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
神仙之事渺无踪,
似有似无理不清。
若论世人生谬论,
缘何庙宇满灵峰?
且说众人听见二奶奶动了哭声,皆道:“鬼祟走了,接了活人气了!”
王老爷欢喜不已,又准备酒菜,款待朱万成,席间,取来重金酬谢。直攀谈到半夜,方安排歇息。
书中暗表,那二奶奶自经朱万成禳颂后,正性端身,勤操家务。后大奶奶一病身故,王老爷便将她扶了正。后生有三子,皆富贵之人。此系闲话,书中不题。
单说朱万成心里记挂狐狸之言,一夜难眠,次日黎明,早早起来,并不惊动王老爷,只唤焦三开了门,径投东边而来。
原来他走的早,行了四五里路,天色方才大亮。举目四望,但见山岭绵延,荒草丛生,不见一户人家,也看不到寺院庙宇。有诗为证:
万成寻子遭磨难,
野岭荒山访圣贤。
萋萋乱草埋古道,
谁料机缘在眼前。
万成疑惑道:“此地如此荒凉,哪有神圣可寻?”
正在为难,忽见前面崖壁上乱树后隐约有个窑洞口,万成拨草寻径,到了洞口,凝目细看,原来是两扇木门,合在一起,上面有铁栓扣着,却没上锁。
万成也不知是何所在,便取下铁栓,用手一推,那门“吱呀”一声,应手而开。抬头一看,里面黄泥抹墙,青砖铺地,甚是宽敞。里首却是一道砖石砌就的将台,上面供奉着一尊水墨绘成的神像,像前有裱马香炉,香炉边是一个青石凿成的清油灯,灯旁有一本卦书,书上放着两个牛角。
万成上前来,仔细端详那尊神像,好相貌!你看他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一顶金冠头上戴,三缕长须颌下生,真个是面善而气正,不怒而自威!再看画像上方,题有名讳,曰“青水龙王”。原来此神君:
修道千年始小成,
天宫仙簿封神圣。
云来雾去藏百变,
倒海翻江有神通。
丹炉炼就长生药,
昼夜修成不坏身。
只因华夏生乱象,
欲建奇功下凡尘。
万成见了,知道是天界正神,忙拜了三拜,叩头告曰:“弟子朱万成,三子被拐子拐到此方,失去音讯,万望龙王保佑,父子团聚。”言毕,伸手取了台上牛角,再拜道:“弟子不会打卦,只将这双牛角尖作方向,若能找回我儿,我叫他将来为你老人家重修寺庙,侍奉香火!”
说罢,就将那两个牛角向地上一扔。说来也怪,只见那一双牛角尖齐刷刷都指向西北。万成心里踌躇,便再扔一次,依旧如此。索性再扔,还是指向西北。
朱万成大惊失色,急忙将牛角放回原位,伏地拜道:“你老人家果然灵验!我若寻回儿子,定不忘今日诉的愿心!”
于是起了身,出了窑洞,扣上门栓,寻径问路,向西北而来。
他是细心之人,走走停停,东打听,西打听,行了两日,忽见一带干河谷,横贯东西,谷畔绿树遥遥,村落点点。那半山腰上田地纵横,沟壑下溪水潺潺。真个是天高云淡之地,树静风轻之所。
万成赞叹不已,自言自语道:“有田有水,这才是养人的好地方!”
时路旁有个农夫正在秋收,万成便过去,行个礼,问道:“哥哥辛苦,请问这是何处?”
那农人答道:“原来你是外地人!此处名叫打拉池,属海城县管辖。这里向西,通到兰州府靖远县;向东便是海城。”
万成便攀谈道:“这里庄稼如此茂盛,想必定是风调雨顺,年景好。”
那农人笑道:“你错了。这里是久旱之地,一年也下不了几回雨。要是跌个年景,两年也下不了一耧耧雨呢!”
万成奇道:“哥哥哄我哩!如此说来,为何这庄稼就这般旺盛?”
那农人笑道:“原来你不知!这却有个缘故,这里地势本来就高,且背阴之地,土话叫‘二阴田地’,最能保墒,因此长得好庄稼。若是一年下两场透雨,来年便有好收成。”
万成听说,暗暗留心。于是告别农人,穿街走巷,一来替人送病,挣几个盘缠,二来打听全孝下落。
这一日走到一地僻人稀之所,忽见前面陡壁之下有一崖窑,窑前摆一堆破木烂棒,有一孩童正骑在棒上玩耍。万成远远看见,不觉心酸,滴泪道:“他家娃娃如此安然,却不知我家三儿流落在哪边?”
正在悲伤,忽见那孩童跳下柴堆,飞奔过来,口里叫道:“我哒来了!我哒来了!”
万成急定睛细看,正是三儿!不由又喜又悲,忙拉住手,细看一番,叫道:“我的儿,原来你被拐到了这里!我先问你,那拐子打你没有?饿你没有?”
三儿摇头道:“也没打,也没饿,他把我放到驴背上,就到了这里。”
万成喜道:“这就好!这就好!却是个有惊无险!”
爷父两个正在说话,忽见那窑洞里走出一妇人,大声道:“你那个算命的,为何拉住我儿子?”
万成抬头一看,见她生的:
翻鼻吊眼如鬼怪,
厚嘴黄牙似夜叉。
乱发结麻掉扁虱,
一副长相真邋遢。
万成不由气向上冲,喝道:“你这是抱着别人的娃娃喊儿子——自家宽心哩!你们拐了我家娃,还敢争长论短!来来来,咱先到官府申诉明白,求老爷作个决断。”
那妇人听见,害了怕,急朝着屋里喊:“他哒快来!他哒快来!”
只见窑里出来一人,生的塌鼻梁,小眼睛,穿一领青衣,戴一顶青帽,问:“嚷啥?”
那妇人道:“你干的好事!这娃儿他哒找来了,要去官府说理呢!”
那人闻言,把朱万成觑一觑,看一看,忽然转身,磨头就跑。
朱万成忙叫他:“你休跑!我和你唠叨唠叨。”
那人听见,好似吃草的羔羊见了铁背苍狼,又似离群的黄莺见了觅食的鹞子,早丢了魂,撒开腿,一溜烟无影无踪。
万成对那妇人道:“他虽拐了我儿子,却不曾打,不曾骂,也算半个善人。以后再不要干这等损阴德的事!”言毕,抱了全孝,转身就走。这方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有诗道:
水远山高路迢迢,
太公昔日逢寇盗。
迷途三卦开困境,
青水龙王道法高。
那朱万成满腔愁云从此散,一颗悬心始放平,背了全孝,爷父两个说说笑笑,即刻回南。行至屈吴山,又去拜谢青水龙王,拜毕,继续南行。
路长话短,不觉早到了安远。那王氏见了全孝,喜极而泣,放声大哭。众族人邻居听闻,都来道喜。万成便将所历之事细述一遍,众人听了一回,比那说书人讲的还精彩,俱赞叹不已。
从此万成一家辛苦劳作,维持生活,宽裕时精打细算,困苦时野菜充饥,倒也平安无事。过十来年,全孝渐渐长大,学得箍窑手艺,又会厨艺,常跟师傅出走四方,赚钱养家。王氏又生五子一女。女儿属羊,小全孝十一岁,取名全秀;八子性格不同,各有所好,有顺口溜单表此事,其云:
王氏八子不尽同,
一人一相一心胸。
长子全忠性敦诚,
二子全富喜田垄。
三子全孝通手艺,
四子全德称枭雄。
五子全义显温和,
六子全礼尚懵懂。
七子全智年纪幼,
八子全节襁褓中。
只因乱世兵戈起,
竟使弟兄各西东。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从辛亥年起,通渭县便大旱,滴雨未降,庄稼枯萎绝收,百姓饥饿,摘树叶充饥,不久树叶摘尽,又掘草根为食,一时死人无数,饿殍遍野。朝廷却愈加腐败,外赔款项,内加赋税,只引得民愤激昂,刀兵四起。时有革命党号召天下对抗满清,一呼百应,各省纷纷独立。至壬子年,皇帝退位,袁氏篡权,祸国害民,天下更加动荡不安,通渭甘谷一带,逃难者极多。
单说朱万成一家人口众多,虽节衣缩食,奈何收成微薄,也就半饥半饱过活。谁知这安远本是兵家必争之地,世道一乱,则官匪抗衡,纷争不断,白天官兵征粮纳税,晚上盗匪敲门砸窗,直闹得百姓战战兢兢,难以安眠。
天灾人祸未了,忽然瘟疫横行。可怜全礼全智体弱,也染上了病,不久相继而亡。朱老太太王氏指天怨地,嚎啕痛哭。
如此又凑合两年,更加艰难。都说野狐子急了啃狼腿呢,那朱万成眼看一家人活不了命,就出去寻些不入流生意。
左盘算,右思量,放眼穷人家庭,肚子都吃不饱,哪有油水可捞?肯定不能谋算;地主老爷家墙高院大,又有枪支家丁,如何敢动?朱万成又是老实人,只得在深山古道上发展,遇到那打家劫舍的土匪山贼,就蒙上面,说个好话,借几个过路财。若是遇上脸生眼硬的,少不得强借。
你想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他火中取栗,虎口拔牙,那些山贼土匪怎肯认栽?东打听,西查访,就探出他的根底来,顿时恶火冲天,伺机要抄他家,灭他门。
那朱万成早知道消息,思忖再三,不好对付,只得对家人道:“都说树挪一步死,人挪一步活。这里已不是养人的地方,况仇家势大,不如另迁别处,也许能活命。”老太太哭道:“战乱年代,又能逃到哪里?”
万成道:“我当日寻找三儿时,到过一个地方,是海城县属地,名唤打拉池。那地方是二阴田地,种得好庄稼。且山沟里有泉水,是个养人的好地方。不如先投奔到那里,总比饿死在这里强!”
那朱全德生于癸卯年,只有十一二岁,却生性非凡,便道:“好主意!我如今正想走一走江湖,结交天下豪杰,趁此机会闯荡一番也好。”话音未落,朱全富“咄”一声,喝道:“你咋不学戏上的孙猴子去天上闹一闹?”朱全德方住了嘴。
你想一家人早已战战兢兢,哪里还有主意?听见当家的一说,只得赞成。朱万成打定算盘,并不迟疑,便将一口瘦猪,几只乏羊都变卖了,只留下一头驴,驼了老太太。又准备了三条扁担,命全忠挑了全节和全秀,全富挑了锅碗瓢盆,全孝挑了口粮。万成却将历年来的几个积蓄打个包袱背了,挽了全义,叫全德牵了驴,一家人弃了窑洞田地,踉踉跄跄,径投打拉池而来。那朱全德唠叨道:“可惜我一条好汉,如今只能牵驴坠蹬!”
其时正值六月天气,赤日炎炎,天干地焦。一路上晓行夜宿,走走停停,若碰上那行善人家,便讨些饭吃,要是讨不上,就挖野菜充饥。到了晚上,有人家收留便留宿一晚,无人收留就找那孤羊圈凑合。
如此走了八九天,已到了打拉池。老太太在驴背上道:“我奔波这些天,饿的头重脚轻,快找个地方落脚了吧!”
万成抬头四下看看,见那边有一溜土墩,下面有两筒窑洞,里面塞着一些烂古董。便对大伙道:“这不知是谁家的地盘,咱先住上几天,弄些汤饭,补了力气,再做打算。”老太太道:“要是人家撵了来如何说?”万成道:“不妨!三句好话暖人心哩!他来了再说。”
于是一家子便在此处落了脚,全忠提了罐子去找水,全富寻柴,全孝收拾锅碗,全德牵了驴去放。
安歇未定,忽听有人大喊一声:“你那逃难的,为何占了我的地方?”朱万成听见就是一惊。
欲知后事,下回再说!
神仙之事渺无踪,
似有似无理不清。
若论世人生谬论,
缘何庙宇满灵峰?
且说众人听见二奶奶动了哭声,皆道:“鬼祟走了,接了活人气了!”
王老爷欢喜不已,又准备酒菜,款待朱万成,席间,取来重金酬谢。直攀谈到半夜,方安排歇息。
书中暗表,那二奶奶自经朱万成禳颂后,正性端身,勤操家务。后大奶奶一病身故,王老爷便将她扶了正。后生有三子,皆富贵之人。此系闲话,书中不题。
单说朱万成心里记挂狐狸之言,一夜难眠,次日黎明,早早起来,并不惊动王老爷,只唤焦三开了门,径投东边而来。
原来他走的早,行了四五里路,天色方才大亮。举目四望,但见山岭绵延,荒草丛生,不见一户人家,也看不到寺院庙宇。有诗为证:
万成寻子遭磨难,
野岭荒山访圣贤。
萋萋乱草埋古道,
谁料机缘在眼前。
万成疑惑道:“此地如此荒凉,哪有神圣可寻?”
正在为难,忽见前面崖壁上乱树后隐约有个窑洞口,万成拨草寻径,到了洞口,凝目细看,原来是两扇木门,合在一起,上面有铁栓扣着,却没上锁。
万成也不知是何所在,便取下铁栓,用手一推,那门“吱呀”一声,应手而开。抬头一看,里面黄泥抹墙,青砖铺地,甚是宽敞。里首却是一道砖石砌就的将台,上面供奉着一尊水墨绘成的神像,像前有裱马香炉,香炉边是一个青石凿成的清油灯,灯旁有一本卦书,书上放着两个牛角。
万成上前来,仔细端详那尊神像,好相貌!你看他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一顶金冠头上戴,三缕长须颌下生,真个是面善而气正,不怒而自威!再看画像上方,题有名讳,曰“青水龙王”。原来此神君:
修道千年始小成,
天宫仙簿封神圣。
云来雾去藏百变,
倒海翻江有神通。
丹炉炼就长生药,
昼夜修成不坏身。
只因华夏生乱象,
欲建奇功下凡尘。
万成见了,知道是天界正神,忙拜了三拜,叩头告曰:“弟子朱万成,三子被拐子拐到此方,失去音讯,万望龙王保佑,父子团聚。”言毕,伸手取了台上牛角,再拜道:“弟子不会打卦,只将这双牛角尖作方向,若能找回我儿,我叫他将来为你老人家重修寺庙,侍奉香火!”
说罢,就将那两个牛角向地上一扔。说来也怪,只见那一双牛角尖齐刷刷都指向西北。万成心里踌躇,便再扔一次,依旧如此。索性再扔,还是指向西北。
朱万成大惊失色,急忙将牛角放回原位,伏地拜道:“你老人家果然灵验!我若寻回儿子,定不忘今日诉的愿心!”
于是起了身,出了窑洞,扣上门栓,寻径问路,向西北而来。
他是细心之人,走走停停,东打听,西打听,行了两日,忽见一带干河谷,横贯东西,谷畔绿树遥遥,村落点点。那半山腰上田地纵横,沟壑下溪水潺潺。真个是天高云淡之地,树静风轻之所。
万成赞叹不已,自言自语道:“有田有水,这才是养人的好地方!”
时路旁有个农夫正在秋收,万成便过去,行个礼,问道:“哥哥辛苦,请问这是何处?”
那农人答道:“原来你是外地人!此处名叫打拉池,属海城县管辖。这里向西,通到兰州府靖远县;向东便是海城。”
万成便攀谈道:“这里庄稼如此茂盛,想必定是风调雨顺,年景好。”
那农人笑道:“你错了。这里是久旱之地,一年也下不了几回雨。要是跌个年景,两年也下不了一耧耧雨呢!”
万成奇道:“哥哥哄我哩!如此说来,为何这庄稼就这般旺盛?”
那农人笑道:“原来你不知!这却有个缘故,这里地势本来就高,且背阴之地,土话叫‘二阴田地’,最能保墒,因此长得好庄稼。若是一年下两场透雨,来年便有好收成。”
万成听说,暗暗留心。于是告别农人,穿街走巷,一来替人送病,挣几个盘缠,二来打听全孝下落。
这一日走到一地僻人稀之所,忽见前面陡壁之下有一崖窑,窑前摆一堆破木烂棒,有一孩童正骑在棒上玩耍。万成远远看见,不觉心酸,滴泪道:“他家娃娃如此安然,却不知我家三儿流落在哪边?”
正在悲伤,忽见那孩童跳下柴堆,飞奔过来,口里叫道:“我哒来了!我哒来了!”
万成急定睛细看,正是三儿!不由又喜又悲,忙拉住手,细看一番,叫道:“我的儿,原来你被拐到了这里!我先问你,那拐子打你没有?饿你没有?”
三儿摇头道:“也没打,也没饿,他把我放到驴背上,就到了这里。”
万成喜道:“这就好!这就好!却是个有惊无险!”
爷父两个正在说话,忽见那窑洞里走出一妇人,大声道:“你那个算命的,为何拉住我儿子?”
万成抬头一看,见她生的:
翻鼻吊眼如鬼怪,
厚嘴黄牙似夜叉。
乱发结麻掉扁虱,
一副长相真邋遢。
万成不由气向上冲,喝道:“你这是抱着别人的娃娃喊儿子——自家宽心哩!你们拐了我家娃,还敢争长论短!来来来,咱先到官府申诉明白,求老爷作个决断。”
那妇人听见,害了怕,急朝着屋里喊:“他哒快来!他哒快来!”
只见窑里出来一人,生的塌鼻梁,小眼睛,穿一领青衣,戴一顶青帽,问:“嚷啥?”
那妇人道:“你干的好事!这娃儿他哒找来了,要去官府说理呢!”
那人闻言,把朱万成觑一觑,看一看,忽然转身,磨头就跑。
朱万成忙叫他:“你休跑!我和你唠叨唠叨。”
那人听见,好似吃草的羔羊见了铁背苍狼,又似离群的黄莺见了觅食的鹞子,早丢了魂,撒开腿,一溜烟无影无踪。
万成对那妇人道:“他虽拐了我儿子,却不曾打,不曾骂,也算半个善人。以后再不要干这等损阴德的事!”言毕,抱了全孝,转身就走。这方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有诗道:
水远山高路迢迢,
太公昔日逢寇盗。
迷途三卦开困境,
青水龙王道法高。
那朱万成满腔愁云从此散,一颗悬心始放平,背了全孝,爷父两个说说笑笑,即刻回南。行至屈吴山,又去拜谢青水龙王,拜毕,继续南行。
路长话短,不觉早到了安远。那王氏见了全孝,喜极而泣,放声大哭。众族人邻居听闻,都来道喜。万成便将所历之事细述一遍,众人听了一回,比那说书人讲的还精彩,俱赞叹不已。
从此万成一家辛苦劳作,维持生活,宽裕时精打细算,困苦时野菜充饥,倒也平安无事。过十来年,全孝渐渐长大,学得箍窑手艺,又会厨艺,常跟师傅出走四方,赚钱养家。王氏又生五子一女。女儿属羊,小全孝十一岁,取名全秀;八子性格不同,各有所好,有顺口溜单表此事,其云:
王氏八子不尽同,
一人一相一心胸。
长子全忠性敦诚,
二子全富喜田垄。
三子全孝通手艺,
四子全德称枭雄。
五子全义显温和,
六子全礼尚懵懂。
七子全智年纪幼,
八子全节襁褓中。
只因乱世兵戈起,
竟使弟兄各西东。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从辛亥年起,通渭县便大旱,滴雨未降,庄稼枯萎绝收,百姓饥饿,摘树叶充饥,不久树叶摘尽,又掘草根为食,一时死人无数,饿殍遍野。朝廷却愈加腐败,外赔款项,内加赋税,只引得民愤激昂,刀兵四起。时有革命党号召天下对抗满清,一呼百应,各省纷纷独立。至壬子年,皇帝退位,袁氏篡权,祸国害民,天下更加动荡不安,通渭甘谷一带,逃难者极多。
单说朱万成一家人口众多,虽节衣缩食,奈何收成微薄,也就半饥半饱过活。谁知这安远本是兵家必争之地,世道一乱,则官匪抗衡,纷争不断,白天官兵征粮纳税,晚上盗匪敲门砸窗,直闹得百姓战战兢兢,难以安眠。
天灾人祸未了,忽然瘟疫横行。可怜全礼全智体弱,也染上了病,不久相继而亡。朱老太太王氏指天怨地,嚎啕痛哭。
如此又凑合两年,更加艰难。都说野狐子急了啃狼腿呢,那朱万成眼看一家人活不了命,就出去寻些不入流生意。
左盘算,右思量,放眼穷人家庭,肚子都吃不饱,哪有油水可捞?肯定不能谋算;地主老爷家墙高院大,又有枪支家丁,如何敢动?朱万成又是老实人,只得在深山古道上发展,遇到那打家劫舍的土匪山贼,就蒙上面,说个好话,借几个过路财。若是遇上脸生眼硬的,少不得强借。
你想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他火中取栗,虎口拔牙,那些山贼土匪怎肯认栽?东打听,西查访,就探出他的根底来,顿时恶火冲天,伺机要抄他家,灭他门。
那朱万成早知道消息,思忖再三,不好对付,只得对家人道:“都说树挪一步死,人挪一步活。这里已不是养人的地方,况仇家势大,不如另迁别处,也许能活命。”老太太哭道:“战乱年代,又能逃到哪里?”
万成道:“我当日寻找三儿时,到过一个地方,是海城县属地,名唤打拉池。那地方是二阴田地,种得好庄稼。且山沟里有泉水,是个养人的好地方。不如先投奔到那里,总比饿死在这里强!”
那朱全德生于癸卯年,只有十一二岁,却生性非凡,便道:“好主意!我如今正想走一走江湖,结交天下豪杰,趁此机会闯荡一番也好。”话音未落,朱全富“咄”一声,喝道:“你咋不学戏上的孙猴子去天上闹一闹?”朱全德方住了嘴。
你想一家人早已战战兢兢,哪里还有主意?听见当家的一说,只得赞成。朱万成打定算盘,并不迟疑,便将一口瘦猪,几只乏羊都变卖了,只留下一头驴,驼了老太太。又准备了三条扁担,命全忠挑了全节和全秀,全富挑了锅碗瓢盆,全孝挑了口粮。万成却将历年来的几个积蓄打个包袱背了,挽了全义,叫全德牵了驴,一家人弃了窑洞田地,踉踉跄跄,径投打拉池而来。那朱全德唠叨道:“可惜我一条好汉,如今只能牵驴坠蹬!”
其时正值六月天气,赤日炎炎,天干地焦。一路上晓行夜宿,走走停停,若碰上那行善人家,便讨些饭吃,要是讨不上,就挖野菜充饥。到了晚上,有人家收留便留宿一晚,无人收留就找那孤羊圈凑合。
如此走了八九天,已到了打拉池。老太太在驴背上道:“我奔波这些天,饿的头重脚轻,快找个地方落脚了吧!”
万成抬头四下看看,见那边有一溜土墩,下面有两筒窑洞,里面塞着一些烂古董。便对大伙道:“这不知是谁家的地盘,咱先住上几天,弄些汤饭,补了力气,再做打算。”老太太道:“要是人家撵了来如何说?”万成道:“不妨!三句好话暖人心哩!他来了再说。”
于是一家子便在此处落了脚,全忠提了罐子去找水,全富寻柴,全孝收拾锅碗,全德牵了驴去放。
安歇未定,忽听有人大喊一声:“你那逃难的,为何占了我的地方?”朱万成听见就是一惊。
欲知后事,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