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绍扬下到平台上,立刻命令众人,拔下烟袋锅子,把里面的烟油子抹在了索拨棍前端。
然后,所有人都点上旱烟袋叼在嘴里。
曲绍扬和孟兰心在中间,两个炮手在最外边,伙计们挨着曲绍扬二人。
众人就这么横着一排,握紧了各自手中的枪和索拨棍,慢慢朝着那棵老椴树跟前儿走。
随着他们逐渐接近,前面那一棵人参的具体模样,也映入众人眼帘。
好家伙,这棵参的植株竟然有一人高,茎秆差不多有手指粗。
上面那一朵参籽比成人的拳头还大些,一粒粒参籽晶莹剔透、红艳欲滴。
“我的老天爷,我这辈子我也没见过这么大的参啊。”伙计老张一看那参,惊叹道。
其他伙计也是一样,都惊呆了,不自觉的就要往前面走。
这时候,曲绍扬忽然喊了一声,“小心。”
话音未落,从荒草丛中边蹿出了那条隐匿行迹的白山青蟒。
白山青蟒,是长白山中一种十分罕见的大蛇,粗可如桶,长可数丈。
那白山青蟒见有人过来,立即就昂起了脑袋,挺直了前半截儿身子。
好家伙,这玩意儿足有一人多高,尾巴在草丛里迅速摆动,快速的朝着曲绍扬等人就蹿了过来。
曲绍扬大喝一声,“抽烟,喷烟。”
众人齐齐猛吸了一口烟袋,朝着白山青蟒的的方向就喷了过去。
都说是一物降一物,这话还真不假,毒蛇最怕旱烟雾。
那白山青蟒被浓烈的旱烟味儿熏的有些难受,立刻将头一扭,朝着那株人参游过去。
然后快速的盘成一团,只竖起了脑袋,吐着鲜红的信子,三角眼恶狠狠的盯着曲绍扬等人,不让他们靠近。
白山青蟒守在人参王旁边,旁人无法靠近,自然也就没办法抬参。
曲绍扬见状大喊,“老张,你快去看看那棵椴树下面,是不是有树洞?
有的话,就把咱带来的旱烟叶子塞树洞里点燃。”
这是为了防止白山青蟒返回树洞,到时候又得麻烦。
紧接着,曲绍扬喊那两个炮手随时留意附近,当心金钱豹偷袭。
剩下的人,一边抽烟一边喷烟,再把手中抹了烟油子的索拨棍,往白山青蟒身边杵。
白山青蟒害怕烟油子那味道,可它又不甘心就这么走了,于是身子猛地一窜,朝着曲绍扬就扑了过来。
曲绍扬这会儿也豁出去了,一边用力的喷着烟雾,一边把索拨棍可劲儿往白山青蟒嘴边杵。
孟兰心一看自家男人有危险,联合另外几个伙计,也齐心合力把索拨棍杵向那白山青蟒。
旱烟油子的味道十分霸道,是所有蛇类都怕的东西。
白山青蟒虽然比一般的蛇都大,可它也怕这味道。
这家伙实在是忍受不了,扭头就往老椴树那边跑,想要钻进树洞去。
结果,还不等它来到老椴树跟前儿呢,一股燃烧的十分浓烈的旱烟味儿就飘了出来。
那白山青蟒连老家都被端窝儿了,实在没办法,只得一扭头,朝着平台边缘快速游走。
见那白山青蟒走了,众人都松了口气,不想此时忽然传来了豹子的吼叫声。
原来是那金钱豹并没有走远,而是藏在了暗处。
见曲绍扬等人撵走了白山青蟒,金钱豹卷土重来,想要阻拦曲绍扬他们抬参。
两名炮手端着枪,立刻朝着那金钱豹开火。
他们记着曲绍扬的嘱咐呢,不能真的打死金钱豹,主要是吓唬跑了就行。
子弹擦着金钱豹的皮毛呼啸而过,打在了泥地上。
金钱豹果然被吓住了,不敢再去扑曲绍扬,但它也不甘心离开,只能不断地围着众人徘徊,发出怒吼声。
金钱豹不走,曲绍扬就没办法给这棵人参戴笼头,抬棒槌。
没办法,众人也只能豁出去了,一起端着枪,边大声吼叫着,边朝着半空开枪。
砰砰砰的枪声接连响起,金钱豹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到底是怕了,只能厉吼一声,扭身跑了。
守护人参王的两只灵兽已经被吓走了,曲绍扬仰头,朝着悬崖之上大喊,“看住了上面,我们好抬棒槌。”
上头的人大声应和,“把头放心,大吉大利。”
紧接着,曲绍扬又吩咐孟兰心等人,“兰心,你带着王炮头、齐炮头护驾,其余人跟着饿哦戴笼头、开盘子、抬棒槌。”
护驾,本来是保护皇帝的话。
因为人参是百草之王,所以保护人参,也可以称为护驾。
戴笼头,原本的意思是给牛马拴上绳索,避免其乱跑,便于驱使。
传说中,人参如果不想出山时,哪怕是被人发现了,也可以瞬间遁走,跑的无影无踪。
放山的人就想出了对策,用两头各拴着一枚铜钱的红绳栓柱人参,这人参就跑不掉了,所以也叫戴笼头。
开盘子,就是采挖人参之前,先把人参周围的杂草、石头、灌木等清理干净,便于挖掘。
抬棒槌,就是采挖人参了,放山有讲究,不能叫挖,要叫抬,从土里抬出来。
曲绍扬面对那棵人参,深色庄重的双膝跪地,将双手举过头顶,磕了三个头拜谢山神爷。
这才高喊一声,“戴笼头,摆五龙困王阵。”
说完,曲绍扬从背筐的鹿皮囊中,取出了自己的棒槌锁,缠在了这棵人参的茎秆上。
紧接着,曲绍扬从地上起来,换一个伙计过来,把另一条棒槌锁,也挂在了那棵人参的茎秆上。
就这样,前后五个人,挂上了五条棒槌锁,这就是五龙困王阵。
五龙困王阵,是曲绍扬以前听一些老把头们说的。
人参王不同于普通的人参,必须要用五龙困王阵才能将其困住,不然的话,这参王就跑了。
当然,讲这规矩的老把头,也没见过参王,谁都无法验证是否有效。
曲绍扬也只是照着老辈人传说的,这么做而已。
紧接着,曲绍扬又吩咐那些炮手、伙计们,面朝外,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把守,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而孟兰心,则是留神盯着这些炮手和伙计。
等所有人都各就各位了,曲绍扬这才从鹿皮囊中拿出了鹿骨钎子、快当斧子、快当剪子等工具,一一摆放在一块红布上。
然后拿着鹿骨钎子,开始一点一点耐心的拨开土皮。
这棵人参王的根系十分发达,曲绍扬开的盘子大概有三尺见方。
挖地半尺多深,才看见人参的芦头。
这人参的年龄就像树的年轮一样,可以从芦头上体现出来。
芦头越长,上边的芦碗儿越密,说明这人参的年份越久。
眼前这棵参的芦头上,芦碗密密麻麻层层迭迭,根本无法辨认具体有多少。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这棵参的年头相当久了。
曲绍扬不敢大意,就这么一点一点的拨拉土,慢慢往外抬参。
天色已晚,曲绍扬就在平台上点燃篝火,上头的人用绳子顺下来干粮和水,曲绍扬他们简单的对付一口。
晚间,曲绍扬就守在那棵参跟前儿,其他人各自守着自己的位置轮流小睡一会儿,谁也不敢大意。
第二天一大清早,曲绍扬就起来继续抬参。
即便如此,这一棵参,也花费了将近三天多的时间,才算彻底抬出来。
当整苗参出土的时候,曲绍扬直接惊呆了。
这苗参的重量,要比当初那苗凤翔还重一些,最关键的是这苗参的形状。
人参的芦头高高昂起,犹如带着角的龙,芦头上遍是芦碗,犹如龙鳞。
再看那参的身形,根本不似人形,反而如画上的龙形蛇势,像一条正在腾飞的龙。
最让人奇怪的是,这苗参竟然在前后分别长着一对支根,犹如龙爪。
曲绍扬想起当初师父的话来,凤翔出土的时候,刘东山说过,传言长白山中有龙参,形状像龙一般。
当年的老罕王努尔哈赤,就是在长白山中挖到了一苗龙参。
人参是草中之王,龙是生灵之王,龙参现身,意味着人王出世。
就此,努尔哈赤率领部下开始大肆征战,龙参出土后的第三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的后金政权。
当然,这些都只是民间传说,不过是给满清统治天下造势而已,不足取信。
但眼前着苗参,十分罕见,曲绍扬感觉着,应该比凤翔还贵重,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参王。
曲绍扬激动不已,他思量再三,又把人参横放在参窝子当中,重新拴上五道棒槌锁,再用土一点一点埋起来。
曲绍扬不想让任何人看到这苗参的真面目,他怕引出麻烦来。
布置好了这一切,曲绍扬高声喊着上面的人,去扒树皮、挖苔藓。
一般来说,打参包子都是用桦树皮,因为这东西比较容易整张揭下来,而且韧性也够。
至于苔藓,必须是背阴坡,或者河边礁石上新鲜的青苔。
这种苔藓颜色翠绿,含水量足,包裹到人参上面,可以使人参一直保持新鲜。
上面的人听到命令后,立刻就去扒树皮挖苔藓了,之后,顺子从悬崖上头下来,把东西交给了曲绍扬。
曲绍扬在顺子耳边小声嘀咕几句,他让顺子立刻返回曲家大院。
再调四个炮头,八个伙计过来,两两一伙,秘密分布在回家的途中接应。
顺子一听就明白了,立刻不声不响的爬上去,然后迅速离开。
守在山头上的人都知道规矩,不该问的绝对不问,只安心的守卫在上面。
曲绍扬接过了桦树皮和苔藓,然后下令让众伙计们面朝外,警戒好。
然后曲绍扬将桦树皮小心展开,铺上厚厚的苔藓,在苔藓上撒一层湿润的人参窝子土。
这才亲手慢慢挖出埋在浮土中的人参,小心翼翼的放在苔藓上。
用苔藓将人参王包裹好,再紧紧的卷进桦树皮筒。
曲绍扬招呼了孟兰心过来,帮他把参包子用绑腿紧紧的捆在身上。
“拿水壶来。”曲绍扬招呼了一声,有伙计拎过来一个皮囊,里面装着水。
曲绍扬拔掉皮囊上的塞子,交给孟兰心,让孟兰心将水囊中的水淋在他的手上。
曲绍扬用力的搓洗双手,然后将手上的水甩干净,跪在地上,朝着四方各磕一个头,这就是拜四方山神土地。
紧接着,曲绍扬指天发誓,“皇天后土在上,山神爷作证,我曲绍扬对天盟誓,从此洗手,永不进山抬参。”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愕不已。
“绍扬,你?”
伙计们不敢问,孟兰心敢啊,她不解的看向曲绍扬,不明白丈夫为什么要起这样的誓言。
“兰心,一个人的福缘是有限的。
我来东北这些年,已经得了不少人参。这苗参王到手,我也该知足了。”曲绍扬叹道。
孟兰心一想,也对。
以曲绍扬如今的身家来说,一般的人参,已经不值当他出手了。
可是这参王,几百年也难得出一次,那得是多大的福报,还能再遇见啊?
所以,曲绍扬才说,从今往后洗手不再抬参了。
洗手谢山后,曲绍扬第一个爬上悬崖,这会儿已经是未时末了,曲绍扬宣布立即下山。
山上的窝棚等众多东西全都不管了,等他们安全下山以后,再派人回来取。
众人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谁也没反对,立刻跟着曲绍扬往山下走。
曲绍扬安排了四个护卫在前面开路,中间是两个炮手,然后是曲福和那些伙计们。
曲绍扬和孟兰心在曲福他们后面,最后,是剩下的护卫。
就这样,一行快速往山下走,过程中谁也不许说话,更不能瞻前顾后。
曲绍扬和孟兰心,还有那几个护卫,落后众人一里多地,悄悄跟在最后面。
山林之中天黑的早,不等到酉时呢,林子里就挺暗了。
即便如此,众人也没停下来,摸着黑继续往回走。
而就在这个时候,前面忽然有枪声想起来,紧接着便听见有人高喊。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不用说,这是遇上劫道儿的了。
每到红榔头市的时候,一些土匪绺子就会往各处派探子。
只要看见有棒槌伙子的窝棚,或者见到新砍出来的兆头,立刻就安排人追踪,半路打劫。
曲绍扬他们在山里弄出那么大的动静,早就被藏在山林间的绺子察觉。
山顶陡峭险峻不方便,这些人便守在山下,想要来个以逸待劳。
然后,所有人都点上旱烟袋叼在嘴里。
曲绍扬和孟兰心在中间,两个炮手在最外边,伙计们挨着曲绍扬二人。
众人就这么横着一排,握紧了各自手中的枪和索拨棍,慢慢朝着那棵老椴树跟前儿走。
随着他们逐渐接近,前面那一棵人参的具体模样,也映入众人眼帘。
好家伙,这棵参的植株竟然有一人高,茎秆差不多有手指粗。
上面那一朵参籽比成人的拳头还大些,一粒粒参籽晶莹剔透、红艳欲滴。
“我的老天爷,我这辈子我也没见过这么大的参啊。”伙计老张一看那参,惊叹道。
其他伙计也是一样,都惊呆了,不自觉的就要往前面走。
这时候,曲绍扬忽然喊了一声,“小心。”
话音未落,从荒草丛中边蹿出了那条隐匿行迹的白山青蟒。
白山青蟒,是长白山中一种十分罕见的大蛇,粗可如桶,长可数丈。
那白山青蟒见有人过来,立即就昂起了脑袋,挺直了前半截儿身子。
好家伙,这玩意儿足有一人多高,尾巴在草丛里迅速摆动,快速的朝着曲绍扬等人就蹿了过来。
曲绍扬大喝一声,“抽烟,喷烟。”
众人齐齐猛吸了一口烟袋,朝着白山青蟒的的方向就喷了过去。
都说是一物降一物,这话还真不假,毒蛇最怕旱烟雾。
那白山青蟒被浓烈的旱烟味儿熏的有些难受,立刻将头一扭,朝着那株人参游过去。
然后快速的盘成一团,只竖起了脑袋,吐着鲜红的信子,三角眼恶狠狠的盯着曲绍扬等人,不让他们靠近。
白山青蟒守在人参王旁边,旁人无法靠近,自然也就没办法抬参。
曲绍扬见状大喊,“老张,你快去看看那棵椴树下面,是不是有树洞?
有的话,就把咱带来的旱烟叶子塞树洞里点燃。”
这是为了防止白山青蟒返回树洞,到时候又得麻烦。
紧接着,曲绍扬喊那两个炮手随时留意附近,当心金钱豹偷袭。
剩下的人,一边抽烟一边喷烟,再把手中抹了烟油子的索拨棍,往白山青蟒身边杵。
白山青蟒害怕烟油子那味道,可它又不甘心就这么走了,于是身子猛地一窜,朝着曲绍扬就扑了过来。
曲绍扬这会儿也豁出去了,一边用力的喷着烟雾,一边把索拨棍可劲儿往白山青蟒嘴边杵。
孟兰心一看自家男人有危险,联合另外几个伙计,也齐心合力把索拨棍杵向那白山青蟒。
旱烟油子的味道十分霸道,是所有蛇类都怕的东西。
白山青蟒虽然比一般的蛇都大,可它也怕这味道。
这家伙实在是忍受不了,扭头就往老椴树那边跑,想要钻进树洞去。
结果,还不等它来到老椴树跟前儿呢,一股燃烧的十分浓烈的旱烟味儿就飘了出来。
那白山青蟒连老家都被端窝儿了,实在没办法,只得一扭头,朝着平台边缘快速游走。
见那白山青蟒走了,众人都松了口气,不想此时忽然传来了豹子的吼叫声。
原来是那金钱豹并没有走远,而是藏在了暗处。
见曲绍扬等人撵走了白山青蟒,金钱豹卷土重来,想要阻拦曲绍扬他们抬参。
两名炮手端着枪,立刻朝着那金钱豹开火。
他们记着曲绍扬的嘱咐呢,不能真的打死金钱豹,主要是吓唬跑了就行。
子弹擦着金钱豹的皮毛呼啸而过,打在了泥地上。
金钱豹果然被吓住了,不敢再去扑曲绍扬,但它也不甘心离开,只能不断地围着众人徘徊,发出怒吼声。
金钱豹不走,曲绍扬就没办法给这棵人参戴笼头,抬棒槌。
没办法,众人也只能豁出去了,一起端着枪,边大声吼叫着,边朝着半空开枪。
砰砰砰的枪声接连响起,金钱豹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到底是怕了,只能厉吼一声,扭身跑了。
守护人参王的两只灵兽已经被吓走了,曲绍扬仰头,朝着悬崖之上大喊,“看住了上面,我们好抬棒槌。”
上头的人大声应和,“把头放心,大吉大利。”
紧接着,曲绍扬又吩咐孟兰心等人,“兰心,你带着王炮头、齐炮头护驾,其余人跟着饿哦戴笼头、开盘子、抬棒槌。”
护驾,本来是保护皇帝的话。
因为人参是百草之王,所以保护人参,也可以称为护驾。
戴笼头,原本的意思是给牛马拴上绳索,避免其乱跑,便于驱使。
传说中,人参如果不想出山时,哪怕是被人发现了,也可以瞬间遁走,跑的无影无踪。
放山的人就想出了对策,用两头各拴着一枚铜钱的红绳栓柱人参,这人参就跑不掉了,所以也叫戴笼头。
开盘子,就是采挖人参之前,先把人参周围的杂草、石头、灌木等清理干净,便于挖掘。
抬棒槌,就是采挖人参了,放山有讲究,不能叫挖,要叫抬,从土里抬出来。
曲绍扬面对那棵人参,深色庄重的双膝跪地,将双手举过头顶,磕了三个头拜谢山神爷。
这才高喊一声,“戴笼头,摆五龙困王阵。”
说完,曲绍扬从背筐的鹿皮囊中,取出了自己的棒槌锁,缠在了这棵人参的茎秆上。
紧接着,曲绍扬从地上起来,换一个伙计过来,把另一条棒槌锁,也挂在了那棵人参的茎秆上。
就这样,前后五个人,挂上了五条棒槌锁,这就是五龙困王阵。
五龙困王阵,是曲绍扬以前听一些老把头们说的。
人参王不同于普通的人参,必须要用五龙困王阵才能将其困住,不然的话,这参王就跑了。
当然,讲这规矩的老把头,也没见过参王,谁都无法验证是否有效。
曲绍扬也只是照着老辈人传说的,这么做而已。
紧接着,曲绍扬又吩咐那些炮手、伙计们,面朝外,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把守,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而孟兰心,则是留神盯着这些炮手和伙计。
等所有人都各就各位了,曲绍扬这才从鹿皮囊中拿出了鹿骨钎子、快当斧子、快当剪子等工具,一一摆放在一块红布上。
然后拿着鹿骨钎子,开始一点一点耐心的拨开土皮。
这棵人参王的根系十分发达,曲绍扬开的盘子大概有三尺见方。
挖地半尺多深,才看见人参的芦头。
这人参的年龄就像树的年轮一样,可以从芦头上体现出来。
芦头越长,上边的芦碗儿越密,说明这人参的年份越久。
眼前这棵参的芦头上,芦碗密密麻麻层层迭迭,根本无法辨认具体有多少。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这棵参的年头相当久了。
曲绍扬不敢大意,就这么一点一点的拨拉土,慢慢往外抬参。
天色已晚,曲绍扬就在平台上点燃篝火,上头的人用绳子顺下来干粮和水,曲绍扬他们简单的对付一口。
晚间,曲绍扬就守在那棵参跟前儿,其他人各自守着自己的位置轮流小睡一会儿,谁也不敢大意。
第二天一大清早,曲绍扬就起来继续抬参。
即便如此,这一棵参,也花费了将近三天多的时间,才算彻底抬出来。
当整苗参出土的时候,曲绍扬直接惊呆了。
这苗参的重量,要比当初那苗凤翔还重一些,最关键的是这苗参的形状。
人参的芦头高高昂起,犹如带着角的龙,芦头上遍是芦碗,犹如龙鳞。
再看那参的身形,根本不似人形,反而如画上的龙形蛇势,像一条正在腾飞的龙。
最让人奇怪的是,这苗参竟然在前后分别长着一对支根,犹如龙爪。
曲绍扬想起当初师父的话来,凤翔出土的时候,刘东山说过,传言长白山中有龙参,形状像龙一般。
当年的老罕王努尔哈赤,就是在长白山中挖到了一苗龙参。
人参是草中之王,龙是生灵之王,龙参现身,意味着人王出世。
就此,努尔哈赤率领部下开始大肆征战,龙参出土后的第三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的后金政权。
当然,这些都只是民间传说,不过是给满清统治天下造势而已,不足取信。
但眼前着苗参,十分罕见,曲绍扬感觉着,应该比凤翔还贵重,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参王。
曲绍扬激动不已,他思量再三,又把人参横放在参窝子当中,重新拴上五道棒槌锁,再用土一点一点埋起来。
曲绍扬不想让任何人看到这苗参的真面目,他怕引出麻烦来。
布置好了这一切,曲绍扬高声喊着上面的人,去扒树皮、挖苔藓。
一般来说,打参包子都是用桦树皮,因为这东西比较容易整张揭下来,而且韧性也够。
至于苔藓,必须是背阴坡,或者河边礁石上新鲜的青苔。
这种苔藓颜色翠绿,含水量足,包裹到人参上面,可以使人参一直保持新鲜。
上面的人听到命令后,立刻就去扒树皮挖苔藓了,之后,顺子从悬崖上头下来,把东西交给了曲绍扬。
曲绍扬在顺子耳边小声嘀咕几句,他让顺子立刻返回曲家大院。
再调四个炮头,八个伙计过来,两两一伙,秘密分布在回家的途中接应。
顺子一听就明白了,立刻不声不响的爬上去,然后迅速离开。
守在山头上的人都知道规矩,不该问的绝对不问,只安心的守卫在上面。
曲绍扬接过了桦树皮和苔藓,然后下令让众伙计们面朝外,警戒好。
然后曲绍扬将桦树皮小心展开,铺上厚厚的苔藓,在苔藓上撒一层湿润的人参窝子土。
这才亲手慢慢挖出埋在浮土中的人参,小心翼翼的放在苔藓上。
用苔藓将人参王包裹好,再紧紧的卷进桦树皮筒。
曲绍扬招呼了孟兰心过来,帮他把参包子用绑腿紧紧的捆在身上。
“拿水壶来。”曲绍扬招呼了一声,有伙计拎过来一个皮囊,里面装着水。
曲绍扬拔掉皮囊上的塞子,交给孟兰心,让孟兰心将水囊中的水淋在他的手上。
曲绍扬用力的搓洗双手,然后将手上的水甩干净,跪在地上,朝着四方各磕一个头,这就是拜四方山神土地。
紧接着,曲绍扬指天发誓,“皇天后土在上,山神爷作证,我曲绍扬对天盟誓,从此洗手,永不进山抬参。”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愕不已。
“绍扬,你?”
伙计们不敢问,孟兰心敢啊,她不解的看向曲绍扬,不明白丈夫为什么要起这样的誓言。
“兰心,一个人的福缘是有限的。
我来东北这些年,已经得了不少人参。这苗参王到手,我也该知足了。”曲绍扬叹道。
孟兰心一想,也对。
以曲绍扬如今的身家来说,一般的人参,已经不值当他出手了。
可是这参王,几百年也难得出一次,那得是多大的福报,还能再遇见啊?
所以,曲绍扬才说,从今往后洗手不再抬参了。
洗手谢山后,曲绍扬第一个爬上悬崖,这会儿已经是未时末了,曲绍扬宣布立即下山。
山上的窝棚等众多东西全都不管了,等他们安全下山以后,再派人回来取。
众人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谁也没反对,立刻跟着曲绍扬往山下走。
曲绍扬安排了四个护卫在前面开路,中间是两个炮手,然后是曲福和那些伙计们。
曲绍扬和孟兰心在曲福他们后面,最后,是剩下的护卫。
就这样,一行快速往山下走,过程中谁也不许说话,更不能瞻前顾后。
曲绍扬和孟兰心,还有那几个护卫,落后众人一里多地,悄悄跟在最后面。
山林之中天黑的早,不等到酉时呢,林子里就挺暗了。
即便如此,众人也没停下来,摸着黑继续往回走。
而就在这个时候,前面忽然有枪声想起来,紧接着便听见有人高喊。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不用说,这是遇上劫道儿的了。
每到红榔头市的时候,一些土匪绺子就会往各处派探子。
只要看见有棒槌伙子的窝棚,或者见到新砍出来的兆头,立刻就安排人追踪,半路打劫。
曲绍扬他们在山里弄出那么大的动静,早就被藏在山林间的绺子察觉。
山顶陡峭险峻不方便,这些人便守在山下,想要来个以逸待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关东参王,民国:关东参王最新章节,民国:关东参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关东参王,民国:关东参王最新章节,民国:关东参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