔人抓住,他脑海中“正气符”的变化过程。
然后她花了几天时间,帮他将《正气诀》更新到2.0版本:给“正气符”穿上浩然正气铠甲。
之前“正气符”一直在裸奔,直面侵入心中的妖邪(意识),不能说毫无抵抗,只能说抵抗力度由个人信念决定。
不是“正气符”在增强信念,是信念的强度,决定了“正气符”的强度。
“正气符”唯一功效,仅仅是化为永恒之明灯,在黑暗心田照亮一片“光明之境”。
现在小羽将浩然之气编织成一套铠甲,套在“正气符”上,它的强度用个人信念与铠甲两个因素决定。
两个月后。
河间郡,阜城外的一座乱葬岗。
三更天,夜已浓。
依旧穿着羊皮袄子的苟交,如闲庭散步,走在崎岖不平的山坡上。
草丛中有很多凌乱的骨头,他不用低头去找,却总能恰到好处地避开,脚下从来不踩一根人骨。
“呼呼呼~~~”
忽然,一股阴冷的夜风吹拂山岗,仿佛把什么东西从地面、从杂草中吹了出来,影影绰绰,朦朦胧胧,一个又一个从地下冒了出来。
等夜风稍停,它们化为一个个衣衫褴褛、肢体残破、手中拿着锄头镰刀等农具的黔首。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杀杀杀~~~”还有人在大声咆哮。
咆哮声传出,却是呜咽的鬼泣。
“误了时辰要杀头,不如反他娘的求活路!”
农夫兵中冲出一个骑骨马的无头将军,它挥动手中短剑,发出狂风一样的咆哮。
另一匹半腐战马冲过来,高叫:“竹竿子,挑麻衣,扛着锄头攻大旗。砸了量斗撕秦律,家家能喝稠粟米~~”
“杀杀杀~~~”所有农夫兵都高举武器,跟着咆哮。
两位骑将在前面冲,数百人跟在后面,形成了一股阴兵狂潮。
苟交叹息一声,迎面朝着狂潮走过去。
他仿佛一块透明的礁石,众鬼纷纷避开他,却又仿佛看不到他,完全不理睬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最新章节,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最新章节,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