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刺客行 第四百零三章 渭水之战

小说:武侠世界刺客行 作者:远山依旧在 更新时间:2025-03-17 14:59:08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师妃暄得到黄四喜的承诺后,仍旧决定跟随宁道奇与宋智前往潼关,前去接引宋玉致的兵马。

  黄四喜继续留在洛阳城,安排裴仁基等瓦岗将领接管城内防御。

  等他完成部署后,宋玉致也在宁道奇、师妃暄、宋智的陪同下抵达皇宫与黄四喜碰面。

  宋玉致的兵马并未随行,而是驻扎在潼关待命。

  这支兵马原本就是宋智属下,以前一直驻扎在潼关,抵御李唐大军的威胁,上月被李世民击败后才不得不撤离。

  今趟宁道奇、师妃暄与宋智三人奇袭潼关得手,又使用李渊圣旨招降了关内唐兵,这座雄踞洛阳与长安之间的关隘已经再度易手,重回了宋阀手上。

  为了阻断李世民的东归之路,宋玉致就把麾下兵马驻防于潼关,她则轻装简从,仅仅带着一批卫队赶来会晤黄四喜。

  随后几日,黄四喜开始给群将布置收复长安的行动。

  期间所有人都以为李世民会派遣使者赶赴洛阳,进行交换人质的谈判,结果没有任何使者到来。

  长安反倒陆陆续续传来情报,李世民正在四处出击,以宋缺名义假传圣旨,不断清除宋阀安排在关中各地的官员与将领。

  也许李世民心里明白,即使他拿宋阀家眷把李阀亲人换回去,黄四喜仍旧可以再度抓捕,与其如此,不如多占地盘,多招兵马,以图与黄四喜的最终决战。

  就在黄四喜琢磨李世民的真实意图时,李世民已经快刀斩乱麻,以雷霆之势攻下关西隘口,俘虏了宋缺长子。

  这消息传到洛阳后,众人均是一阵错愕,无不暗赞李世民天赋出众,绝对是行军打仗的盖代奇才。

  整个关中境内,宋缺长子统领的兵马最多,他一旦被俘,那么宋阀将丧失合围长安的能力。

  而李世民却会不断转战,倘若再不进行遏制,恐怕宋阀部将会被逐一收编,整个关中也将彻底落入李世民手上。

  宋智意识到宋阀已有倾覆危机,就对黄四喜建言:“四郎,我们不能再等下去,必须阻止李世民继续发兵!”

  他希望黄四喜立即离开洛阳,前去狙击李世民。

  现在黄四喜已经确信李世民不会交换人质,他也没有必要继续滞留。

  先前他已经安排裴仁基与瓦岗老卒接管洛阳城防卫,就带着宋智、宋玉致、宁道奇、师妃暄、独孤峰、宇文伤、单雄信、秦琼等人,骑马飞赴关中。

  由于李靖与徐世绩兵马已经南下,黄四喜先去汇合,然后统领两万精骑,浩浩荡荡杀向长安。

  这天上午,兵马抵达渭水河畔。

  众人越河望去,只见潮水般的唐兵战阵,密密麻麻驻扎在渭水南岸,背靠千年古都长安雄城。

  丈高旌旗迎风飘扬,绵延无际,看去异常壮观。

  宋智极目扫视唐军阵容,倒吸一口冷气:“李世民的兵马估计有十余万之多,他是不是把京城壮丁全部征召了起来!”

  李靖淡定一笑:“临时征召哪有战力可言?他们骑兵少于我们,只要找到主帅位置,统兵冲杀过去,当可一战而定!”

  单独比较双方的兵力情况,差不多有将近十倍的差距,又是在平原旷野摆开阵势,换任何将领在这儿,恐怕都不敢触唐兵锋锐。

  李靖却信心满满,但他底气并非源自亲手训练的铁骑,而是压阵的黄四喜。

  当初在塞外的塔布河畔,黄四喜单枪匹马冲入突厥大军里,斩首始毕可汗与武尊毕玄,李靖并不认为眼前的唐兵战力要强于突厥。

  也许李世民身边存在力敌武尊毕玄的宗师高手,但黄四喜在镜波湖以雷电炼剑,神功已非昔日可比。

  即使有两位类似武尊毕玄级数的高手,今天也护不住李世民的安全。

  此刻李世民正位于层层迭迭的军阵中心,雄踞骏马之上,身后竖着高达三丈的帅旗,他作为只有二十余岁的年轻统帅,有着常人难及的魄力与胆气。

  他知道黄四喜神功无敌,就没有待在长安城内固守,若黄四喜趁夜袭城,找到他藏身之地,他身边的高手护卫恐怕会被黄四喜尽数杀尽,谁也救不了他。

  其实他选择在户外野战也是无奈之举,像黄四喜这种级数的高手,在长安城内的行刺难度最低,在万军之中的行刺难度最高。

  毕竟黄四喜以一己之力冲入千军万马之间,无论真气还是体力,都会经受大量消耗,若能以兵卒数量将黄四喜的力量耗至殆尽,再让身边的高手进行围攻,或许会有一丝胜算。

  于是李世民把可用之兵全部带来,与黄四喜在阵前决一死战。

  不过李世民心里明白,此次死战的胜算并不高,因为黄四喜曾经在突厥的数万铁骑里刺死始毕可汗与武尊毕玄。

  但不打又不行,李世民认定争夺天下的群雄,无论战败还是投降,最终都会被胜利者毫不留情的斩草除根。

  李世民自己就是这样的观念,如果让他坐稳天下,执掌了至高权柄,所有与他争权夺利的人,他一概不会放过,哪怕他兄长李建成要与他夺嫡,他也不介意弑兄。

  正是因为权力不能妥协,李世民才会孤注一掷与黄四喜决战到底。

  反正投降是死,倒不如放手一搏。

  他身边的高句丽宗师傅采林、吐谷浑王子伏骞、西秦世子薛仁杲,全是抱着这种心态,才不远千里前来支援李世民。

  高句丽已经被黄四喜打残,覆灭在即,傅采林必须背水一战。

  吐谷浑尚未与黄四喜碰过面,但是为了争夺河西走廊的广阔商道,吐谷浑已经与黄四喜麾下将领徐世绩交战了数月之久。

  西秦有争夺天下的野心,从去年开始就在屡屡侵边犯境,与宋阀在关西厮杀时久,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为了铲除征战中土的最大对手,西秦皇帝薛举就把世子薛仁杲派来长安,协助李世民作战。

  若今天不能杀死黄四喜,将来高句丽、吐谷浑、西秦全部都要玩完。

  不久前攻破长安,傅采林、伏骞、薛仁杲立下大功,正是他们不惜死战,才生擒了天刀宋缺。

  李世民身边另有三个青年高手,寇仲、徐子陵与跋锋寒。

  这三人其实与黄四喜没有任何梁子,若说跋锋寒为了红颜知己傅君瑜的惨死,来找黄四喜报仇,这倒是说的过去。

  但寇仲与徐子陵参与进来,就显得毫无理由了。

  此刻两人望着北岸万军森然的肃杀之状,心里忽然有些发怵。

  徐子陵传音给寇仲:“仲少,咱们是不是有点多管闲事呀?”

  寇仲余光瞥了瞥傅采林身后那位身形高挑、风姿绰约的妙龄少女,不禁扬了扬鼻子,似在隔远嗅着少女的芬香,露着一副享受之态。

  “前不久咱们帮着师姨擒抓了宋师道,打开城门,协助李阀攻占长安!此事一经做下,咱们已经站在了宋阀的对立面!”

  这位师姨就是寇仲与徐子陵义母傅君绰的小师妹傅君嫱,也是让宋师道念念不忘的梦中痴情人。

  随后寇仲目光一转,舍弃了傅君嫱,又望向李世民身后那位打扮雍容华贵,满身大家闺秀气质的温婉女子。

  寇仲越看这女子,心里越是狂热的喜欢,眼里的爱慕之色怎么也掩饰不住。

  他又对徐子陵道:“咱们打开城门后,又受到秀宁娘子的邀请,参与围攻天刀宋缺,现在宋阀中人肯定已经恨死咱们,今趟咱们跟随秀宁娘子出战,怎么算是多管闲事呢!”

  秀宁娘子不是旁人,正是李世民的嫡亲姐姐,李唐册封的平阳公主,江湖人称李娘子。

  早在寇仲与徐子陵刚出扬州时,就在彭城偶遇了李秀宁,寇仲初见李秀宁第一眼,就痴迷于李秀宁高门阀女的高贵气度,并立誓追求。

  可惜李秀宁早与柴绍定下婚约,寇仲望女而不可得,为了让李秀宁高看一筹,寇仲定下了争霸天下的志向。

  不久前寇仲与徐子陵在洛阳刺死宇文化及,替义母傅君绰报了仇后,打算前往长安寻找杨公宝库,以图取出杨素遗留的兵器,作为起兵使用。

  结果两人走到半途偶遇了李世民大军,不止重见了红颜李秀宁,还见到了师姨傅君嫱,经过两大美女的央求,寇仲与徐子陵焕发男子气概,决意替李世民效力。

  但是等寇仲与徐子陵帮助李世民攻占长安,擒住宋缺后,得知威震天下的刺客降龙、诛灭突厥王庭的真龙天子可汗,竟然神兵天降般攻占了洛阳,不住擒住了唐皇李渊,还俘虏了李世民全家。

  寇仲与徐子陵听到这个消息后,登时后怕起来,两人觉得自己是捅了马蜂窝。

  不过寇仲为了给美女献殷勤,即使给天捅一个窟窿,他也不在乎。

  徐子陵却不愿意一错再错。

  他眺望北岸大军前列的黄四喜,劝了寇仲一句:“那位真龙天子可汗,专杀胡虏贼盗,又打灭了突厥王庭,解决了中土边患,北疆诸郡的百姓全都奉他为天下第一号大英雄,他的‘真龙天子’是名副其实!”

  他指指李世民左右:“仲少你再看看李阀周围,为了争夺天下,竟然招募异族兵马,简直就是大反派,咱们继续给李阀效力,貌似并非站在正义的一边啊!”

  “这个嘛……”

  寇仲咂咂嘴巴,说不出反驳的话:“这位‘真龙天子可汗’最早灭铁骑会,又灭四大寇,确实是专门行侠仗义,如果他做了皇帝,天下百姓估计都能过上好日子,但咱们已经与他结了仇,又该怎么办?难道什么都不能做,等着他将来杀了咱们俩?”

  徐子陵分析道:“咱们仅仅是帮助李阀打开城内,占据长安,并没有杀过任何宋阀的人,罪不至死!如果现在咱们离开,隐居山林,将来应该不会被追杀!”

  寇仲咕哝一句:“那可说不定!咱们不能把生死寄托在外人手上!”

  徐子陵眉头一皱:“仲少你想怎么办?继续留下来作战吗?一旦与‘真龙天子可汗’交上手,恐怕就没有回旋余地,非死不可啦!”

  寇仲不服气:“为什么咱们非死不可?他‘真龙天子可汗’也是两只手两只脚,凭什么就一定能杀了咱们?李阀有十几万大军,没准根本不用咱们出手,他就身陷军阵里,直接累死啦!”

  徐子陵争辩道:“仲少你不要天真,‘真龙天子可汗’经历过那么多惊天血战,他怎么可能让自己失陷?你看看对面,他统领有那么骑兵,却不着急发起进攻,分明已经做好稳扎稳打的准备,李阀绝对不是他对手!”

  寇仲还想说些什么,忽听李阀大军的后方,响起一阵骚乱。

  他与徐子陵齐齐望去,只见几位浑身浴血的骑兵,慌慌张张冲到李世民帅旗下,高喊:“秦王殿下,长安……长安失陷了!”

  李世民面不改色,仰头远望后方,二十里余外是长安城,他看不见城池轮廓,难证真伪。

  却是心想,他离开长安城只有小半日,屯兵渭水南岸,拦截了黄四喜的主力部队,长安城内又由他妻兄长孙无忌统兵镇守,怎么可能失陷?

  即使黄四喜分兵,让驻扎洛阳城的数万瓦岗老卒赶来长安,在短短不足半日的时间内,又如何可以攻城成功?

  就在李世民沉思时,一个熟悉的骑兵身影突然映入眼帘,那骑兵从长安城方向狼狈逃来,正是他妻兄长孙无忌。

  李世民看见长孙无忌,心立即沉了下去,脑海里冒出大势已去的消极之态。

  “秦王!”

  长孙无忌哀痛说道:“宋阀在城外挖了一条密道,他们走密道直接冲入城内,不止攻占了城池,还救走了宋阀家眷……”

  寇仲听罢,下意识插了一句话:“那密道可能不是宋阀挖的,应该是杨公宝库的暗道,被他们利用了起来!”

  一旁柴绍听见这话,冷声喝斥:“当初入城时,秦王专门委托你勘探杨公宝库,你却推三阻四,在城内找了将近一个月,连一座库门都没有找到!你是不是故意隐瞒?这才酿成了大祸!”

  “你妈的!”

  寇仲暗骂一句,反怼回去:“我寇仲站的正行的直,杨公宝库线索是我义母透露,我见了师祖与师姨后,就把这线索原物奉还,师祖与师姨同样没有找到,你凭什么来怪我!”

  柴绍根本就不信任他:“谁知道你是不是拿假线索糊弄人!”

  寇仲顿时语塞,他发现自己所尊敬的师祖傅采林与爱慕的师姨傅君嫱,全在脸色不善的望着他,显然是认同了柴绍的看法,都觉得他是想独占杨公宝库的财宝,所以故意隐瞒了宝库线索。

  但是天地良心,当初义母傅君绰死前,针对杨公宝库的线索,仅仅说了一个‘跃马桥’的地名,至于宝库到底藏在‘跃马桥’什么地方,傅君绰根本没有透露。

  傅采林与傅君墙辛苦一个月也没有找到宝库大门,绝对怪不到寇仲头上。

  寇仲与徐子陵至今都不知道,‘跃马桥’机关早就被黄四喜重新布置,即使鲁妙子亲来,一个月内也别想再度打开,又何况是其他人?

  李世民见属下闹起矛盾,立时安抚寇仲:“寇兄勿恼,你与破城之事绝无关系,如果你真有染指杨公宝库之心,当初就不会把线索透露出来!”

  寇仲脸色稍缓,却是没有回应李世民,心里已有退意,扭头向徐子陵使了一个眼色,打定主意找机会撤离战场。

  李世民要以军事为重,也不再理会寇仲。

  如今长安被攻占,后路已经被截断,李世民觉得黄四喜肯定不会再冒险冲阵,而是等着他自乱阵脚,直至军心崩溃为止,到时黄四喜根本不需要在十余万兵马间冲杀擒王,就能轻易取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武侠世界刺客行,武侠世界刺客行最新章节,武侠世界刺客行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