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父横了像只无头苍蝇的林长荣一眼,对陈会计和王支书说道:“我家的的确确给了王老抠两台电视机的钱,他要是敢昧下这钱,我林家也不是吃素的。”

  林长荣也反应过来,恶狠狠的指着王麻子,“对,老子亲手交给了两台电视机的钱给你,你要是敢少老子一分,别怪老子对你不客气。”

  王老抠拽了王麻子一把,“王书记你看到的,没单子我怎么给啊?要是这样我都给钱的,那以后岂不是谁都可以来找我要钱?”

  王支书说道:“老林,阿王这话也没错,几百块又不是几角、几块,你家阿荣想来也不会连个凭据都不拿,就把钱给他了吧?”

  “就是,二十好几的人了,又不是三岁小孩。”

  围观的人都反口帮王家说话,生怕林长荣父子闹下去,害的他们也拿不到钱。

  “好你个王麻子!”林长荣忽然想起一事,上前一把抓住他,“走,我们去找阿乐作证!”

  王麻子冷笑道:“谁不晓得他跟我有仇,他当然帮着你说咯!”

  “好,你不去是吧,我们去老爷殿在神明面前发誓,我要没拿给你两台电视机的钱,我林家绝孙不得好死。”

  林长荣指着他鼻子,一字一字说道,“你王家旺要是拿了我的钱赖账不还,你王家也断子绝孙不得好死。”

  王麻子没想到他竟然跟李家学发誓,而且还是这么毒的毒誓,嘴巴开合了几下,没敢应声。

  “连这样的毒誓都敢发,看样子林家真给了王家两台电视机的钱。”

  “他们家本来就不是好东西,八成是拿了人家的钱想赖账不给。”

  陈会计见状啥都明白了,“王支书,让他们尽快把林长荣的钱和这些村民的钱给了,省得闹出事,上头找我们的麻烦。”

  “听到么?”王支书踹了王麻子一脚,“还不赶紧去取钱!”

  王麻子跟王书记一起走了后,林长荣得意的看向林父,“那天阿乐家让他发誓,他们也不敢。”

  林父点头,“当然不敢了,神明都在天上看着呢!”

  ……

  李长乐这会儿已经回到南山,见李小涛和李小波撑着下巴坐在预制板上,上前踹了两人一下,“没跟你哥一起去挣钱啊?”

  李小涛摇头,“我哥说我们去了要拖累他,不让我们去。”

  “他跟小鱼去哪儿淘海去了?”

  “去小树林那边,小鱼说他昨天在那抓到一只三斤多重的大青蟹,昨天挣了六七块呢!”

  “三叔,我们不想读书,想跟我哥他们一起淘海挣钱。”李小波一脸羡慕的说道,“我算过了,一天挣六七块,一个月有一百多呢!”

  “不错,就算五块一天一月也能挣一百五,除掉买渔具的钱,还能挣七八十块,比你三婶工资高多了。”

  “是吧,我也觉得划得来。”李小波说道,“三叔,你帮我给我阿娘阿爸说一下呗!我真的不想读书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李长乐睨了他一眼,“你们决定以后不读书了?每天都去淘海?”

  两人点头,“我们想是这样想的,就怕阿爸阿娘打我们。”

  “我可以帮你们说说,但你们得想清楚了,现在天气暖和,淘海是蛮好玩的,等冬天一来,你们还继续干么?”

  李小涛两眼眨巴几下,“冬天还有鱼么?”

  李长乐挑眉,“当然有咯。你阿爸他们冬天的时候,不也照样出海捕鱼,不然拿啥来养活你们?”

  “冬天好冷的。”李小波连连摇头,“我在教室里都耳朵都长冻疮,去海边耳朵都能冻掉,我不去。”

  李小涛看了看自己去年长过冻疮的手脚,“我手上脚上也要长冻疮,我也不去。”

  “那你们还挣啥钱?”李长乐看着两人,“冬天太冷不去、春天有倒春寒更冷,还是不去,下雨天、刮风天、台风天又不能出海。

  大青蟹又不是天天都抓得到,捡一桶蛤蜊、撬一桶牡蛎,也才卖几角钱,你们拿啥养活自己?”

  “三婶一个月才一二十块,我们一个月就挣一百五,够一年的钱了。”

  “你三婶下课回家还要织网,一天能挣一块多呢!”李长乐笑眯眯的看着两人,“要不我买点渔线回来,你们不去淘海的时候,就在家织网挣钱?”

  李小涛两人心虚的看着他,“在家坐着织网还不如上学呢!”

  “咱家产业多,不织网可以在家帮着杀鱼,晒鱼鲞。”李长乐指着搭竹架的李大肖,“阿肖帮家里干活,一天两块钱的工钱,还包一顿饭。

  你们是我亲侄子,我包你们三顿饭,比阿肖还多两顿,你们还没他干的多,一月也有六十块的工钱,一年下来好几百了。”

  李小涛两人看着一个人扛着根大毛竹的阿肖,坐不住了,“三叔,我们还没想好,等想好再跟你说。”

  “行,等你们想好了,我就跟你阿爸阿娘说。”李长乐起来拍拍屁股,去了屋旁空地,“阿爸,我来帮你。”

  “不用!”李父冲他摆摆手,“马上就绑完了,你去睡一会儿,吃过午饭你们还要出海。”

  李长乐看了一下,见只有一组架子没绑,也没坚持,“大哥他们呢?”

  “他们刚去睡,你也赶紧去。”

  “好嘞!”李长乐给几个帮忙的叔伯一人发了支香烟,回屋睡觉去了。

  葛父羡慕的看着李父,“阿堂,还是你福气好,阿乐越来越成器,儿子个个有本事,女婿又是大师傅,你家这日子是越来越红火了啊!”

  本家的李桂兵也笑着附和,“是啊是啊,阿堂家现在是越过越红火,听说还定了一艘大船,花了不少钱吧?”

  “阿乐那小子心大,瞎折腾。”李父眼角的细纹挤到了一起,“哪有你们有福哟?他们天天瞎折腾,我跟他阿娘跟后面忙的打脚后跟。”

  葛父笑道:“我们想忙还没得忙呢!同样出海捕鱼,我家那两个连一次鱼群都没遇到过。

  你看你家阿乐几个,不是鱼翻塘,就是螃蟹搬家,还有那次的银鲳鱼鱼群,谁不羡慕你家。”

  “现在又开始晒鱼鲞卖钱,你家要发起来喽!”

  “瞎打瞎闹的,把我们倒是累得不行。”李父嘴里嫌弃,心里乐开了花,谁能想到他家不着调的老三,竟成了二房的带头羊。

  家里那些手表还没卖,这又弄回来那么多好东西,连老金头都夸他们,年纪轻轻的就懂得见好就收。

  几个老头嘴里说着话,手里的动作一点都没停下,将那些网片稳稳的固定在竹架上。

  李大肖把竹架搭好,又拉着板车去海边,把杀好的鱼获拉回来晾晒。

  板车上的竹筐还在不停的漏水,里面全是洗得干干净净的鱿鱼,还有各种杂鱼。

  李母婆媳回来,把钱算给帮忙的几个妇人,叫上李小青姐妹俩,把洗好的海货摊开铺在网片上。

  又叮嘱李小青姐妹,隔两个钟头就翻一次,这样晒出来的鱼获才鲜白。

  这边比老宅宽敞多了,坝子里晒不下,还可以晒到山坡上,上面风大也没遮阴的地方。

  像沙丁鱼、脂眼鲱这类小鱼,隔两个钟头翻一次,一天就能晒干。

  鱿鱼、青占、黄鱼还有黄占这类肉厚的海货,两天就能晒干,真的省事不少。

  李大嫂看了看时间,“阿娘,都十点一刻了,中午早点做饭,阿平他们还要出海收罐子、收地笼去。”

  “我带了萝卜来的,你把带鱼切两条煮萝卜丝,蒸几条鮳头,煎几条青占鱼、再煮一个白灼鱿鱼,芹菜炒贝肉,其他的你看着做两样。”

  李大嫂应下,带着李小青、李小慧去厨房忙碌去了。

  ……

  李长乐被李母叫醒,已是十一点多,打开房门就看见新房的空地上,已经晒满了鱿鱼和各种杂鱼,空气中也有一股淡淡的咸腥味。

  张得金跟几个裤腿挽得高高的工匠,从屋后回来,“阿乐,明天我们不来干活,要去丈母娘家。”

  李长乐笑着点头,“姐夫,我们哥几个给师傅们准备了些海货,下午收工记得带上。”

  张得金大哥笑道:“谢谢阿乐,这次来给你家干活,鲜货都吃了不少了。”

  “都是亲戚,客气就外道了。”李长乐想到金顺福兄弟说的,“等我们这完工,路口那排还有几家要请你们建房子。”

  张得金:“那天金大伯带了四家来看过,说是等这里好了,看看样子,到时候就照着你们的样式建。”

  “我也觉得阿乐他们这样建好,虽说耗费材料一点,但布局更合理,以后我也照他家的样式建。”

  李长乐跟他们聊了几句,去茅坑走了一趟出来,刚转身朝水沟边走,就看到李小洋从屋后窜到他跟前。

  一脸鸡贼的看了看四周,“三叔,我们家捞到沉船物资了没?”

  “啥……”李长乐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小鬼头,哪来的沉船物资?”

  李小洋指了一下大队部的方向,“村里的大喇叭都在喊动员口号了。”

  李长乐没想到缉私队的动作这么快,“都喊了些啥?”

  南山凹没安装广播,他们在这边一点响动都没听到。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