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北虏一仗的战前动员,楚凌觉得是有必要的,楚凌清楚,自他克继大统后算起,出现的外患、内乱、御敌等仗,使得大虞从上到下,不能说全部吧,但至少有半数靠上的群体是憋屈的,是愤慨的。

  大虞是从乱世中闯荡出,最终实现问鼎的集权王朝,历经太祖、太宗两朝的打拼与治理,大虞是没有惧怕过谁的,是在一次次争斗下富强起来的,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早已有了归属感与国朝骄傲!

  可是呢?

  这种境遇陡然发生改变,有太多的人尚没有回过神来,大虞就危机重重了,世人是不以过程论的,是以结果论的。

  大虞为何这样?

  还不是皇帝的问题!

  楚凌太清楚这代表什么了。

  既然是这样,那么有些仗啊,即便困难重重,即便压力再大,即便风险再高,可该打的时候必须要打!!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仗打赢了,大虞本土及周边的汹涌,遂凭此战之胜震慑,如此楚凌就能处在较为主动的位置,从而开启他的统御之路了。

  天不知何时阴沉了。

  雨夹雪,让气温降了不少。

  不时吹起的寒风,让人战栗发抖。

  “这下的真不是时候。”

  虞宫,大兴殿内。

  楚徽忍着寒意,伸手去关木窗,看着殿外湿漉漉的地,还有下的雨夹雪,眉头紧皱道:“早不下,晚不下,偏在这个时候下起来了,真他娘的可恶!!”

  “长寿是这样看的?”

  楚凌笑笑,放下所持奏疏,身倚凭几,整个人是很放松的,“朕到时觉得这场雨夹雪下的很是时候嘛。”

  “皇兄,这一下,势必会让行军变缓。”

  楚徽忍着不解,转身朝御前走来,“臣弟是没有打过仗,可臣弟也知兵贵神速,如此规模的大军密赴北疆,即便昼伏夜出,但想不闹出任何动静,这是不可能的。”

  “好天气下,这还好些,可这天气,道路泥泞下,臣弟只怕辰阳侯他们,这一路会遇到不少麻烦。”

  “朕也没有打过仗。”

  楚凌伸手示意楚徽坐下,神情严肃道:“但朕却信任辰阳侯他们,这一路行军北上如何确保隐秘,他们肯定已想好了对应策略。”

  “朕之所以觉得这场雨夹雪下的好,是这正好告诉辰阳侯他们,针对北虏这一仗,不是那样简单的,即便北虏主力跟赞普钦汗国鏖战,但在北虏南域一带,依旧是有不少精锐驻扎的。”

  “这仗如果还没开打,在他们之中就有生出骄纵之念的,即便到最后,我朝打赢了,最好的结果也是惨胜,但这样一来朕想达成的大捷之威,就很难促成了。”

  “为了这一战,朕是赌上了一切,能够调动的人力物力财力,朕都在调动着,甚至为了此战结束后,中枢及地方不止有损失,更能有新变,朕还将一些事提前推了。”

  “如此关乎到大虞今后数载,甚至更久一些的国运之战,如果他们连这点困难都扛不住的话,那这仗干脆就不要打了!”

  楚徽沉默了。

  自家皇兄讲的这些,他是能感受到的,也是能理解到的,针对北虏一战打响了,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

  也是这样,从上林苑回来后,一连几日楚徽都没有睡好,他怕这一战没有打好,尽管在内心深处,楚徽无数次的骂过自己,这仗还没有打呢就这样想,这不是在咒大虞吗?可楚徽还是不由自主的去想。

  这点,就是受楚凌的影响所致。

  在遇到任何事之前,把最坏的结果想到,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了,那随之而来的,就是有针对性的解决了。

  大虞的国情和国力,特别是那三载动荡之下,内心深处的理性告诉楚徽,大虞不应该对外发动战争,而应该想方设法的休养生息,解决治下的各种积弊与毒瘤,可每每想到这里,楚徽也清楚一点,这一战是必须要打的。

  因为自家皇兄要继在中枢立下威仪后,要进一步在天下立足威仪,唯有这样,这一团乱麻才能解开。

  “皇兄,您说西川那边,何时会对北虏发动攻势?”想到这里,楚徽抬起头,看向楚凌说道。

  “如果说我朝能在西川之后,于北疆一带对北虏发动攻势,或者在同一时期对北虏发动攻势,这优势也随之增大不少,毕竟此时的北虏,在被跟赞普钦汗国交战,这牵制住了北虏大批精锐,还吸引着北虏上下的注意,要是其西域及南域起了战事,这对北虏的震动势必会很大的。”

  “朕无法预判到这一点。”

  楚凌伸手揉着太阳穴,语气平静道:“说实话,在夏吉离开虞都,返回到西川后,朕就没有考虑过这点了。”

  “因为毫无意义。”

  “夏吉真有雄心壮志,想在西川夺嫡中取得优势,最终谋得那个位置,那他会选择最有利的时候出手。”

  “牵扯到关乎命运的抉择,你要牢记一点,不要将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只有靠自己,把能想到的都做好,这样才能掌握主动。”

  “西川打与不打,跟北虏这一仗,我朝都是要打的,所以关键还是在自身,至于别的,不要想的太多。”

  “臣弟明白了。”

  楚徽微微低首道。

  “殿下,您该起驾了。”

  而在此时,李忠低首走进大殿,朝楚徽作揖拜道。

  “嗯。”

  楚徽应了声,起身对楚凌作揖道:“皇兄,臣弟要去监刑了。”

  “去吧。”

  楚凌点头道:“风寒,穿厚些,披好大氅,别染了风寒。”

  “臣弟省的。”

  楚徽心底生出一股暖流,“那臣弟先去了。”

  言罢,楚徽转身朝大殿外走去。

  为了确保虞都内外,乃至京畿的时局,始终都聚焦在中枢这边,从而侧面掩护孙斌所统大军不被人察觉到,在离开上林苑,返回虞都后,楚凌就对外颁旨,清算一批勾结外敌的奸佞,清算一批陈坚案余孽……随之而来的,就是在虞都出现的处决,此事一出,使得不少人为之而震。

  在内部叛乱没有镇压下,北虏、西川两朝使团相继离开,此等特殊境遇下,天子还做这样的事,这让太多人浮想联翩了,也让一些担忧与惧怕思潮出现了。

  对此楚凌并不在意。

  这不就是楚凌的选择吗?

  别人怎样想都行。

  但唯独他楚凌不能患得患失。

  ‘张恢,宗庆道的内乱,就看你能否尽快平定了。’倚着凭几的楚凌,此刻心里在想一件事,在他离开上林苑时,一道密诏就加急赶赴宗庆道了,针对于北虏的一战,参战的不止羽林、上林两军,更有张恢所率五万南军精锐,这十几万大军,即中枢派出的全部机动,至于在北疆戍守的,那是以守备为主,参战为辅,至于怎样协调与调遣,就要看孙斌、张恢、李鹰他们了。

  也正是这样,楚凌希望张恢能尽快赶去北疆,只有这十几万大军都到了,那孙斌的话语权才能是最大的。

  军队是崇尚强者的,是以实力为尊的,这至关重要的一仗,楚凌是选择以孙斌为主的,至于别的那都是次要的,既然在太宗朝有韩青的崛起,那在正统朝就要有孙斌的再度崛起,其过去顾虑的种种,在正统朝完全不必有,打出来的战绩越多,楚凌是不会吝啬赏赐的,即便真一门两国公,那楚凌也是能给予的!!

  楚凌需要有孙斌等一批大将,在前撑着,顶着,以此给他看重的那批少壮派,青年派蜕变与崛起的机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最新章节,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