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集市是一个不夜城,开市是从半夜开始的,当月儿爬到半空的时候,苟老板迷迷瞪瞪的爬下了三轮车,背上搭着跟了他许多年的单皮褂子,这单皮褂子外面没毛,里面又没布,就有一层单的皮子,夏天可以防蚊虫,也可以遮风挡雨,冬天穿上取不了暖,是多年前四川皮货商在临桂县城开展销会时,卖剩下又不想带回去,狗老板用两个铜钱买的。“穿这件衣服夏天有点热,冬天有点凉”看得出来苟老板很喜欢带着这件皮褂子走过了几多春夏秋冬。
老胡伯伯也起来了,他掀开地摊上的篷布,从里边爬了出来,然后抱上一个大石头,再把篷布给压实了。这会儿地摊里没啥东西,就是一个摆摊的木板,两把椅子,还有一床半旧的棉被子。一是地摊上的被子太脏懒得拿回去,二是避免天亮时自己的位置被别人占了去。
像这样的地摊,在金山集市外到处都是,广场上,路边两旁,一堆堆,一蓬蓬的地方,里面都睡了一个人,他们有的是经营晚了懒得回去的,有的是怕第二天占不到位置的。
卖水果的,卖蔬菜的,从家里赶来的,从摊子里爬出来的,都顶着月光往市里批发市场赶去。
三袍妹子的爸爸和哥哥就睡在妈妈和三袍的摊位上,这样就可以少租两间房。“在哪不是睡觉呢?”三炮的父亲笑眯眯地解释。因为他打的白条,害得妻子儿女都跟着他奔波,他感觉到内疚。
“孩子和老婆都在身边,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他很乐观,也感觉到满足,总是乐呵呵的。
在金山集市外的路边此起彼伏的打鼾声,在此刻也是一曲和谐动人的乐章。
月儿慢慢的西移,大圆盘的路中间在不经意之间已经走来很多人,挑着担子的,推着自行车的,拉着板车的;是卖小白菜的六塘老哥,是卖莴笋的雁山嫂子伯娘,是卖芋头的两江老弟,是卖甘蔗的五通大叔,还有卖毛豆的庙头小妹和卖葱花的灵川婶子。
准确的说,他们谈不上是小贩,只不过是一些自给自足菜农罢了。他们在这里聚会互相攀比,谁家的化肥用的多,那家的农家肥用的好,哪家的土地挖得均匀,你家水源富足,他家的葱花长得喜人,,我家的白菜长得很壮,他们仿佛是在组织一会要用的夸词,也好把着自己家的菜卖个好价钱。也许是来的早了一些吧,大圆盘的路上只有卖的农夫,没有买的顾客。他们就脱了下鞋垫在屁股下,抱着扁担,把头深深的埋进了两腿间,然后迷迷瞪瞪的小憩一会。直到有人闷声吼叫“嗨,你的白菜怎么卖?”“葱花多少钱一斤?”他们才渐渐的活跃起来。
“交费,交费,交落地费。”一个老鬼身着黑衣黑裤像幽灵一般的从金山广场的下面走了出来,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也是附近的农民,只不过被市管所的人招他来收临时落地费。按常规的,他只应该在金山集市里收费,可是这老鬼拿着鸡毛就当了令箭,他总是要跑到马路上、广场上,大圆盘的路中间都落了他收费的唾沫。他说他收的是市管费,有买卖的地方就是市场,是市场的地方他就可以收费,收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每一个菜筐子的落地费是三到五个铜板,半夜出来买菜的农夫就是大白天也没有能力去探讨这老鬼有没有乱收费的行为,已经开卖了的多半都会老实的给他。
也有遇上要没开张的时候,这老鬼也不客气的抓人家一把豆子或一把葱花的。
“大爷,还没开张呢?你一会儿过来吧。”卖花生的妹妹怯怯声声的说。
老头总是挑软柿子捏,提高声音吼了一嗓子,“我收的是落地费,又不是开张费,落地就要收费”然后顺走了花生妹妹小半袋花生。
不多时,大圆盘路上卖完了萝卜白菜的附近菜农撤去了,留下一地的菜皮被早起的老妇人们捡了回去喂鸡,道路上也就干净了许多。
寅时尾卯时头,从市里批发市场买货的菜贩子们都回来了,他们聚集在道路的中间,从拖拉机上、三轮车里,卸下他们的货物,把从市里买回来的菜捆成了小捆儿,放在泥地里铺的一块塑料布上,进行小地方的批发,价钱比市里批发市场的贵一丁点,比本地的零售价钱又便宜上许多,摆高摊的小贩会挑好一点的货,他们买的货物价钱要贵一点儿,也能卖一个好价钱。
摆地摊的自然就买一些便宜的,也好歹图个便宜,总之各有各的客户,各有各的需求,各自按需求的挑捡着。
天快亮的时候,能看清来人的影子了,买水果的老胡伯伯、狗老板、刁民他们都回来了,他们在路边自己的地摊前很快卸完货,又趴在地摊上睡了。
“给我一颗枇杷吃。”声音嘶哑,嘴唇干裂,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女人伸手向买菜的顾客讨了一个枇杷,“哎呀,比仙水还灵,谢谢大嫂子,拿点豆子回去吃,新鲜的。”她觉得这个枇杷沁入了心扉,于是从地上站起来,抓上一把四季豆塞进顾客的篮子里。
“便宜了,便宜了,卖完收摊了啊。”送走了给枇杷的顾客,她叉着腰站在路中间大声吆喝起来。
隔壁摊子卖白瓜的嫂子赶紧阻拦:“哎,武则天,不急,还能卖半个时辰。”那被唤做武则天的女子可不管这些,他依然吆喝着,遇到熟人还给塞上一把,那熟人自然也就不好意思的再帮她买点其他的菜。
被高摊批发的小贩挑来捡去后又被地摊小贩翻腾了一遍的蔬菜已经是乱七八糟了,折了梗的白菜,压瘪的辣椒,挤爆的西红柿,没有看相,但菜是新鲜的,但不影响吃,所以老熟客也乐意拿回去,就这么你推我让的,笑着闹着,武则天一瞬间就把自己摊位上的货全给扫了一空,转身,他就去了金山集市里,在肉摊上称上两斤肉,摇摇晃晃的出来,她实在是走不动了,刚爬到三轮车上就睡着了。
眼看着地摊上的蔬菜就要快卖完了,忽然有声音从喇叭里传出来的,“散了,散了,时间已到,各位老板收摊。”是市管局快退休的一帮老头。拎着四五个喇叭朝着地摊上慢悠悠的晃过来。
老头们笑嘻嘻的看这家,瞅那家,春申的婆娘一把拖过已经看不见颜色的大篮子藏在身后,“朱哥,今天的马铃薯刚挖得,新鲜”春申的婆娘一脸疲惫的笑容,“特地给您留的,加上青椒红椒炒,好看还下饭。”她把土豆和辣椒装了几个小袋分发给这几个老头,有干脆拒绝的,也有半推半就收下的,还有没看上的,春申嫂子就陪着笑再抓了一把木耳,像这样的情形在金山集市的地摊上是每天都在上演的。
老胡伯伯也起来了,他掀开地摊上的篷布,从里边爬了出来,然后抱上一个大石头,再把篷布给压实了。这会儿地摊里没啥东西,就是一个摆摊的木板,两把椅子,还有一床半旧的棉被子。一是地摊上的被子太脏懒得拿回去,二是避免天亮时自己的位置被别人占了去。
像这样的地摊,在金山集市外到处都是,广场上,路边两旁,一堆堆,一蓬蓬的地方,里面都睡了一个人,他们有的是经营晚了懒得回去的,有的是怕第二天占不到位置的。
卖水果的,卖蔬菜的,从家里赶来的,从摊子里爬出来的,都顶着月光往市里批发市场赶去。
三袍妹子的爸爸和哥哥就睡在妈妈和三袍的摊位上,这样就可以少租两间房。“在哪不是睡觉呢?”三炮的父亲笑眯眯地解释。因为他打的白条,害得妻子儿女都跟着他奔波,他感觉到内疚。
“孩子和老婆都在身边,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他很乐观,也感觉到满足,总是乐呵呵的。
在金山集市外的路边此起彼伏的打鼾声,在此刻也是一曲和谐动人的乐章。
月儿慢慢的西移,大圆盘的路中间在不经意之间已经走来很多人,挑着担子的,推着自行车的,拉着板车的;是卖小白菜的六塘老哥,是卖莴笋的雁山嫂子伯娘,是卖芋头的两江老弟,是卖甘蔗的五通大叔,还有卖毛豆的庙头小妹和卖葱花的灵川婶子。
准确的说,他们谈不上是小贩,只不过是一些自给自足菜农罢了。他们在这里聚会互相攀比,谁家的化肥用的多,那家的农家肥用的好,哪家的土地挖得均匀,你家水源富足,他家的葱花长得喜人,,我家的白菜长得很壮,他们仿佛是在组织一会要用的夸词,也好把着自己家的菜卖个好价钱。也许是来的早了一些吧,大圆盘的路上只有卖的农夫,没有买的顾客。他们就脱了下鞋垫在屁股下,抱着扁担,把头深深的埋进了两腿间,然后迷迷瞪瞪的小憩一会。直到有人闷声吼叫“嗨,你的白菜怎么卖?”“葱花多少钱一斤?”他们才渐渐的活跃起来。
“交费,交费,交落地费。”一个老鬼身着黑衣黑裤像幽灵一般的从金山广场的下面走了出来,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也是附近的农民,只不过被市管所的人招他来收临时落地费。按常规的,他只应该在金山集市里收费,可是这老鬼拿着鸡毛就当了令箭,他总是要跑到马路上、广场上,大圆盘的路中间都落了他收费的唾沫。他说他收的是市管费,有买卖的地方就是市场,是市场的地方他就可以收费,收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每一个菜筐子的落地费是三到五个铜板,半夜出来买菜的农夫就是大白天也没有能力去探讨这老鬼有没有乱收费的行为,已经开卖了的多半都会老实的给他。
也有遇上要没开张的时候,这老鬼也不客气的抓人家一把豆子或一把葱花的。
“大爷,还没开张呢?你一会儿过来吧。”卖花生的妹妹怯怯声声的说。
老头总是挑软柿子捏,提高声音吼了一嗓子,“我收的是落地费,又不是开张费,落地就要收费”然后顺走了花生妹妹小半袋花生。
不多时,大圆盘路上卖完了萝卜白菜的附近菜农撤去了,留下一地的菜皮被早起的老妇人们捡了回去喂鸡,道路上也就干净了许多。
寅时尾卯时头,从市里批发市场买货的菜贩子们都回来了,他们聚集在道路的中间,从拖拉机上、三轮车里,卸下他们的货物,把从市里买回来的菜捆成了小捆儿,放在泥地里铺的一块塑料布上,进行小地方的批发,价钱比市里批发市场的贵一丁点,比本地的零售价钱又便宜上许多,摆高摊的小贩会挑好一点的货,他们买的货物价钱要贵一点儿,也能卖一个好价钱。
摆地摊的自然就买一些便宜的,也好歹图个便宜,总之各有各的客户,各有各的需求,各自按需求的挑捡着。
天快亮的时候,能看清来人的影子了,买水果的老胡伯伯、狗老板、刁民他们都回来了,他们在路边自己的地摊前很快卸完货,又趴在地摊上睡了。
“给我一颗枇杷吃。”声音嘶哑,嘴唇干裂,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女人伸手向买菜的顾客讨了一个枇杷,“哎呀,比仙水还灵,谢谢大嫂子,拿点豆子回去吃,新鲜的。”她觉得这个枇杷沁入了心扉,于是从地上站起来,抓上一把四季豆塞进顾客的篮子里。
“便宜了,便宜了,卖完收摊了啊。”送走了给枇杷的顾客,她叉着腰站在路中间大声吆喝起来。
隔壁摊子卖白瓜的嫂子赶紧阻拦:“哎,武则天,不急,还能卖半个时辰。”那被唤做武则天的女子可不管这些,他依然吆喝着,遇到熟人还给塞上一把,那熟人自然也就不好意思的再帮她买点其他的菜。
被高摊批发的小贩挑来捡去后又被地摊小贩翻腾了一遍的蔬菜已经是乱七八糟了,折了梗的白菜,压瘪的辣椒,挤爆的西红柿,没有看相,但菜是新鲜的,但不影响吃,所以老熟客也乐意拿回去,就这么你推我让的,笑着闹着,武则天一瞬间就把自己摊位上的货全给扫了一空,转身,他就去了金山集市里,在肉摊上称上两斤肉,摇摇晃晃的出来,她实在是走不动了,刚爬到三轮车上就睡着了。
眼看着地摊上的蔬菜就要快卖完了,忽然有声音从喇叭里传出来的,“散了,散了,时间已到,各位老板收摊。”是市管局快退休的一帮老头。拎着四五个喇叭朝着地摊上慢悠悠的晃过来。
老头们笑嘻嘻的看这家,瞅那家,春申的婆娘一把拖过已经看不见颜色的大篮子藏在身后,“朱哥,今天的马铃薯刚挖得,新鲜”春申的婆娘一脸疲惫的笑容,“特地给您留的,加上青椒红椒炒,好看还下饭。”她把土豆和辣椒装了几个小袋分发给这几个老头,有干脆拒绝的,也有半推半就收下的,还有没看上的,春申嫂子就陪着笑再抓了一把木耳,像这样的情形在金山集市的地摊上是每天都在上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