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病人入院到现在,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你们组的医生,开出了两次检查,检测血液中卡马西平和丙戊酸浓度,刚才我听汇报时,主管的三级医生,都没有汇报这两次检查的结果。”
“请问,谁能告诉我,你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你们有谁看到过结果?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的结果,对你们有用吗?”
陈浩一连串地发问,每一个问题,都是如此的尖锐,又是如此的切中要害,在座的医生们,隐隐闻到了火药味。他们面面相觑,不敢吭声。
“既然没有人回答,我只好点名了。”
这是陈浩向翟向文学习的,也是陈浩查房的一个特点。每当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病例,很多人都不敢轻易发表意见,作为主持的陈浩,往往会从低级别的医生开始,逐级提问。
“因为涉及化验结果,我直接问主管医生吧。从住院医生开始,王医生,你看到检查结果了吗?”
主管的住院医生王剑红着脸,摇了摇头。主管的主治医生也急忙对着陈浩,摇了摇头。陈浩把目光投向了梁强,只见他也尴尬地摇了摇头。
“好吧,你们都没有看到结果,也不关心结果,也许,你们只负责开化验单,对于结果如何,似乎与你们无关。那谁能告诉我,这些化验单是谁夹在病历本上的?”
陈浩说罢,拿着从病历本上抽出的化验单,扬了一下。
“我!”一位实习生举起了手。
“你能及时查找化验单,并夹在病历本上,这个习惯很好,要保持下去。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的老师,为什么要为病人做这些检查吗?你知道这些结果,对这个病人的意义吗?”
“老师,我还不会。”学生很实诚地回答说。
“你不懂我可以理解。其实,你可以做得更好,比如,你可以拿着化验单,带着你的问题,去请教你的老师。记住,好奇心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也是做一个好医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对于学生,陈浩一向都很有耐心,每每以鼓励和教导为主。
“哪一位老师来为学生们解答这个问题?”有时候,对于一些诊断和治疗相对简单的病例,陈浩索性当成教学查房来进行。
沉默片刻,陈浩的一位研究生说话了。
“老师,我来说一下吧。卡马西平是肝酶诱导剂,丙戊酸钠是肝酶抑制剂。从药理性质而言,两种药合用,会降低他们各自的疗效,会增加出现副作用的机会,所以,在临床上,这两种药一般不会合用。”
“不过,凡事都必须一分为二来看,近年来,有临床医生将这两种药合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更有说服力的是,这些有效的病人,他们血液中的卡马西平浓度和丙戊酸浓度,都没有相互影响,这进一步说明,人的个体化差异,是非常大的。”
“如果没有意外,今天讨论的病人,血中的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的浓度,都没有互相干扰,因为治疗的效果很好。但短时间内,做两次这样的检查,似乎没有这个必要性。”
“好,很好!说得很全面,我就不必再画蛇添足了。”
“今天早上,梁强主任告诉我,要讨论这个病人的时候,我去看了一下,病人的家属表示,发作已经控制好几天了,准备今明两天出院,我看,没有必要再去病房走过场了。”
“梁主任,你看看还有什么要说一说的吗?”
陈浩再度转头问梁强,只见他正低着头,对着眼前的几本书发呆。一瞥间,陈浩看见一本《脑血管病的基础与实践》,如此看来,梁强是准备在静脉窦血栓形成上大做文章的。
这也难怪,在神经内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并不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如果不注意或者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很容易漏诊。
以陈浩的估计,昨天,苏承庆也是这样对梁强说的,所以,他将着力点放在这上面,完全撇开了具体的病人,以及这个病人的具体情况。
不能说他是纸上谈兵,只能说他太急于在专业上证明自己,太想将陈浩压下去,太急功近利了。
梁强听见陈浩问他,抬起头,整理一下眼镜,敷衍着说:“大家都说得挺好的,我没有什么要说的了。”
“好,那我就总结一下。今天早上,梁主任对我说要讨论这个病人,并对没有事先通知我而抱歉。”
“其实,这种挑战,我在门诊经常遇到,每一个初诊的病人,对我而言,都是挑战,都是一个‘开盲盒’的过程。不过,只要基本功扎实,这种挑战,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只有不断接受这样的挑战,才会在挑战中不断成长。”
“所以,梁主任不必抱歉,我也乐于接受这样的挑战,与大家一道,接受挑战和考验。”
“今天的讨论,虽然简短,虽然不完整,但却很有意义。会学习的人,可以通过这次讨论,学到很多很多知识点。”
“首先,通过这个病人,大家可以回去复习一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机制和临床表现。”
“其次,大家可以复习关于癫痫的诊断,以及癫痫的治疗方法和治疗原则;还可以复习一下,抗癫痫药物的种类和各种抗癫痫药物的特点。这几个知识点,大家将来在临床上,一定可以用得上。”
“好了,一会大家还要去查房,讨论就到此结束吧。”说完,陈浩便离开课室,走进办公室。
陈浩刚坐下,梁强便走了进来,并顺手将办公室的门关好。陈浩心中诧异:他不去查房,找我干什么?
还没回过神来,梁强已经来到陈浩的身边,低眉垂目地对陈浩说:“主任,今天确实受教了。您真是太厉害了,您永远是我的老师,我从您身上,学到的东西太多了,今后,我一定谨听您的教诲。”
“梁主任客气了,也言重了。按照领导的安排,我今后还要在你领导下工作呢。”毫无压力的陈浩,半开玩笑地对梁强说。
“请问,谁能告诉我,你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你们有谁看到过结果?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的结果,对你们有用吗?”
陈浩一连串地发问,每一个问题,都是如此的尖锐,又是如此的切中要害,在座的医生们,隐隐闻到了火药味。他们面面相觑,不敢吭声。
“既然没有人回答,我只好点名了。”
这是陈浩向翟向文学习的,也是陈浩查房的一个特点。每当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病例,很多人都不敢轻易发表意见,作为主持的陈浩,往往会从低级别的医生开始,逐级提问。
“因为涉及化验结果,我直接问主管医生吧。从住院医生开始,王医生,你看到检查结果了吗?”
主管的住院医生王剑红着脸,摇了摇头。主管的主治医生也急忙对着陈浩,摇了摇头。陈浩把目光投向了梁强,只见他也尴尬地摇了摇头。
“好吧,你们都没有看到结果,也不关心结果,也许,你们只负责开化验单,对于结果如何,似乎与你们无关。那谁能告诉我,这些化验单是谁夹在病历本上的?”
陈浩说罢,拿着从病历本上抽出的化验单,扬了一下。
“我!”一位实习生举起了手。
“你能及时查找化验单,并夹在病历本上,这个习惯很好,要保持下去。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的老师,为什么要为病人做这些检查吗?你知道这些结果,对这个病人的意义吗?”
“老师,我还不会。”学生很实诚地回答说。
“你不懂我可以理解。其实,你可以做得更好,比如,你可以拿着化验单,带着你的问题,去请教你的老师。记住,好奇心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也是做一个好医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对于学生,陈浩一向都很有耐心,每每以鼓励和教导为主。
“哪一位老师来为学生们解答这个问题?”有时候,对于一些诊断和治疗相对简单的病例,陈浩索性当成教学查房来进行。
沉默片刻,陈浩的一位研究生说话了。
“老师,我来说一下吧。卡马西平是肝酶诱导剂,丙戊酸钠是肝酶抑制剂。从药理性质而言,两种药合用,会降低他们各自的疗效,会增加出现副作用的机会,所以,在临床上,这两种药一般不会合用。”
“不过,凡事都必须一分为二来看,近年来,有临床医生将这两种药合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更有说服力的是,这些有效的病人,他们血液中的卡马西平浓度和丙戊酸浓度,都没有相互影响,这进一步说明,人的个体化差异,是非常大的。”
“如果没有意外,今天讨论的病人,血中的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的浓度,都没有互相干扰,因为治疗的效果很好。但短时间内,做两次这样的检查,似乎没有这个必要性。”
“好,很好!说得很全面,我就不必再画蛇添足了。”
“今天早上,梁强主任告诉我,要讨论这个病人的时候,我去看了一下,病人的家属表示,发作已经控制好几天了,准备今明两天出院,我看,没有必要再去病房走过场了。”
“梁主任,你看看还有什么要说一说的吗?”
陈浩再度转头问梁强,只见他正低着头,对着眼前的几本书发呆。一瞥间,陈浩看见一本《脑血管病的基础与实践》,如此看来,梁强是准备在静脉窦血栓形成上大做文章的。
这也难怪,在神经内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并不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如果不注意或者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很容易漏诊。
以陈浩的估计,昨天,苏承庆也是这样对梁强说的,所以,他将着力点放在这上面,完全撇开了具体的病人,以及这个病人的具体情况。
不能说他是纸上谈兵,只能说他太急于在专业上证明自己,太想将陈浩压下去,太急功近利了。
梁强听见陈浩问他,抬起头,整理一下眼镜,敷衍着说:“大家都说得挺好的,我没有什么要说的了。”
“好,那我就总结一下。今天早上,梁主任对我说要讨论这个病人,并对没有事先通知我而抱歉。”
“其实,这种挑战,我在门诊经常遇到,每一个初诊的病人,对我而言,都是挑战,都是一个‘开盲盒’的过程。不过,只要基本功扎实,这种挑战,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只有不断接受这样的挑战,才会在挑战中不断成长。”
“所以,梁主任不必抱歉,我也乐于接受这样的挑战,与大家一道,接受挑战和考验。”
“今天的讨论,虽然简短,虽然不完整,但却很有意义。会学习的人,可以通过这次讨论,学到很多很多知识点。”
“首先,通过这个病人,大家可以回去复习一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机制和临床表现。”
“其次,大家可以复习关于癫痫的诊断,以及癫痫的治疗方法和治疗原则;还可以复习一下,抗癫痫药物的种类和各种抗癫痫药物的特点。这几个知识点,大家将来在临床上,一定可以用得上。”
“好了,一会大家还要去查房,讨论就到此结束吧。”说完,陈浩便离开课室,走进办公室。
陈浩刚坐下,梁强便走了进来,并顺手将办公室的门关好。陈浩心中诧异:他不去查房,找我干什么?
还没回过神来,梁强已经来到陈浩的身边,低眉垂目地对陈浩说:“主任,今天确实受教了。您真是太厉害了,您永远是我的老师,我从您身上,学到的东西太多了,今后,我一定谨听您的教诲。”
“梁主任客气了,也言重了。按照领导的安排,我今后还要在你领导下工作呢。”毫无压力的陈浩,半开玩笑地对梁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