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道于天 第五十三章 赢

小说:诏道于天 作者:桥下蓝花 更新时间:2024-09-26 07:50:5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穿过冬日的风,顾濯没有慢些走。

  他的神色看似如常平静,眼里的情绪却是寻常不见的淡漠,心情更是难得一次的不好。

  这与道休有关,但真正的原因还是裴今歌。

  是的,落在那座院落里头的狂风暴雪,不仅带走了那件单薄的衣衫,同时也为他带来了秀湖真人的死讯。

  这是顾濯所不愿看到的事实。

  而他得知此事的时候,道休恰好就在说那番话,于是他不留半点情面转身离开。

  当然,就算没有秀湖的死讯,顾濯也不会留在那里听完,因为他对那个故事毫无兴趣,因为他曾说过自己要走。

  言出必行从来都不是让人羞愧的事情。

  林挽衣的目光从走在前头的顾濯身上挪开,落在旁边的余笙身上,乌黑眼眸微转,忽然问道:“你是早就拜长公主为师了对吧?”

  余笙嗯了一声,温柔问道:“怎么了?”

  林挽衣连忙压低了声音,再把话头继续下去。

  “那你肯定很熟悉长公主的性情吧?”

  “应该……算得上是熟悉吧。”

  “这就好!我是想问问你,这次回去之后你俩会不会挨骂。”

  “我肯定不会挨骂。”

  “……那他呢?”

  “很有可能。”

  余笙答的十分诚恳,亦是久违的诚实。

  林挽衣听得却是眉眼郁郁。

  余笙看着她,眼里泛起一抹笑意,轻声说道:“不过这事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师父她满意。”

  林挽衣不假思索问道:“是什么?”

  余笙说道:“赢。”

  林挽衣听懂了。

  事实上,这个字也是余笙说给顾濯听的。

  这是她对他的唯一要求。

  无所谓风波险恶,不在乎人情世故。

  只要你赢了。

  那事情就能继续谈下去,有谈下去的资格,有谈下去的可能。

  否则,一切免谈。

  余笙当然不会把事情做到万事皆休那么绝,但也不可能再温柔下去。

  因为她今天的心情不太好,而原因恰好就落在某个人的身上,所以她在这件事情上有脾气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一行三人,两个生气。

  唯有林挽衣眼神明亮地高兴着。

  原因很简单。

  在她看来,赢这个字对顾濯而言,那就是最简单最普通的要求。

  ……

  ……

  午后时分,雪消云散。

  太阳重临大地。

  山巅寺前的那场宣道已经结束,道休大师在那将近两个时辰里,以旁观且亲历者的身份,向在座众人讲述了一遍当年的道主旧事。

  道门尚未灭绝,百年也不是千年。

  当年道门具体发生过什么事情,各家宗派里有不少相关的典籍记载,历史尚未被时间的长河淹没。

  虽说在场许多年轻人一心唯有大道,无心读史,但那些长老们却都是知道的。

  然而道休给出的这个‘故事’依旧让他们难以自拔。

  在这个故事当中,道休从道主的身上找到了一种新的可能,为百年前道门之败提出了一种假设。

  ——那种假设是道主在亲手把道门推向绝境。

  这也是他在对顾濯重提往事之时,第一句就带上了故事二字的原因——因为故事可以尽情地胡编乱造,而史实则不行。

  禅宗的经书往往如此,以各种故事或自身的经历,向听者婉转讲述其中道理。

  出于许多原因,大多数经书中的措辞往往极为深奥,简单的几个字却可以延伸出数十种意思,寻常人很难理解之余看了只想犯困,根本无法理解隐藏在其间的禅宗真义妙理。

  道休在这场宣道中用词简单,语气温和如春风,而在谈论到某些地方的时候,他却又能以亲历者的感受让自己的话里包含情绪,让听者为之心神荡漾至跌宕起伏,又当众人冷静下来的时候,或是微笑或是怅然地抛出一个颇具意趣的问题,让人们沉溺在思考当中。

  不见莲花凭空绽放,无数蚂蚁浴光而起,春花盛开于满天冬雪如此诸般异象,但这场宣道依旧是成功的。

  有将近十位修行者在此期间心有所悟,当场成功破境,更多人从中有所得,相信能在将来的道路上走得更为稳妥一些。

  只不过很多人都下意识忘记了一件事情——今天他们还得到过另外一份机缘。

  与这个被刻意遗忘的事实相比,在场的众人都知道今日道休大师的话将会被修订成册,继而开始流传在世俗当中被津津乐道,引发更多人的探讨。

  有些人则是往更深处思考,认为这是道休或者说慈航寺,在借此告诉天下禅宗决不能重蹈覆辙,沦为百年前的道门。

  那么,这句话是说给谁听的?

  思虑至此的每个人都禁不住想到了那两个字。

  ——大秦。

  ……

  ……

  当天的慈航寺不止发生了这些事情。

  秀湖真人的失踪被齐国使团发现,苦舟僧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原因当然是此事涉及到天命教。

  山门大阵不曾因此开启,但寺里巡逻的僧人变多了,每一位知客僧都被询问了一遍,却没有直接找出可疑的痕迹。

  因法会召开而前来的修行者着实太多,唯一的门槛就是慈航寺送出去的请柬,而有心人真的想要仿造,并非完全不可能。

  调查陷入了困境,短时间内很难找到突破口便也算了,慈航寺的高僧们在夜深时分还有一场议事。

  这场议事的主题很清楚——接下来该如何对待顾濯。

  出于道休大师的缘故,慈航寺事实上早已准备了各种手段保送顾濯,确保其绝对不会白来一趟,甚至很愿意把那份彩头送到他的身上。

  可惜的是,随着今天那场众目睽睽之下的冲突过后,这一切的安排都已彻底作废。

  那慈航寺的态度该如何转变就成了一个问题。

  如果当作无事发生,不仅弱了声势,更会惹来禅宗内部的不满。

  若是为此强硬,那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道休大师固然说过一切都按规矩来。

  问题在于,人们怎样才会觉得慈航寺有在按规矩来?

  就像先前提过的那样子,僧人们为求保送顾濯,有意在这场法会中安排了不少自由心证的地方,以便操纵具体的名次。

  辩难与解经即是因此而来。

  如今这却成为了最为麻烦的绊脚石。

  一时之间,在场的高僧们竟是想不到该如何完美地搬开这绊脚石,不让半点尘埃落在僧袍上。

  ……

  ……

  今夜无人入睡。

  顾濯的心情早已平复,他依旧坐在那间禅房里,不曾愤然离开慈航寺,去找裴今歌要一个说法。

  那与生气无关,是白痴。

  当初他和裴今歌商量今天这件事的时候,前提是尽可能地保住秀湖的性命,因为他在琅琊山上的一切要求都不曾被拒绝,那他理应背负起相应的责任,让对方继续活在这人世间。

  无论秀湖是被一句怎样的话打动,决定以大无畏的姿态奔赴死亡的深渊,他终究还是没尽到那份责任。

  这其实不重要,因为世上没有人会为秀湖的死来向顾濯寻仇。

  毕竟秀湖唯一的徒弟李若云就是那个背叛者。

  像天命教除却长逾道人外另外那两位长老,大概还会很高兴少了个人与自己争权夺利,赞美以及警惕自家教主的杀伐果断。

  谁都不会对这个结果不满。

  唯有顾濯。

  当他得知秀湖死去时,他下意识地回想起那场悲凉的秋雨,以及在雨中化作飞灰的那个老人。

  悲伤依旧是一种无稽之谈。

  但那些不爽利不舒服不痛快极腻乎的无力感……现在却都变了,变成了一种更为直接的情绪。

  今夜回想起来,那天他为何要在琅琊山上出手杀死密谍司的暗谍,又偏要行山访寺听经再问佛,其实本质上都是为了让自己痛快上一些。

  这一切本该结束在他与甘叶寺相遇那天。

  奈何慈航寺再次点了一把火。

  更有诸多人前赴后继地跳出来,以身为柴。

  “挺好的。”

  顾濯轻声说着,醒过神来,不再沉浸在这些情绪当中。

  他给自己泡了一壶茶,望着窗外越来越深的夜色,再到晨光自天边泛起,掩去繁星的面容。

  这一夜他彻夜未眠。

  与过往不同,无论繁星抑或明月清风,今夜都不曾再来叨扰他。

  天地一片寂静。

  万物久违不言。

  直至钟声响起,悠然回荡山间。

  那是慈航寺的晨钟。

  顾濯未曾闭眼,此时自不必睁眼。

  他走在屋檐窗下,捧起一堆新雪搓洗双颊,然后转身离开禅室。

  林挽衣已经在等他。

  少女挽起耳畔的发丝,凑到顾濯身旁,把无垢僧偷偷带来的话说了一遍。

  余笙也在旁听。

  慈航寺的高僧们最终想出来的办法很直接,辩难与结经之事挪到日后,率先进行斗法之事。

  至于这样安排的理由,是慈航寺将会把题目定在昨日道休大师所宣之道上,为给予众人思考的时间而作此更改。

  无论是谁,都必须要认同这是一个具有力量的理由。

  慈航寺的高僧们对这个办法更是满意。

  首先,以顾濯现在的境界很难在斗法中出类拔萃,至少不可能名列第一。

  其次,只要他还想要慈航寺给出的这份机缘,那就只能把目光放在辩难与解经二事之上。

  最后,那他将不得不拾起自己当众撇之如履的事物,并且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真可谓是天衣无缝。

  无垢僧原话如此。

  顾濯听完了。

  “这个想法其实还可以。”

  他的声音如往常平淡:“只可惜在第一步就错了。”

  余笙心想你总算是有句听着顺耳的话了。

  林挽衣往后一步,更好地看着他,微笑认真说道:“那你何时去证明这是错的?”

  顾濯平静说道:“现在。”

  说完这两个字,他走出屋檐下,走进人潮里。

  9.25的第二更,补更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诏道于天,诏道于天最新章节,诏道于天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