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主力开拔之际,赵二虎正奉命跟随队长下乡购粮。

  将爷们很喜欢分散兵力下乡,一来征购粮草,二来拉拢乡野农民。每支小队总会安排两三名行事奇特的军官。

  其中一人乘坐竹舆,似乎染了风寒不能劳累,时常紧闭双眼像是睡死过去,偶尔睁眼对在旁的军官低语几句。

  懂行的老兵说自己与将爷相伴多时,揣测这是将爷的某种“秘法”——

  口颂“婶婶的卡拉廉洁着我们”,便可与天地之灵、战死者的英灵神交,在短瞬之间完成情报交换,而这消息往往精准无比。

  比如半个时辰前,竹舆上的“术士”便收到官兵主力西撤的消息。

  赵二虎不知道真假,只知道默默念诵了一遍法咒,却没法沟通已死的李教官。

  大概是自己并无修为,所以难以施展法咒吧。

  官兵过境向来闹得乡野鸡飞狗跳,他们这支下乡小队也就三十来人,贸然归队很可能遭遇官兵主力袭击。

  士卒们倒是不怕死,反而是将官怜惜他们性命,命他们蛰伏乡野,等待局势发展再相约地点集结。

  眼见小队退往家乡附近,赵二虎大胆邀请小队进驻。

  他一来久离家乡甚是想念,二来熟悉当地乡情,可保一队同袍安然无恙。

  军官们对此不置可否,围着竹舆上的人商谈片刻,最终同意了他的提案。

  红巾军将官便是这般,哪怕小卒子地位卑贱,只要说的提案有理,也会被采纳。如此一来小卒子才敢思考,才敢建言。

  哪像官军的窒息氛围,别说建言献策了,想拿够全饷都是痴心妄想。

  待他回到熟悉的村落,童年生长的记忆涌入脑海——

  前年鞑子入寇,从京畿一路屠到鲁北,一大家子在逃难中走散。

  他幸运逃到登州,最终做了背嵬军的辅兵,一路摸爬滚打才有今日的自己,不禁感慨人生境遇真是变幻莫测。

  当他推开自家的房门,篱笆围成的院落冷冷清清。

  也是,他离家两年有余,家人就算活着,也大概散落在各地吧……

  哀伤的念头刚起,房屋的木门便吱嘎一声推开。

  “二虎?”

  一声熟悉的问候从身前传来,欣慰的笑脸棱角分明,朴素的布衣整洁干净,浑身散发的气质多了行伍之人的干练自信,恍若脱胎换骨一般。

  大哥抬眼扫视屋外,便将红巾军的兵士们尽收眼底。

  “大哥!”赵二虎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两年未见的大哥赵大龙竟然早已回家!

  兄弟久别重逢倍感亲切,赵二虎刚进门便询问其他亲人的下落。

  “前日周遭都在传大兵过境,爹娘跟三弟带着粮食去山里避祸了。”

  大哥话音刚落,赵二虎便惊诧道,“爹娘跟三弟都活着?!”

  “是啊,这几年我逃去了河南,三弟去了鲁南……承蒙贵人相助,我才侥幸活到今日。你也是投了官军才活下来的吧?”

  大哥自顾自在厨台鼓捣着,旋即端着盛放窝窝头与粟米粥的碗走来,路上还抬头瞥了一眼窗外,似乎以为外面的是官兵。

  “不!官军早已人人喊打,我怎会给他们卖命。”二虎指着虚掩的房门,“我投的是红巾义军。他们人人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眼见亲人无恙,赵二虎心中忧虑稍退,正吃着家人做的窝窝头,忽然想起“大兵过境”一事。

  官兵主力一直在高宛一带驻扎,章丘一带怎会有大兵过境?

  难道是别处调来的官军援兵?

  若是官兵再来数万援兵,红巾军就危险了。

  他赶忙追问前日过境的大兵是谁。

  “这我瞧得不准,只知道有面旗帜画着铁拳……”

  “那便是红巾军了!”赵二虎一拍大腿,兴奋地叫嚷起来。

  能称得上大兵过境的,必定是主力部队。

  赵二虎心说自己虽是小卒子,但将帅们执行军略,往往通知到底层小卒。

  这次连他和中级军官们都不知情,说明是绝密的战略调度。

  尽管他对地图轮廓不太了解,但也知道章丘一带是连通济南的必经之地。

  若是红巾军主力往这里一堵,恰如巷子里搬来衣柜堵路,官兵不战也得战。

  乡亲们风闻大兵过境已是前日,而官兵今日才从高宛开拔,红巾军有足够时间在此地布置战场。

  “爹娘很快就能回家,我看这官兵不久就要败了。”赵二虎得意地昂起脑袋,为自己义兵的身份感到骄傲。

  大哥把他的神色变换尽收眼底,露出疑惑不解的神色问道,“官兵当初从济南开拔,闹得方圆数十里人尽皆知,如何会败呢?”

  “这……”赵二虎刚想说出自己的猜想,便想起将官嘱咐的保密条例,其他事项或可向外吐露,但唯独军事部署一律不得泄露半点,于是随口说了几句伸张正义、民心所向的套话。

  “瞧你一身行头,哪有半点走哪都挂着半串鼻涕泡的样,红巾义军把你调教的好啊。”

  “嘿嘿,红巾军好啊!当着大伙的面杀了贪官污吏,市井小民都说干活更有劲头了,给粮给饷也从不吝啬。诶大哥,瞧你如今也愈发威猛了,不如也投了红巾军吧?红巾军从来不重门第,只看才能,大哥必得重用……”

  大哥双目游离,盯着碗里的窝窝头出神,沉默片刻后说道,“我啊,在河南已经投了乞活军。”

  此言一出,赵二虎登时愣住,手中的窝窝头滚落到桌面,几粒碎屑飞溅到大哥手边。

  乞活军与红巾军都是反明义军,但同时也是争霸天下的群雄。当初朱元璋与陈友谅都是反元义军,到头来还是决一死战。

  眼下乞活军与红巾军虽没有冲突发生,但保不齐哪天二者相争。

  亲人与潜在仇敌的身份双重迭加,兄弟二人顿时不知该如何接话,室内的声音瞬间消失不见,静得落针可闻。

  两人低垂双眼看着碗中窝窝头,沉默却灼热的视线几乎把陶碗点燃。

  他俩人在沉默中对峙片刻,还是大哥先开的口,“我知道你的性子,若是我婉言谢绝,你定以为我抹不开面子,最后替我应募红巾军。只是乞活军将官待我不薄,忠臣不事二主的道理,你应该明白吧?”

  “我明白。”赵二虎把这三个字咬在嘴里,发音很重。

  “乞活军步卒已打到鲁西,这个你应该也有耳闻吧?乞活军派我回乡笼络乡民。大帅们料定伪明不是背嵬军对手,迟早有一日会土崩瓦解,到那时遍地府县、乡村便成了‘无主之地’……”

  大哥顿了顿,指着墙角硕大的粮袋说道,“我近期带回一袋粮种,那是大帅们精心培育的良种,原先一亩麦子不过一石二斗,有了这优选的粮种,家中麦子便能亩产二石半。

  除此之外还有亩产四石,乃至六石的‘神仙麦’,要不是麦子‘灵力’会逐年枯竭,又过于珍惜,我真想将这神仙麦推遍家乡。

  若是天下麦子都能亩产六石,该能救活多少人!原先在官兵手底下做辅兵时,有书办告诉我,古往今来的史书记载的不过是‘争当皇帝’四个字。

  但乞活军却说,古今上下数千年,总结起来是另外四个字——

  粮不够吃。

  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叫天下人都吃饱饭的大事!若人人都能吃饱饭,老婆孩子热炕头,谁会有心思起乱。

  你说我怎能抛下如此大业,随你去投红巾军?”

  赵二虎听罢,心中涌现一股相争之气,“我红巾军也是顶天立地的好儿郎!他们说天下乱象皆因贪腐,若不洗刷吏治,就是把粮食做的再多,贪官劣绅给你一股脑全吞了,哪有半点能落到百姓手中?

  要杀尽天下贪官污吏,就好比砸烂破屋子重建一间,这般百姓才不受欺负。红巾军做的也是惊天地的大事!”

  “既然你我各有志向,那就不必多说了,就看这天下最后落入谁手,看是乞活军坐龙庭,还是红巾军一统天下……”大哥拿起一个窝窝头凑近嘴边。

  “大哥,你就不怕我向长官检举,把你解送青州?”赵二虎眉头紧皱起来,双眸里射出一丝冷冽。

  “呵呵。”大哥毫不顾忌地大口吃着窝头,“若是手足兄弟还不能坦诚相待,那这功名利禄,宏图霸业,不要也罢!”

  “哈哈哈……”赵二虎闻言大笑起来,原先凛冽的面容犹如冰雪融化变得春意盎然,“两年未见,大哥还是如以前那般坦荡,二弟惭愧。就以这米粥代酒,给哥哥赔个不是。”

  “诶,都是自家兄弟,不足挂齿……”两人端起粥碗狠狠碰撞,似在感慨兄弟情谊仍在,可粥水里却隐隐能品尝出兄弟相争的苦涩。

  正叙旧之际,虚掩的房门再次被推开,竟是三弟与爹娘回来了。

  一家人历经多年磨难,总算在今日团聚一堂。

  三弟赵三豹是个直肠子,刚进门便像狂热的传教士,拉着二哥传授“知识”。

  三弟一边对赵二虎嘘寒问暖,一边询问对方近些年在哪高就,还没等二哥自报门路,便急切地询问,“二哥可愿加入鲁南坤帮?”

  三弟声称坤帮发展迅速,俨然成为仅次于漕帮的大帮派。

  别看坤帮是一介帮派,行事作风却比地痞流氓板正,每到一处运河县城便要锄强扶弱,救济病残。

  坤帮上百个堂主都说了,救天下先要救民。

  要用拳脚功夫锤炼百姓的身体素质,又要研习“理化生地”之类的“柯学秘术”,充实内心,以了然世间万物运转之理。

  当身心都磨炼到至高境界,人人自省自律,天下便会安逸太平。

  三弟甚至当场表演一番“坤拳”,惹得大哥与二虎心中狂震。

  就像武林江湖人士一见招式,就知道对方出自何门何派,两人一眼便认出这些招数神似大帅们偶尔使出的“坤山靠”、“草上飞”、“坤闪”、“露出疾脚”……

  难道说乞活军与红巾军的高层,都有聘请坤帮大师教授坤拳?

  眼见两兄弟神情呆滞,似是陷入了沉思。三弟心想两位哥哥居然对坤拳兴致缺缺,看来自己只能使出绝招。

  于是他接连打出坤帮大佬教授的“绝技”,虽是一点皮毛,但也足够震撼家人——少林,武当,峨眉,华山,昆仑,青城,崆峒……甚至还有九阳神功与乾坤大挪移。

  一连串花里胡哨的招式动作,把一家四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如何?可愿入我坤帮炼体修心?”

  爹娘只觉得儿子出息了,竟能习得大侠武功真传,连连拍手鼓掌。

  两位兄长却觉得三弟的前途或许比他俩更加辉煌,毕竟诸多拳法与门派名字,常从大帅们口中听说,就连各自战区的报纸,也对此多有宣传。

  难不成两部义军都被坤帮渗透其中,坤帮才是最不显山不漏水的那一部!甚至是隐藏在幕后的真正大帅?

  震惊之余,老大老二都觉得渐渐泛起一股悲凉之意。

  若是坤帮也有意争夺天下,那便是三强相争,北方即将大乱不说,他三兄弟分属各部,迟早要面对面拔刀相争。

  唉。赵大龙与好二虎欢笑着,心中默默压住这个秘密——眼下一家人正享受一家团圆的喜庆,无需打破这份小小的幸福。

  端起粥水望向窗外,赵大龙与赵二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悲伤与懊悔。

  命运何其不公啊,要他兄弟三人深陷“兄弟阋墙”的局面。

  但他们仨都深受义军恩惠,没有身后的义军,就没有他们今日的自己,万死都不会改换门庭,只能硬着头皮一路走到底。

  真到了堂堂交战的那一日,不知道爹娘知晓实情,会心痛成何等模样。

  二虎端起碗大口喝粥,心中暗下决定,若是红巾军击败各路诸侯,两位兄弟成了红巾军的阶下囚,他一定用自己的军功,力保家人性命。

  大哥也在心中默默发出相同的誓言,唯有三弟依旧欢笑如常,说自己哪一日成了坤帮大师,一定给两位兄弟,以及未来的侄儿传授拳脚功夫,保他们一世安康。

  就在一家人心思各异地度过两日半后,忽然收到驻村兵士的通知,官兵主力过境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最新章节,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