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威挠挠脑袋,也不生气,好声好气的说道:“阿奶,我没吼,就是说说。”
李母笑着睨了李长乐一眼,“你看看人家阿威,换成我这样说你,早就跟我吼起来了。”
“哪有的事!”李长乐笑着转移话题,“大嫂,把包装带剪了,开出来看看。”
“好嘞!”李大嫂拿起剪刀,咔嚓几刀把纸箱上的几根包装带剪断,露出里面用透明的白色塑料薄膜包着的电视机。
大伙儿看后都高兴起来,等看到塑料薄膜不过就是套在上面,而不是密封的后,心又悬了起来。
第一台电视机从包装带里抱出来后,机壳上还有水汽,李大嫂忙用干帕子把机壳擦干,嘴里还心疼的念叨,说八成是坏了。
她念叨一句,李母嘴角抽一下,“阿芳你就别念了,坏了就坏了呗,就当没捡到过。”
“还没试你咋晓得坏了?”李大哥紧张的把插板递给了李长乐,“插上电试试看!”
李长乐摇头,“先别忙着通电,把另外几箱也拆开看看,阿爸去找一把螺丝刀,把机壳拆开看看,机器里面有没有浸水,有浸水的话,多半没搞。”
“哦哦!”李父去找螺丝刀,李长乐兄弟几个继续开箱,有电视机图案的五个箱子开出来都是电视机,有三台开出来机壳上没有水汽,两台都有。
有两箱果然是香烟,还是三五牌的铁盒的,拆到下面的两个大箱子时,李长乐有些激动。
跟李大哥把包装在纸箱外面的木条撬开,剪断包装带,拆开纸箱,打开后看到里面有好几个小纸箱。
“什么玩意儿,不是冰柜么?”李长乐看着嘀咕了一句,抱了一箱出来拆开一看,又高兴起来,“乖乖,全是磁带。”
一盒里面全是邓小姐的带子,林美女,小哥、张帝问答,皇帝太监酒家女……一连拆了几箱全是流行歌曲带子。
“难怪这么重,这一箱得好几百盒了吧?”李大哥愁道,“阿乐,这么多我们拿来也没地方卖啊!”
“有东西还愁没地方卖啊,要么拉到黑市卖,要么留到过年去镇上赶集时候卖。”
李长乐一点都不担心磁带卖不掉,这年头这些港台明星的磁带,价钱一点都不便宜,他上次在百货大楼看到一盒能卖四五块。
“哈哈!”那边开宝箱的李二哥抱着一个纸箱,激动的笑了起来,“看看,收录机!”
陈永威也抱着一箱笑得露出了牙花子,“哥,这下好了,收录机和磁带都配上套喽!看看,还是双喇叭的,有八箱呢!”
“这下不用买收音机了,我还想买台收音机回来听听广播的。”
陈阿奶也高兴的说:“这东西好,金蝉去百货大楼问过,说要两百七八一台,还要票才买得到。”
李大嫂激动的瞪眼,“一台就两百多,八台不就是一千多!”
陈阿奶点头,“百货大楼卖两百七八,黑市两百二三。”
陈永威小心翼翼的把收录机装回纸箱里面,“我喜欢收录机,上次在镇上看到几个穿花衬衫烫爆炸头的小后生,提着收录机一扭一扭的在街上走,好多人回头看他们。”
“那些都是耍洋派的,你要去烫一头卷毛试试,肯定难看的要死。”
“我哥就是卷毛,一点都不难看。”
李长乐撸了自己又长了不少的自来卷,“我卷毛又不是我自己愿意的,是我老娘给我的。”
李母白了他一眼,“天生的才好,还不用去理发店花钱找罪受!”
李父乐呵呵的看着几人,“好了,不早了,阿花你们把布料分一下,老大你们把那些东西装好先藏着,等房子建好了,再拿出来用。”
“诶诶!”李母拉着陈阿奶和两个儿媳分布料去了。
几匹料子的颜色都差不多,几人商商量量的就分了。
李长乐让李大哥几人把东西装回纸箱,他把电视机机壳拆开看后,有一台里面是干燥的,没有进水。
有一台里面摸着有点潮湿,但不晓得里面的线路有没有进水?
李长乐用毛巾把机器擦拭了一遍,“这一台不用插电试了,等房子建好了,再试试行不行。”
“好,让你哥先装起来放好。”李父说着把插板递给他,“你先试试另外几台还能不能用?”
李长乐接过插板,将插头插到插孔里,电灯闪了一下,电视机发出滋滋的电流声,这年头的电视屏幕上面特有的雪花点亮了起来。
“怎么没小人?”陈阿奶两眼瞪着屏幕说道。
“我看支书家的插上电,拧几下,就有小人了。”李大嫂说着上前拧了一下频道,还是没小人。
“娘诶,八成是泡坏了!”李母心疼的拍了自己大腿一下,“你看这么久都没小人出来!”
一旁拧螺丝的李长乐,听到“啪”的一声脆响,都替她疼的慌,“能通电就是好的,没小人是因为没天线的缘故。”
“哦!”李母松了一口气,揉揉被自己拍疼的大腿,“那就好,几百块一台的东西,全坏了就白高兴了。”
李长乐把另外几台也检查了一遍,见都能通电,几人把机器装回纸箱里,依旧堆到角落里面,把那些东西放到上面。
李母指着放在小床上的布料,“那些都是你家的,一家两匹料子,留着慢慢做。都十点多了,我们也回老宅去了,你们明天还要起早,早点睡。”
陈阿奶笑得满脸褶子,“早点睡,明早回来好好休息一天。”
“我们也回去睡了。”李大嫂和李二嫂乐呵呵的抱着布料往外走,拉开门后,还伸着脖子鸡贼的看了看外面,才走了出去。
李长乐去方便回来,关上门,看着空荡荡的小床还有大床,心里也空落落的,叹了一口气,定好闹铃,拿了衣服赶跑蚊虫,上床躺下,数着小羊睡了过去。
翌日一早,闹钟一响,他立马翻身爬了起来,出门见李大哥和李二哥已经把东西整理好了,李大嫂见他出来,忙让他去吃饭。
“我炒的鸡蛋饭,还煮了几个咸蛋和鸡蛋,装了几个月饼,你们带着早上饿的时候垫垫。”
“好的!”李长乐拿了牙缸刷了牙回来,李大哥和李二哥已经开吃,“阿乐,昨天我留了饵料,上船就把饵料挂好,到了先下延绳钓,再去拖网,收地笼。”
“哥,我们今天还是朝虎鲸岛那片水域拖网。”
李长乐端起来饭碗,大口吃了起来,炒饭是咸鸭蛋炒的,里面放了葱花还有盐菜,吃起来咸香咸香的。
“虎鲸岛?”李大哥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上次救助虎子那座岛,“对,就是那儿。”
李二哥笑道:“阿乐这办法不错,以后我们每遇到一个岛屿,就给它起个名字,以后就晓得哪座都有些啥海货?”
李长乐想到阿坤和陈东都想要海参、九节虾还有大花龙,“海马、海参、九节虾还有大花龙的价钱都不错,趁现在还暖和,我们把吹圆岛附近摸一遍。”
李大哥点头,“天气不变的话,还能下大半月水,要是变天就说不清楚了。”
“是啊!已经晴了好一段时间了,都在担心老天爷变脸。”
兄弟仨吃饱喝足,把昨天留下的饵料提到板车上出发。
拉着渔具到码头,已经有不少船出发,大家都想趁大潮汐、天气晴好多出几趟海,多挣点钱。
李大哥把装线组的筐子还有饵料分了一小半给他,自己带了一大半上船。
渔船驶出码头后,李长乐坐在灯下熟练的挂饵,手里有事做,时间不知不觉过去,等他把饵料都挂好,抬头发现船已经到了吹圆岛。
把延绳钓放好后,李长乐让陈永威歇着,他开着船朝虎鲸岛行驶。
李大哥担心他晚上开船会偏离航道,不时扭头看向李长乐这边,见他的船始终不疾不徐的在不远处航行,才放下心来。
直到一轮红日从水天相接的地方缓缓升起,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金光,新的一天,就此开启。
李长乐冲左前方的李大哥挥了挥旗子,发动了起网机,这才扭头冲甲板上睡得打鼾的陈永威吆喝道:“阿威,起网!”
“好!起网!”
陈永威大声应下,翻身爬起来跑到船尾,跟李长乐一起把网兜拉到甲板上,解开了鼓鼓囊囊的网袋,一条将近一米长浑身无鳞的大鱼跟着鱼虾蟹涌了出来。
“哥你看,金枪鱼!”陈永威指着大鱼高兴的喊了起来,“这么大,得有七八十斤了吧,又是一百多块到手。”
“不是金枪鱼,这是炸弹鱼!最好区分的地方就是,这种鱼的鱼肚子上有几条条黑色纵带,金枪鱼没有。”
李长乐拿起棒子给了乱蹦的鱼头一下,“这种鱼的价钱也没金枪鱼高,不过这么大,四五角一斤还是能卖到的。”
炸弹鱼因鱼头部呈圆锥状看着跟子弹炸头有些相似而得名。
这种鱼学名鲣鱼,有的又叫它小金枪鱼,西瓜皮,洋包鱼,这种鱼后世常出口到国外,被剥皮去骨,去掉红肉后,用来冒充金枪鱼做罐头。
(本章完)
李母笑着睨了李长乐一眼,“你看看人家阿威,换成我这样说你,早就跟我吼起来了。”
“哪有的事!”李长乐笑着转移话题,“大嫂,把包装带剪了,开出来看看。”
“好嘞!”李大嫂拿起剪刀,咔嚓几刀把纸箱上的几根包装带剪断,露出里面用透明的白色塑料薄膜包着的电视机。
大伙儿看后都高兴起来,等看到塑料薄膜不过就是套在上面,而不是密封的后,心又悬了起来。
第一台电视机从包装带里抱出来后,机壳上还有水汽,李大嫂忙用干帕子把机壳擦干,嘴里还心疼的念叨,说八成是坏了。
她念叨一句,李母嘴角抽一下,“阿芳你就别念了,坏了就坏了呗,就当没捡到过。”
“还没试你咋晓得坏了?”李大哥紧张的把插板递给了李长乐,“插上电试试看!”
李长乐摇头,“先别忙着通电,把另外几箱也拆开看看,阿爸去找一把螺丝刀,把机壳拆开看看,机器里面有没有浸水,有浸水的话,多半没搞。”
“哦哦!”李父去找螺丝刀,李长乐兄弟几个继续开箱,有电视机图案的五个箱子开出来都是电视机,有三台开出来机壳上没有水汽,两台都有。
有两箱果然是香烟,还是三五牌的铁盒的,拆到下面的两个大箱子时,李长乐有些激动。
跟李大哥把包装在纸箱外面的木条撬开,剪断包装带,拆开纸箱,打开后看到里面有好几个小纸箱。
“什么玩意儿,不是冰柜么?”李长乐看着嘀咕了一句,抱了一箱出来拆开一看,又高兴起来,“乖乖,全是磁带。”
一盒里面全是邓小姐的带子,林美女,小哥、张帝问答,皇帝太监酒家女……一连拆了几箱全是流行歌曲带子。
“难怪这么重,这一箱得好几百盒了吧?”李大哥愁道,“阿乐,这么多我们拿来也没地方卖啊!”
“有东西还愁没地方卖啊,要么拉到黑市卖,要么留到过年去镇上赶集时候卖。”
李长乐一点都不担心磁带卖不掉,这年头这些港台明星的磁带,价钱一点都不便宜,他上次在百货大楼看到一盒能卖四五块。
“哈哈!”那边开宝箱的李二哥抱着一个纸箱,激动的笑了起来,“看看,收录机!”
陈永威也抱着一箱笑得露出了牙花子,“哥,这下好了,收录机和磁带都配上套喽!看看,还是双喇叭的,有八箱呢!”
“这下不用买收音机了,我还想买台收音机回来听听广播的。”
陈阿奶也高兴的说:“这东西好,金蝉去百货大楼问过,说要两百七八一台,还要票才买得到。”
李大嫂激动的瞪眼,“一台就两百多,八台不就是一千多!”
陈阿奶点头,“百货大楼卖两百七八,黑市两百二三。”
陈永威小心翼翼的把收录机装回纸箱里面,“我喜欢收录机,上次在镇上看到几个穿花衬衫烫爆炸头的小后生,提着收录机一扭一扭的在街上走,好多人回头看他们。”
“那些都是耍洋派的,你要去烫一头卷毛试试,肯定难看的要死。”
“我哥就是卷毛,一点都不难看。”
李长乐撸了自己又长了不少的自来卷,“我卷毛又不是我自己愿意的,是我老娘给我的。”
李母白了他一眼,“天生的才好,还不用去理发店花钱找罪受!”
李父乐呵呵的看着几人,“好了,不早了,阿花你们把布料分一下,老大你们把那些东西装好先藏着,等房子建好了,再拿出来用。”
“诶诶!”李母拉着陈阿奶和两个儿媳分布料去了。
几匹料子的颜色都差不多,几人商商量量的就分了。
李长乐让李大哥几人把东西装回纸箱,他把电视机机壳拆开看后,有一台里面是干燥的,没有进水。
有一台里面摸着有点潮湿,但不晓得里面的线路有没有进水?
李长乐用毛巾把机器擦拭了一遍,“这一台不用插电试了,等房子建好了,再试试行不行。”
“好,让你哥先装起来放好。”李父说着把插板递给他,“你先试试另外几台还能不能用?”
李长乐接过插板,将插头插到插孔里,电灯闪了一下,电视机发出滋滋的电流声,这年头的电视屏幕上面特有的雪花点亮了起来。
“怎么没小人?”陈阿奶两眼瞪着屏幕说道。
“我看支书家的插上电,拧几下,就有小人了。”李大嫂说着上前拧了一下频道,还是没小人。
“娘诶,八成是泡坏了!”李母心疼的拍了自己大腿一下,“你看这么久都没小人出来!”
一旁拧螺丝的李长乐,听到“啪”的一声脆响,都替她疼的慌,“能通电就是好的,没小人是因为没天线的缘故。”
“哦!”李母松了一口气,揉揉被自己拍疼的大腿,“那就好,几百块一台的东西,全坏了就白高兴了。”
李长乐把另外几台也检查了一遍,见都能通电,几人把机器装回纸箱里,依旧堆到角落里面,把那些东西放到上面。
李母指着放在小床上的布料,“那些都是你家的,一家两匹料子,留着慢慢做。都十点多了,我们也回老宅去了,你们明天还要起早,早点睡。”
陈阿奶笑得满脸褶子,“早点睡,明早回来好好休息一天。”
“我们也回去睡了。”李大嫂和李二嫂乐呵呵的抱着布料往外走,拉开门后,还伸着脖子鸡贼的看了看外面,才走了出去。
李长乐去方便回来,关上门,看着空荡荡的小床还有大床,心里也空落落的,叹了一口气,定好闹铃,拿了衣服赶跑蚊虫,上床躺下,数着小羊睡了过去。
翌日一早,闹钟一响,他立马翻身爬了起来,出门见李大哥和李二哥已经把东西整理好了,李大嫂见他出来,忙让他去吃饭。
“我炒的鸡蛋饭,还煮了几个咸蛋和鸡蛋,装了几个月饼,你们带着早上饿的时候垫垫。”
“好的!”李长乐拿了牙缸刷了牙回来,李大哥和李二哥已经开吃,“阿乐,昨天我留了饵料,上船就把饵料挂好,到了先下延绳钓,再去拖网,收地笼。”
“哥,我们今天还是朝虎鲸岛那片水域拖网。”
李长乐端起来饭碗,大口吃了起来,炒饭是咸鸭蛋炒的,里面放了葱花还有盐菜,吃起来咸香咸香的。
“虎鲸岛?”李大哥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上次救助虎子那座岛,“对,就是那儿。”
李二哥笑道:“阿乐这办法不错,以后我们每遇到一个岛屿,就给它起个名字,以后就晓得哪座都有些啥海货?”
李长乐想到阿坤和陈东都想要海参、九节虾还有大花龙,“海马、海参、九节虾还有大花龙的价钱都不错,趁现在还暖和,我们把吹圆岛附近摸一遍。”
李大哥点头,“天气不变的话,还能下大半月水,要是变天就说不清楚了。”
“是啊!已经晴了好一段时间了,都在担心老天爷变脸。”
兄弟仨吃饱喝足,把昨天留下的饵料提到板车上出发。
拉着渔具到码头,已经有不少船出发,大家都想趁大潮汐、天气晴好多出几趟海,多挣点钱。
李大哥把装线组的筐子还有饵料分了一小半给他,自己带了一大半上船。
渔船驶出码头后,李长乐坐在灯下熟练的挂饵,手里有事做,时间不知不觉过去,等他把饵料都挂好,抬头发现船已经到了吹圆岛。
把延绳钓放好后,李长乐让陈永威歇着,他开着船朝虎鲸岛行驶。
李大哥担心他晚上开船会偏离航道,不时扭头看向李长乐这边,见他的船始终不疾不徐的在不远处航行,才放下心来。
直到一轮红日从水天相接的地方缓缓升起,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金光,新的一天,就此开启。
李长乐冲左前方的李大哥挥了挥旗子,发动了起网机,这才扭头冲甲板上睡得打鼾的陈永威吆喝道:“阿威,起网!”
“好!起网!”
陈永威大声应下,翻身爬起来跑到船尾,跟李长乐一起把网兜拉到甲板上,解开了鼓鼓囊囊的网袋,一条将近一米长浑身无鳞的大鱼跟着鱼虾蟹涌了出来。
“哥你看,金枪鱼!”陈永威指着大鱼高兴的喊了起来,“这么大,得有七八十斤了吧,又是一百多块到手。”
“不是金枪鱼,这是炸弹鱼!最好区分的地方就是,这种鱼的鱼肚子上有几条条黑色纵带,金枪鱼没有。”
李长乐拿起棒子给了乱蹦的鱼头一下,“这种鱼的价钱也没金枪鱼高,不过这么大,四五角一斤还是能卖到的。”
炸弹鱼因鱼头部呈圆锥状看着跟子弹炸头有些相似而得名。
这种鱼学名鲣鱼,有的又叫它小金枪鱼,西瓜皮,洋包鱼,这种鱼后世常出口到国外,被剥皮去骨,去掉红肉后,用来冒充金枪鱼做罐头。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