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作为袁术的第一宠臣,杨弘在袁术称帝之后,直接被袁术封为大乾司徒,位列三公。

  杨弘一开口,韩胤、李业、郑浑、袁胤等袁术旧臣同时附和道:

  “司徒大人所言极是,如今我大乾蒸蒸日上,实在不宜迁都。”

  “陛下若迁都,袁绍、曹操等奸贼还以为陛下怕了他们,定会变得越发猖狂,甚至卷土重来。”

  “迁都乃是大事,请陛下三思啊…”

  看到袁术旧臣都跳了出来,袁耀当即给御史大夫阎象使了个眼色。

  阎象顿时心领神会,出列说道:

  “诸位大人所言,都与我大乾迁都之事无关。

  金陵繁华远胜寿春,适合作为我大乾国都。

  我大乾国力越发强盛,迁都到更加繁华的金陵,难道还会阻碍大乾蒸蒸日上的势头吗?”

  “至于畏惧袁绍、曹操等贼子,更是无稽之谈。

  若是我军败在他们手上也就罢了,这理由勉强说得通。

  现在可是陛下御驾亲征,大破贼军!

  杀得袁绍与曹操等逆贼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陛下在这种情况下迁都,只要天下人不是傻子,就不会认为我大乾畏惧逆贼。”

  “臣以为迁都之事利大于弊,此事可行!”

  杨弘很是不满地看了阎象一眼,这阎象可是自己的老对手了。

  自从杨弘出仕之日起,阎象就一直与他作对。

  杨弘说东,阎象偏说西,说阎象是他杨弘的政敌也不为过。

  杨弘也曾想过动用某些手段,让陛下贬斥杨弘,将杨弘排挤出朝堂。

  可惜阎象抱上了太子袁耀的大腿,实在是不好对付,杨弘也只能作罢。

  杨弘能感觉到,太子殿下并不喜欢自己。

  以他的立场,想要投到太子麾下也很难,除非能完全舍弃家族利益。

  而杨家的利益,正是杨弘最不能割舍的东西。

  所以杨弘只能靠巴结袁术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有陛下在,起码太子不敢明目张胆的对付自己。

  可陛下若是把朝廷迁到金陵,那就不好说了。

  到了金陵,陛下的老臣们岂不任由太子搓圆揉扁?

  杨弘对阎象反驳道:

  “陛下,寿春有陛下刚刚建好的新殿,乃是我大乾威严所在。

  金陵城连个像样的皇宫都没有,何以奉社稷啊?”

  阎象还未说话,大乾尚书令李儒便笑道:

  “司徒大人,此事完全不用担心。

  太子殿下对陛下的孝心,天下人有目共睹。

  他一直想着陛下有朝一日能迁都金陵,他可以每日拜会陛下,聆听陛下教诲。

  所以太子殿下早就在金陵,专门为陛下建造了一座皇宫。”

  “金陵皇宫恢弘大气,面积是寿春皇宫的一倍。

  陛下住进金陵皇宫之中,那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执掌天下大权!”

  杨弘闻言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原来太子早有预谋,连皇宫都准备好了…

  这该怎么办?

  就在杨弘思考新说辞的时候,大乾国师于吉抚须笑道:

  “陛下,老臣近日见紫微星临近东南,光耀寰宇!

  其照耀的方向,正是金陵的方向。

  正应了我大乾迁都金陵。

  迁都金陵,乃是上上大吉之兆!

  若是困守寿春,则我大乾国运南测啊…”

  袁术很是迷信,于吉这番话,算是一锤定音之言。

  袁术手握玉玺,拍着龙椅道:

  “都听见没?

  国师都说了,帝气在金陵!

  迁都金陵,有助于我大乾提升国运 !

  你们不让朕迁都金陵,究竟是何居心?

  莫不是想损耗我大乾国运?”

  损耗国运,这罪名谁都担不起。

  杨弘、李业等一众臣子连忙跪倒在地,对袁术叩拜道:

  “臣等不敢!”

  “嗯,你们当然不敢。

  行了,都起来吧。

  迁都的事儿,就这么定下了。

  此事由太子全权负责,有敢阻碍迁都者,斩!”

  “臣等遵命。”

  商议妥当之后,朝廷立即宣布迁都金陵。

  大乾百姓得知此事后,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天子迁都理所当然。

  经过袁耀数年的经营,金陵城繁华无比,远不是寿春可比。

  以大乾第一大城为国都,这不是理所当然之事吗?

  天子不迁都,百姓们反而觉得不正常。

  至于袁绍、曹操等诸侯,就更没有闲心去管袁术迁都的事情了。

  明知道袁术迁都又能怎样?

  他们还能出兵讨伐大乾不成?

  这些攻打大乾的诸侯全部都吃了大亏,士卒伤亡惨重不说,连粮草辎重都损失了不少。

  在短时间内,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对大乾用兵。

  对于袁术迁都这件事,他们唯一的感慨就是…

  大乾越发不好对付了。

  大乾以寿春为国都的时候,他们努努力还能派兵打到寿春,威胁大乾的都城,引得大乾上下震动。

  现在人家迁都了,金陵是都城。

  金陵有长江天险,累死曹操也打不过去。

  大乾国都固若金汤、将士勇猛善战,他们该拿什么去打?

  短时间内,曹操已无良策破敌,只能容忍袁术建立起来的大乾与大汉共存。

  甚至如今的大汉,比大乾还弱小了不少。

  迁都至金陵侯,袁耀召集麾下的心腹文武们商议大事。

  袁耀坐于中间主位,对一众臣子们说道:

  “袁绍、曹操、刘备等诸侯虽被我军击败,可他们潜力尚存。

  经过数年休养之后,必然会对我大乾用兵。

  诸位觉得,我大乾当何以应对?”

  袁耀麾下谋臣鲁肃开口道:

  “此战我军损失也不小,我大乾三线作战,耗费了大量财力。

  现在想要劳师远征,攻打刘备、曹操并不妥当。

  依臣之见,我大乾也当以休养生息为主。

  只要我大乾国力强盛,击破诸侯、一统天下不过水到渠成之事。”

  李儒也开口道:

  “子敬之言,与臣不谋而合。

  此战我军能够得胜,也是仰赖大乾国力冠绝天下。

  如果我大乾能够持续扩大这个优势,那便可以无敌于天下。

  当年秦能吞并六国,正是因为秦之国力碾压六国。

  六国不论怎么打,结局都是输。”

  “我大乾如今就如强秦一般,只需提升国力,一统天下不过时间问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最新章节,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