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开始降临,太阳的余晖仅留天边丝缕。
绿洲中央的那条河流依旧在不停地往前,像是要把残挂在水面上那一抹黯淡的昏红暮色推走,推走,推进荒原这座枯寂千百年的空旷坟墓中。
届时繁星将会到来,人间再次迎来崭新的光芒。
赵启看着顾濯,说道:“你不该来的。”
这句话当然是重复,是不久前的他亲口说过的话,但其中的意义终究是不同的。
“这证明你并非我想象中的那般强大。”
隔着那条河,赵启的声音与水声交缠在一起,流露出伤感的意味。
他认真请教问道:“但我还是想不明白,您为什么会身陷局中呢?”
顾濯温声说道:“我当初为什么要去沧州?”
“我明白你的道理,这世上总有些事情必须要去做,就像当初的你要去沧州,就像那年的我答应要去未央宫。”
赵启看着他,摇头说道:“但今夜终究是不同的,因为你没有准备,因为荒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你无法提前做准备的地方……这是那封信上的原话。”
裴今歌望向顾濯。
顾濯笑着嗯了一声。
他微仰起头,负起手,与夜空相见。
那道被荒人们所信仰着,唤作为上苍的意志,似乎对这片绿洲中正在发生的谈话一无所知,此刻仍然没有流露出半点动静,降下恶意。
于是夜风依旧清爽,轻拂发梢,带起衣袂,丝丝缕缕地温柔着。
一切都是春天该有的模样。
穹苍找不出半点裂缝。
裴今歌问道:“你有几成把握?”
顾濯偏过头,笑了笑,问道:“是活下来吗?”
裴今歌挑了挑眉,说道:“是赢下来。”
“很难。”
顾濯诚实说道:“这次的确没太多把握可言。”
换做寻常时候,这句话必然会让裴今歌心生不满,她向来厌恶这种自认不如的话。
然而今天的她却没有生气,眼中找不出半点失望与挫败的味道,只有平静,与骄傲。
她对赵启说道:“你应该知道,那年云梦泽我也在场,很不巧的是我并不喜欢当年的结果。”
赵启说道:“这也是我站在这里的道理。”
裴今歌问道:“那谁来杀他呢?”
赵启说道:“这不是我关心的事情。”
裴今歌说道:“那你又何必站在这里。”
赵启说道:“百年前后,两位最强的交锋,谁能忍住侧目不看?”
裴今歌说道:“很让我失望的一句话,我本以为你始终相信自己举世无双,原来也不过是个好热闹的俗人。”
如此嘲弄,赵启依旧面不改色,说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我从未怀疑过,我只是做我想做的事情。”
“所以顾濯说的没错。”
裴今歌骄傲说道:“我就是要比你了不起。”
赵启皱起眉头,问道:“为何?”
再如何表现得淡然不在意,他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受到顾濯第一句话的影响。
过往数十年间与裴今歌并驾齐驱,且被世人公认为更胜一筹,未央宫之变中的那一战中占据毋庸置疑的上风,再比对方更先一步踏入羽化之境,这样的他有足够的理由断定自己是更了不起的那个人,那就没有道理接受不如裴今歌的评判。
“为什么?”
裴今歌的视线落在赵启身上,理所当然说道:“就因为我今天站在这里,我不喜欢当年云梦泽发生的事情,我就要用手中刀换一个不同的结局,带着他杀出去。”
赵启想着白皇帝在那天为他展现出来的极高妙境界,安静半晌后,问道:“但是你能做到吗?”
裴今歌说道:“我永远不会思考这个问题,做不做得到,那是把事情做完之后的结论,而你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去做这件事,这样的你当然不如我。”
她的语气格外平静,极具力量,有种不容置疑的感觉。
任谁来听,都会以为她正在阐述水往下流的道理,而非两人之间的高下。
赵启沉默片刻后,笑了起来,说道:“气势是很重要,但这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来战胜我……”
他看着裴今歌的眼睛,笑容骤然敛没,沉声喝道:“证明你的想法可以被实现。”
……
……
白帝山上。
遮阴的栗树下月光稀疏。
白浪行无法掩饰住自己的紧张和焦虑,他的呼吸时而急促时而消失,没有过片刻的平缓,显然沉溺在某种强烈的情绪中。
在某刻,他终于忍不住抬起头望向站在栗树下的父亲,声音嘶哑问道:“我还是想不明白。”
话音方落,白浪行才意识到他忘记说父皇二字,已成不敬。
不知为何,这反而给予了他平静,让他得以思考片刻前听到的那些话语。
然后白浪行陷入了更为长久的沉默中,他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想不明白什么东西。
是的,大秦有无数个理由设局诛杀顾濯。
无论是魔主这个身份,还是他的存在所带来的威胁,又或者太监首领的死亡,乃至于最基本的立场缘故,都有这样做的道理。
这些都是事实。
然而在得知今夜这件事情的一个呼吸前,白浪行都没有去想过这件事情,这同样也是事实。
他从未有过杀死顾濯的想法,所以他才会想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何动用如此雷霆手段,更想不明白自己为何想不明白这个决定。
“当然不是因为你心中抱有敬畏。”
皇帝陛下的声音缓缓响起:“而是你和顾濯真正相处过,从灵魂深处相信着他对这个世界是无害的。”
白浪行因茫然而沉默。
皇帝陛下负手而立,视线落在栗树叶上,平静说道:“既然无害,何必付出巨大代价去尝试杀死他呢?况且这还是一桩难以成功的谋划。”
白浪行醒过神来,情绪复杂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如果把这看作为一笔生意,这当然是不划算的,可以说是必亏无疑的。”
皇帝陛下的语气很淡,像极了今夜的风,微寒。
白浪行说道:“但这不是一笔生意,对吗?”
“当然。”
皇帝陛下没有回头说道:“朕只是想杀一杀他,仅此而已。”
白浪行沉默了会儿,说道:“我以为您要告诉我,这世上总有些事情是比利益二字更高,甚至要比生死来得更高,所以您必须要杀他。”
声音落处,皇帝陛下转过身,目光落在白浪行的眼中。
“这是不必言说的简单道理,是古往今来每一位真正强者的思维习惯,朕不说,是因为朕不想说,相信你总有明白这个道理的那一天。”
他说道:“倘若你不能抱有这般念想,即便日后的你坐在大秦的皇位上,同样无法得到赵启裴今歌这等人的真正尊重。”
“因为在修行路被发现的那一天起,这个世界最根本的逻辑就从未真正改变过,从来都是在遵循着强者的意志。”
“其中之所以存在着区别,只不过是没有一个绝对的强者存在,绝大多数时候是数个强大的意志在相互对抗,让世人错以为世界正在不断变化,并非止步不前。”
皇帝陛下没有吝啬自己的言语,很随意地说着话,就像是寻常时候的寻常闲聊。
白浪行不知道该说什么。
道理他都可以懂,可世事又怎是这些道理所能概述的?
话题最终还是回到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地方。
“父亲,您有几成胜算?”
“朕未曾与他真正战过一场,无前例可依,又怎能知晓?”
“百年前?”
“顾濯于玄都之败,非我一己之胜。”
“而这一次仅有您和他?”
白浪行这句话再是顺理成章不过,然而白皇帝却没有给出自己的回答。
鬓发早已微白的他站在遮阴的栗树下,再次闭上眼睛,思绪远去万里之外。
……
……
玄都之上。
孤峰道殿中,余笙睁开双眼。
她起身往外走去,让清辉散落在黑发与肩上,颜容美得不可方物。
她的目光没有落在天道宗的祖师殿中,哪怕其中有炽阴气息正在加速孕育,迈向重生的那一步。
她静静地看着北方的天空,眼眸里有无数细微的流星正在划过,那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某些真实痕迹,是天命垂钓带来的波澜。
没过多久,那些流星汇聚归一,在她的识海中绽放出极为明亮的光芒。
遥远它方正在发生的变故为她所知晓。
余笙眼帘微垂,掩去一切情绪。
最终,她往天道宗走去,踏入那座大殿。
后知后觉的林浅水来到殿外,看着没有半点光线溢出的昏暗道殿,听到了一句冰冷至极的话。
“你们是想再被灭一遍满门吗?”
无边寂静中,如墨黑暗里。
如有大日高升,让那道炽阴气息成为陈年积雪,在这顷刻间尽数消散融化,不复存在。
一道清辉自殿外洒落,独照余笙。
她就站在那里。
仿若万丈悬崖上唯一盛开的花。
……
……
一艘飞舟自迤城外飞起,前往荒原。
王景烁立于舟头,狂风不断吹拂着铭刻着繁复阵纹的盔甲,带来浓郁寒意。
他的身姿极为挺拔,给予着站在后方的下属无坚不摧的强硬感觉,然而他的眼睛却未能被今夜的月色点亮,带着根本无法遮掩的沉重压力。
这份沉重来自于现实。
那个现实是镇北军必须要把顾濯的性命留在荒原上。
王景烁不再年轻,不再是百年前那个仍有热血的青壮军人,他无法再为今夜的壮举而激昂不已,但他却必须要让自己的下属怀有这份激昂,并且愿意为这份激昂付出性命。
轰轰轰!
如暴雨般的雷鸣声响未从天穹降落,而是自大地而起。
那是数之不尽的玄铁重骑,正如潮水般自军营中倾巢而出,黑压压一片涌向荒原深处的壮阔画面。
除却王景烁外,谁也不知道这是否镇北军的全部精锐。
就像谁也不知道王景烁在开春的那天,从白皇帝手中秘密接下了一封圣旨。
那封圣旨只有一个意思。
不惜一切代价,不计生死,诛杀顾濯于荒原。
王景烁仍然记得听到旨意时的自己是何等的惊讶。
他可以理解皇帝陛下为何决意杀死顾濯,但为何是荒原?
伴随着他颤抖不已的声音,白皇帝对此给出明确解释。
荒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彻底杀死顾濯的地方。
……
……
易水长居北地三千余年,眼线自是数不胜数。
镇北军的倾巢而出,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魏青词的耳中。
在极为短暂的思考过后,他直接得出了那个结论——白皇帝决定杀死顾濯。
就在这时候,有弟子为魏青词带来一个崭新的消息。
王大将军的心腹谋士已至易水外,希望与他进行会面,商讨要事。
魏青词没有拒绝的理由。
无论是这次见面,还是或许会在这次见面中被提出的那个要求——对顾濯出剑。
……
……
那片绿洲依旧真实地存在着,盎然春意未曾被夜色掩盖,如画浓郁。
于是此间事物也都入画。
夜风停息,水声不再。
自夜空降临的星光浓郁如若颜料,东一笔,西一笔,正在为那条已经静止的河流涂抹上诡异而鲜丽的色彩。
裴今歌和赵启站在两岸,彼此眼中都没有对方,便也都没有顾濯,只有不加掩饰的骄傲。
后者眼中都是繁星,前者则是与静河相望。
两人不像是在决出胜负,更像是一对素未相识的陌生人,正在欣赏心中最好的风景。
唯有顾濯得见真实。
在那句话出现的瞬间,步入羽化之境的两人已然展开了交锋,看似没有任何变化的天地万物,连带着空间都已经出现了恐怖的扭曲。
眼中是繁星的赵启,如今眼眸正在变得黯然无光。
静止的河流颜色有多么的鲜艳,裴今歌的脸色也就有多么的苍白。
这毫无疑问是最为凶险的神魂之争。
顾濯身在其中,未有半点影响。
他正在凝望着南方,仿佛听到了正在奔涌而来的雷鸣,便也看到了站在白帝山上的那位皇帝陛下,以及那双正在注视着自己的眼睛。
于是。
跨千山,越万水。
各在南北的两人的视线在这一刻交集。
其间无话。
直到星光无端扭曲,化作利刃,割开这方天地。
刹那间,绿洲的诡异宁静被斩为碎片。
河流瞬间蒸发至干涸,泥地生出无数裂缝,蔓延至数里之外。
绿草枯黄后再而灰飞烟灭,却连余烬都未能留下。
忽有淡渺白光降临此间。
自穹苍而来。
那是一颗帝星的光芒。
(本章完)
绿洲中央的那条河流依旧在不停地往前,像是要把残挂在水面上那一抹黯淡的昏红暮色推走,推走,推进荒原这座枯寂千百年的空旷坟墓中。
届时繁星将会到来,人间再次迎来崭新的光芒。
赵启看着顾濯,说道:“你不该来的。”
这句话当然是重复,是不久前的他亲口说过的话,但其中的意义终究是不同的。
“这证明你并非我想象中的那般强大。”
隔着那条河,赵启的声音与水声交缠在一起,流露出伤感的意味。
他认真请教问道:“但我还是想不明白,您为什么会身陷局中呢?”
顾濯温声说道:“我当初为什么要去沧州?”
“我明白你的道理,这世上总有些事情必须要去做,就像当初的你要去沧州,就像那年的我答应要去未央宫。”
赵启看着他,摇头说道:“但今夜终究是不同的,因为你没有准备,因为荒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你无法提前做准备的地方……这是那封信上的原话。”
裴今歌望向顾濯。
顾濯笑着嗯了一声。
他微仰起头,负起手,与夜空相见。
那道被荒人们所信仰着,唤作为上苍的意志,似乎对这片绿洲中正在发生的谈话一无所知,此刻仍然没有流露出半点动静,降下恶意。
于是夜风依旧清爽,轻拂发梢,带起衣袂,丝丝缕缕地温柔着。
一切都是春天该有的模样。
穹苍找不出半点裂缝。
裴今歌问道:“你有几成把握?”
顾濯偏过头,笑了笑,问道:“是活下来吗?”
裴今歌挑了挑眉,说道:“是赢下来。”
“很难。”
顾濯诚实说道:“这次的确没太多把握可言。”
换做寻常时候,这句话必然会让裴今歌心生不满,她向来厌恶这种自认不如的话。
然而今天的她却没有生气,眼中找不出半点失望与挫败的味道,只有平静,与骄傲。
她对赵启说道:“你应该知道,那年云梦泽我也在场,很不巧的是我并不喜欢当年的结果。”
赵启说道:“这也是我站在这里的道理。”
裴今歌问道:“那谁来杀他呢?”
赵启说道:“这不是我关心的事情。”
裴今歌说道:“那你又何必站在这里。”
赵启说道:“百年前后,两位最强的交锋,谁能忍住侧目不看?”
裴今歌说道:“很让我失望的一句话,我本以为你始终相信自己举世无双,原来也不过是个好热闹的俗人。”
如此嘲弄,赵启依旧面不改色,说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我从未怀疑过,我只是做我想做的事情。”
“所以顾濯说的没错。”
裴今歌骄傲说道:“我就是要比你了不起。”
赵启皱起眉头,问道:“为何?”
再如何表现得淡然不在意,他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受到顾濯第一句话的影响。
过往数十年间与裴今歌并驾齐驱,且被世人公认为更胜一筹,未央宫之变中的那一战中占据毋庸置疑的上风,再比对方更先一步踏入羽化之境,这样的他有足够的理由断定自己是更了不起的那个人,那就没有道理接受不如裴今歌的评判。
“为什么?”
裴今歌的视线落在赵启身上,理所当然说道:“就因为我今天站在这里,我不喜欢当年云梦泽发生的事情,我就要用手中刀换一个不同的结局,带着他杀出去。”
赵启想着白皇帝在那天为他展现出来的极高妙境界,安静半晌后,问道:“但是你能做到吗?”
裴今歌说道:“我永远不会思考这个问题,做不做得到,那是把事情做完之后的结论,而你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去做这件事,这样的你当然不如我。”
她的语气格外平静,极具力量,有种不容置疑的感觉。
任谁来听,都会以为她正在阐述水往下流的道理,而非两人之间的高下。
赵启沉默片刻后,笑了起来,说道:“气势是很重要,但这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来战胜我……”
他看着裴今歌的眼睛,笑容骤然敛没,沉声喝道:“证明你的想法可以被实现。”
……
……
白帝山上。
遮阴的栗树下月光稀疏。
白浪行无法掩饰住自己的紧张和焦虑,他的呼吸时而急促时而消失,没有过片刻的平缓,显然沉溺在某种强烈的情绪中。
在某刻,他终于忍不住抬起头望向站在栗树下的父亲,声音嘶哑问道:“我还是想不明白。”
话音方落,白浪行才意识到他忘记说父皇二字,已成不敬。
不知为何,这反而给予了他平静,让他得以思考片刻前听到的那些话语。
然后白浪行陷入了更为长久的沉默中,他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想不明白什么东西。
是的,大秦有无数个理由设局诛杀顾濯。
无论是魔主这个身份,还是他的存在所带来的威胁,又或者太监首领的死亡,乃至于最基本的立场缘故,都有这样做的道理。
这些都是事实。
然而在得知今夜这件事情的一个呼吸前,白浪行都没有去想过这件事情,这同样也是事实。
他从未有过杀死顾濯的想法,所以他才会想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何动用如此雷霆手段,更想不明白自己为何想不明白这个决定。
“当然不是因为你心中抱有敬畏。”
皇帝陛下的声音缓缓响起:“而是你和顾濯真正相处过,从灵魂深处相信着他对这个世界是无害的。”
白浪行因茫然而沉默。
皇帝陛下负手而立,视线落在栗树叶上,平静说道:“既然无害,何必付出巨大代价去尝试杀死他呢?况且这还是一桩难以成功的谋划。”
白浪行醒过神来,情绪复杂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如果把这看作为一笔生意,这当然是不划算的,可以说是必亏无疑的。”
皇帝陛下的语气很淡,像极了今夜的风,微寒。
白浪行说道:“但这不是一笔生意,对吗?”
“当然。”
皇帝陛下没有回头说道:“朕只是想杀一杀他,仅此而已。”
白浪行沉默了会儿,说道:“我以为您要告诉我,这世上总有些事情是比利益二字更高,甚至要比生死来得更高,所以您必须要杀他。”
声音落处,皇帝陛下转过身,目光落在白浪行的眼中。
“这是不必言说的简单道理,是古往今来每一位真正强者的思维习惯,朕不说,是因为朕不想说,相信你总有明白这个道理的那一天。”
他说道:“倘若你不能抱有这般念想,即便日后的你坐在大秦的皇位上,同样无法得到赵启裴今歌这等人的真正尊重。”
“因为在修行路被发现的那一天起,这个世界最根本的逻辑就从未真正改变过,从来都是在遵循着强者的意志。”
“其中之所以存在着区别,只不过是没有一个绝对的强者存在,绝大多数时候是数个强大的意志在相互对抗,让世人错以为世界正在不断变化,并非止步不前。”
皇帝陛下没有吝啬自己的言语,很随意地说着话,就像是寻常时候的寻常闲聊。
白浪行不知道该说什么。
道理他都可以懂,可世事又怎是这些道理所能概述的?
话题最终还是回到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地方。
“父亲,您有几成胜算?”
“朕未曾与他真正战过一场,无前例可依,又怎能知晓?”
“百年前?”
“顾濯于玄都之败,非我一己之胜。”
“而这一次仅有您和他?”
白浪行这句话再是顺理成章不过,然而白皇帝却没有给出自己的回答。
鬓发早已微白的他站在遮阴的栗树下,再次闭上眼睛,思绪远去万里之外。
……
……
玄都之上。
孤峰道殿中,余笙睁开双眼。
她起身往外走去,让清辉散落在黑发与肩上,颜容美得不可方物。
她的目光没有落在天道宗的祖师殿中,哪怕其中有炽阴气息正在加速孕育,迈向重生的那一步。
她静静地看着北方的天空,眼眸里有无数细微的流星正在划过,那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某些真实痕迹,是天命垂钓带来的波澜。
没过多久,那些流星汇聚归一,在她的识海中绽放出极为明亮的光芒。
遥远它方正在发生的变故为她所知晓。
余笙眼帘微垂,掩去一切情绪。
最终,她往天道宗走去,踏入那座大殿。
后知后觉的林浅水来到殿外,看着没有半点光线溢出的昏暗道殿,听到了一句冰冷至极的话。
“你们是想再被灭一遍满门吗?”
无边寂静中,如墨黑暗里。
如有大日高升,让那道炽阴气息成为陈年积雪,在这顷刻间尽数消散融化,不复存在。
一道清辉自殿外洒落,独照余笙。
她就站在那里。
仿若万丈悬崖上唯一盛开的花。
……
……
一艘飞舟自迤城外飞起,前往荒原。
王景烁立于舟头,狂风不断吹拂着铭刻着繁复阵纹的盔甲,带来浓郁寒意。
他的身姿极为挺拔,给予着站在后方的下属无坚不摧的强硬感觉,然而他的眼睛却未能被今夜的月色点亮,带着根本无法遮掩的沉重压力。
这份沉重来自于现实。
那个现实是镇北军必须要把顾濯的性命留在荒原上。
王景烁不再年轻,不再是百年前那个仍有热血的青壮军人,他无法再为今夜的壮举而激昂不已,但他却必须要让自己的下属怀有这份激昂,并且愿意为这份激昂付出性命。
轰轰轰!
如暴雨般的雷鸣声响未从天穹降落,而是自大地而起。
那是数之不尽的玄铁重骑,正如潮水般自军营中倾巢而出,黑压压一片涌向荒原深处的壮阔画面。
除却王景烁外,谁也不知道这是否镇北军的全部精锐。
就像谁也不知道王景烁在开春的那天,从白皇帝手中秘密接下了一封圣旨。
那封圣旨只有一个意思。
不惜一切代价,不计生死,诛杀顾濯于荒原。
王景烁仍然记得听到旨意时的自己是何等的惊讶。
他可以理解皇帝陛下为何决意杀死顾濯,但为何是荒原?
伴随着他颤抖不已的声音,白皇帝对此给出明确解释。
荒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彻底杀死顾濯的地方。
……
……
易水长居北地三千余年,眼线自是数不胜数。
镇北军的倾巢而出,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魏青词的耳中。
在极为短暂的思考过后,他直接得出了那个结论——白皇帝决定杀死顾濯。
就在这时候,有弟子为魏青词带来一个崭新的消息。
王大将军的心腹谋士已至易水外,希望与他进行会面,商讨要事。
魏青词没有拒绝的理由。
无论是这次见面,还是或许会在这次见面中被提出的那个要求——对顾濯出剑。
……
……
那片绿洲依旧真实地存在着,盎然春意未曾被夜色掩盖,如画浓郁。
于是此间事物也都入画。
夜风停息,水声不再。
自夜空降临的星光浓郁如若颜料,东一笔,西一笔,正在为那条已经静止的河流涂抹上诡异而鲜丽的色彩。
裴今歌和赵启站在两岸,彼此眼中都没有对方,便也都没有顾濯,只有不加掩饰的骄傲。
后者眼中都是繁星,前者则是与静河相望。
两人不像是在决出胜负,更像是一对素未相识的陌生人,正在欣赏心中最好的风景。
唯有顾濯得见真实。
在那句话出现的瞬间,步入羽化之境的两人已然展开了交锋,看似没有任何变化的天地万物,连带着空间都已经出现了恐怖的扭曲。
眼中是繁星的赵启,如今眼眸正在变得黯然无光。
静止的河流颜色有多么的鲜艳,裴今歌的脸色也就有多么的苍白。
这毫无疑问是最为凶险的神魂之争。
顾濯身在其中,未有半点影响。
他正在凝望着南方,仿佛听到了正在奔涌而来的雷鸣,便也看到了站在白帝山上的那位皇帝陛下,以及那双正在注视着自己的眼睛。
于是。
跨千山,越万水。
各在南北的两人的视线在这一刻交集。
其间无话。
直到星光无端扭曲,化作利刃,割开这方天地。
刹那间,绿洲的诡异宁静被斩为碎片。
河流瞬间蒸发至干涸,泥地生出无数裂缝,蔓延至数里之外。
绿草枯黄后再而灰飞烟灭,却连余烬都未能留下。
忽有淡渺白光降临此间。
自穹苍而来。
那是一颗帝星的光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