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被林黛玉说的脸上更是晕染了一片酡红,“原本没那么多故事,被林妹妹一解释,便就有些说不清了。”

  “林妹妹哪里都好,就是这张嘴呀,真真不饶过人。”

  林黛玉嗤嗤笑着,又道:“原来是没那么多深意,那当是我错了。该轮到我来写了。”

  在打趣着薛宝钗的同时,林黛玉早有了腹稿。

  不过,她不擅长大气磅礴的诗句,她擅长的是细微之间抒发情思。

  但方才自己的祝词说的不够巧妙,这一首诗,便也想着送给岳凌,同样寄托心思。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薛宝钗走来林黛玉身后,见了这首诗,便就看得入神了。

  “林妹妹的诗词便是纤巧有加,巧正巧在此处。立意新颖,以自身咏菊,又托出菊花的‘高风亮节’来。‘片言谁解诉秋心?’来的便是遗世独立,被世人所不解,当附和侯爷如今欲要改新法的背景了。”

  “自大昌立国,除了加了些杂税,税制都还没变过。侯爷一心是想办好事的,却是连许多百姓也不理解其中的好处,当属无处可诉。”

  “若真论起朝中,如侯爷这般做实事的人,少之又少,千古高风便得看侯爷了。”

  在林黛玉眼里,岳凌就是与众不同的,即便身处混杂的官场之中,却从不失本心,是一心为天下安定,百姓之福祉。

  如此坚韧不拔的内心,是她最看重的,也是最喜欢的。

  林黛玉盈盈笑着,脸上也染了些粉红色,似嗔似怨的与薛宝钗说道:“宝姐姐还说我强词解释,你又好几分,我明明写的是我自己了。”

  薛宝钗却在她身后笑道:“林妹妹倒不像是无处可诉的模样,有侯爷在呢,你什么话说不出来?”

  被薛宝钗戳穿了心思,林黛玉羞恼的提起小拳头便作势要打,两个娇俏的女孩子闹在一处,其他人便都哄笑成一团。

  如此和睦的景象,让岳凌很是放松,整日看着可人的小丫鬟们打打闹闹,的确比漫山遍野的跑,要舒心得多了。

  而当岳凌提起林黛玉方才用的笔,在自己面前展开一方宣纸时,小姑娘们都静了下来,是连林黛玉和薛宝钗都不再闹了,停了手只望着岳凌。

  “侯爷,要写诗?”

  “岳大哥,要写诗?”

  双姝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疑惑。

  林黛玉和岳凌相处的最是久了,还真没见岳凌写过诗,林黛玉甚至以为岳凌不懂,还刻意压制着自己的小爱好,在岳凌身边时少有提起过。

  这才让她等来了薛宝钗,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股脑的将心中的才情抒发了出去。

  若是岳凌粗通诗理,便是作的没那么好,她也欢喜的不得了。

  适时,林黛玉只觉耳边一暖,是薛宝钗在咬耳朵,道:“侯爷会写诗的吗?”

  林黛玉不自觉缩了下脖颈,摇头道:“岳大哥字写得不错,以前没写过诗,这下宝姐姐可是有眼福了。”

  两人都是笑,又一同看向了岳凌。

  只见岳凌落笔有神,在白宣上泼墨挥毫,书下一首七言绝句。

  “霜风凛冽百花残,菊立枝头色愈丹。任尔寒潮千百丈,依然笑傲向云端。”

  林黛玉欢喜的将宣纸拿过来,上下通读了遍,点评道:“虽没有辞藻的堆砌,但也算是上品了,我倒喜欢后一句,‘任尔寒潮千百丈,依然笑傲向云端’当是我写的诗中,所缺少的大气。”

  薛宝钗也是连连颔首,“这倒是符合侯爷气质的诗。”

  岳凌笑笑道:“拙作,拙作罢了。只是看你们吟诗,心有所感,便就写成一首,让你们两个才女见笑。来吧,我们再吃些个,也该回房里去了。”

  林黛玉眸眼眨眨,看岳凌的眼神中,又多了一层雾蒙蒙。

  ……

  “重阳节了,这丫头也不知寄书信回来。”

  与沧州府衙的情况一般无二,扬州巡盐御史衙门里,林如海也在厅堂上作宴,左右是两个姨娘在伺候。

  两位姨娘相视一笑,便出声宽慰道:“中秋时也寄过信了,这也不出一个月呢吗。”

  林如海饮了口酒,“是这个道理没错,可总是让人不舒服的很。这丫头久在岳凌身边,却将我这个父亲忘了,任谁人心头能平?”

  两人都忍不住又嬉笑起来。

  “你们笑什么?”

  周姨娘应道:“倒不说姑娘,侯师爷去了沧州不是给了老爷一封信,老爷看得色变,不知后来如何了。”

  林如海叹气道:“真别说,还得多亏了岳凌。那四百倭寇,原本就在海岸一带蛰伏许久,只待一个时机来兴风作浪。我们一直合作的海船船家,正是他们的人,此事一发也都清算掉了。如若不然,恐怕要威胁到我的安危。”

  “岳凌能打是真的,若是我置身险境,恐怕就没那么容易翻身了。”

  想着林如海哪一次出去剿私盐,若是被倭寇给围住了,两位姨娘就不禁后怕。    白姨娘问道:“那是不是得给安京侯送些礼物过去?”

  林如海皱眉道:“我将扬州上下好多人才都送过去给他制盐了,还有什么好送的?”

  听林如海如此言说,两位姨娘便也不开口了。

  只是在她们看来,心思机敏的林黛玉,多半是个赔钱的丫头,眼看着和岳凌走得越来越近,老爹已经抛在脑后了。

  这会儿不送什么也就不送了,估计以后也是要送一笔大的。

  “老爷,有信。”

  外面一个粗使丫鬟快步跑了进来,与林如海通报着。

  林如海眉间一喜,与左右两位姨娘道:“果然血浓于水呀,玉儿还是记得她这个老子的。”

  向丫鬟一伸手,林如海笑道:“呈上来吧。”

  丫鬟搔了搔头,支吾着道:“老爷,是京城里的来信,这会儿进来一个公公,正在前堂上等着呢。”

  “什么?京城里来的?”

  林如海一惊,忙不迭的出了门。

  待林如海走出了院子,两位姨娘笑声再止不住了。

  周姨娘还学着林如海的口吻,重复道:“我就知道玉儿还是记得我的。”

  白姨娘才止住的笑脸,此刻又是合不拢嘴了。

  “快别学了,若是老爷见了,该治你的罪了。”

  周姨娘放下端着的身段,问道:“我们是不是应该时时打理一下太太留下的嫁妆,感觉不久后就能用得上了。”

  “太早了吧,怎得也得有个三五年呢吧?”

  “三五年还不快的,一转眼的事。没准等姑娘回来的时候,就已经领着姑爷了。”

  白姨娘眸眼一转,也是笑,“倒是好事,能寻到如安京侯这般的姑爷,不说老爷的仕途顺利,得让京里各家都艳羡的不得了。”

  周姨娘又问道:“怎得,你不想撮合姑娘和贾家的二公子了?”

  白姨娘撇了撇嘴,“那多半是贾家老祖宗的意思,我这些年都没回去了,何必再听她的话,再者说府上二太太能教导出什么好人来?怎得配上咱家的姑娘?和安京侯相比,那更是萤火比皓月。”

  后宅妇人们正热闹,前堂林如海却是焦急。

  京中一般不会来信的,若是送密信,大多也是提醒,让他有准备的做些事。

  可若是常驻江南的宦官来送信,那就是公事上的往来了,或许是有大事发生。

  直到林如海步入前堂,见得一个老公公正在堂上闭目养神。

  “魏公公,别来无恙。不知陛下是有何要事得劳烦公公走一趟?”

  宦官皮笑肉不笑的应着,从袖口中取出一封书信递与了林如海。

  “也没什么急事,林御史一看便知。近来陛下对江南之地的官场很是不满,咱家这会儿也忙,就不多留了。”

  林如海起身相送,“公公慢走。”

  林如海返回堂上,一头雾水的展开书信,“怎么没什么急事,那陛下要说什么?”

  待林如海定睛一看,却见是隆祐帝嘉奖他的功绩,给他降了些赏赐。

  但也不是现成的金银,却是些田庄,和皇后赏给林黛玉的头面首饰。

  最后还附了一句,“你何时打算让林黛玉成亲?待下次入京述职时,可来商议此事。”

  林如海脑中似是闪出了惊雷,“成亲?玉儿才多大啊就要成亲?陛下要为她赐婚不成?”

  “赐婚那指给谁,哪家皇亲贵胄?总不能是岳凌吧。”

  林如海微微颔首,在一旁铺纸沾墨,忙书起回信来,表示林黛玉还小,不急于成亲。

  待他将事情都忙碌完,重归一处,再议婚事诸要。

  最后问候了隆祐帝的身子康健否,才让下人取走了回信,发往京城。

  轻叹了口气,林如海默默道:“玉儿这么小,哪懂什么情事。本就先天身体羸弱,早早成亲,对她更是负担。不论嫁去哪里,她也肩负不起打理一府的职责呀,我倒是怕她去了夫家会受委屈。”

  “倭寇之乱已除,陛下也已登基,要不然先将她接回来?”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最新章节,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