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愿意退让的三个地方,除了休战诸邦之外,剩下的两个卡洛都不想要。
在上次关于加里曼丹岛的冲突中,西班牙已经占领了库台苏丹国。要是再往南部扩张,西班牙可就接管了荷兰在加里曼丹岛的所有土地。
如此一来,加里曼丹岛的局势就从西班牙,荷兰殖民竞争,英国置身于世外变成了英国与西班牙的直接竞争。
卡洛可不想在这么远的地方与英国有殖民竞争,光是来返于本土和加里曼丹岛所需要的时间,就已经是相当巨大的花费了。
新几内亚岛也是同理。卡洛让菲律宾殖民地派出殖民队加入新几内亚岛殖民的原因,是为了拖延其他列强殖民新几内亚岛的速度。
如今西班牙在新几内亚岛的殖民已经很有成效,要是再有英国人的支持,拿到半个新几内亚岛都不夸张。
但问题是,新几内亚岛和加里曼丹岛有着同样尴尬的处境,那就是距离西班牙本土太远。
再加上西班牙人口不多,卡洛在短期内没有任何开发这些土地的打算。
维持这些殖民地也需要巨大的开支,因此卡洛真正看重的,也就只有英国的第三个条件,休战诸邦。
不过西班牙对休战诸邦的看重并不能直接表现出来,需要采取一种类似于无奈的妥协来获得这片地区。
要是西班牙主动的索要这片地区,英国人就会怀疑西班牙的动机。要是让英国人发现了中东半岛的大片油田,此时的西班牙是守不住已经占领的中东土地的。
只有被动接受这片土地,英国人才不会怀疑西班牙政府的动机,西班牙才能积蓄力量来保护这片土地。
只要能够扛过一战,一战后的西班牙是绝对有能力能守住这片土地的。到时候经历了世界大战的欧洲列强在短时间内根本不会恢复元气,哪怕是强大的大英帝国,也无力再发动一次列强级别的大战了。
卡洛并未和英国大使会谈多久,只是确定了西班牙和英国在刚果南部土地的冲突应当保持理智和退让的态度。
至于后续英国人应该付出哪些补偿,那是西班牙政府应该去和英国人商谈的事情。
虽然西班牙和英国对于刚果南部的土地归属达成了妥协,但对于葡萄牙,双方默契的没有提及。
别看两国达成妥协似乎有修复关系的趋势,实际上英国和西班牙政府都明白,这样的妥协只是无奈之举。
而在妥协达成之后,接下来两国对葡萄牙政府的拉拢将成为两国政府的主要政策。
英国方面不愿意看到葡萄牙倒向西班牙那边,西班牙则要抓紧机会继续离间葡萄牙与英国之间的关系。
经过英国和西班牙政府长时间的谈判,双方终于就刚果南部土地问题达成了妥协。
葡萄牙已经获得的卢恩达王国和布翁达王国仍然属于葡萄牙,这也算是完成了当初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地置换时所达成的提议。
西班牙获得卢恩达王国北部的库巴王国,葡萄牙获得卢恩达王国东部的卢巴王国,这算是对葡萄牙的另一种补偿。
至于最关键的巴罗瑟兰王国,穆瓦塔卡曾贝王国,马拉维王国以及叶克王国则被英国人拿下,去构建英国计划中的开罗开普敦连线。
为了补偿西班牙,英国还需要付出休战诸邦,同时允许西班牙的商人和移民自由进出刚果南部的土地。
当然,葡萄牙人也是同理。这也算给了葡萄牙政府一点面子,让葡萄牙政府不至于什么也得不到。
在两国达成一致意见之后,柏林会议关于刚果南部土地的争论也就很快结束。
本来这场争论就是因为英国和西班牙的竞争所引起的,既然两国的竞争已经不存在,那这个议题自然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其他的列强对于英国和西班牙所达成的妥协并未有丝毫的干涉,他们也不会在这样的小事上得罪英国和西班牙。
在第一个议题结束之后,柏林会议也很快迎来了第二个议题,那就是关于瓜非非洲的议题。
欧洲各国对于非洲都有自己的殖民计划,在柏林会议上,各国都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殖民计划,其中也有很多冲突之处。
为了避免列强国家在非洲殖民中的冲突,德国首相俾斯麦提出了关于有效占领的规定。
所谓的有效占领,即与会各国今后在非洲沿岸土地建立殖民地或者建立保护国时,需通知其他参与会议的国家,以便其他国家提出自己的要求。
同时,各国想要建立殖民地,必须确保自己拥有可以保护欧洲各国现有权利的统治力量,并且确保在必要时刻遵守规定条件下的贸易自由与过境自由,只有遵循以上条件才被视为有效占领,也就是所谓的合法殖民地。
而这样的合法殖民地会得到所有参与会议的国家的承认,任何国家不得破坏其他国家的合法殖民地,需尊重其他国家的势力范围。
俾斯麦首相所提出的有效占领原则得到了许多欧洲国家的支持,但对于英国政府来说,这样的提议影响还是很大的。
众所周知,目前占领非洲土地最多的国家就是大英帝国。
在其他国家对非洲的占领还只局限于海岸的时候,英国已经建立了开普殖民地和埃及殖民地,且已经深入非洲内陆的苏丹。
如果按照俾斯麦首相所提出的有效占领原则,实际上英国现有的三大非洲殖民地都不满足合法殖民地的要求。
虽然也没有不开眼的国家会在这三个地方和英国展开殖民竞争,但这种名义上的不合法,也始终会让大英帝国遭受限制。
已经占领的埃及,南非和苏丹地区还好,英国已经形成有效的统治,其他国家也很难破坏英国的殖民地。
但在非洲大陆的其他地方,英国将和其他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线,大家都需要建立合法的殖民地才能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
这也代表着英国将面临以德法为首的欧洲列强的正面竞争,还没有被确立殖民统治的非洲海岸,也将会迎来更加激烈的殖民与争夺。
纵使英国代表据理力争,他们也无法反驳有多个国家支持的有效占领原则。
德国和法国在其中都看到了好处,有着德法两大列强支持,英国除非获得同等级列强的支持,否则是无法阻止有效占领原则被加入条约当中的。
但问题是,俄国因为和英国在中亚地区的矛盾,是不可能支持英国的。
而奥匈帝国又是德国的盟友,奥匈帝国不可能背叛自己的盟友去支持英国。
剩下的西班牙和意大利更不可能支持英国,前者刚刚和英国爆发了殖民冲突,冲突解决才没几天的时间。后者和英国没有丝毫利益联系,而且意大利同样也是殖民非洲的强力国家。
不知不觉间,英国在柏林会议上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最终的结果也很明显了,英国代表根本无法阻止有效占领原则被加入条约当中,他们也只能寻求更多的有利于英国方面的条款。
卡洛也只是在西班牙政府和英国政府谈拢之后略微关注了一下柏林会议的局势,随后就不再关注会议的谈判情况了。
关于非洲的瓜分还需要谈判很久,毕竟涉及到多个列强以及欧洲国家,大家都不愿意嘴中的肥肉被其他人抢走。
估计这场会议最快也要等年底才能结束,慢的话甚至要拖到明年才能有结果。
对于卡洛来说,倒也并不着急等待柏林会议结束。在这场殖民地冲突事件中,卡洛已经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已经算得上是收获满满了。
休战诸邦那边,卡洛暂时不打算派兵征服。
反正英国人已经许诺西班牙可以殖民这片土地,早一些征服晚一些征服都是一样的,反正在石油发现之前这片土地也没什么价值。
晚一点拿到这片土地还能让英国人看到西班牙的不情愿,他们对西班牙占领休战诸邦的防备自然也会降低。
根据皇家安全情报局对葡萄牙国内局势的关注,到目前为止,葡萄牙和英国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被严重破坏。
柏林会议已经开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葡萄牙国内还是时不时会爆发民众游行。葡萄牙人高举着“反抗英国殖民讹诈”的横幅,浩浩荡荡的走在葡萄牙的大街小巷。
这样的游行获得了许多葡萄牙人的支持,甚至葡萄牙在一夜之间还多出了许多个反对英葡同盟的党派。
这些葡萄牙人认为,所谓的英葡同盟严重破坏了本该联合在一起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关系,这是英国人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强行干涉。
在英国抢走葡萄牙刚果南部殖民地以前,英国就已经强行抢走了西班牙的直布罗陀,这是有前科的。
葡萄牙政府不能再信任英国,应该和英国政府保持距离,防止葡萄牙的殖民地进一步被英国吞并。
这次冲突事件中作为西班牙国王的卡洛高调支持葡萄牙的态度赢取了许多葡萄牙人的好感,这也让葡萄牙人中有许多人开始支持伊比利亚主义,就是所谓的伊比利亚联合思想。
伊比利亚主义也称泛伊比利亚主义,之前主要在西班牙国内存在,目前已经广泛传播到了葡萄牙国内。
伊比利亚主义最早是由西班牙鹰派主义者提出,目的是为了统一伊比利亚半岛,将葡萄牙纳入西班牙的统治范围。
传入葡萄牙国内之后,葡萄牙知识分子对其思想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但也差不多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联合起来组建联邦的思路。
支持伊比利亚主义的葡萄牙学者认为,光靠葡萄牙的力量很难与英国这样的列强抗衡。唯有西班牙和葡萄牙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强大的伊比利亚联邦,才能抗衡外界类似英国的干扰因素。
这些学者很有文化水平,他们并不是张口就来,而是拿出了很多数据证明伊比利亚联邦的强大。
如果西班牙和葡萄牙真的能组建联邦,这个联邦将拥有超过2700万的人口,并且几乎独占整个伊比利亚半岛。
这个新的国家将拥有世界第五的陆军,世界第五的海军以及世界第二的殖民地,工业和经济水平也是世界前五。
如此一来,传统的欧洲五大列强就会变成欧洲六大列强,甚至这个伊比利亚联邦的综合实力还会超过奥匈帝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等列强。
葡萄牙国内的伊比利亚主义者所提出的各项数据是相当合理的,这个所谓的伊比利亚联邦所展现出来的实力更是相当夸张的。
也正因为如此,伊比利亚主义在葡萄牙瞬间成为备受关注的思想。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都表达了对这种主义的支持,在葡萄牙政府和王室软弱无能的背景之下,支持伊比利亚主义似乎也成了一种潮流。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葡萄牙新成立了很多有关于伊比利亚主义的党派。
在这些党派当中,有两个党派已经发展出了一定的规模,分别是大伊比利亚党和联邦党。
大伊比利亚党由那些支持伊比利亚主义的葡萄牙文学家号召创立,目前已经得到了葡萄牙文学界的支持。
而联邦党则由葡萄牙政坛的反对党成立,他们对于建立葡萄牙西班牙联邦的欲望并没有那么强烈,更像是借着这样的风口拉拢更多的葡萄牙民众支持自己。
国内不断兴起的伊比利亚主义让葡萄牙政府很是头疼。得知消息的路易斯一世面色铁青,他猜测葡萄牙国内不断涌现的支持联邦的知识分子有可能是西班牙出资支持的。
但问题是,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他也不可能平白问责西班牙政府。
最多只能让政府将这些支持伊比利亚主义的人抓起来,但这么做有些时候只会酿造更大的麻烦。
目前葡萄牙国内的游行浪潮还没有冷却,要是再爆出葡萄牙政府强行抓捕伊比利亚主义者,只会再次点燃民众的游行浪潮。
民众在这次事件中对政府和王室的失望已经溢于言表了,要是路易斯一世再做什么傻事,还真的保不齐民众中会有激进主义者,强行推动革命来促进联邦的形成。
别看那些知识分子一个个喊着组成联邦有什么什么好处,路易斯一世明白,只要西班牙和葡萄牙组建了联邦,葡萄牙政府将丧失所有话语权。
西班牙国王卡洛还是很有手段的,要是让他兼并了葡萄牙,葡萄牙未必能像上一次被吞并那样,找到机会还能再次独立。
在上次关于加里曼丹岛的冲突中,西班牙已经占领了库台苏丹国。要是再往南部扩张,西班牙可就接管了荷兰在加里曼丹岛的所有土地。
如此一来,加里曼丹岛的局势就从西班牙,荷兰殖民竞争,英国置身于世外变成了英国与西班牙的直接竞争。
卡洛可不想在这么远的地方与英国有殖民竞争,光是来返于本土和加里曼丹岛所需要的时间,就已经是相当巨大的花费了。
新几内亚岛也是同理。卡洛让菲律宾殖民地派出殖民队加入新几内亚岛殖民的原因,是为了拖延其他列强殖民新几内亚岛的速度。
如今西班牙在新几内亚岛的殖民已经很有成效,要是再有英国人的支持,拿到半个新几内亚岛都不夸张。
但问题是,新几内亚岛和加里曼丹岛有着同样尴尬的处境,那就是距离西班牙本土太远。
再加上西班牙人口不多,卡洛在短期内没有任何开发这些土地的打算。
维持这些殖民地也需要巨大的开支,因此卡洛真正看重的,也就只有英国的第三个条件,休战诸邦。
不过西班牙对休战诸邦的看重并不能直接表现出来,需要采取一种类似于无奈的妥协来获得这片地区。
要是西班牙主动的索要这片地区,英国人就会怀疑西班牙的动机。要是让英国人发现了中东半岛的大片油田,此时的西班牙是守不住已经占领的中东土地的。
只有被动接受这片土地,英国人才不会怀疑西班牙政府的动机,西班牙才能积蓄力量来保护这片土地。
只要能够扛过一战,一战后的西班牙是绝对有能力能守住这片土地的。到时候经历了世界大战的欧洲列强在短时间内根本不会恢复元气,哪怕是强大的大英帝国,也无力再发动一次列强级别的大战了。
卡洛并未和英国大使会谈多久,只是确定了西班牙和英国在刚果南部土地的冲突应当保持理智和退让的态度。
至于后续英国人应该付出哪些补偿,那是西班牙政府应该去和英国人商谈的事情。
虽然西班牙和英国对于刚果南部的土地归属达成了妥协,但对于葡萄牙,双方默契的没有提及。
别看两国达成妥协似乎有修复关系的趋势,实际上英国和西班牙政府都明白,这样的妥协只是无奈之举。
而在妥协达成之后,接下来两国对葡萄牙政府的拉拢将成为两国政府的主要政策。
英国方面不愿意看到葡萄牙倒向西班牙那边,西班牙则要抓紧机会继续离间葡萄牙与英国之间的关系。
经过英国和西班牙政府长时间的谈判,双方终于就刚果南部土地问题达成了妥协。
葡萄牙已经获得的卢恩达王国和布翁达王国仍然属于葡萄牙,这也算是完成了当初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地置换时所达成的提议。
西班牙获得卢恩达王国北部的库巴王国,葡萄牙获得卢恩达王国东部的卢巴王国,这算是对葡萄牙的另一种补偿。
至于最关键的巴罗瑟兰王国,穆瓦塔卡曾贝王国,马拉维王国以及叶克王国则被英国人拿下,去构建英国计划中的开罗开普敦连线。
为了补偿西班牙,英国还需要付出休战诸邦,同时允许西班牙的商人和移民自由进出刚果南部的土地。
当然,葡萄牙人也是同理。这也算给了葡萄牙政府一点面子,让葡萄牙政府不至于什么也得不到。
在两国达成一致意见之后,柏林会议关于刚果南部土地的争论也就很快结束。
本来这场争论就是因为英国和西班牙的竞争所引起的,既然两国的竞争已经不存在,那这个议题自然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其他的列强对于英国和西班牙所达成的妥协并未有丝毫的干涉,他们也不会在这样的小事上得罪英国和西班牙。
在第一个议题结束之后,柏林会议也很快迎来了第二个议题,那就是关于瓜非非洲的议题。
欧洲各国对于非洲都有自己的殖民计划,在柏林会议上,各国都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殖民计划,其中也有很多冲突之处。
为了避免列强国家在非洲殖民中的冲突,德国首相俾斯麦提出了关于有效占领的规定。
所谓的有效占领,即与会各国今后在非洲沿岸土地建立殖民地或者建立保护国时,需通知其他参与会议的国家,以便其他国家提出自己的要求。
同时,各国想要建立殖民地,必须确保自己拥有可以保护欧洲各国现有权利的统治力量,并且确保在必要时刻遵守规定条件下的贸易自由与过境自由,只有遵循以上条件才被视为有效占领,也就是所谓的合法殖民地。
而这样的合法殖民地会得到所有参与会议的国家的承认,任何国家不得破坏其他国家的合法殖民地,需尊重其他国家的势力范围。
俾斯麦首相所提出的有效占领原则得到了许多欧洲国家的支持,但对于英国政府来说,这样的提议影响还是很大的。
众所周知,目前占领非洲土地最多的国家就是大英帝国。
在其他国家对非洲的占领还只局限于海岸的时候,英国已经建立了开普殖民地和埃及殖民地,且已经深入非洲内陆的苏丹。
如果按照俾斯麦首相所提出的有效占领原则,实际上英国现有的三大非洲殖民地都不满足合法殖民地的要求。
虽然也没有不开眼的国家会在这三个地方和英国展开殖民竞争,但这种名义上的不合法,也始终会让大英帝国遭受限制。
已经占领的埃及,南非和苏丹地区还好,英国已经形成有效的统治,其他国家也很难破坏英国的殖民地。
但在非洲大陆的其他地方,英国将和其他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线,大家都需要建立合法的殖民地才能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
这也代表着英国将面临以德法为首的欧洲列强的正面竞争,还没有被确立殖民统治的非洲海岸,也将会迎来更加激烈的殖民与争夺。
纵使英国代表据理力争,他们也无法反驳有多个国家支持的有效占领原则。
德国和法国在其中都看到了好处,有着德法两大列强支持,英国除非获得同等级列强的支持,否则是无法阻止有效占领原则被加入条约当中的。
但问题是,俄国因为和英国在中亚地区的矛盾,是不可能支持英国的。
而奥匈帝国又是德国的盟友,奥匈帝国不可能背叛自己的盟友去支持英国。
剩下的西班牙和意大利更不可能支持英国,前者刚刚和英国爆发了殖民冲突,冲突解决才没几天的时间。后者和英国没有丝毫利益联系,而且意大利同样也是殖民非洲的强力国家。
不知不觉间,英国在柏林会议上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最终的结果也很明显了,英国代表根本无法阻止有效占领原则被加入条约当中,他们也只能寻求更多的有利于英国方面的条款。
卡洛也只是在西班牙政府和英国政府谈拢之后略微关注了一下柏林会议的局势,随后就不再关注会议的谈判情况了。
关于非洲的瓜分还需要谈判很久,毕竟涉及到多个列强以及欧洲国家,大家都不愿意嘴中的肥肉被其他人抢走。
估计这场会议最快也要等年底才能结束,慢的话甚至要拖到明年才能有结果。
对于卡洛来说,倒也并不着急等待柏林会议结束。在这场殖民地冲突事件中,卡洛已经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已经算得上是收获满满了。
休战诸邦那边,卡洛暂时不打算派兵征服。
反正英国人已经许诺西班牙可以殖民这片土地,早一些征服晚一些征服都是一样的,反正在石油发现之前这片土地也没什么价值。
晚一点拿到这片土地还能让英国人看到西班牙的不情愿,他们对西班牙占领休战诸邦的防备自然也会降低。
根据皇家安全情报局对葡萄牙国内局势的关注,到目前为止,葡萄牙和英国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被严重破坏。
柏林会议已经开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葡萄牙国内还是时不时会爆发民众游行。葡萄牙人高举着“反抗英国殖民讹诈”的横幅,浩浩荡荡的走在葡萄牙的大街小巷。
这样的游行获得了许多葡萄牙人的支持,甚至葡萄牙在一夜之间还多出了许多个反对英葡同盟的党派。
这些葡萄牙人认为,所谓的英葡同盟严重破坏了本该联合在一起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关系,这是英国人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强行干涉。
在英国抢走葡萄牙刚果南部殖民地以前,英国就已经强行抢走了西班牙的直布罗陀,这是有前科的。
葡萄牙政府不能再信任英国,应该和英国政府保持距离,防止葡萄牙的殖民地进一步被英国吞并。
这次冲突事件中作为西班牙国王的卡洛高调支持葡萄牙的态度赢取了许多葡萄牙人的好感,这也让葡萄牙人中有许多人开始支持伊比利亚主义,就是所谓的伊比利亚联合思想。
伊比利亚主义也称泛伊比利亚主义,之前主要在西班牙国内存在,目前已经广泛传播到了葡萄牙国内。
伊比利亚主义最早是由西班牙鹰派主义者提出,目的是为了统一伊比利亚半岛,将葡萄牙纳入西班牙的统治范围。
传入葡萄牙国内之后,葡萄牙知识分子对其思想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但也差不多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联合起来组建联邦的思路。
支持伊比利亚主义的葡萄牙学者认为,光靠葡萄牙的力量很难与英国这样的列强抗衡。唯有西班牙和葡萄牙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强大的伊比利亚联邦,才能抗衡外界类似英国的干扰因素。
这些学者很有文化水平,他们并不是张口就来,而是拿出了很多数据证明伊比利亚联邦的强大。
如果西班牙和葡萄牙真的能组建联邦,这个联邦将拥有超过2700万的人口,并且几乎独占整个伊比利亚半岛。
这个新的国家将拥有世界第五的陆军,世界第五的海军以及世界第二的殖民地,工业和经济水平也是世界前五。
如此一来,传统的欧洲五大列强就会变成欧洲六大列强,甚至这个伊比利亚联邦的综合实力还会超过奥匈帝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等列强。
葡萄牙国内的伊比利亚主义者所提出的各项数据是相当合理的,这个所谓的伊比利亚联邦所展现出来的实力更是相当夸张的。
也正因为如此,伊比利亚主义在葡萄牙瞬间成为备受关注的思想。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都表达了对这种主义的支持,在葡萄牙政府和王室软弱无能的背景之下,支持伊比利亚主义似乎也成了一种潮流。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葡萄牙新成立了很多有关于伊比利亚主义的党派。
在这些党派当中,有两个党派已经发展出了一定的规模,分别是大伊比利亚党和联邦党。
大伊比利亚党由那些支持伊比利亚主义的葡萄牙文学家号召创立,目前已经得到了葡萄牙文学界的支持。
而联邦党则由葡萄牙政坛的反对党成立,他们对于建立葡萄牙西班牙联邦的欲望并没有那么强烈,更像是借着这样的风口拉拢更多的葡萄牙民众支持自己。
国内不断兴起的伊比利亚主义让葡萄牙政府很是头疼。得知消息的路易斯一世面色铁青,他猜测葡萄牙国内不断涌现的支持联邦的知识分子有可能是西班牙出资支持的。
但问题是,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他也不可能平白问责西班牙政府。
最多只能让政府将这些支持伊比利亚主义的人抓起来,但这么做有些时候只会酿造更大的麻烦。
目前葡萄牙国内的游行浪潮还没有冷却,要是再爆出葡萄牙政府强行抓捕伊比利亚主义者,只会再次点燃民众的游行浪潮。
民众在这次事件中对政府和王室的失望已经溢于言表了,要是路易斯一世再做什么傻事,还真的保不齐民众中会有激进主义者,强行推动革命来促进联邦的形成。
别看那些知识分子一个个喊着组成联邦有什么什么好处,路易斯一世明白,只要西班牙和葡萄牙组建了联邦,葡萄牙政府将丧失所有话语权。
西班牙国王卡洛还是很有手段的,要是让他兼并了葡萄牙,葡萄牙未必能像上一次被吞并那样,找到机会还能再次独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国崛起:西班牙,帝国崛起:西班牙最新章节,帝国崛起:西班牙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国崛起:西班牙,帝国崛起:西班牙最新章节,帝国崛起:西班牙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