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道于天 第五十三章 活着的意思

小说:诏道于天 作者:桥下蓝花 更新时间:2025-03-29 11:52:1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最初那场谈话是发生在日落黄昏时,如今繁星在天,陈迟早已远去百里。

  夜风远行至此只剩丝丝缕缕的温柔味道,再找不出半点的凛冽。

  陈迟停下脚步,他的前方诡谲地存在着一片形似湿地的区域,对荒原而言这毫无疑问是与绿洲不相上下的难得地貌。

  星光洒落在浅淡的水洼上,散发出淡渺而悦目的光线,如梦似幻。

  他大概是觉得有些累了,在一处水洼前坐下,低头望向藏在其中的苍翠绿意,再次意识到春天的到来,与过去那个冬天所不该有的温暖。

  于是清醒后的他无法不从水面的倒映中看到自己的五官,那双来自于他本人的憔悴眼睛,此刻正默默地与他对视,附近什么声音都没有,但他却又像是什么都听到了。

  陈迟知道,那片绿洲必然已经迎来剧变,此刻很有可能不复存在。

  但他更知道以自己的境界,根本没有能力掺和其中,勉强为之,与自杀没有任何区别。

  就在这时候,东南方向的天空突然传来刺耳的呼啸声,空气随之而产生剧烈的波动,最终形成一阵席卷天地的飓风。

  湿地中的水洼被尽数吹破,飞扬至半空的水珠被狂风割裂得细碎,掩去身在其中的陈迟。

  如今的他是镇北军的人,过去的他曾在巡天司办事,又如何能认不出带起轰鸣声的事物是飞舟?

  在意识的那一瞬间,陈迟毫不犹豫地摒弃先前一切思绪,以最快的速度趴下,用脸颊和四肢死死地贴合着湿漉漉的泥土。

  片刻前藏在水中的那根青草恰巧出现在他眼中,与他一同被那狂风吹得匍匐不起,然而当流风散尽后,那些被压倒的又再习以为常地挺直,不知是向往星光,还是明日的阳光。

  唯有陈迟依旧坚持着姿势,没有任何的变化。

  这当然是正确的选择,那艘飞舟在今夜出现的理由只有一个——杀死顾濯,这是他不想去做的事情,藏起来是有道理的,是最好的办法。

  然而,当他眼前的世界被那一根不再匍匐着的野草占据时……先前被压制下去的思绪彷如逆流的瀑布,冲进他的神魂中,那是过往的他有过的荣光,让他骄傲的事实,是那年夏祭的意气风发,是三人结伴行遍天下的明畅快意,最终所有的思绪成为那句话。

  不久前,陈迟听到的那句话。

  ——假如你没遇上我,现在的你或许还能是你喜欢的那个自己。

  陈迟站起身。

  水珠在他的脸颊流淌着,湿透的衣服和头发贴着身躯,与久未打理的胡须纠缠在一起,狼狈如同乞丐。

  但他的眼神却像是被水洗干净,仿佛少年时明亮,就像这些年来一切崎岖世事无非暴雨一场,而如今的他已从中过。

  “遇没遇上你……”

  陈迟笑了,轻声念着:“我都可以是我想要的那个自己。”

  说完这句话后,他开始上路,赶路。

  是的,那场战斗不是他所能掺和进去的,但他绝非什么都做不了。

  顾濯的身份早已公诸天下。

  道门上下,无论玄都还是清净观,都不曾做出反驳。

  顾濯依旧是道门之主。

  天下道门中人就有倾巢而出的理由。

  这其中只存在一个问题。

  荒原地处偏远,无人能知此间事。

  一念及此,陈迟感慨万千。

  “这就是因果所在吗?”

  他想着近些年来,因顾濯缘故来回奔波千万里,硬生生活成一个邮差的事实,却行唯有自己才能把这个消息带出荒原。

  陈迟最后看了一眼北方的天空,视线落在飞舟即将消失的末端,相信这将会是他人生中送的最重要的一封信。

  伴随着清鸣之声,剑锋倏然出鞘。

  一道剑光出现在湿地中,离地约莫数尺,疾驰向南。

  陈迟随剑而行,宛若御剑,却又更像是缠在剑身上的一条绳索。

  不过片刻,他竟已至数里外,只留残影于原地。

  ……

  ……

  飞舟上。

  王景烁心有所感,回头望向后方。

  那一缕剑光映入他的眼中,只是一个念头,他便已确定去者是陈迟。

  一道声音在旁响起。

  “要把他留下来?”

  “杀了。”

  王景烁收回视线,随意说道:“本想着他没有功劳亦有苦劳,又是无关重要的蝼蚁,留着不杀也没什么,但既然非要找死,那就死吧。”

  冼以恕没有接这句话,搭箭矢于弦上,随意挽弓,再放指。

  从数千丈的高空,至荒原上的那片湿地,其间距离不可谓不遥远。

  然而如此遥远的距离,却在弦动后被一条纤细至极的白光连接起来,再无隔阂。

  当那道白光消逝时,大地随之而发生震颤,数不尽的泥土被翻开,湿地被挖出一个深坑。

  烟尘就此升起,遮蔽星光。

  就在冼以恕准备调息时,那道剑光忽而破尘嚣而出,纵弯弯曲曲跌跌宕宕,带着草木破碎后的絮流,仍旧是在向前,向南!

  飞剑依旧在。

  冼以恕皱起眉头,准备再次拉弓,王景烁的声音响了起来。

  “算了吧。”

  “他不可能再接我一箭,必死无疑。”

  “先前说过,陈迟不过蝼蚁,既然是蝼蚁,那就没有可能干扰到接下来的事情。”

  王景烁笑了笑,笑容因平和更显不屑,说道:“就当是做件善事好了,何必赶尽杀绝。”

  ……

  ……

  慈悲为怀。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些话总是挂在僧人们的嘴边,从千年到万年,信者多,不信者却更多。

  尤其是那些在修行路上有所得的真正强者们,更是对此多有鄙夷,甚至于是唾弃。

  对修行者来说,真正值得去尊重的永远是境界,是道休这般明明杀人无算却被禅宗称之为大师的绝代强者。

  慈航寺的僧人们对此心知肚明。

  峰顶,主殿灯火幽暗,清寂无声。

  无垢僧站在殿中佛祖雕像前,远望,与当年道休无甚区别。

  在那场雨中的谈话结束后,他离开南齐,带着那面缘灭镜的碎片来到慈航寺,以顾濯所言与老住持开门见山。

  老住持无法隐瞒,在良久的沉默过后,与他全盘托出。

  无垢僧听到的越多,越是知道那两场谈话中的顾濯,不曾抱有私心。

  他从未怀疑过,但同样的事实在不同的人口中被道出,终究是两种感受。

  那是纯粹的善意。

  “抱歉。”

  无垢僧的唇角泛起笑容,满是自嘲:“你我大概是无法愉快再见了。”

  他往殿后走去,对等待已久的老住持说道:“走吧。”

  老住持沉默半晌后,在心中叹息了一声,眼神无奈中夹杂着悲悯。

  不多时,两人登上那株古树的粗壮枝干上。

  古树是树,更是佛祖当年圆寂时留下的遗蜕,禅宗最后也是最为强大的手段。

  今夜东南有雨,树上的光火却未熄灭,把雨水映照成丝线,暖融的光芒中都是禅意。

  在古树顶端,无垢僧取出缘灭镜的碎片。

  ——苦舟僧当初将缘灭镜碎片一分三送出去,白皇帝与顾濯各有所得,但最重要的那部分始终在禅宗,为的就是此时此刻。

  “我想最后再和你聊一遍。”

  沙沙的雨声中,老住持的声音也变得携远。

  但再如何委婉的嗓音,都无法掩饰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无垢僧留下遗言。

  当佛祖那一缕禅念醒来后,他将会如顾濯所说那般死去,无任何转机。

  无垢僧沉默片刻,迎着雨水笑了起来,摇头说道:“我是一个没有朋友的人,又有什么好和你说的呢?”

  ——只有一件该做的事情。

  这句话他没有付诸于口,在心中静默念诵禅宗真经。

  当经文无声奏响时,缘灭镜最核心的碎片飘起,往高处去。

  当镜面去到古树顶端,满树上下灯火,于这一刹那映入镜中。

  下一刻。

  万丈佛光自镜中出,降临在无垢僧的周遭,然后开始不断地聚拢,再聚拢,直至完美地与小和尚融为一体。

  他的身躯开始泛起金黄的色泽,那是一具金身正在被铸就,那是佛祖正从沉寂中归来的迹象。

  无垢僧眼中所见人间,再非身前事。

  整座慈航寺以一种奇特的角度,出现在他的眼中,或者说是感知中。

  他可以随时俯瞰寺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神圣的塔林,还是正在禅房里赌博的僧人,乃至于角落里的一只虫儿。

  他朝着远方望去,发现这个世界变得无比平整,只要他变得足够高大,便能以这种方式窥见众生,执掌天下地上一应事。

  他在这一刻终于明白,为什么道休祖师会将自己的神通称之为掌天法地,因为这是禅宗自存在以来,唯有佛祖抵达的最高妙境界。

  思绪不过瞬间,感慨都是转眼事。

  无垢僧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决定。

  是为禅宗而舍身。

  但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件与此无关的极重要事。

  无垢僧朝中原望去。

  他的目光降临在白帝山上。

  凝视着那面缘灭镜碎片。

  ……

  ……

  白皇帝偏过头,望向东南。

  慈航寺中的景象映入他眼中,那是佛祖遗蜕所化古树的千万灯火,是正在成佛的小和尚。

  他的眼神依旧平静,没有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错愕,甚至泛起一缕意趣。

  哪怕就在下一刻,无垢僧对他道出那两个字。

  “抱歉。”

  话音落时,白皇帝身外那面缘灭镜碎片再次破碎。

  砰!

  裂纹彷如荒原上的那片土地,几乎是在瞬间布满全部镜身。

  紧接着,与古树如出一辙的光火依次从更细微的碎片中迸发绽放,极尽绚丽之色。

  就像是一场缩小无数倍的烟花在白皇帝前方盛开。

  连带着缘灭镜的碎片转瞬即逝。

  无垢僧的声音不再出现,目光也消失。

  白皇帝突然笑了。

  “真有意思,你一个手中满是僧人血的人,能让佛祖转世如此相助。”

  他不再去看慈航寺,目光再次落在荒原之上。

  白帝山上钟声复而悠远,难觅其踪。

  ……

  ……

  慈航寺,那株古树上。

  不等老住持开口,无垢僧在万丈佛光中睁开双眼。

  小和尚转身看着表情严肃到极点的老和尚,咧嘴而笑,安危说道:“放心,我就做这一件事,接下来就是成佛……”

  话未说完,一口鲜血从他嘴里喷溅而出,竟是让佛光也掩不住那张脸上的苍白。

  ……

  ……

  荒原。

  在曾经的那片绿洲上,顾濯孑然一身。

  远方的巨响不曾传入他的耳中,但白帝山上的变故却无法遮掩,于是他知道脆弱的平衡被暂时保留了下来。

  但这远不是结束。

  顾濯望向南方的天空。

  数个如同点漆般的黑点,出现在他的目光尽头,正在迅速变大。

  那代表着距离在缩短。

  那是大秦的飞舟。

  这自然也在未曾离去的裴今歌眼里。

  然而此时的她与顾濯已有数千丈,与赵启保持着不必迎来生死之战的对峙。

  她没有去想不久前听到的那些话语。

  喜欢,不喜欢,喜欢不喜欢,不喜欢喜欢……她根本不在乎这些事情。

  今夜只有一件事情值得她的在意。

  如何让顾濯听到她的不喜欢。

  裴今歌是这么告诉自己的。

  数十丈外,赵启静静地看着她,等待阻止她出手的那一刻。

  ……

  ……

  这场战争开始了。

  没有号角声,没有战前的宣言,没有哪怕半句的和谈,就这样到来了。

  最先到来的是一根箭矢。

  箭如流星,怀揣着高昂战意,破云卷风而来。

  如果此刻陈迟在场,必然能认出这就是险些直接杀死他的箭矢,然后再发现这一箭还要再强大十倍有余。

  那时候的他倘若面对这根铁箭,根本不可能活下来,血肉将会和泥土混为一体。

  轰的一声巨响!

  一团白色的雾气缭绕着飞行过半的铁箭出现,形成一个奇特的空洞,从中而出的正是雷鸣!

  这毫无疑问是足以诛杀无垢境界的强者的一击。

  顾濯的应对很直接。

  他什么都没有做,仍旧凝望着为首的那艘飞舟,看着王景烁。

  箭如星落。

  然后……铁箭无端静止在他胸前,再不能进一寸。

  紧接着,大地开始颤栗,其声如哀鸣。

  无数泥石以顾濯为中心开始坍缩,直至凝聚为约莫数十丈宽阔的坚固高台,离开地面,飞向天空,与淡渺云气相依为伴。

  画面蔚为壮观。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诏道于天,诏道于天最新章节,诏道于天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