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教导追随者不要服从他们的主人;他们鄙视富人,他们憎恨凯撒,他们嘲笑他们的上级,他们斥责贵族,他们认为上帝憎恶那些为凯撒劳动的人,并建议每个农奴不要为他的主人工作。
— 科斯马斯神父,《反异端讲道》
同西欧不同,帝国确实没有大规模的女巫狩猎情况,但帝国有帝国的特色异端运动。
相较于西欧天主教教会的强盛的情况不同,帝国自打有了基督教以来,内部的教派冲突就没停过。
打开拜占庭简史,就能看到各种门类百出的教义斗争。
如果说西欧理论上罗马把持着宗教的最高权威,在教义上保持着超然地位。
那么在帝国,教会则成了政治斗争的一环,历代皇帝为了强化自身权威,时常亲自下场支持某些教派,并将某些教派宣布为异端。
有关圣像破坏派数次运动,都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保罗派的兴盛,大概便同圣像破坏派脱不了关系。
但风水轮流转,现如今帝国的主流都是圣像崇拜,那么反圣像、反十字军、反国教的保罗派,也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异端。
事实上,早在878年巴西尔一世,就已经征服了小亚细亚的保罗派据点,使得他们流离失所。
其中部分被迁移到亚美尼亚,部分送去了帝国西部边境。
也由此引发了后续的欧洲其他异端运动的兴起,包括阿尔比派在内的法国或者意大利异端都受他们思想的影响。
但即便是留在亚美尼亚的保罗派,也已经在时间的流逝,以及各路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走向了没落。
天空中飘着许些雪花。
腿稍微好些的佐伊,站在了村落里的小道上。
在春夏时节,本该泥泞的土地,现如今已是冻的坚固。
在她的对面,是一伙拿破旧皮袄包着身子的农民,他们手中举着草叉或是锄头,对着佐伊。
“走吧,佐伊,约安尼斯已经知道你回来的消息了,要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要带着人过来抓你了。”
在佐伊的身旁,马努伊尔这么劝着。
但佐伊面上的神情却有些倔强,她不想走。
转过头,佐伊仰面看着身材高大的马努伊尔说道:“我走了,就留你在这?”
“你觉得约安尼斯真的是要来追杀我们‘好基督徒’吗?他难道不是想要得到这片村庄的土地吗,不是要让我们替他劳作吗?”
面对佐伊的质疑,马努伊尔的回答是:“斯姆巴特已经死几百年了,索罗斯他们也都早就走了。”
“你觉得,继续坚持以前的道路,真有意义吗?”
“你要晓得,他们甚至连灵魂的不朽都已经否决了,你死了就是真死了,真有必要待在这里等死吗?”
“给贵族种地也没什么不好……”
雪又飘了一些,在这个圣诞即将到来的日子,这片肃杀的大地,却没有半点节日气氛,而只有更深的绝望。
一条路向左走是被封死的,向右走也是被封死的,前人牺牲了许多,几百年来的抗争都不曾胜利,换来的只是愈来愈多的暴政。
他们不是不曾农民起义,而是都被镇压了、屠尽了……
而这个村落里的农民们想活着。
在马努伊尔和佐伊聊了几句的时候,那边的村民们有些按捺不住了。
对约安尼斯的恐慌,促使着农民们急切的想要将佐伊赶走,避免自己被牵连。
“巴西尔已经死了,你这是又找了个新男人!是想再害我们一次吗?”
“马努伊尔,不要再护着他了!再这样下去的话,你也别待村里了。”
村民对待马努伊尔和佐伊终究不一样的,毕竟一个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在村里颇有名望,一个是十几岁的女孩,家破人亡。
“小伙子!看你也是个好人,劝你离她远些!”
“和她沾边的,都不得好死啊!”
一旁的亚历山德罗斯,没想到自己也会被牵连上。
这些日子,亚历山德罗斯在村里帮不少人劈了柴,挑了水,干了一些好事,与不少人聊过。
因为其颇为俊朗的面貌,加上较为热情的互动,大家对他的印象不算差。
何况,亚历山德罗斯的面容,也有些希腊味道,容易让他们产生亲近。
但亚历山德罗斯摇了摇头,他之所以会站在佐伊身旁,并非因为她是个女性,也并非别的原因。
而是佐伊有着与他相似的追求,有着盖里斯所期望的目标。
她要求农民的财产被保护,要求男女拥有相等的权利。
亚美尼亚神学家和僧侣纳雷克的格雷戈里,曾佐伊他们教派,做出过十点总结:
1:他们否认我们的圣职,而圣职是使徒们从基督那里获得的。
2:他们否认圣餐是基督的真正身体和血。
3:他们否认我们的洗礼,认为它只不过是洗澡水而已。
4:他们认为星期日与其他日子是平等的。
5:他们拒绝屈膝。
6:他们否认对十字架的崇拜。
7:他们互相任命,从而遵循自我授予的神职人员身份。
8:他们不接受婚姻作为一种圣礼。
9:他们拒绝承认宰牲献祭是犹太人的习俗。
10:他们性生活混乱。
恰好,罗马教宗批判他们耶路撒冷宗的时候,也用了不少差不多的说法。
因此,亚历山德罗斯站在这里的原因,已经并非个人利益了,而是信仰立场上的抉择,就如盖里斯一般,他不能坐视同路人走向消亡。
“走吧,佐伊,你说服不了他们的,你在这里什么也做不了。”
“他们是被狼驯化的羊,再也不敢去顶撞他们的‘主人’”
“帐篷那边现在空出位置了,你能在那边养伤。”
“我向你保证,你们加入我们的事业后,将会见到一支军队向腐朽的国教宣战。”
亚历山德罗斯终究不是先知,他不能如盖里斯一般独自直面军队,因此,在人多的时候,还是要走为上策。
不就是摇人吗,他亚历山德罗斯是认识许多志同道合朋友的。
— 科斯马斯神父,《反异端讲道》
同西欧不同,帝国确实没有大规模的女巫狩猎情况,但帝国有帝国的特色异端运动。
相较于西欧天主教教会的强盛的情况不同,帝国自打有了基督教以来,内部的教派冲突就没停过。
打开拜占庭简史,就能看到各种门类百出的教义斗争。
如果说西欧理论上罗马把持着宗教的最高权威,在教义上保持着超然地位。
那么在帝国,教会则成了政治斗争的一环,历代皇帝为了强化自身权威,时常亲自下场支持某些教派,并将某些教派宣布为异端。
有关圣像破坏派数次运动,都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保罗派的兴盛,大概便同圣像破坏派脱不了关系。
但风水轮流转,现如今帝国的主流都是圣像崇拜,那么反圣像、反十字军、反国教的保罗派,也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异端。
事实上,早在878年巴西尔一世,就已经征服了小亚细亚的保罗派据点,使得他们流离失所。
其中部分被迁移到亚美尼亚,部分送去了帝国西部边境。
也由此引发了后续的欧洲其他异端运动的兴起,包括阿尔比派在内的法国或者意大利异端都受他们思想的影响。
但即便是留在亚美尼亚的保罗派,也已经在时间的流逝,以及各路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走向了没落。
天空中飘着许些雪花。
腿稍微好些的佐伊,站在了村落里的小道上。
在春夏时节,本该泥泞的土地,现如今已是冻的坚固。
在她的对面,是一伙拿破旧皮袄包着身子的农民,他们手中举着草叉或是锄头,对着佐伊。
“走吧,佐伊,约安尼斯已经知道你回来的消息了,要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要带着人过来抓你了。”
在佐伊的身旁,马努伊尔这么劝着。
但佐伊面上的神情却有些倔强,她不想走。
转过头,佐伊仰面看着身材高大的马努伊尔说道:“我走了,就留你在这?”
“你觉得约安尼斯真的是要来追杀我们‘好基督徒’吗?他难道不是想要得到这片村庄的土地吗,不是要让我们替他劳作吗?”
面对佐伊的质疑,马努伊尔的回答是:“斯姆巴特已经死几百年了,索罗斯他们也都早就走了。”
“你觉得,继续坚持以前的道路,真有意义吗?”
“你要晓得,他们甚至连灵魂的不朽都已经否决了,你死了就是真死了,真有必要待在这里等死吗?”
“给贵族种地也没什么不好……”
雪又飘了一些,在这个圣诞即将到来的日子,这片肃杀的大地,却没有半点节日气氛,而只有更深的绝望。
一条路向左走是被封死的,向右走也是被封死的,前人牺牲了许多,几百年来的抗争都不曾胜利,换来的只是愈来愈多的暴政。
他们不是不曾农民起义,而是都被镇压了、屠尽了……
而这个村落里的农民们想活着。
在马努伊尔和佐伊聊了几句的时候,那边的村民们有些按捺不住了。
对约安尼斯的恐慌,促使着农民们急切的想要将佐伊赶走,避免自己被牵连。
“巴西尔已经死了,你这是又找了个新男人!是想再害我们一次吗?”
“马努伊尔,不要再护着他了!再这样下去的话,你也别待村里了。”
村民对待马努伊尔和佐伊终究不一样的,毕竟一个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在村里颇有名望,一个是十几岁的女孩,家破人亡。
“小伙子!看你也是个好人,劝你离她远些!”
“和她沾边的,都不得好死啊!”
一旁的亚历山德罗斯,没想到自己也会被牵连上。
这些日子,亚历山德罗斯在村里帮不少人劈了柴,挑了水,干了一些好事,与不少人聊过。
因为其颇为俊朗的面貌,加上较为热情的互动,大家对他的印象不算差。
何况,亚历山德罗斯的面容,也有些希腊味道,容易让他们产生亲近。
但亚历山德罗斯摇了摇头,他之所以会站在佐伊身旁,并非因为她是个女性,也并非别的原因。
而是佐伊有着与他相似的追求,有着盖里斯所期望的目标。
她要求农民的财产被保护,要求男女拥有相等的权利。
亚美尼亚神学家和僧侣纳雷克的格雷戈里,曾佐伊他们教派,做出过十点总结:
1:他们否认我们的圣职,而圣职是使徒们从基督那里获得的。
2:他们否认圣餐是基督的真正身体和血。
3:他们否认我们的洗礼,认为它只不过是洗澡水而已。
4:他们认为星期日与其他日子是平等的。
5:他们拒绝屈膝。
6:他们否认对十字架的崇拜。
7:他们互相任命,从而遵循自我授予的神职人员身份。
8:他们不接受婚姻作为一种圣礼。
9:他们拒绝承认宰牲献祭是犹太人的习俗。
10:他们性生活混乱。
恰好,罗马教宗批判他们耶路撒冷宗的时候,也用了不少差不多的说法。
因此,亚历山德罗斯站在这里的原因,已经并非个人利益了,而是信仰立场上的抉择,就如盖里斯一般,他不能坐视同路人走向消亡。
“走吧,佐伊,你说服不了他们的,你在这里什么也做不了。”
“他们是被狼驯化的羊,再也不敢去顶撞他们的‘主人’”
“帐篷那边现在空出位置了,你能在那边养伤。”
“我向你保证,你们加入我们的事业后,将会见到一支军队向腐朽的国教宣战。”
亚历山德罗斯终究不是先知,他不能如盖里斯一般独自直面军队,因此,在人多的时候,还是要走为上策。
不就是摇人吗,他亚历山德罗斯是认识许多志同道合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