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郡,泾县,此地位于丹阳郡治宛陵西南方向,乃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南边山区的交界地。

  县城立于群山之中的一处盆地,四面环山,唯有东西两处大路与外界联通,是真正的易守难攻之地。

  而在泾县之南,却有群山,因形似牛骨,故名牛骨岭。

  岭下又有一村,名为巧峰村,于此地连通上山,则有一处山寨,山寨之中,又有不少兵士守卫。

  而在寨内主屋之中,有一个魁梧大汉正坐于主位之上,听着麾下人的汇报。

  此人,正是刘备心心念念的太史慈。

  只见其长髯及胸,颇似关羽,形貌威武,不过身材却不似关羽那般庞大,少了不少威慑力。

  此时听罢了手下人的汇报,太史慈不由抚须道:

  “似如这般说来,现在孙策已经率军攻至无锡,即日便可兵临吴县?”

  那人闻此,便点头道:

  “正是如此,此次江东大乱,孙策便抽调了徐琨麾下兵马。”

  “现在已至将至吴县,宛陵空虚,只有三千兵马,已无援军!”

  “将军,咱们是不是趁势出击,一举夺取宛陵?”

  “现在咱们要是再不动作,恐孙策回军之后,便再无良机矣!”

  他如此说着,面上神态自是越发急切。

  只待太史慈决定,他就准备前去传令了。

  而听着此人之言,太史慈却是抚须沉吟看着地图,并未回话。

  实则正当秦瑱这边在谋划太史慈之时,太史慈却也在谋划偷袭孙策手上宛陵。

  事情之所以会如此,自然也是秦瑱的蝴蝶效应导致。

  有时候蝴蝶效应的恐怖就在这里,往往一个地方变化,就会导致全局变化。

  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历史事件之中,改变一个点,就会导致形势剧变。

  本来在这个时期的太史慈,是不准备夺取宛陵的。

  因为他麾下的兵马,满打满算也就四五千人,压根不是孙策的对手。

  可随着秦瑱给陈瑀加了一个陈登,使得五家伐袁之时形成,局势就彻底改变了。

  周瑜的提前抵达,导致孙策于淮南兵败。

  陈登的上手操作,使得江东产生了一场历史上原来没有的混乱。

  眼见混乱如此,太史慈自然也就升起了原本历程中所没有的心思——夺取宛陵,全据丹阳!

  不过他兵力终究太少,因而还在犹豫不决。

  思虑之间,太史慈不由看向眼前之人道:

  “不知刘玄德在淮南可有异动?”

  对于刘备,太史慈的感情可谓颇为复杂。

  一方面是因为二人是旧识,其中有一些恩义交杂。

  另一方面,现在他独立领军在此,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为了义气可以不顾一切,孤身闯入敌军的汉子。

  几千个士兵性命握于手中,他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般没有顾忌。

  而面对太史慈的问话,那人却摇了摇头道:

  “未曾闻之,不过如今淮南大旱,想来刘备便取了淮南,也无动兵之力才是!”

  “将军,若欲行事,须尽早决断!”

  “现在我军粮食已快见底,若再不夺取县城,我军恐再无粮可用!”

  “便是不取宛陵,也当先取泾县,不然我等属实难以熬到明年。”

  听得此话,太史慈的眉头自是微微一皱,抓着胡须的手也紧了紧!

  钱粮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现在他所处的情况,和之前刘备的情况差不多。

  兵马不多,输不起!

  可不打又不行,没有了粮草,他这几千人马恐怕都要耗死在这山中。

  想到此处,他声音一沉,便道:

  “罢了,传令下去,准备动军!”

  “三日之后,随我下山攻取泾县,奇袭宛陵!”

  太史慈这一声令下,那人自是急忙朝着屋外行出。

  可他刚一出门,便见一个半大小子一脸欣喜的朝着屋内行来,边走边道:

  “父亲,孩儿有喜来报!”

  这小子,便是太史慈之子,太史享,演义被写成了太史亨。

  其人年方十四,却已生的颇为高大,与太史慈年轻之时便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一般。

  见得此子前来,太史慈自是抚须一笑道:

  “享儿自何处来,有何喜事?”

  他一说罢,却见太史享笑道:

  “孩儿若说来,父亲定然不信,因今日孩儿下山打猎,却在村中见得一贤,容貌不凡。”

  “孩儿思之父亲于此,并无商议之人,故请来一见。”

  “不料此人却说其为使者,是来送信。”

  “我又问他与何人送信,此人便说乃是刘使君使,因闻父亲在此,故而前来。”

  “孩儿却问他使君何人,他又说其讳备,字玄德,乃父亲故旧。”

  “孩儿想父亲曾言与这刘使君到有几分交情,故邀入寨一叙,方知此人竟是来表父亲为丹阳太守。”

  “此等大喜之事,孩儿不敢隐瞒,故前来报!”

  他自少年心性不知事情复杂,可太史慈一听,便是暗道不好。

  刚刚听是刘备的使者前来,他心里就有些不祥的预感。

  毕竟他和刘备多年未见,眼下陈兵在此,刘备又是哪来的消息?

  又听对方是来任命自己职位,更是心中一沉。

  现在这个局势,刘备与孙策生怨,多半有意南下,莫不是想空手套白狼来了?

  是想通过一个丹阳太守之位,让他率军北上投靠?

  亦或是想要用他来牵制孙策?

  要真是如此的话,他确实不好拒绝。

  可现在的形势,这要让他北上,他便愿意,麾下也未必愿意,他当然不可能弃部曲而去。

  同样,他麾下兵马可都是他辛苦带到此处,自也不可能带着去和孙策火并。

  思虑之间,他便问太史享道:

  “刘使君派使者前来?此使何在?”

  太史享见太史慈脸上并无喜色,一时不解,听得问话,自忙回道:

  “正在厅外等候传召!父亲可是不欲见得此人?”

  “若是如此,孩儿这便将其赶出去!”

  可太史慈一听,便是眉头一挑道:

  “岂有此理,刘使君为吾之友,今遣使来,不可怠慢!”

  “速将使者唤入,令人备宴!”

  太史享被如此呵斥,自是讪讪而去,又外出将使者蒋干请入屋中。

  蒋干见状,便对太史享行了一礼,迈步朝着屋内走来。

  直至厅内,见得太史慈本尊,便行礼道:

  “将军想必便是吾主故人太史子义。”

  “在下蒋干,字子翼,奉吾主刘豫州之令前来拜见。”

  太史慈见得蒋干其人形貌不凡,便是暗自点头。

  心想即便多年不见,刘备还是这般多礼,此人这般,必非常人,当下他便一笑道:

  “自当年北海一别,我与使君已是数年未见。”

  “至于前日,方知使君竟然已经南下九江,与这丹阳倒是只有一江之隔。”

  “吾心想派人前往拜见,又恐使君忘却我名。”

  “不料我未前往,使君却先遣使前来!”

  “不知使君这几年如何,身体可有恙处?”

  蒋干见之如此,自是微微笑道:

  “多谢将军挂怀,吾主身体安康,并无恙处。”

  “只是时常念叨将军信义武勇,前闻将军弃了刘繇而去,不知所踪,便令人四处巡查。”

  “由此寻到将军居于此地,心念往日交情,故而令在下前来问候!”

  听得这话,太史慈自是心中一动,他本想客套几句,看看刘备想法。

  可蒋干这一番话语,却让他不禁回想起了以前和刘备交往之时。

  貌似以前刘备也是这般仁厚,时常与他交谈,让人如沐春风。

  若是依照蒋干这番言语,那倒是挺让他暖心的。

  不过这蒋干先以交情牵扯,恐怕事情真是如他所想,刘备来者不善。

  见对方不明说,他便冷笑道:

  “可听吾儿所言,尊使是前来表吾丹阳太守之职。”

  “如今却说只是前来问候,这是何故?”

  见其如此模样,蒋干自是正色一笑道:

  “将军恐有误会,我主确实是让在下前来问候,并无他意。”

  “只是在下听闻将军屯兵于此,自领丹阳太守,不知可有此事?”

  “是有此事,汝待何言?”

  太史慈双眸直视蒋干道:

  “莫非尊驾欲言表我为丹阳太守,不是使君之意,而是先生自作主张?”

  蒋干一听这话,便即再度笑道:

  “将军又误会矣,表奏将军为丹阳太守,确实是吾主之意,并非在下自作主张!”

  太史慈听着这番话语,不由暗道这人莫非是个傻子。

  先说刘备是来表奏他为丹阳太守,又说只是前来问候,没有别的意思。

  可现在又表示刘备想要表奏他为丹阳太守,这不是前后不搭,自我矛盾么。

  他一想着,顿时便皱眉道:

  “先生前言不及后语,岂不惹人发笑?”

  而蒋干见状,却是开口问道:

  “将军先莫发笑,在下倒是想问问,将军愿不愿领受丹阳太守之位?”

  太史慈一听这话,心想这小子是在给自己下套。

  他若是应了,对方拿出印信,又叫他率军北上,他自然没办法反驳。

  可若是不应,又别不开刘备情面。

  由此眼睛转了一圈,他便即抚须笑道:

  “正是无功不受禄,慈虽与使君有旧,却不当平白领受此位!”

  可他这么一说罢,蒋干却也笑道:

  “正因如此,吾主本欲表将军丹阳太守之位,可在下思虑将军如此信义之人,必不愿领!”

  “故而在来之前,已然提前替将军否了此事!”

  “惜哉公子未曾听罢,便言说在下是来表将军丹阳太守之位,故惹将军误会,绝非在下言语矛盾!”

  说起辩论之道,无非便是时时刻刻掌握主动。

  故而他早就准备好了两套说辞,如果太史慈说想要,那他就顺道给个承诺,而太史慈说不想要,那他就像现在这样说。

  刘备本来是想任命你的,但我给你否了,看我对你多好?

  而他这一番话语,把太史慈震得够呛,虎目瞪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心想事情还能这样?我和你很熟么?你就这么给我把任命给否了?

  虽说他本来就无意领受,可不要是不要,但不能被人做主。

  偏偏蒋干这话说得没毛病,他还不能否定,当下只得深深吸了一口气道:

  “先生果然知吾,吾却非这等平白领功之人。”

  可如此说罢,他又沉声道:

  “既是先生只是前来问候,如今见也见过了,且下去休整,待我备宴招待一番,便可自去!”

  既然这个小子这么不讲礼貌,他自然就准备送客了。

  而他话音刚落,蒋干却是淡定的摇了摇头道;

  “在下自不敢去,今日既然来了,便先留一阵,待替将军收尸,再行返回!”

  “免得日后又要南下吊唁!”

  砰的一声,他话没说完,太史慈就一巴掌拍到了案桌上怒喝道:

  “竖子无礼,安敢咒骂于我!”

  虽说他和刘备有交情,可不代表使者可以随意乱说。

  可蒋干一见此状,便轻笑道:

  “将军此何言也?吾之所言,皆是实情!”

  “须知当今朝廷尚在,将军纠集兵马于此,未获朝廷任命,便自领丹阳太守,与造反何异!”

  “岂不见袁术僭越称帝,尚被朝廷讨伐,至于如今败退将亡。”

  “将军虽有勇力,兵马却不过数千,与袁术比之如何?”

  “袁术尚且如此,将军岂能不虑?”

  “这般困守于此,自是取死之道!”

  “此乃实言相告,并无丝毫咒骂之意啊!”

  听到这话,太史慈自是再度愣在了当场,这小子的嘴皮子,是真利索啊!

  见自己几次都被对方回怼回来,他索性面上一沉,直言道:

  “那依先生之见,吾又当如何行之?”

  他话音一落,便见蒋干一步上前,拱手行礼道:

  “若将军不愿困死于此,只有一策可行!”

  “上书吾主,归顺朝廷,以求取丹阳太守之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最新章节,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