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汽车发布了二十多万售价的海蓝YEV,这给汽车市场带来的震动远远大于徐申学在发布会上鼓吹的什么第三代超级快充技术。
大众方面,针对海蓝汽车的新款车型也是进行了针对性的会议讨,而他们的态度也非常的悲观。
“他们的海蓝YEV,给我们带来的威胁远远大于他们的部分新技术,比如第三代超级快充技术、第二代半固态电池!”
“这些新技术尽管很不错,很有极大的领先优势,但是这两样新技术并不能给他们的汽车销量带来太大的实际改变!”
“因为海蓝汽车在辅助驾驶、动力电池以及快充技术上本身就是领先全球的,哪怕是没有推出这些更新一代的技术,他们也能够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然而海蓝YEV不一样,这款车型从技术特征来看,根据我们的分析其应用的很多技术都是他们的成熟技术了,不管是L3级别的辅助驾驶,还是半固态电池,这些相对比之前的海蓝SLMC车型而言,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创新!”
“整辆车的其他部分很多用的也是他们的成熟构架,零配件,我们高度怀疑,他们的海蓝YEV实际上只是现有海蓝SLMC的减配版,只是外观以及内饰上有所变化!”
“这意味着,海蓝YEV的研发成本会非常低,研发成本低的话,摊薄到每辆车上的研发成本就会非常低,同时其采用的硬件,尤其是底盘,车架等零配件产品都是属于成熟货架产品,动力以及算力芯片虽然是新产品,但是也能够和其他车型一起平摊研发费用,大量的产能能够进一步拉低这些零配件产品的单价!”
“这就能够让海蓝YEV的成本变得非常低,这也是他们的这款车,售价能够做到补贴前二十八万的原因!”
“要知道,这是一辆采用了诸多顶级技术,入门级版本的续航都能达到五百公里的车型,其技术成本是非常高的,至少换成我们来做这款车的话,成本都不止二十八万。”
海蓝YEV这款车目前只在国内上市销售,其双驱标准版补贴前售价二十八万,在国内的绝大部分地方里享受国补以及地方补贴一共六万的补贴后,二十二万就能够拿下来。
二十二万,这个价格是让大众以及其他各大汽车厂商看了都心惊胆战的价格!
因为这个价格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各大汽车厂商的主流B级车型的市场份额了。
如果是其他车企推出来什么二十二万的智能电动车车型,他们还没什么感觉……然而问题是,推出这款车的是海蓝汽车啊!
翻遍过去几十年汽车界历史里,海蓝汽车都堪称是BUG一样的汽车厂商,根本不走寻常路径……这从海蓝汽车自我宣传的一些术语就能够看的出来。
海蓝汽车,其实从来都没有宣传过自己制造的汽车……他们一直都是自我标榜是一家智能电动车企业,而不是什么传统汽车企业。
他们甚至都不觉得自己是什么传统制造业,而是一家高科技企业。
其产品玩的不是汽车,而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交通终端……
看看这话,典型的那些玩高科技,玩互联网的那群人的话术,明明是汽车却偏偏喜欢使用各种术语,包装成为所谓的高科技产品。
还别说,海蓝汽车的高层绝大部分都是从智云集团,威酷电子调过来的,此外还和智云集团旗下原有的自动驾驶技术业务进行了合并,进而让这家企业从一开始就刻上了浓郁的高科技属性。
海蓝汽车里,真正汽车行业出身的高管其实没几个!
海蓝汽车,其实并没有使用研发、制造传统汽车的方式去研发、制造智能电动车…早期他们尝试过这么做,结果效果不好,导致当年的徐申学对海蓝汽车的早期高层进行了大清洗。
现在的海蓝汽车,其实是用做智能终端的方式去做智能电动车的……人家就没把旗下产品当成汽车来说,而是当成了四个轮子的智能手机去做。
如此也就导致了海蓝汽车的独特性,首先是高度注重技术研发,喜欢玩各种新奇的新技术,其次则是研发投入特别大,周期特别短。
在销售以及宣传等领域,则是纯粹的智能终端厂商,甚至带着互联网厂商的基因,高度注重线上宣传,品牌建设,水军到处出没。
喜欢紧抓某一个技术优势,然后玩命吹,营造出来海蓝汽车的高科技品牌特性。
这些玩法,都是和传统汽车厂商有巨大差异的。
而这么做的海蓝汽车,效果也是极好,做出来的海蓝汽车,好不好用,尤其是实用性先不去说,但是一个个都是高科技感满满的。
哪怕是只有二十多万的海蓝YEV,其外观以及内饰设计都是充满了海蓝汽车一贯以来的高科技感。
各种体现科技感,但实际上没啥用,甚至很不好用的乱七八糟的小功能一大堆……
但是这些结合起来之后,就给了人们新奇感啊……让人一看海蓝汽车就觉得很高大上,很有科技感。
仿佛,未来的汽车就应该是这样的!
用某个国内汽车厂商的老总,私底下的话来说就是:海蓝汽车那群人啊,不仅仅做高科技牛逼,吹起牛逼来更牛逼……
但是人们就吃这一套!
于是乎,海蓝汽车在第一年里推出海蓝SEC就火爆了全球,后续每年推出一款车就火爆一款车,就连海蓝SLC这种大型豪华轿车竟然都能让他们硬生生的做起来了。
当玩了好几年的高端市场,把品牌做起来后,海蓝汽车又大手笔杀入中型车市场,推出来了海蓝SLMC以及去年推向市场的海蓝MEV,这两款售价三十多万的车型瞬间引爆了市场。
彻底把海蓝汽车推向了年百万辆的汽车巨头的地位!
这样的海蓝汽车,现在又推出来了二十多万售价的海蓝YEV,其市场威胁程度岂能忽视?
海蓝汽车可不是其他那些搞智能电动车的汽车厂商啊,这两者之间天差地别呢。
在这之前,汽车行业也不是没有二十多万的新能源车,国内厂商的比亚迪、海外厂商的丰田,本田以及其他海外厂商也陆续推出来了主打二十多万价位的新能源车型,以插混以及混动为主,也有一些纯电车型。
但是实际上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相对于高端市场的火爆以及低端市场的火爆,二十多万这个中端市场确实显得有些落寞!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呈现了一种比较两极端的分化情况。
海蓝汽车为代表,再加上一个特斯拉以及宝马,他们的车型主打高端市场,售价三十多万起步,这个里头海蓝汽车是绝对的巨头,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场份额,再过来则是特斯拉。
而高端之下,大规模出货的并不是二十多万的车型,反而是补贴后价格在二十万以下的的低端车型。
这一市场以网约车、微型车为主。
而这一领域里,是比亚迪、广汽、北汽等国内汽车厂商自主品牌的天下,其总销量非常大的。
二十多万的新能源车型也有,但是卖的都不太行,而且以混合动力或插混车型为主……纯电车型的基本没戏。
花二十多万买其他品牌的纯电车型,不如再加几万上到三十多万购买海蓝SLMC呢。
不过还是有很多消费者对纯电车型顾虑比较大,想要体验纯电的一些体验又想要燃油车型的一些特性,所以这部分消费者就会选择购买比亚的插混车型。
当然,价格方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二十万的插混车型和三十多万的海蓝SLMC,价格差距还是挺大的。
上述这种新能源汽车市场里,呈现了高端以及低端两头大,但是中端市场却是销量寥寥无几的局面。
而现在,海蓝YEV打破了这种局面!
补贴后二十二万的价格,再加上海蓝汽车的高端豪华品牌加成,然后徐申学旗下旗下天生就自带的高科技属性,这些都让海蓝YEV车型自从发布上市后,就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
海蓝YEV发布后正式放开全国预购后,仅仅是用了一天时间就获得了超过五万辆的订单。
海蓝汽车的预购订单,可是需要消费者拿出来真金白银的支付定金,并且定金不可退回的,基本上都可以视为标准订单了。
这还不算,海蓝汽车同步在全国的各城市的海蓝汽车旗舰店也开放了线下试驾以及预购。
线下各旗舰店里接到的预购订单也不少。
一周后,海蓝汽车为了持续制造市场热度,对外正式公布了海蓝YEV的预购订单:发布后一周,总订单已经达到了十三万辆!
这个消息正式公布出去后,让很多业内人士看了这个数字都忍不住沉默了!
这个海蓝汽车,比预料中的还要更加夸张,竟然又做出来了一个爆款车!
这才多久,就一周时间而已。
而且还只是国内市场……这款车型目前还没有在海外地区上市销售呢,结果一周时间国内市场就积累了十三万辆的订单。
要知道,国内市场上的绝大部分车型,一年也卖不了十三万辆!
国内汽车市场里,差不多有六百多款车型,年销量超过十三万辆的大概只有五十款车型。
而海蓝YEV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做到了别人一年的销量……尽管这只是预购订单,后续还需要时间来交付,但是扩大到一整个销售年的话(十二个月),只计算国内市场销量的话,很有可能销量能够突破五十万辆!
而年销量五十万辆是什么概念?
汽车市场里能够进入前三!
这款车型,大概率能够让海蓝汽车旗下的车型,首次进入全国的汽车销售榜的前三之列!
在这之前,也就是去年的时候,海蓝汽车旗下卖的最好的是海蓝SLMC,全球销量达到了六十多万辆,然而这个销量是全球销量,这款车在东盟以及欧洲等地方的市场也卖的很好的。
具体到国内市场的话,销量大概大概在三十八万辆左右,位列国内市场汽车年销量榜单的第五位。
国内销量三十八万辆,并不是因为这款车在国内的潜力不行,而是人们的钱包不行……
海蓝汽车在国内,其品牌定位已经大幅度取代了传统的宝马,奥迪,奔驰的地位,成为高端车型的代表车型。
怎么说呢,这年头开个宝马出门,绝对没有开个海蓝汽车出门有面子……
宝马奔驰奥迪这些车型,保有量特别大,二手车也多,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很多人觉得看你开个宝马,还有可能认为你是购买的二手车,强行装逼呢。
但是海蓝汽车,这车的保有量可不多,而且二手车也很少的,路上跑的基本都是一手车。
买宝马奔驰奥迪不一定能够证明你的实力,但是买海蓝汽车,绝对能证明你的实力……
再加上高科技属性加持,拉风的外观,海蓝汽车在街头上回头率很高的。
尤其是双门双座的海蓝SEC跑车,这东西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二代们,创一代们的玩车首选。
双手抱着妹子‘开’海蓝SEC,可比单手开法拉利有意思多了,海蓝汽车的高端车型可是有L4自动驾驶的,完全可以解放车主的双手,然后车主的双手爱干嘛干嘛去……很多二代们以及年轻一些的创一代们,就是奔着这一点购买海蓝汽车的。
海蓝汽车的品牌足够高端,也拥有足够的号召力,唯一限制它销量的因素就是消费者钱包有限……
这也是海蓝汽车推出二十多万价位的海蓝YEV的重要原因。
靠着高端价位的海蓝SLMC等车型,是不可能让海蓝汽车的销量持续向上突破到好几百万辆的。
能够做到一百多万辆,撑死了两百万辆就已经到极限了……就这样,基本也需要把宝马和奔驰奥迪等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给咬下来一大部分了。
想要继续向上突破的话难度极大,人家宝马、奔驰、奥迪也是有自己的传统优势以及基本盘市场的,不是你车好就能抢过去的。
这导致了海蓝汽车想要在高端市场里继续大幅度向上突破难度太大。
海蓝汽车为了获得更大的销量,选择了进军二十多万价位的中端市场。
而海蓝YEV的首周预购数量显然是达到了海蓝汽车高层的预期的。
————————
一周后,海蓝汽车的YEV车型也正式开启了交付。
海蓝汽车还搞了一个规模挺大的首辆海蓝YEV交付仪式,同时线下的各旗舰店里也开始了同步的交付仪式。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旗舰店都是海蓝汽车的自营旗舰店!
海蓝汽车采取的并不是传统的汽车经销商的销售模式,而是选择自营销售模式。
海蓝汽车早期是选择在全国的主要城市里设立旗舰店,线上预购模式卖车,后来则是逐步把线下旗舰店从一二线城市向三线,四线城市进行延伸。
迄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了五百家旗舰店,清一色的自营旗舰店。
海蓝汽车为了维持价格统一透明体系、维修保养体系,坚决采用自营模式,从来都没有搞传统的经销商销售体系。
为此,也是付出了不小的资金代价建立这套自营的销售体系的……这么多年旗舰店搞起来也是很耗费资金的,但是海蓝汽车有钱啊,不差这点!
而这也让海蓝汽车获得了完全自主可控的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体系,并且把更多的利润都抓在手中。
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全国统一售价,售后服务价格全部透明……直接官网标价,该多少就是多少。
每一辆的海蓝汽车的销售,都需要从官网订车系统里下单,线下的旗舰店,只是提供试驾体验,订车的话需要消费者从官网下单。
这意味着海蓝汽车的价格在销售端是完全透明的,不存在任何的价格差问题。
这避免了消费者的顾虑:担心买贵了吃亏!
不像是其他汽车厂商那样,采用经销商销售体系,这导致了消费终端里的价格不透明……虽然会有指导价,但是这个指导价基本没啥用,不同4S店的价格,甚至同一家4S店里不同销售员给的价格都不一样的……这就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购车麻烦。
哪怕是选中了某款车型后,依旧需要在不同的4S里,不同销售员里进行反复比价。
而海蓝汽车的价格完全透明……甚至你都不需要去线下的店铺,也不用联系任何的销售员,自己在官网上就能直接下单,然后到附近的线下旗舰店里交付尾款提车就行了。
这种购车模式,让不少的消费者觉得轻松省事。
不用费尽心思和销售员砍价,砍完下单后,都还会担心自己是不是买亏,当了冤大头……
看中就直接下单,简单省事!
————
随着第一辆海蓝YEV正式交付,也正式拉开了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一轮火爆。
而一些分析师们,也纷纷调高了今年海蓝汽车的预估销量。
上半年的时候,很多分析师们认为海蓝汽车的今年全球销量应该在一百三十万辆左右。
但是现在,分析师们确实纷纷认为,海蓝汽车的今年全球销量,有望达到一百八十万辆。
其中一部分的销量提升,是受到了泰国工厂以及巴西工厂的陆续投产影响,泰国工厂以及巴西工厂在今年陆续投产,能够让海蓝汽车的海外销量,再提升大概十万辆左右。
而其他的销量提升,主要是体现在海蓝YEV上了!
这款海蓝YEV车型的销量太夸张,哪怕今年只剩下八个月了,然而分析师们认为依旧有望达到五十万辆的销量。
这不仅仅是国内销量,还有海外销量,毕竟按照海蓝汽车的全球市场策略,这款车在后续几个月里必然会陆续登陆其他海外市场,比如东盟以及欧洲市场。
国内以及海外市场一起,未来的八个月里搞个五十万销量的可能性很大。
尽管很多分析师们认为,这款海蓝YEV车型一定程度上会冲击海蓝汽车旗下的海蓝SLMC车型的销量,但是一加一减之后,保守估计都能够为海蓝汽车带来额外的四十万辆的销量。
如此,最终分析师们认为,今年海蓝汽车的销量有望达到一百八十万辆!
这些第三方的分析师们给出来的预测数据,让不少汽车业内的人看了都皱眉……
汽车市场可是个存量市场,最近两年全球销量大体上市比较稳定的,也就是七八千万辆左右。
其中的几个主要汽车销售市场,如华夏两千多万,美国一千七百万辆左右,欧洲大概一千五百万辆,日本五百万辆,印度四百多万辆,巴西两百五十万辆,加拿大两百万辆左右。
全球的主要汽车市场上的销量整体是比较稳定的,会有波动,但是不会有大幅度上涨或下跌的情况。
如此情况下,海蓝汽车的销量大幅度上涨,就意味着肯定有其他汽车厂商的销量大幅度下跌。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宝马,奥迪、奔驰,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沃尔沃等一些传统的豪华汽车品牌了……它们的市场正在被海蓝汽车大量蚕食,尤其是在华夏市场里更是遭到了生存危机。
同时随着海蓝YEV的推向市场,也让大众、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现代等传统燃油车品牌的B级别,大概售价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的这个市场份额会被吞噬一部分。
至于国内的自主汽车品牌……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大……因为现在的国内自主汽车品牌里,除了海蓝自身外,其他的国产品牌基本都在低端市场里混,很少有二十多万的车型还能获得不错销量的。
————
果然,和外界预测的一样,海蓝汽车前脚刚公布了一周内获得十三万辆的预购销量,没几天就在泰国那边开了新车型发布会,宣布旗下的新车型海蓝YEV将会在泰国工厂投产,并投放到泰国以及东盟等地市场。
这款售价更便宜的海蓝YEV,相对比之前在当地推出的海蓝SLMC,更符合东盟地区市场的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极大欢迎。
同时,海蓝汽车也宣布,旗下的海蓝YEV车型,正在在全球各国里展开上市准备工作,预期在未来的三个月内陆续登陆全球各地主要的汽车市场,包括欧盟市场以及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洲等主要市场。
此外,必须值得说明的是,这里头没有提及印度市场!
其实海蓝汽车也在印度销售,不过因为印度为了保护他们的汽车工业,汽车关税一直都是非常高,超过四万美元的汽车关税达到百分之百,非常之夸张。
因为通过常规的进口方式向印度销售汽车,难度非常大。
不管是海蓝汽车,还是宝马等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在印度的销量都非常惨淡!
宝马在当地的销量,一年才一万多辆,海蓝汽车也没好到哪里去,去年在印度一共销售了一万两千辆。
海蓝汽车在当地,是属于典型的豪华汽车品牌,能够买得起的人,都是有钱人。
至于为了当地的市场而跑过去建厂,这种事是不可能的了。
不说海蓝汽车了,就连特斯拉都不愿意跑过去当冤大头。
印度最近两年其实也在尝试发展智能电动车,几次邀请海蓝汽车去当地设厂,但是都被徐申学给否决了……如果只是常规的市场换就业,徐申学也愿意和当地的财团们一起分享利润,只要自己能够赚大头,把核心技术也留在国内,徐申学在智能电动车领域里其实很乐意和其他国家的财团一起合作。
然而问题是,印度那边的吃相太难看。
徐申学用屁股想都知道,一旦自己跑过去投资,后续对方肯定逐层加码,不断要求提升国产化比例,迫使海蓝汽车不断的把核心零配件技术,尤其是电池的制造也搬过去……你以为搬过去就完事了?
不是的,等你搬过去了,把当地的产业链给做好之后,人家一脚就把你给踢走了,而且还是低价强买强卖之类的让人很恶心的招数。
要是正常市场竞争,打不过去最后撤出市场,那么无话可说,技不如人……但问题是人家不和你玩正常竞争啊,而是通过各种恶心人的手段逼你走人。
之前的通用就被坑的不要不要,最后黯然离场……
人家通用背靠老美财团,都被坑的损失惨重,最后割肉离场,徐申学自诩也没比老美那边的财团牛逼多少,所以自然也不会跑过去挨宰。
就现在这样玩纯进口模式,能卖多少是多少,
无独有偶,特斯拉也被印度那边拉拢,但是马斯克又不傻,人家也是个聪明人,二话不说就给拒绝了。
然后也和海蓝汽车一样,和对方拉拉扯扯,试图让对方降低智能电动车的进口关税。
只不过印度也是态度坚决的很,死活不愿意降低关税!
海蓝汽车和特斯拉这两家典型企业不过来,他们就去忽悠,不,去拉拢其他汽车厂商……我那么大一块肥肉摆在面前,就不信没人上钩,只要上钩一个就狠狠的收割!
不过徐申学早有预防,最下游的汽车厂商去不去他管不着,反正这些汽车厂商也只是个组装厂而已,在智能电动车领域里都没啥自己的核心零配件技术,。
如今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的一些核心零配件企业,如宁代电池、海蓝汽车旗下的激光雷达、电机企业,智云半导体的算力芯片等企业都是他名下的一些控股或者有战略投资。
他说不出海,那就是不出海!
其他的核心零配件企业,只要徐申学能够影响到的,徐申学也不准许他们随便出海。
没有他的许可就随便敢搞核心产业链出海,给海蓝汽车在海外制造竞争对手,影响他在整个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的全球布局,别怪他徐申学不讲情面。
不把他们折腾到破产,他的徐字倒过来写!
诸多情况影响下,印度这个市场是比较特殊的,对于海蓝汽车的销量贡献不说等于零,但是也没有多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他国家的市场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关税,不过没有印度那边那么夸张,而海蓝汽车依靠强悍的品牌号召力以及高科技属性,还是能够卖出去一些的。
这里卖个几千几万辆,那边卖个几千几万的,最后累积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了。
尤其是东盟市场、欧洲市场还有巴西市场,这三个市场是海蓝汽车的主要海外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市场里的海蓝汽车都拥有一定的关税优惠,这是因为海蓝汽车在上述三个地区都有投资建厂,各自给予了海蓝汽车一定的低关税进口额度。
比如巴西市场,汽车关税是百分之二十,但是海蓝汽车在当地投资建厂,作为回报之一,海蓝汽车可以在三年内一共向巴西出口二十万辆汽车,这二十万辆汽车可以获得百分之十的关税减免,实际关税就只有百分之十了。
东盟地区里也是类似,泰国都有着海蓝进口车的关税豁免,此外印尼那边虽然关税很高,但是因为双方的投资谈判,对方也答应了给一定的进口车关税豁免。
欧盟那边的话,关税只有百分之十。
然后挪威比较特殊,这个国家里的电动车关税很低,他们正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关税直接为零,之前海蓝汽车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在寒冷环境下使用续航衰减比较严重,但是自从去年推出了半固态电池后,在严寒环境下续航性能卓越,因此海蓝汽车在当地的销量迅速暴涨。
小小的挪威一国,成为了海蓝汽车在欧洲地区里的最大销量国。
上述三大区域,都是属于比较典型的市场换就业的路线,海蓝汽车通过在当地投资建组装厂,进而获得了进入其中的门票。
至于其他的国家市场,就是走纯粹的进口模式了,关税该是多少就多少。
——————
进入五月份后,徐申学前往了海蓝汽车,和包永言等海蓝汽车的高管团队进行了一场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还是针对未来的市场变化进行准备。
“我们预测,今年的市场还会有极大的增幅,而影响我们产能的主要因素还是产能!”
“目前我们的产能已经做到了极限,后续要扩充产能的话,就要等到下半年的国内川城工厂的全面投产以及巴西工厂第一期投产了!”
“预计等到年底的时候,我们的全球产能能够达到两百万辆,以满足全球各地市场的需求!”
“而明年,我们在巴西工厂的第二期产能以及墨西哥工厂都会投产,这将会为我们再增加二十万辆的海外产能!”
“国内部分,我们的总部深城第三期工厂,江城第二期工厂,京城第二期工厂也将会陆续投产,再为我们增加四十万辆的产能!”
“到明年,我们的产能将会进一步提升到两百六十万辆。”
“等到后年,我们的产能将会进一步迎来上涨,我们的在西班牙以及匈牙利以及印尼的这三家海外工厂预计也会投产,将会为我们带来三十万辆的海外产能。”
再加上规划中的国内沪城工厂第二期,深城工程第四期,这两大核心工厂的产能扩充,将会为我们带来额外的四十万辆的产能。”
“届时,我们的全球总产能就能提升到三百三十万辆,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够跻身全球前十大车企之列!”
“不过,单纯的产能扩充其实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现在就启动扩产计划,最多一年半年就能够再带来至少一百万辆的产能,但是销量可能无法跟上!”
“我们的产能,是根据对全球各地市场的销量预期进行规划的,按照我们市场部门的分析,两年后达到三百三十万辆的产能已经存在比较大的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风险了!”
“毕竟我们是走中高端市场的,市场容量比较有限,不可能和那些主要走低端市场的车企一样短时间内大规模扩充产能!”
“我听说比亚迪那边,中期规划产能并不比我们小,相对比我们,他们的产能扩充还要更加激进一些,但是他们走的是低端路线,销量增速非常明显,并且市场潜力巨大,产能大一些也能够充分消化,而我们不一样!”
“我们现在做的产能规划,还是建立在海蓝YEV这款二十多万的车型能够在全球持续爆火,同时明年预计推出,预计补贴后售价二十五万起步的中端SUV车型也能够带来充足销量的前提下的!”
“如果这两款未来的主力走量车型达不到销量预期的话,那么我们正在规划的产能就会有比较大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情况出现,进一步拉低我们的毛利率了。”
徐申学听到这里,微微点头:“谨慎一些是好的,汽车市场比较特殊,不能盲目来!”
说道这里,徐申学想了想后道:“下一阶段你们的主要任务还是要降低成本,要做好补贴大幅度退步后的准备!”
“目前国内针对新能源车的高额补贴,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早期新能源市场规模小,还需要高额补贴来扶持发展,但是现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起势了,这高额补贴必然是会逐步退坡的。”
“为了避免补贴退坡后,车辆售价抬高而影响销量,这成本控制就必须放在心上!”
“二十二万的海蓝YEV,和二十八万的海蓝YEV可是截然不同的,你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徐申学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之前接到了上头的咨询……人家问他,现在的智能电动车发展的怎么样了,能不能自力更生啊,如果没有了补贴后还能不能和国外的汽车巨头竞争并取胜了?
同时也委婉的提出,现在的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太大了,一天比一天多,这补贴力度太大的话,一时半会还顶得住,但是按照这么个趋势下去,得到明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几百万辆的话,继续这么补贴下去就比较吃力……毕竟家大业大的,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也不能只顾着智能电动车行业啊!
当时的徐申学考虑了良久后,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智能电动车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可以自力更生了!
同时他还给于了承诺,为了配合补贴退坡,等到明年的时候,他旗下的生产锂电池所需的锂、钴等稀有或贵金属的矿业联盟也将会启动降价措施,以减轻国内各智能电动车商的成本压力。
电动车的很大一部分成本都是电池成本,而电池成本里锂等材料成本又是大头,因为原材料的直接降价,将会极大程度的压低电动车的的成本。
同时,也可以趁着这个降价机会,打压一些锂矿资源国家想要利用锂矿资源大发横财的不良企图。
最近有些锂矿资源国家,看见电动车发展起来了,就想要从中吃一大口,还想要搞锂欧佩克……想的真美!
全球最大的锂材料供应商,锂材料使用商都是他徐申学手底下的企业,你让他自己限制自己,这怎么可能嘛!
目前除了极少数高层人士外,可没有人知道徐申学旗下的十多家不同名目的矿务企业,目前控制了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锂矿产能,还掌控了部分动力电池所需要的稀有材料,贵金属的产能。
他手底下的这些矿务企业看似彼此竞争,但实际上都是在徐申学的掌控之内。
而等到明年,他手底下的这些矿物企业,将会掀起一番所谓的价格战,自导自演把锂材料的价格降下来。
然后趁着锂材料价格暴跌的时候,趁机继续抄底,拿下其他锂矿进行大规模开发,并且注重国内以及非洲等地区的锂矿资源开发,现在的锂矿资源来源比较依赖于澳洲以及南美地区,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不过徐申学旗下的安东矿业在非洲投资的超大型锂矿开发项目,目前已经进入了投产阶段,正在逐步提升产能。
这可是个年产五十万吨的超级项目,比整个澳洲的锂矿产能还要高!
为了确保这个超级锂矿的顺利开发,银河安保在当地驻扎了超过五百名的安保人员,各种装甲车以及无人机等装备一应俱全,惹毛了他们都能够当地换个军阀头子!
当然,当地的军阀头子也没那么傻……能够从中分润少部分利润已经能活得很滋润了,没必要得罪这些国际矿业巨头!
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呢!
这年头,挖矿可比搞高科技的心狠手辣多了……
在非洲布局矿务市场的安东矿务,虽然在外界没啥名声,但是当地军阀要是忽视它,觉得安东矿务只是个普通的外资企业,那可是要吃大亏的!
普通企业,哪有胆子跑到非洲这破地方,尤其是专门去那些战乱,不稳定的地区里开发矿产啊……
人家安东矿物去开矿,可是带着一大票银河安保的啊!
——————
徐申学并不指望依靠锂矿资源赚钱,他要的是控制住锂材料的价格。
而要控制价格,那么庞大的产能就非常必须了。
为了控制锂矿材料的价格,他旗下的企业还在大力研发锂材料以及其他电池内的贵金属回收呢,而且技术做的相当不错。
等到未来,甚至有望通过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工作,再加上国内的锂矿开发,就能够获得足够多的锂材料用于新的动力电池的生产……形成一个稳定的内循环。
到时候,就让那些锂矿资源国见鬼去,省的现在一样三天两头就恶心他!
还锂欧佩克……大白天的做什么梦啊!
——————
听到徐申学的话后,包永言也是道:“我前几天也去参加了新能源汽车的座谈会,也察觉到了上头有这个意向,我乐观估计,明年就会逐步降低补贴,同时也不排除部分地区会在今年下半年就取消地方补贴!”
“对此,我们也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
“我们的半固态电池已经技术成熟,目前正在通过大规模的量产销售来逐步降低成本,按照我们的预测,等到年底的时候,我们的半固态电池成本有望降低百分之十五左右。”
“同时我们在智驾系统部分的成本也在持续下降,尤其是出货量主力的L3级别的辅助驾驶,之前的研发成本正在快速摊薄,而硬件成本也在逐步下降,尤其是激光雷达以及算力芯片这两个领域i的成本下降趋势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有信心等到明年的时候,把我们的主力车型,也就是海蓝SLMC以及海蓝YEV,分别把成本下降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五的水平!”
“这种程度的成本下降,已经足以覆盖补贴退坡后的差价部分了,甚至如果明年只是少了地方补贴,国补还在的话,我们甚至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毛利率!”
徐申学道:“你们有这个准备就好!”
不仅仅海蓝汽车这边收到了风声,其实国内的其他一些电动车厂商也或多或少收到了补贴即将退坡的风声,现在一个个也都是在准备着积极降低成本,避免明天补贴大幅度退坡后导致的车辆价格上涨,进而影响销量。
但是不管如何,国内的智能电动车产业都已经是起来了,后续要做的就是乘风而起,大杀四方!
大众方面,针对海蓝汽车的新款车型也是进行了针对性的会议讨,而他们的态度也非常的悲观。
“他们的海蓝YEV,给我们带来的威胁远远大于他们的部分新技术,比如第三代超级快充技术、第二代半固态电池!”
“这些新技术尽管很不错,很有极大的领先优势,但是这两样新技术并不能给他们的汽车销量带来太大的实际改变!”
“因为海蓝汽车在辅助驾驶、动力电池以及快充技术上本身就是领先全球的,哪怕是没有推出这些更新一代的技术,他们也能够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然而海蓝YEV不一样,这款车型从技术特征来看,根据我们的分析其应用的很多技术都是他们的成熟技术了,不管是L3级别的辅助驾驶,还是半固态电池,这些相对比之前的海蓝SLMC车型而言,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创新!”
“整辆车的其他部分很多用的也是他们的成熟构架,零配件,我们高度怀疑,他们的海蓝YEV实际上只是现有海蓝SLMC的减配版,只是外观以及内饰上有所变化!”
“这意味着,海蓝YEV的研发成本会非常低,研发成本低的话,摊薄到每辆车上的研发成本就会非常低,同时其采用的硬件,尤其是底盘,车架等零配件产品都是属于成熟货架产品,动力以及算力芯片虽然是新产品,但是也能够和其他车型一起平摊研发费用,大量的产能能够进一步拉低这些零配件产品的单价!”
“这就能够让海蓝YEV的成本变得非常低,这也是他们的这款车,售价能够做到补贴前二十八万的原因!”
“要知道,这是一辆采用了诸多顶级技术,入门级版本的续航都能达到五百公里的车型,其技术成本是非常高的,至少换成我们来做这款车的话,成本都不止二十八万。”
海蓝YEV这款车目前只在国内上市销售,其双驱标准版补贴前售价二十八万,在国内的绝大部分地方里享受国补以及地方补贴一共六万的补贴后,二十二万就能够拿下来。
二十二万,这个价格是让大众以及其他各大汽车厂商看了都心惊胆战的价格!
因为这个价格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各大汽车厂商的主流B级车型的市场份额了。
如果是其他车企推出来什么二十二万的智能电动车车型,他们还没什么感觉……然而问题是,推出这款车的是海蓝汽车啊!
翻遍过去几十年汽车界历史里,海蓝汽车都堪称是BUG一样的汽车厂商,根本不走寻常路径……这从海蓝汽车自我宣传的一些术语就能够看的出来。
海蓝汽车,其实从来都没有宣传过自己制造的汽车……他们一直都是自我标榜是一家智能电动车企业,而不是什么传统汽车企业。
他们甚至都不觉得自己是什么传统制造业,而是一家高科技企业。
其产品玩的不是汽车,而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交通终端……
看看这话,典型的那些玩高科技,玩互联网的那群人的话术,明明是汽车却偏偏喜欢使用各种术语,包装成为所谓的高科技产品。
还别说,海蓝汽车的高层绝大部分都是从智云集团,威酷电子调过来的,此外还和智云集团旗下原有的自动驾驶技术业务进行了合并,进而让这家企业从一开始就刻上了浓郁的高科技属性。
海蓝汽车里,真正汽车行业出身的高管其实没几个!
海蓝汽车,其实并没有使用研发、制造传统汽车的方式去研发、制造智能电动车…早期他们尝试过这么做,结果效果不好,导致当年的徐申学对海蓝汽车的早期高层进行了大清洗。
现在的海蓝汽车,其实是用做智能终端的方式去做智能电动车的……人家就没把旗下产品当成汽车来说,而是当成了四个轮子的智能手机去做。
如此也就导致了海蓝汽车的独特性,首先是高度注重技术研发,喜欢玩各种新奇的新技术,其次则是研发投入特别大,周期特别短。
在销售以及宣传等领域,则是纯粹的智能终端厂商,甚至带着互联网厂商的基因,高度注重线上宣传,品牌建设,水军到处出没。
喜欢紧抓某一个技术优势,然后玩命吹,营造出来海蓝汽车的高科技品牌特性。
这些玩法,都是和传统汽车厂商有巨大差异的。
而这么做的海蓝汽车,效果也是极好,做出来的海蓝汽车,好不好用,尤其是实用性先不去说,但是一个个都是高科技感满满的。
哪怕是只有二十多万的海蓝YEV,其外观以及内饰设计都是充满了海蓝汽车一贯以来的高科技感。
各种体现科技感,但实际上没啥用,甚至很不好用的乱七八糟的小功能一大堆……
但是这些结合起来之后,就给了人们新奇感啊……让人一看海蓝汽车就觉得很高大上,很有科技感。
仿佛,未来的汽车就应该是这样的!
用某个国内汽车厂商的老总,私底下的话来说就是:海蓝汽车那群人啊,不仅仅做高科技牛逼,吹起牛逼来更牛逼……
但是人们就吃这一套!
于是乎,海蓝汽车在第一年里推出海蓝SEC就火爆了全球,后续每年推出一款车就火爆一款车,就连海蓝SLC这种大型豪华轿车竟然都能让他们硬生生的做起来了。
当玩了好几年的高端市场,把品牌做起来后,海蓝汽车又大手笔杀入中型车市场,推出来了海蓝SLMC以及去年推向市场的海蓝MEV,这两款售价三十多万的车型瞬间引爆了市场。
彻底把海蓝汽车推向了年百万辆的汽车巨头的地位!
这样的海蓝汽车,现在又推出来了二十多万售价的海蓝YEV,其市场威胁程度岂能忽视?
海蓝汽车可不是其他那些搞智能电动车的汽车厂商啊,这两者之间天差地别呢。
在这之前,汽车行业也不是没有二十多万的新能源车,国内厂商的比亚迪、海外厂商的丰田,本田以及其他海外厂商也陆续推出来了主打二十多万价位的新能源车型,以插混以及混动为主,也有一些纯电车型。
但是实际上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相对于高端市场的火爆以及低端市场的火爆,二十多万这个中端市场确实显得有些落寞!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呈现了一种比较两极端的分化情况。
海蓝汽车为代表,再加上一个特斯拉以及宝马,他们的车型主打高端市场,售价三十多万起步,这个里头海蓝汽车是绝对的巨头,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场份额,再过来则是特斯拉。
而高端之下,大规模出货的并不是二十多万的车型,反而是补贴后价格在二十万以下的的低端车型。
这一市场以网约车、微型车为主。
而这一领域里,是比亚迪、广汽、北汽等国内汽车厂商自主品牌的天下,其总销量非常大的。
二十多万的新能源车型也有,但是卖的都不太行,而且以混合动力或插混车型为主……纯电车型的基本没戏。
花二十多万买其他品牌的纯电车型,不如再加几万上到三十多万购买海蓝SLMC呢。
不过还是有很多消费者对纯电车型顾虑比较大,想要体验纯电的一些体验又想要燃油车型的一些特性,所以这部分消费者就会选择购买比亚的插混车型。
当然,价格方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二十万的插混车型和三十多万的海蓝SLMC,价格差距还是挺大的。
上述这种新能源汽车市场里,呈现了高端以及低端两头大,但是中端市场却是销量寥寥无几的局面。
而现在,海蓝YEV打破了这种局面!
补贴后二十二万的价格,再加上海蓝汽车的高端豪华品牌加成,然后徐申学旗下旗下天生就自带的高科技属性,这些都让海蓝YEV车型自从发布上市后,就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
海蓝YEV发布后正式放开全国预购后,仅仅是用了一天时间就获得了超过五万辆的订单。
海蓝汽车的预购订单,可是需要消费者拿出来真金白银的支付定金,并且定金不可退回的,基本上都可以视为标准订单了。
这还不算,海蓝汽车同步在全国的各城市的海蓝汽车旗舰店也开放了线下试驾以及预购。
线下各旗舰店里接到的预购订单也不少。
一周后,海蓝汽车为了持续制造市场热度,对外正式公布了海蓝YEV的预购订单:发布后一周,总订单已经达到了十三万辆!
这个消息正式公布出去后,让很多业内人士看了这个数字都忍不住沉默了!
这个海蓝汽车,比预料中的还要更加夸张,竟然又做出来了一个爆款车!
这才多久,就一周时间而已。
而且还只是国内市场……这款车型目前还没有在海外地区上市销售呢,结果一周时间国内市场就积累了十三万辆的订单。
要知道,国内市场上的绝大部分车型,一年也卖不了十三万辆!
国内汽车市场里,差不多有六百多款车型,年销量超过十三万辆的大概只有五十款车型。
而海蓝YEV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做到了别人一年的销量……尽管这只是预购订单,后续还需要时间来交付,但是扩大到一整个销售年的话(十二个月),只计算国内市场销量的话,很有可能销量能够突破五十万辆!
而年销量五十万辆是什么概念?
汽车市场里能够进入前三!
这款车型,大概率能够让海蓝汽车旗下的车型,首次进入全国的汽车销售榜的前三之列!
在这之前,也就是去年的时候,海蓝汽车旗下卖的最好的是海蓝SLMC,全球销量达到了六十多万辆,然而这个销量是全球销量,这款车在东盟以及欧洲等地方的市场也卖的很好的。
具体到国内市场的话,销量大概大概在三十八万辆左右,位列国内市场汽车年销量榜单的第五位。
国内销量三十八万辆,并不是因为这款车在国内的潜力不行,而是人们的钱包不行……
海蓝汽车在国内,其品牌定位已经大幅度取代了传统的宝马,奥迪,奔驰的地位,成为高端车型的代表车型。
怎么说呢,这年头开个宝马出门,绝对没有开个海蓝汽车出门有面子……
宝马奔驰奥迪这些车型,保有量特别大,二手车也多,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很多人觉得看你开个宝马,还有可能认为你是购买的二手车,强行装逼呢。
但是海蓝汽车,这车的保有量可不多,而且二手车也很少的,路上跑的基本都是一手车。
买宝马奔驰奥迪不一定能够证明你的实力,但是买海蓝汽车,绝对能证明你的实力……
再加上高科技属性加持,拉风的外观,海蓝汽车在街头上回头率很高的。
尤其是双门双座的海蓝SEC跑车,这东西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二代们,创一代们的玩车首选。
双手抱着妹子‘开’海蓝SEC,可比单手开法拉利有意思多了,海蓝汽车的高端车型可是有L4自动驾驶的,完全可以解放车主的双手,然后车主的双手爱干嘛干嘛去……很多二代们以及年轻一些的创一代们,就是奔着这一点购买海蓝汽车的。
海蓝汽车的品牌足够高端,也拥有足够的号召力,唯一限制它销量的因素就是消费者钱包有限……
这也是海蓝汽车推出二十多万价位的海蓝YEV的重要原因。
靠着高端价位的海蓝SLMC等车型,是不可能让海蓝汽车的销量持续向上突破到好几百万辆的。
能够做到一百多万辆,撑死了两百万辆就已经到极限了……就这样,基本也需要把宝马和奔驰奥迪等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给咬下来一大部分了。
想要继续向上突破的话难度极大,人家宝马、奔驰、奥迪也是有自己的传统优势以及基本盘市场的,不是你车好就能抢过去的。
这导致了海蓝汽车想要在高端市场里继续大幅度向上突破难度太大。
海蓝汽车为了获得更大的销量,选择了进军二十多万价位的中端市场。
而海蓝YEV的首周预购数量显然是达到了海蓝汽车高层的预期的。
————————
一周后,海蓝汽车的YEV车型也正式开启了交付。
海蓝汽车还搞了一个规模挺大的首辆海蓝YEV交付仪式,同时线下的各旗舰店里也开始了同步的交付仪式。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旗舰店都是海蓝汽车的自营旗舰店!
海蓝汽车采取的并不是传统的汽车经销商的销售模式,而是选择自营销售模式。
海蓝汽车早期是选择在全国的主要城市里设立旗舰店,线上预购模式卖车,后来则是逐步把线下旗舰店从一二线城市向三线,四线城市进行延伸。
迄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了五百家旗舰店,清一色的自营旗舰店。
海蓝汽车为了维持价格统一透明体系、维修保养体系,坚决采用自营模式,从来都没有搞传统的经销商销售体系。
为此,也是付出了不小的资金代价建立这套自营的销售体系的……这么多年旗舰店搞起来也是很耗费资金的,但是海蓝汽车有钱啊,不差这点!
而这也让海蓝汽车获得了完全自主可控的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体系,并且把更多的利润都抓在手中。
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全国统一售价,售后服务价格全部透明……直接官网标价,该多少就是多少。
每一辆的海蓝汽车的销售,都需要从官网订车系统里下单,线下的旗舰店,只是提供试驾体验,订车的话需要消费者从官网下单。
这意味着海蓝汽车的价格在销售端是完全透明的,不存在任何的价格差问题。
这避免了消费者的顾虑:担心买贵了吃亏!
不像是其他汽车厂商那样,采用经销商销售体系,这导致了消费终端里的价格不透明……虽然会有指导价,但是这个指导价基本没啥用,不同4S店的价格,甚至同一家4S店里不同销售员给的价格都不一样的……这就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购车麻烦。
哪怕是选中了某款车型后,依旧需要在不同的4S里,不同销售员里进行反复比价。
而海蓝汽车的价格完全透明……甚至你都不需要去线下的店铺,也不用联系任何的销售员,自己在官网上就能直接下单,然后到附近的线下旗舰店里交付尾款提车就行了。
这种购车模式,让不少的消费者觉得轻松省事。
不用费尽心思和销售员砍价,砍完下单后,都还会担心自己是不是买亏,当了冤大头……
看中就直接下单,简单省事!
————
随着第一辆海蓝YEV正式交付,也正式拉开了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一轮火爆。
而一些分析师们,也纷纷调高了今年海蓝汽车的预估销量。
上半年的时候,很多分析师们认为海蓝汽车的今年全球销量应该在一百三十万辆左右。
但是现在,分析师们确实纷纷认为,海蓝汽车的今年全球销量,有望达到一百八十万辆。
其中一部分的销量提升,是受到了泰国工厂以及巴西工厂的陆续投产影响,泰国工厂以及巴西工厂在今年陆续投产,能够让海蓝汽车的海外销量,再提升大概十万辆左右。
而其他的销量提升,主要是体现在海蓝YEV上了!
这款海蓝YEV车型的销量太夸张,哪怕今年只剩下八个月了,然而分析师们认为依旧有望达到五十万辆的销量。
这不仅仅是国内销量,还有海外销量,毕竟按照海蓝汽车的全球市场策略,这款车在后续几个月里必然会陆续登陆其他海外市场,比如东盟以及欧洲市场。
国内以及海外市场一起,未来的八个月里搞个五十万销量的可能性很大。
尽管很多分析师们认为,这款海蓝YEV车型一定程度上会冲击海蓝汽车旗下的海蓝SLMC车型的销量,但是一加一减之后,保守估计都能够为海蓝汽车带来额外的四十万辆的销量。
如此,最终分析师们认为,今年海蓝汽车的销量有望达到一百八十万辆!
这些第三方的分析师们给出来的预测数据,让不少汽车业内的人看了都皱眉……
汽车市场可是个存量市场,最近两年全球销量大体上市比较稳定的,也就是七八千万辆左右。
其中的几个主要汽车销售市场,如华夏两千多万,美国一千七百万辆左右,欧洲大概一千五百万辆,日本五百万辆,印度四百多万辆,巴西两百五十万辆,加拿大两百万辆左右。
全球的主要汽车市场上的销量整体是比较稳定的,会有波动,但是不会有大幅度上涨或下跌的情况。
如此情况下,海蓝汽车的销量大幅度上涨,就意味着肯定有其他汽车厂商的销量大幅度下跌。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宝马,奥迪、奔驰,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沃尔沃等一些传统的豪华汽车品牌了……它们的市场正在被海蓝汽车大量蚕食,尤其是在华夏市场里更是遭到了生存危机。
同时随着海蓝YEV的推向市场,也让大众、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现代等传统燃油车品牌的B级别,大概售价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的这个市场份额会被吞噬一部分。
至于国内的自主汽车品牌……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大……因为现在的国内自主汽车品牌里,除了海蓝自身外,其他的国产品牌基本都在低端市场里混,很少有二十多万的车型还能获得不错销量的。
————
果然,和外界预测的一样,海蓝汽车前脚刚公布了一周内获得十三万辆的预购销量,没几天就在泰国那边开了新车型发布会,宣布旗下的新车型海蓝YEV将会在泰国工厂投产,并投放到泰国以及东盟等地市场。
这款售价更便宜的海蓝YEV,相对比之前在当地推出的海蓝SLMC,更符合东盟地区市场的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极大欢迎。
同时,海蓝汽车也宣布,旗下的海蓝YEV车型,正在在全球各国里展开上市准备工作,预期在未来的三个月内陆续登陆全球各地主要的汽车市场,包括欧盟市场以及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洲等主要市场。
此外,必须值得说明的是,这里头没有提及印度市场!
其实海蓝汽车也在印度销售,不过因为印度为了保护他们的汽车工业,汽车关税一直都是非常高,超过四万美元的汽车关税达到百分之百,非常之夸张。
因为通过常规的进口方式向印度销售汽车,难度非常大。
不管是海蓝汽车,还是宝马等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在印度的销量都非常惨淡!
宝马在当地的销量,一年才一万多辆,海蓝汽车也没好到哪里去,去年在印度一共销售了一万两千辆。
海蓝汽车在当地,是属于典型的豪华汽车品牌,能够买得起的人,都是有钱人。
至于为了当地的市场而跑过去建厂,这种事是不可能的了。
不说海蓝汽车了,就连特斯拉都不愿意跑过去当冤大头。
印度最近两年其实也在尝试发展智能电动车,几次邀请海蓝汽车去当地设厂,但是都被徐申学给否决了……如果只是常规的市场换就业,徐申学也愿意和当地的财团们一起分享利润,只要自己能够赚大头,把核心技术也留在国内,徐申学在智能电动车领域里其实很乐意和其他国家的财团一起合作。
然而问题是,印度那边的吃相太难看。
徐申学用屁股想都知道,一旦自己跑过去投资,后续对方肯定逐层加码,不断要求提升国产化比例,迫使海蓝汽车不断的把核心零配件技术,尤其是电池的制造也搬过去……你以为搬过去就完事了?
不是的,等你搬过去了,把当地的产业链给做好之后,人家一脚就把你给踢走了,而且还是低价强买强卖之类的让人很恶心的招数。
要是正常市场竞争,打不过去最后撤出市场,那么无话可说,技不如人……但问题是人家不和你玩正常竞争啊,而是通过各种恶心人的手段逼你走人。
之前的通用就被坑的不要不要,最后黯然离场……
人家通用背靠老美财团,都被坑的损失惨重,最后割肉离场,徐申学自诩也没比老美那边的财团牛逼多少,所以自然也不会跑过去挨宰。
就现在这样玩纯进口模式,能卖多少是多少,
无独有偶,特斯拉也被印度那边拉拢,但是马斯克又不傻,人家也是个聪明人,二话不说就给拒绝了。
然后也和海蓝汽车一样,和对方拉拉扯扯,试图让对方降低智能电动车的进口关税。
只不过印度也是态度坚决的很,死活不愿意降低关税!
海蓝汽车和特斯拉这两家典型企业不过来,他们就去忽悠,不,去拉拢其他汽车厂商……我那么大一块肥肉摆在面前,就不信没人上钩,只要上钩一个就狠狠的收割!
不过徐申学早有预防,最下游的汽车厂商去不去他管不着,反正这些汽车厂商也只是个组装厂而已,在智能电动车领域里都没啥自己的核心零配件技术,。
如今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的一些核心零配件企业,如宁代电池、海蓝汽车旗下的激光雷达、电机企业,智云半导体的算力芯片等企业都是他名下的一些控股或者有战略投资。
他说不出海,那就是不出海!
其他的核心零配件企业,只要徐申学能够影响到的,徐申学也不准许他们随便出海。
没有他的许可就随便敢搞核心产业链出海,给海蓝汽车在海外制造竞争对手,影响他在整个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的全球布局,别怪他徐申学不讲情面。
不把他们折腾到破产,他的徐字倒过来写!
诸多情况影响下,印度这个市场是比较特殊的,对于海蓝汽车的销量贡献不说等于零,但是也没有多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他国家的市场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关税,不过没有印度那边那么夸张,而海蓝汽车依靠强悍的品牌号召力以及高科技属性,还是能够卖出去一些的。
这里卖个几千几万辆,那边卖个几千几万的,最后累积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了。
尤其是东盟市场、欧洲市场还有巴西市场,这三个市场是海蓝汽车的主要海外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市场里的海蓝汽车都拥有一定的关税优惠,这是因为海蓝汽车在上述三个地区都有投资建厂,各自给予了海蓝汽车一定的低关税进口额度。
比如巴西市场,汽车关税是百分之二十,但是海蓝汽车在当地投资建厂,作为回报之一,海蓝汽车可以在三年内一共向巴西出口二十万辆汽车,这二十万辆汽车可以获得百分之十的关税减免,实际关税就只有百分之十了。
东盟地区里也是类似,泰国都有着海蓝进口车的关税豁免,此外印尼那边虽然关税很高,但是因为双方的投资谈判,对方也答应了给一定的进口车关税豁免。
欧盟那边的话,关税只有百分之十。
然后挪威比较特殊,这个国家里的电动车关税很低,他们正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关税直接为零,之前海蓝汽车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在寒冷环境下使用续航衰减比较严重,但是自从去年推出了半固态电池后,在严寒环境下续航性能卓越,因此海蓝汽车在当地的销量迅速暴涨。
小小的挪威一国,成为了海蓝汽车在欧洲地区里的最大销量国。
上述三大区域,都是属于比较典型的市场换就业的路线,海蓝汽车通过在当地投资建组装厂,进而获得了进入其中的门票。
至于其他的国家市场,就是走纯粹的进口模式了,关税该是多少就多少。
——————
进入五月份后,徐申学前往了海蓝汽车,和包永言等海蓝汽车的高管团队进行了一场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还是针对未来的市场变化进行准备。
“我们预测,今年的市场还会有极大的增幅,而影响我们产能的主要因素还是产能!”
“目前我们的产能已经做到了极限,后续要扩充产能的话,就要等到下半年的国内川城工厂的全面投产以及巴西工厂第一期投产了!”
“预计等到年底的时候,我们的全球产能能够达到两百万辆,以满足全球各地市场的需求!”
“而明年,我们在巴西工厂的第二期产能以及墨西哥工厂都会投产,这将会为我们再增加二十万辆的海外产能!”
“国内部分,我们的总部深城第三期工厂,江城第二期工厂,京城第二期工厂也将会陆续投产,再为我们增加四十万辆的产能!”
“到明年,我们的产能将会进一步提升到两百六十万辆。”
“等到后年,我们的产能将会进一步迎来上涨,我们的在西班牙以及匈牙利以及印尼的这三家海外工厂预计也会投产,将会为我们带来三十万辆的海外产能。”
再加上规划中的国内沪城工厂第二期,深城工程第四期,这两大核心工厂的产能扩充,将会为我们带来额外的四十万辆的产能。”
“届时,我们的全球总产能就能提升到三百三十万辆,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够跻身全球前十大车企之列!”
“不过,单纯的产能扩充其实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现在就启动扩产计划,最多一年半年就能够再带来至少一百万辆的产能,但是销量可能无法跟上!”
“我们的产能,是根据对全球各地市场的销量预期进行规划的,按照我们市场部门的分析,两年后达到三百三十万辆的产能已经存在比较大的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风险了!”
“毕竟我们是走中高端市场的,市场容量比较有限,不可能和那些主要走低端市场的车企一样短时间内大规模扩充产能!”
“我听说比亚迪那边,中期规划产能并不比我们小,相对比我们,他们的产能扩充还要更加激进一些,但是他们走的是低端路线,销量增速非常明显,并且市场潜力巨大,产能大一些也能够充分消化,而我们不一样!”
“我们现在做的产能规划,还是建立在海蓝YEV这款二十多万的车型能够在全球持续爆火,同时明年预计推出,预计补贴后售价二十五万起步的中端SUV车型也能够带来充足销量的前提下的!”
“如果这两款未来的主力走量车型达不到销量预期的话,那么我们正在规划的产能就会有比较大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情况出现,进一步拉低我们的毛利率了。”
徐申学听到这里,微微点头:“谨慎一些是好的,汽车市场比较特殊,不能盲目来!”
说道这里,徐申学想了想后道:“下一阶段你们的主要任务还是要降低成本,要做好补贴大幅度退步后的准备!”
“目前国内针对新能源车的高额补贴,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早期新能源市场规模小,还需要高额补贴来扶持发展,但是现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起势了,这高额补贴必然是会逐步退坡的。”
“为了避免补贴退坡后,车辆售价抬高而影响销量,这成本控制就必须放在心上!”
“二十二万的海蓝YEV,和二十八万的海蓝YEV可是截然不同的,你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徐申学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之前接到了上头的咨询……人家问他,现在的智能电动车发展的怎么样了,能不能自力更生啊,如果没有了补贴后还能不能和国外的汽车巨头竞争并取胜了?
同时也委婉的提出,现在的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太大了,一天比一天多,这补贴力度太大的话,一时半会还顶得住,但是按照这么个趋势下去,得到明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几百万辆的话,继续这么补贴下去就比较吃力……毕竟家大业大的,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也不能只顾着智能电动车行业啊!
当时的徐申学考虑了良久后,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智能电动车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可以自力更生了!
同时他还给于了承诺,为了配合补贴退坡,等到明年的时候,他旗下的生产锂电池所需的锂、钴等稀有或贵金属的矿业联盟也将会启动降价措施,以减轻国内各智能电动车商的成本压力。
电动车的很大一部分成本都是电池成本,而电池成本里锂等材料成本又是大头,因为原材料的直接降价,将会极大程度的压低电动车的的成本。
同时,也可以趁着这个降价机会,打压一些锂矿资源国家想要利用锂矿资源大发横财的不良企图。
最近有些锂矿资源国家,看见电动车发展起来了,就想要从中吃一大口,还想要搞锂欧佩克……想的真美!
全球最大的锂材料供应商,锂材料使用商都是他徐申学手底下的企业,你让他自己限制自己,这怎么可能嘛!
目前除了极少数高层人士外,可没有人知道徐申学旗下的十多家不同名目的矿务企业,目前控制了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锂矿产能,还掌控了部分动力电池所需要的稀有材料,贵金属的产能。
他手底下的这些矿务企业看似彼此竞争,但实际上都是在徐申学的掌控之内。
而等到明年,他手底下的这些矿物企业,将会掀起一番所谓的价格战,自导自演把锂材料的价格降下来。
然后趁着锂材料价格暴跌的时候,趁机继续抄底,拿下其他锂矿进行大规模开发,并且注重国内以及非洲等地区的锂矿资源开发,现在的锂矿资源来源比较依赖于澳洲以及南美地区,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不过徐申学旗下的安东矿业在非洲投资的超大型锂矿开发项目,目前已经进入了投产阶段,正在逐步提升产能。
这可是个年产五十万吨的超级项目,比整个澳洲的锂矿产能还要高!
为了确保这个超级锂矿的顺利开发,银河安保在当地驻扎了超过五百名的安保人员,各种装甲车以及无人机等装备一应俱全,惹毛了他们都能够当地换个军阀头子!
当然,当地的军阀头子也没那么傻……能够从中分润少部分利润已经能活得很滋润了,没必要得罪这些国际矿业巨头!
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呢!
这年头,挖矿可比搞高科技的心狠手辣多了……
在非洲布局矿务市场的安东矿务,虽然在外界没啥名声,但是当地军阀要是忽视它,觉得安东矿务只是个普通的外资企业,那可是要吃大亏的!
普通企业,哪有胆子跑到非洲这破地方,尤其是专门去那些战乱,不稳定的地区里开发矿产啊……
人家安东矿物去开矿,可是带着一大票银河安保的啊!
——————
徐申学并不指望依靠锂矿资源赚钱,他要的是控制住锂材料的价格。
而要控制价格,那么庞大的产能就非常必须了。
为了控制锂矿材料的价格,他旗下的企业还在大力研发锂材料以及其他电池内的贵金属回收呢,而且技术做的相当不错。
等到未来,甚至有望通过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工作,再加上国内的锂矿开发,就能够获得足够多的锂材料用于新的动力电池的生产……形成一个稳定的内循环。
到时候,就让那些锂矿资源国见鬼去,省的现在一样三天两头就恶心他!
还锂欧佩克……大白天的做什么梦啊!
——————
听到徐申学的话后,包永言也是道:“我前几天也去参加了新能源汽车的座谈会,也察觉到了上头有这个意向,我乐观估计,明年就会逐步降低补贴,同时也不排除部分地区会在今年下半年就取消地方补贴!”
“对此,我们也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
“我们的半固态电池已经技术成熟,目前正在通过大规模的量产销售来逐步降低成本,按照我们的预测,等到年底的时候,我们的半固态电池成本有望降低百分之十五左右。”
“同时我们在智驾系统部分的成本也在持续下降,尤其是出货量主力的L3级别的辅助驾驶,之前的研发成本正在快速摊薄,而硬件成本也在逐步下降,尤其是激光雷达以及算力芯片这两个领域i的成本下降趋势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有信心等到明年的时候,把我们的主力车型,也就是海蓝SLMC以及海蓝YEV,分别把成本下降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五的水平!”
“这种程度的成本下降,已经足以覆盖补贴退坡后的差价部分了,甚至如果明年只是少了地方补贴,国补还在的话,我们甚至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毛利率!”
徐申学道:“你们有这个准备就好!”
不仅仅海蓝汽车这边收到了风声,其实国内的其他一些电动车厂商也或多或少收到了补贴即将退坡的风声,现在一个个也都是在准备着积极降低成本,避免明天补贴大幅度退坡后导致的车辆价格上涨,进而影响销量。
但是不管如何,国内的智能电动车产业都已经是起来了,后续要做的就是乘风而起,大杀四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最新章节,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最新章节,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