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京返程时,喜食腐的菌香鸡以及速成长肉的百日鸡,耿煊各带了五百只。

  到达清源集之后,各留了两百只在清源集。

  并嘱托方锦堂将之尽数送往五坊营地附近的粮库,妥善喂养,争取以最快速度扩散种群数量。

  因为这个目的,《五禽篇·鸡》这本秘术,他还特意让方锦堂誊录了一份,让喂养者修习此术。

  以期能在迅速繁衍、扩散种群的过程中,对这两个鸡种进行持续的优化改良。

  剩余的六百只鸡种,则在当夜率五百骑快速北上之时,也一起带上了。

  他的设想是将之尽数送入“赭红眼”盆地,就近利用储藏在那里的巨量粮食物资进行喂养。

  既方便快速扩散种群,也能让那些在仓库中发霉变质的粮食变废为宝,不至于真正的浪费掉。

  只不过,在抵达临时营地后,耿煊发现。

  从元京到清源集,再从清源集一路北上近千里,这一路的折腾,让那些鸡种的状态,大半都变得很差。

  是以,耿煊在此前亲赴盆地将扎络等人接出来之时,并没有将它们带上,而是交给了罗青。

  让他等它们状态有所恢复后,再安排人将它们送入盆地。

  此后,耿煊也就没有过问此事。

  此刻,罗青见耿煊忽然又问起此事,忙道:

  “今日一早,我将那些鸡种交给了陈展,现在他应该已经安排人送入盆地了。”

  耿煊疑惑道:“这事,怎么要经的手?”

  罗青赶紧解释道:

  “因为帮主您的安排,陈展决定组织一支百人规模的队伍,去盆地内运一批粮食出来。

  一来,这算是物资后勤部第一次开展工作。

  二来,也是探一下路况,看看在没通水运之前,一次究竟能运来多少粮食。

  虽然,现在营地内粮食还算充足,可等工程全面展开,三个项目部的人数很快就会急剧增加,粮食消耗也会激增。

  这次行动也算是一次摸底,提前做到心中有数。”

  耿煊点头,也就没再说这事,返回营帐时,心中还忍不住想,自己难道还要去山里面逮几只野鸡回来?

  如“走狗术”、“飞鹰术”、“驯鸽术”这类可统称为“动物契约类”的秘术,都有个特点,除了秘术本身的知识和技巧必不可少,相对应的动物也是完成该秘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个国宴级的大厨,在做出能发光的料理之前,从来没有真正触碰过任何一种食材,没有握过菜刀,没有舞过颠勺,那是不可想象的。

  或许,耿煊可以靠着开挂,完全虚空造梯,强往上提。

  但那难度,一定会更大。

  无论是消耗的时间,还是红运,都比“有实物表演”多得多。

  更何况,鸡不过是一种极常见的家禽,耿煊自然没必要强给自己加难度。

  就在他决定花点时间,往山里转一圈的时候,陈展却分别带着一对菌香鸡和百日鸡来到了营帐中。

  耿煊一脸意外。

  陈展忙道:“今早,我只安排人带了五百只鸡种进入盆地,菌香鸡和百日鸡各留了五十只在营地中。”

  “怎么不都送过去?”

  “我是想着帮主您可能会有需要……”

  说到这里,陈展似乎意识到自己嘴说瓢了,立刻又道:

  “而且,今后这周围会聚集数十万人。

  再怎么精细,一些浪费也是难以避免了。

  留一些鸡种是有必要的,都不需要专门喂食,残羹剩饭就足够养活它们。

  我甚至觉得,现在咱们手中的鸡种数量还太少。

  我还想趁这次在元京大规模购买工具的机会,趁机再从徐家弄一批鸡种过来。”

  耿煊盯着陈展,赞许道:“有心了。”

  ……

  待陈展离开后,耿煊便一人待在了营帐中,继续自己的修炼计划。

  在红运极度充裕的情况下,耿煊开发出了“霸王之悟”的新用法。

  以往,耿煊只有在手中没有某种秘术功法,而他又非常想要之时,这才将其当成了一种特殊的“打捞”工具。

  可这一次,一本本秘术,一本本功法全都摆在面前,只要给他一些时间,积累到足够的领悟,他自己就能触发入门条件。

  可对现在的耿煊来说,时间可比红运珍贵多了。

  于是,在快速而囫囵的将一本本功法和秘术都翻阅了一遍之后,他没再去翻第二遍,做更仔细的精读。

  而是直接触发了“霸王之悟”。

  脑海中,那些原本只是囫囵的看了一遍,甚至让他当场复述都有可能遗漏,更别说完全理解的信息,迅速变得“高清”起来。

  利用这样的方法,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

  耿煊通过连续四次激发“霸王之悟”,成功入门了“控鹤手”、“慑心吼”、“竭血手”这三项技能。

  就耿煊打算一鼓作气,将其他秘术也用同样的办法快速入门之时,一行人的拜见让他稍稍暂停了一下。

  却是今晨一早南下的洪铨等人,已经带着今日从清源集拉来的千余人返回营地。

  他第一时间便带着范宏盛,谢航,姜逸之,苏明煦几人前来拜见。

  让耿煊感觉意外的是,除了这四人之外,方锦堂这个坐镇清源集的副帮主,居然也跟着一起过来了。

  看着一起入帐的方锦堂,耿煊意外道:“你怎么过来了?”

  若有紧要之事,用飞鸽传信的速度明显更快。

  若没有紧要之事,也压根用不着他这个副帮主亲自跑一趟。

  所以,他用一两天时间跑这一趟这件事本身,就显得很奇怪。

  总不能是因为忽然得知巨熊帮又增加了两千多名正式帮众,跑过来“认亲”的吧?

  面对他的疑惑,方锦堂只是道:“我的事不急,帮主您先安置好他们吧。”

  听了这话,耿煊反而更加疑惑了。

  盯着他看了两眼,却也没再多说什么。

  对于随洪铨进帐的另几人,谢航,范宏盛,姜逸之,苏明煦四人,耿煊只是将昨夜已经议定之事,亲口对他们交待了一番。

  谢航,范宏盛没有任何异议,很干脆的便拱手领命。

  姜逸之,苏明煦在知道“白帝祠”的工期如此紧张之后,倒是叫苦抱怨了一下。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

  待他们离去之后,帐中只剩方锦堂与耿煊二人。

  方锦堂在耿煊的目光注视之下,却是先说一件“小事”,提了一个小建议。

  “帮主,据我所知。

  今日之后,营地的人数规模已有将近九千之数,明日就能破万。

  这还没算上从附近里坊过来的坊民。

  这么多人手,前期的一应需求,基本都可以满足了。

  继续用这千余匹玄幽马往返近千里转运,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道:

  “若一定要继续,也应有所调整,尽量让每一次转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继续用来转运那些坊民,真的没那个必要。”

  “哦?你是如何想的?”耿煊有些惊讶。

  方锦堂道:

  “据我了解,寻常时候,只要不过分耗用马力,玄幽马一日耗用六十斤精料就可满足所需。

  长期喂养,妥善照料,还能长膘。

  若是耗用过甚,每日喂养的精料需要增加两到三成,这都不算什么。

  如这般频繁的千里往返,每匹玄幽马每日在食料之外,还需额外投入一枚玄幽丹。

  每日消耗的玄幽丹,就是一千四百颗左右。

  若是按照现在的市价,只这一项,几乎就是六到七万两的银子。”

  说到这里,方锦堂看着耿煊,认真道:

  “在前期劳力基本已经足够的情况下,用如此大的代价,继续用这样的办法,每日将千里之外的千余名劳力送入工地。

  就只为了多赶几天的工期,我真不觉得有这个必要。”

  说着,方锦堂顿了顿,又道:

  “这还只是看得到的代价,看不到的代价,很可能更大。

  据我了解,玄幽丹这种丹药,功效固然非凡,可若频繁食用,也是会伤玄幽马元气的。

  现在持续的时间还短,不太看得出来。

  可若一直如此,我敢肯定,即便再如何精心照料,也必然会有玄幽马承受不住如此高强度的行动。

  伤,病,死……这些情况,陆续都会发生。

  现在这情况还没发生,可我却向清源集几名长期照料玄幽马的马倌打听过,只这几天下来,平均每匹玄幽马基本都掉了三四斤的膘。

  对玄幽马来说,掉这么点膘,看不出来,也影响不大。

  可按照一般的经验,这般高强度的行动若是一直持续,后面掉膘的速度必然会更快。”

  听着方锦堂的话,耿煊忍不住轻轻点头。

  最后,问道:“那你的意见是什么?停止这种行为?”

  方锦堂摇头道:

  “要不要停止,我也不知道。

  我只是想说,如果还只是接一些里坊劳力北上。

  这代价就太大了,完全不值得。”

  说到这里,方锦堂摊了摊手,道:

  “每天,有形无形的代价付出了这么多,总要有更好的回报吧?”

  耿煊点头,已经完全明白了方锦堂的意思。

  因为工具的缺乏,在基本劳动力已经足够,一应前期工程都可以快速展开的前提下,用如此高昂的成本只是为了让千余名劳力提前十天左右抵达。

  这已经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有些行为艺术了。

  当然,也不是一定要完全停止这种方式。

  只不过,得“有那个必要”。

  说到这里,方锦堂又道:“这两天,我们也有遣人与‘北八集’的集市与里坊进行接触沟通。

  一开始,还有些人没反应过来,有些敷衍。

  可等南岑集周边里坊的做法风传开来,其他里坊也都回味过来,现在态度都积极得不行。”

  “在此之前,从五坊营地迁民北上,必须携带大量物资,还要担心沿途安全,千里行程,大约要十几天的时间。

  可现在,有沿途的里坊搭手做跳板。

  从五坊营地出发,在保证充足休息的情况下,最多只需要五到六天的时间,就可以顺利抵达。

  这效率,已经不算差了。”

  方锦堂顿了顿,道:

  “以后,周边里坊,集市之人陆续北上做工,效果也差不多。

  只不过,到那时我们就要在沿途各个充作跳板的里坊集市持续补充一些物资了。

  因为荒野道路的限制,大批量物资的长途转运,效率却不会提升太多。”

  方锦堂这看似无心的感慨,却给耿煊打开了新思路。

  想到从清源集北上,沿途荒野的地貌。

  越接近岑岭,道路便越是崎岖嶙峋。

  载重马车要在这样的地方通行,非常不便。

  耿煊又想到,洙水古河道干涸近四百年,虽然河道大体上也维持了当年的风貌。

  可长时间的干涸,一些河岸开裂,坍塌。

  甚至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直接被扒开大片的缺口,这些情况都是有的。

  而且,从淤塞段以下,一直到洙水河道与漭江相通,整条河道的走势,也远称不上“完美”。

  可完善的地方,还非常多。

  现在,在古河道疏浚工程未完工,河道没有重新通水之前对整条河道进行全面的检修和维护,是最方便的。

  真等以后通了水再来做同样的事情,难度至少是现在的十倍以上。

  耿煊继而又想到,当初经过一线峡之后,心中闪过的一些未来愿景。

  这般想着,心中莫名兴奋起来的他,立刻让帐外的扎络去将郭子安、罗青、陈展、计聪、瞿庆丰、洪铨、范宏盛、谢航等人寻来。

  在方锦堂莫名所以的眼神中,两人等了片刻,众人也纷纷进入营帐之中。

  耿煊先是对洪铨、范宏盛、谢航三人讲了方锦堂对玄幽马使用的一些考虑。

  在他们低头思考之时,又对郭子安讲了自己想到的,干涸了近四百年的洙水古河道可能存在的种种隐患。

  郭子安懊悔的一拍额头,道:

  “哎,我的眼界还是太窄了,这么明显的问题都没有看到。

  幸得帮主提醒,不然真等古河道重新通水之后问题才暴露出来,我郭子安就要成为千古笑柄了!”

  其他人也都是面面相觑。

  耿煊安抚道:“你不必为此自责,我们都有疏忽。”

  说着,他看向其他人,道:“这也是一个教训,往后你们也要多多思考,查漏补缺,看看还有没有类似的问题。”

  众人纷纷点头。

  就在这时,罗青心中一动,开口道:“帮主,我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这个工程的规模,以前是否有过,我不清楚,却也不曾听闻过。

  就我而言,从筹备的第一天起,就遇到了太多以前不曾遇到的困难。

  自从入住营地,这几天,新的问题,新的情况,更是层出不穷,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朝我扑来。”

  说到这里,罗青看向其他人,道:“我想,这也应该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感受。”

  其他人纷纷点头。

  罗青道:“很多时候,我们也想提前发现问题,可在问题出现之前,我们确实连想都不曾想到过。

  所谓一人计短,多人计长。

  我就在想,能否将我们从工程筹备第一天开始,所做之事,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所思所想,都让人记录下来。

  这不仅能让更多人看到,给我们提供一些全新的启发。

  以后若再有类似的工程要启动,也能有个学习的榜样。”

  说着,罗青顿了顿,苦笑道:“当然,更多的,还是提供一个活生生的教训吧。

  至少,我们踩过的那些坑,犯过的那些错,会少坑一些后来人吧。”

  说到这里,却见“苏瑞良”怔怔的看着自己,罗青心中忽然有些慌,快速反思,自己莫不是说错了什么?

  就在这时,忽见“苏瑞良”忽然起身,来到他身前,拍着他的肩膀,感慨道:

  “老罗啊,幸得有你的提醒,不然……”

  说到这里,他就只是不断拍他的肩膀,不断的摇头。

  过了一阵,他才对罗青郑重道:

  “这件事,非常重要。

  不过,我就不成立专门的部门了,就劳烦你多费心,将此事也兼起来。

  你看如何?”

  罗青心头一热,忙点头应道:“是。”

  ……

  耿煊返回原位,重新坐下,话题重新回到古河道之上。

  郭子安看向他,道:

  “帮主,在未通水的现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时间。

  所以,如果您要问我的意见,那我觉得,再成立一个项目部,专门解决此事,是最合适的。

  只不过,这样一样,工程规模……”

  说到这里,郭子安都不知道这话题该如何往下说了。

  从淤塞段到漭江岸边,虽然没有具体丈量,但郭子安估计,这距离不会低于一千五百里。

  无论怎么想,这种级别的工程,都不是区区一个帮派之主能够搞定的。

  别说一帮之主,便是一州之主,做这种事都有“自不量力”之嫌。

  最后不搞到天怒人怨都是咄咄怪事。

  现在他们如此煞有其事的讨论,让郭子安有种强烈的“小孩过家家”的既视感。

  而“苏瑞良”接下来的话,让他心中的这种感觉,变得更强烈了。

  “嗯,我的想法也差不多。

  那就再成立一个‘护河项目部’,与工程部一起,对古河道一直到漭江入水口的沿途状况,进行检查。

  凡是有隐患的河岸,全部予以记录。

  然后,由工程部出具具体的修缮方案,再由该项目部动工施行。

  此外,那些存在先天缺陷,亦或者有改道需要的河道,也要趁这机会一起给做了。

  还有,有些河段河床浅,礁石多,亦或者通水之后容易形成湍流,落差大,又或者容易沉积泥沙,对将来的通航造成影响……凡此种种,都要趁这机会一起办了。

  现在整个河道干涸,裸露在外,是千载难逢的动工时机。

  不然,一旦通水之后,要做同样的事情,难度何止十倍?百倍都不止!”

  耿煊每多说一句,郭子安心中虚幻的感觉就越强烈。

  可到了这一步,耿煊的话还没有停止。

  他看着郭子安,继续道:

  “……除了这些基本的要求外,我还另有一个期望,就是沿河两岸,在具备蓄水、防洪等功能时,还有一条可供车马快速通行的大道。

  要求也不高,能满足两辆马车并行。

  让玄幽马晚上也能发挥出八成以上的速度,勉强做到日夜兼程。”

  要求也不高?

  两车并行?玄幽马日夜兼程?

  还“勉强”?

  郭子安忍不住心中腹怼。

  “……这样,以后只需要沿河一段距离修筑一处驿所。

  这洙水两岸,血脉就算是基本贯通了。”

  这才算“基本贯通”?

  那全面贯通得是什么模样?

  心中念头“闹腾”的郭子安,忽然看见“苏瑞良”眼神灼灼的看着自己,意味深长。

  他心中忽地一个激灵,这才猛地想起,在元京时樊綦对自己的提醒。

  这“苏瑞良”的眼睛,可是能看穿人心的!

  他心中一慌,赶紧低下了头。

  耿煊看着他,笑问:“我的这些要求,对工程部来说,有没有什么难度?”

  郭子安道:

  “对工程部来说,自然没什么难度。

  可对‘护河项目部’来说,这难度……”

  说到这里,郭子安还是抬起了头,大着胆子与耿煊对视,问:

  “苏帮主您觉得,这真的是以您现在的能力,能做成的事情吗?”

  面对这样的询问,他没有得到期望中的答案,而是一句让他感觉莫名其妙的话。

  “这不是还有几个月时间吗,急什么?”

  耿煊看向方锦堂,道:

  “和其他三个项目部不同,这个‘护河项目部’,设在清源集最为合适。

  沿着河道往北往南,距离都差不多。

  这个项目部成立之后,巨熊帮应该也分不出别的心思了。

  我想将它交给你来直管,如何?”

  方锦堂想了想,道:“可以,不过,我有几个建议。”

  “说。”

  “‘护河项目部’不设在清源集,而是设在五坊营地。”

  “为何?”

  “因为那里有人又有粮,不需要重复建设,能够快速开展工作。”方锦堂道。

  耿煊愕然。

  方锦堂话还没完:

  “帮主既然新设了‘护河项目部’,那现在还在五坊营地,原计划迁往此处的数万务工坊民,就不需要再动了。

  直接拨给‘护河项目部’即可。

  以后,‘南四集’、‘东五集’中,那些想要参与工程分享山林之利的里坊坊民,也不必跋涉一千多里来这里,全都归入‘护河项目部’即可。”

  他这话一出,帐中另几人全都瞪大了眼睛。

  罗青傻眼道:“我这手底下,岂不是没人了?”

  计聪,郭子安同样错愕。

  因为按照耿煊昨夜定下的劳力分配方案,来自里坊的、修行者比例更高的“优质劳力”,优先补入他们两个项目部。

  而五坊营地那六万劳力,则是罗青负责的“疏浚项目部”的基本盘。

  现在方锦堂这么一搞,全都乱了。

  对于自己一来就“搅局”的做法,方锦堂很是坦然,道:

  “新增这么大一个项目部,缺人是必然的。

  有缺就想办法去找补。

  可基本原则,应该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迁移腾挪,对吧?”

  “那你们觉得,从别处补来的人,直接送到你们这里来更简便一些?

  还是先将现在就在‘护河项目部’之中,或者附近之人送到你们这边来,然后再从别处补人到我这里来更简便一些?”

  他这话一出,众人全都无言以对。

  若强说第二种做法更简便一些,那不是傻,就是坏。

  而无论是哪一种,都没资格继续待在这帐中。

  “那……那缺的人从哪里补?”

  罗青喃喃,看向方锦堂。

  方锦堂没有回答,看向耿煊。

  罗青也跟着看向耿煊。

  其他人也都看向耿煊。

  可以说,这个新成立的项目部,给帐中所有人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陈展的“物资后勤部”,瞿庆丰的“信息支援部”,洪铨的“保卫部”,有工作压力都将在原来的基础上上一个大大的台阶。

  就连以为忽然没什么事的谢航、范宏盛二人负责的玄幽马队,以后的职责也只会比现在更加繁重。

  因为“护河项目部”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

  上下游一千多里。

  若是没有一支能够带着人和物快速机动的力量,靠人的双脚,十天都无法走通一个单边。

  那样的效率,简直不敢想象。

  面对众人期盼的目光,耿煊并没有立刻予以回应,而是道:“等你们将现在可用人力全都充分调用起来以后再考虑这个也不迟。”

  现在,五坊营地加周边里坊和集市,至少十几二十万劳动力,修行者比例还非常高。

  这已经足够工程全面铺开了。

  而且,所有人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大家也都在快速的适应,迭代,成长。

  真的一下子将太多人手堆到他们手中,反而会让他们无所适从。

  见他这般说,众人不觉失望,反而轻松了许多。

  耿煊没再聊与工程相关的话题,看向方锦堂,道:

  “你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还有别的建议吗?”

  方锦堂苦笑道:“帮主,新成立一个项目部,这可不是我的建议,我都没过,这次过来会给自己揽这么大的一个活。”

  耿煊恍然:“你这次过来,还真的另有其事?”

  “嗯。”

  “什么事必须你亲自跑一趟?”耿煊好奇。

  方锦堂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帐中其他人。

  罗青见状,冲耿煊拱手道:“帮主,有关‘护河项目部’的事,您可还有更多的话要交代?”

  耿煊摇头道:“没有了。

  我还是那句话,各个项目部,还有其他部门,全都是一体的,全都是为工程最终能顺利完工为目的。

  无论是人,财,物的调用,其他人也就罢了,你们务必要有站在全局的眼光。”

  “是。”众人纷纷应了一声。

  见他再没有更多话说,便都告辞退出了营帐。

  帐中再次只剩方锦堂与耿煊二人。

  方锦堂伸手入袖,将一张纸皱巴巴的纸取出,递到耿煊面前。

  “帮主您看看。”

  “这是什么?”

  耿煊疑惑的接过纸张,将其展开之后,愣住了。

  ……

  【十二月应发基本月例:

  银:18万5530两,补血丸:1万8553颗。

  注:因帮助新纳2007名正式帮众,重新统计后

  银增5万2650两,补血丸5265颗。

  合计:银23万8180两,补血丸2万3818颗】

  ……

  【清源集大战结束,452名正式帮众,阵亡139人。

  应发抚恤:

  银7万2360两,补血丸7236颗。

  无忧宫夜袭,阵亡帮众1145人。

  应发抚恤:

  银49万8840两,补血丸4万9884颗。

  合计:银57万1200两,补血丸5万7120颗。】

  ……

  【综合基本月例与抚恤,合计支出:

  银80万9380两,补血丸8万938颗。】

  ……

  纸张上的内容,很简单。

  不过就是几个简单的数据统计罢了。

  也没有任何难懂的地方。

  可耿煊只大概扫了一眼,就控制不住眼皮狂跳。

  心道,好家伙!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他原本还以为自己家底丰厚,手中银子多得没处花。

  可他的眼睛只在这张皱巴巴的纸上扫了一眼,这个念头便立刻烟消云散!

  他猛地抬头看向方锦堂,见他一脸的严肃。

  又低头更仔细的看了一阵,再次抬头,看向神色依旧严肃的方锦堂,问:“这统计没出错吧?”

  方锦堂无语道:“帮主您觉得呢?”

  “……”耿煊砸吧了一下嘴,放弃了幻想。

  方锦堂却继续道:

  “事实上,实际支出,只会比这更多。

  因为我只统计了基础月例,而按照帮主您亲自定下的规矩,在基础月例之上,有部分人还有职级和贡献章带来的加成。”

  “这个人数都不是太多。”耿煊赶紧道。

  方锦堂道:“是不多,所以我才没有单独统计。

  可这也意味着,实际发放出去的月例与抚恤,比您看到的这个只多不少!”

  耿煊无奈点头,认可了方锦堂的话。

  他的眼睛,忍不住又在手中纸上扫了一眼,问:“那你这次过来,是因为银子和补血丸的数量不够吗?”

  方锦堂瞪眼看着他,气势勃发,道:

  “这是够不够的问题吗?这根本就不合理!”

  “一个月单月例就是二十多万两,补血丸两万多颗,一年是多少?

  十年呢?

  这还是现在,将来您难道就不增加人手了吗?

  以现在这发放标准,您手里表示银千万两,都填不满这无底的窟窿!”

  “抚恤同样离谱,在本来就很夸张的月例基础上,直接来个十二倍。

  我一看这抚恤数额,头皮都麻了!

  好家伙,以现在这规矩,咱们这巨熊帮根本就死不起一个人。

  死一个就亏一个!

  死十个就是血亏!

  一次死上千个,库房直接给砸穿了!”

  在方锦堂说抚恤的时候,耿煊忍不住小小插了一句,“不是有两个选择吗?”

  按照抚恤规则,要么从阵亡者家属或者其他亲近之人选一位直接成为正式帮众,然后才是按照阵亡者身前标准,一次发放一年的月例。

  听他这话,方锦堂看着他,问:“帮主您真觉得,在不做任何强迫的情况下,真有人放着大把抚恤不要,一定要进这死亡率如此之高,有今天没明天的巨熊帮?”

  “……”

  这话从巨熊帮的副帮主口中说出来,让耿煊整个正帮主无言以对。

  换了他,也一定会选择领了抚恤直接闪人。

  便是真有人脑回路奇特,那也必然是少数。

  嗯,极少数。

  方锦堂继续道:

  “您别把眼睛只盯着银子,真正的大头其实是补血丸。

  我们手中,现在是肯定拿不出八万多颗补血丸的,便是将您在盆地中得到的那几万颗算进去,同样填不满这窟窿。

  按照元州现在的市价,要从外面购买,您知道要掏多少银子吗?”

  “二百四十万两。”耿煊低声道。

  方锦堂摇头道:“那还要有人肯卖……可现在,您觉得有吗?”

  耿煊摇头。

  今年,元州的粮食,药物,修炼资源都被董观“洗劫”了一遍。

  那些与他合作的帮凶,元州的顶级势力,自家手里囤积的粮食和相应资源倒是不缺。

  可除了他们,这几样物资,在元州哪哪都缺。

  而现在,别指望那些顶级势力会将自家手里的相应资源放出来。

  一时间,耿煊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去找补这批资源。

  心中甚至忍不住想,“这才是‘购买’数十万红运得来的代价吧?!”

  红运收获,最多的一次,就是他应唐彩珠邀请,扔下清源集,远赴元京那一次。

  只一个晚上,红运收益就超过四十万。

  可也是在那个晚上,巨熊帮阵亡了1145人。

  而只这批人的阵亡抚恤,就超过总支出的六成。

  白银将近五十万,补血丸将近五万颗。

  他心中忍不住反思:“这是个教训,正式帮众的数量,不能随便增加,以后要悠着点,倒是临时帮众,可以多弄一些。”

  正式帮众,与他的绑定关系更牢靠,他们受他的约束也更大。

  可相应的,他也要给他们发“工资”。

  这不是他良心发现,而是此世所有修炼者都认可的规矩。

  不然,人家凭什么事事以你为主,就因为脸大吗?

  与之相比,临时帮众的约束性虽然几近于无,但他也不必给他们发“工资”。

  而对耿煊来说,临时帮众就已经满足了他的“刚需”,正式帮众多点少点,反而不是那么紧要。

  心中这般反思了一番的耿煊,还是忍不住有些不可思议的感慨道:

  “感觉还是太夸张了些……你说元州那么多顶级势力,他们是怎么养活那么多下属的?”

  方锦堂看着耿煊,沉声道:

  “帮主您误会了。

  这事,只在咱们巨熊帮,才这么离谱!

  元州其他顶级势力,谁的压力有咱们这么大?

  所有势力,真正的嫡系人马,本来都不算多!

  一般的,有个几百人就很不错了。

  那些顶级的,需要他们定期发月例养着的,最多也就三五千,不可能再多!”

  耿煊点头。

  他也回味了过来。

  元州那些顶级势力,人员构成并非金字塔,而是纺锤形,低修为者的数量非常少。

  一个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控制需要直接输血养活的嫡系人马数量么。

  “便是董观,麾下玄幽铁骑的数量,不下十万,控驭玄幽二州数千里疆域。

  真正让他每个月出血养活的人员数量,也不可能超过一万人!”

  耿煊下意识的想说,这不可能。

  不过,想到扎络讲的“故事”中,给玄幽二州沙民最大苦难的一个源头,就是大量玄幽铁骑平日里分散驻扎在玄幽二州各地,且经常对周边沙民进行严酷到极点的盘剥。

  根本原因,并非所有玄幽铁骑都坏到骨子里,而是“吃不饱”。

  那些玄幽铁骑驻扎之地附近的沙民,其实就是他们的采邑,是董观明明白白送给他们的加血包。

  也是董观降低直接管理压力的有效手段。

  这与方锦堂此刻所说,不就恰好互相印证么?!

  扎络本身,从不思考这些。

  他只是给耿煊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耿煊本人也没来得及从中窥破这一点。

  直到方锦堂此刻点破,他才恍然醒悟,心中却是越发的沉默。

  说到这里,方锦堂的话却还没有停,继续道:

  “帮主您没意识到要直接养活这么多人的压力有多大,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却是您当初与罗青他们商定的月例与抚恤规则,相较其他势力,太过优厚。”

  “优厚到离谱的地步!”方锦堂最后忍不住再次以更重的语气强调了一遍,以表示这真的非常离谱。

  耿煊低声道:

  “我当时是觉得,巨熊帮对帮众的约束更多,不准做这个,不准做那个,总要从其他地方给些找补,让他们的总收益不至于比其他人低。

  至于抚恤定这个优厚……这个确实有些考虑欠妥。”

  这一点,耿煊承认,确实是他疏忽了。

  其他人或许想不到巨熊帮将来要死很多人,难道他还不知道吗?

  说到最后,耿煊声音越来越低,像是犯错的孩子。

  最后,他问:“那你有什么意见?”

  “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满眼红名开始,从满眼红名开始最新章节,从满眼红名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