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成了敌人。”张发奎看着最新的战报,心中满是无奈。

  他怎么也没想到,法属印度支那竟然真的与他们站在了对立面。

  原本,他还以为陆裕华之前所说的只是玩笑话,没曾想如今竟成了现实,这着实让他感到无语。

  张发奎回想起之前的种种,不禁觉得自己当初的担心都是白费力气。

  他曾担忧局势的发展,但却没料到事情会朝着这样一个方向转变。

  此时,张发奎意识到,只要山城选择与英军结盟,那么进攻安南就有了正当的理由。

  一旦如此,那些让他无比头疼的难民问题或许就能得到解决。

  这段时间以来,这些难民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

  他为了安置和处理这些难民,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而现在,这个局势的变化或许会为他带来一丝转机。

  张发奎开始思考着接下来的行动方案。

  他明白,局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必须迅速做出决策,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他需要权衡各种利弊,考虑到山城接下来会与英军的结盟以及对安南的进攻可能带来的后果。

  同时,他也清楚,战争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但在某些情况下,却又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张发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看样子接下来,不进攻安南都不行了。”思虑许久,张发奎终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他觉得陆裕华的方案确实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既然局势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那也索性不再纠结,放手去做便是。

  此时,张发奎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该如何进攻粤省,收复丢失的羊城等地。

  这是他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也是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至于桂省这一摊子事,他认为还是交给桂军更为合适。

  毕竟,算起来人家陆裕华可是土生土长的桂省人,由他出面处理桂省的事务或许会更加得心应手。

  然而,张发奎也清楚,进攻羊城绝非易事。

  虽然他手里掌握了一批德械装备,但部队的战斗力仍然很一般。

  主要原因在于他手里没有多少嫡系部队,这使得他在指挥作战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现在重新开始,部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成长和磨合,才能真正发挥出战斗力。

  张发奎深知自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他并没有退缩。

  他开始认真思考着进攻羊城的策略和方法,积极筹备着各项准备工作。

  他明白,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战斗中取得胜利。

  ………

  另一边,陆裕华正在思考着派谁去进攻安南。

  既然师出有名,接下来的行动自然会很顺利,他相信原本反对的人,现在应该都闭嘴了。

  不过在这之前,需要招兵。

  人生地不熟的,而且还有那么多难民要迁徙,这些都需要士兵来管理。

  否则肯定会出乱子。

  更别说日军在这些难民里面安插了不少人。

  虽然已经抓了不算少,但谁都不知道,会不会还有。

  所以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士兵,来管理这些难民。

  不仅如此,迁徙的路上,粮食补给等等,这些都需要考虑。

  招兵也要从当地或周边地区招募士兵,利用熟悉地形和民情的优势。

  并且提供良好的待遇、保障家属安全等。

  难民管理这一块,他已经想到了办法,那就是加强对难民的审查和排查,建立有效的识别机制,防止日军奸细混入。

  组织专门的难民管理队伍,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安全保护。

  “太麻烦了。”陆裕华不由揉了揉脑袋,他觉得需要考虑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还不如痛痛快快的打一仗呢。

  不过现在想打仗也不行,不解决这些难民,恐怕就要出大乱子,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好在德国佬又下了订单,并且这一次非常痛快,表示这些设备完全没有问题,他们会利用中立国的船只,将设备运到远东来。

  到时候有了这些设备,就能开始建造工厂,用来安置这些难民。

  想到这,陆裕华不由松了一口气。

  对于德国提出来的建造俾斯麦战列舰的请求,经过略微犹豫后便答应了,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量。

  首先,此时德军最大的短板确实是海军。在战争中,海军力量的不足限制了德国在战略上的选择和行动范围。

  通过建造俾斯麦战列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齐这个短板,提升德国的海上作战能力。

  其次,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军事行动一直非常活跃,如果海军实力得到增强,他们在欧洲大陆的厮杀将会更加惨烈。

  这对于大英帝国来说,意味着其在欧洲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受到挑战,元气也会损失得更大。

  而陆裕华可以在这场混乱中寻找机会,巩固自己的地位或者获取更多的利益。

  从战略角度来看,德国海军实力的增强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冲突和不确定性。

  但是陆裕华可以根据局势的发展,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总之,答应德国建造俾斯麦战列舰的请求,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对于陆裕华来说,也有着潜在的利益可图。

  毕竟在当时的局势下,欧洲越乱,对他来说能够获取的利益就越大。

  欧洲的混乱意味着各种机会的出现,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方面,都有可能为其谋取更多的好处。

  更别说德军横扫整个欧洲时,那数不清的财富实在是太令人心动了。

  这些财富包括各种珍贵的物资、艺术品、黄金等。

  与其让这些财富冷冰冰地放在仓库里,不如将它们利用起来,变成战争利器,继续在战争中发挥作用。通过支持德国建造俾斯麦战列舰等方式,可以让德国在战争中更加强大,从而对大英帝国持续放血。

  一个衰弱的大英帝国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就如同“一鲸落万物生”,大英帝国就是这条鲸鱼。

  当大英帝国衰弱时,其他国家可以在其留下的权力真空和经济空间中寻找发展的机会。在政治上,其他国家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争夺更多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在经济上,可以获取更多的市场和资源,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总之,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各方势力都在权衡利弊,寻找最有利于自己的策略。

  对于陆裕华来说,支持德国建造俾斯麦战列舰,利用欧洲的混乱局面谋取利益,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

  所以只是简单的权衡一番,他就决定答应德国的所有要求。

  同时加快了建造速度。

  无非就是多建造几个造船厂就行了。

  按照接下来大英帝国要对法兰西动手的剧本,陆裕华有着明确的盘算。

  他必须要让德军在这一场海战中获得足够的好处,因为这样可以推动局势朝着对他有利的方向发展。

  在他看来,最好的情况就是让整个皇家舰队全部覆灭。

  陆裕华并不担心没了战舰的后果。

  他心中早有计划,可以造一批英国战舰,然后卖给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拥有着丰厚的财富,这让陆裕华无比动心。

  尤其是想到永乐大帝的那柄宝剑,他更是眼馋了许久。

  他深知这些财富可以为他带来巨大的利益和机会,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其他方面。

  陆裕华的决策是基于对局势的深入分析和对利益的精准把握。

  他明白在这场复杂的国际局势中,通过巧妙地操纵各方势力,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他准备利用海战的机会,让德军获得优势,从而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只是这些谋划,他暂时不能跟别人说,只能自己一个人偷偷藏在心里。

  ………

  另一边,在法属印度支那的河内总督府,德古总督望着悬挂着日军旗帜的总督府,眉头紧紧皱起。

  他满心疑惑,实在不明白日军究竟是发了什么疯,好端端的竟然要进攻安南。

  原本殖民地的法军在日军的攻击下被打得丢盔弃甲,一路溃败逃窜。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还没到一个月法国就投降了,变成了维希法兰西。

  而他们这些原本处于战争中的人,随着局势的突变,又摇身一变成为了日军的盟友。

  是的,他们现在确确实实是日军的盟友,可这种突如其来的身份转变让德古总督感到无比困惑和不安。

  他不清楚日军的下一步行动会是什么,也不知道这种盟友关系能够维持多久,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

  这一次前来总督府,就是要求日军撤出安南,将这里交还给他们。

  要说最郁闷的人,非带队进攻安南的第五师团长今村均中将莫属。

  原本他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着通过逼迫大本营南下的行动,自己正好能够将功赎罪。

  他或许在心中描绘着胜利的蓝图,期待着凭借这场战役重新赢得荣耀和认可。

  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谁能想到,安南刚打下一半的时候,法国竟然投降了。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局势瞬间变得复杂起来。不仅如此,法国还成了他们的盟友,连带着法属印度支那的法军也一并成为了他们的盟友。

  这下子可就尴尬了。

  原本激烈交战的敌人,转眼间变成了盟友。

  而且在之前的战斗中,他们还杀了那么多法军。

  这可怎么向新盟友交代呢?

  今村均中将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和焦虑之中,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个棘手的局面,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

  “师团长阁下,我们该怎么办?”副官看着一脸愁苦的今村均中将,忧心忡忡地询问道。

  副官的脸上同样写满了焦虑和不安,他也完全没有预料到如今的局面。

  不!

  应该是所有人都没想到,法军竟然会在如此戏剧性的转折下成了他们的盟友。

  这下确实是无比尴尬。

  一想到他们的部队在之前的战斗中杀了那么多法军,副官就感到心头沉重。

  他清楚地知道,等待他们的下场恐怕不会太好。

  尤其是他们还逼迫了大本营南下,试图改变整体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能被勒令返回预备役,恐怕都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副官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后果,每一种都让他不寒而栗。

  他们现在仿佛陷入了一个难以挣脱的困境,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还能怎么办?交出安南,撤离这里,等待大本营的命令。”今村均中将深呼吸一口气,无奈地说道。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沮丧和无奈,显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十分艰难。

  他也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严重的后果。前后可是杀了上千的法军,这个仇可算是结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明白自己很难再有挽回的余地。

  就在这时,传令兵走进来,汇报道:“师团长阁下,法军总督来了。”

  听到这话,今村均中将心里一沉,他清楚自己接下来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他深知与法军总督的会面必然不会轻松,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需要解决。

  “让他进来吧,客气点,他们现在是我们的盟友。”今村均中将尽管心中充满不安,但还是努力保持着冷静和理智。

  他明白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必须以恰当的态度对待法军总督,以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哈依。”传令兵领命而去,准备迎接法军总督的到来。

  今村均中将则在心中默默思考着应对之策,他不知道这场会面将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力化解矛盾,为自己和部队争取一个相对较好的结局。

  果不其然,当德古总督走进来之后,确实没给什么好脸色。

  原本他只是法军在远东的海军司令,但是因为他支持维希法兰西,所以才成了总督。

  就一个理由,可以收回这些殖民地,否则的话,这些殖民地都将成为日军的战利品。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全球都是基地车,抗战:全球都是基地车最新章节,抗战:全球都是基地车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