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乐看过剩下的柴油,不敢继续追赶鱼群,准备起了最后一网,就抛锚收拾鱼获,吃过饭就回航。

  李二哥启动起网机后,看了看时间,“都四点多了,阿娘可能早就去码头,等着我们了。”

  李长乐点了点头,“照原定计划,中午就到家了,我出发前跟阿楠说了,快的话两三天,慢的话可能会多耽搁一天。”

  陈永威:“我也跟我阿奶这样说的,省得她一到时间就去码头守着。”

  网袋拉上来后,最后一网的鱼获少,还是马鲛鱼和沙丁鱼占大头。

  其他的就是些带鱼、鲈鱼和一些杂鱼,值钱的就一条三十来斤的红甘鱼,别的深海大鱼一条都没有。

  厨房里散发出阵阵带鱼炖萝卜的香味时,几人已经把甲板冲洗干净,准备吃饭。

  李父端着一盆油汪汪的酱油红烧肉出来放在甲板上,接着又是一盆带鱼炖萝卜,还煮了些海带凉拌,那只军舰鸟还关在竹筐下面,没来得及收拾。

  “吃饭了,吃饭了。”李长乐抱着药酒出来,给李父和李二哥一人倒了二两,又给陈永威两个倒了一些,“喝了好好睡一觉。”

  “还是肉香。”陈永威夹了一块油汪汪的五花肉,“好吃,一点都不腻人。”

  李父拿起勺子给他和王新城一人舀了几块,“累坏了吧!回家买大猪蹄子炖给你们吃。”

  “嗯!拿筷子的手都没啥力气了。”王新城拿起勺子舀了两勺肉汤拌在饭里,“还特别馋肉。”

  李长乐晓得两人是累狠了,“下次出航,我多买些肉带上。”

  陈阿毛端着一口比他脑袋还大的搪瓷碗,朝船舷边走,“阿乐老大,吃什么好吃的,香味都飘到我这边来了。”

  李长乐起身笑道:“我阿爸烧的五花肉,带鱼萝卜丝,过来喝两杯。”

  “等会儿还要开船,回家我请你们喝。”陈阿毛走到船舷边,“我每次累狠了,喝点酒就想睡觉,等会儿把船开哪儿去了都不知道。”

  李大哥接过去说道:“我们哥几个轮换着开,我也不敢喝。”

  “我家就我跟阿弟轮换着开,今天跑远了,他找不到航道,只能我开喽!”

  “让他跟在旭升号后面就成。”

  “凌晨就是他开的船,他今天都累了一天了,让他睡一觉再来换我。”

  陈阿毛见他们把饭菜放在甲板上就开吃,这才看到旭升号的甲板清扫的干干净净,渔具摆放的整整齐齐。

  扭头看看自己家的,觉得跟猪窝没啥两样。

  “阿乐老大,你们这么爱干净啊?啧啧,甲板冲洗的都能照出人影了。”

  “洗干净点好,热了不想在船舱里睡,把草席拿出来铺甲板上,睡外面凉快多了。”

  陈阿毛想想也是,决定吃过饭就开始打扫,想想又道:“你家今天八成把货舱装满了吧?”

  李长乐笑着摇头,“装了大半,你家的装满了吧?”

  “我的快装满了。”陈阿毛高兴的说,“这次出海带的竹筐不够用,最后那些鱼获全都混杂在一起,到码头还要雇人分拣。”

  “我家也一样,下次得多带些竹筐。”李长乐说着抹了一把汗,“你发现没,下午比上午闷热多了?我觉得这天气有点不对劲,我们赶紧吃了回航。”

  “是啊,吃顿饭汗水顺着脖子流。”陈阿毛忙招呼船工打水冲洗甲板,收拾好赶紧出发。

  李父把药酒喝光,端起饭碗大口吃了起来,“吃过饭就赶紧出发,我担心晚上有暴风雨。”

  “有可能。”李大哥看了看天色,“等会儿加速往回赶,争取在暴风雨来前赶回近海。”

  三大盆菜,一大锅饭,被六人消灭个精光,王新城和陈永威收拾碗筷,李长乐父子几个朝驾驶室走。

  李大哥鸣响汽笛,听到陈阿毛的回应后,发动渔船回航。

  李二哥把对讲机关上后,靠在椅子上,满脸笑容的看着几人,“今天捕获的沙丁鱼有一万多斤,马鲛鱼将近三万斤,大鱼有八九千斤。

  鲳鱼、鲈鱼、带鱼……还有虾蟹加起来有一两千斤,加上昨天前天的鱼获,我估计总共有七万出头的鱼获。”

  李大哥激动的扭头,“还是大船的捕捞量大,上次我们四个忙了一天,才捕捞到将近一万斤鱼获。”

  李长乐点头道:“所以陈老大说,宁愿给利息借钱买大船。”

  李父:“听说他借的是三分五的利息,一共借了三千块,一年的利息就是一千多,三年就翻一番。”

  李二哥:“这一趟回去把钱还上不说,还能挣一条船的钞票。”

  “是啊!”李父看向李二哥,“阿安,把昨天和前天捕捞到的沙丁鱼、青占还有水潺加起来,应该有两万出头,马鲛一共三万斤只有多没有少。”

  李二哥回想了一下,“是的,昨天和前天的马鲛和带鱼都比较多。”

  李长乐笑道:“马鲛行情还不错,两斤以下的两角,两斤以上的三角,三斤以上的四角一斤,这一趟还有不少大货,平均下来就算三角一斤,也能卖九千块。”

  李二哥:“青占、水潺还能卖个三分一斤,沙丁鱼才两分一斤,两万多斤也才四五百块,连柴油钱都挣不回来。”

  “这几样就是用来添秤头的。”李长乐笑嘻嘻的看着几人,“加上那些好货,这一趟把旭升号的钱挣回来不说,那条大船的钱也能挣回来一些。”

  接下来,还有冬汛,以现在的渔业资源,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四家将会挣的盆满钵满,这年头还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好好好!”李父高兴的一人拍了一下,“回去好好休息几天,等天气晴好了再出门,冬汛一到就去渔场捕捞带鱼。”

  李大哥说道:“阿爸,陈老大跟在后面,你们都去休息,我一个人开船就成。”

  李父摇头,“不行!我得在这看着点,你们都累了一天了,看着看着睡着了都不晓得。”

  李长乐看了看时间,对李父说道:“现在五点,我去睡到十点,就跟阿威来换你们。”

  李二哥听后想到上半夜船还在外海,哪放心他来开,“阿乐,还是我和阿城来换上半夜,到海龟岛你们再来换我们。”

  李父说道:“听你二哥的,凌晨你来开,上半夜你二哥开。”

  “好吧!”李长乐总不能说自己一个人开到湾湾那边都没问题,只得点头应下。

  商量好轮换的班次后,几人便各自出了驾驶室回去休息,精疲力尽的几人,哪管船舱闷热不闷热,几乎都在头沾上枕头,不过几息时间就睡了过去。

  ……

  沙头村码头,周若楠婆媳从午后就轮流来码头看船,望眼欲穿都没看到自家的船回航。

  周若楠下班后,带着李小洋和李小海一起去了码头,下午回航的船只多了起来,三人眼巴巴的看着回航的船只,一直等到天色暗下来,也没看到旭升号的影子。

  周若楠见李长水开着船靠岸,忙带着李小洋、李小海过去接船,“阿水,看到你哥他们了吗?”

  “没有!”李长水把地笼的鱼获、还有罐子钓的八爪鱼提下船放到三轮车上,“阿嫂,你别担心,外海的鱼获多,我哥他们可能遇到鱼群,才没回来的。”

  周若楠想到李长乐出门前说的,心里又宽松了一些,看到桶里的鱼获,又感激的说:“这几天麻烦你了。”

  “不麻烦!”李长水憨厚的笑笑,“今天的地笼收获没昨天好,好货就两个海参,还有几条海鳗,青蟹也有好几只,望潮还不错,有七八十个。”

  “已经不错了!”周若楠笑问,“你今天的鱼获咋样?”

  “好!”李长水高兴的点头,“我哥他们那片的鱼获最多,我今天还钓到两条好货。”

  李小洋听后顿时来了兴趣,“阿水叔,我想看看你钓到的是啥好货?”

  “阿水叔,我也想看。”李小海也跟着李小洋朝船上走。

  李长水笑眯眯的揭开水桶盖,“一条十二三斤重的大青斑,还有一条黑毛,有四斤多呢!”

  “好大!”李小洋想想拉了他一下,“阿水叔,你卖好货的时候别太老实了,我三叔每次都要跟阿东家搞价钱的。”

  李小海连连点头,“对的,我阿爸讲价可厉害了,大青蟹比我们卖的贵两角一斤呢!”

  李长水好笑的看着两个小家伙,“好,我等会儿就跟阿东搞搞价钱。”

  在吹圆岛作业这三天,是他这段时间出海挣钱最多的几天,撒网,放延绳钓加起来,少的那天有七八十块钱的收入,好的那天还卖了两百多。

  阿乐哥给的手表,阿姐帮他卖了几只,再攒点钱,就去把拖网也装上,等陈阿奶搬家的时候,就有钱给买房子的钱了。

  李小海看着他皱了皱鼻子,“阿水叔,我没骗你,我阿爸可会卖鱼获了,卖啥都比你们卖的好。”

  “哼,你还不信!”李小洋也觉得自己好心提醒没受到重视,不满的哼声,“阿东鬼的很,等我三叔回来,带你去卖一次你就晓得了。”

  “阿水叔信,阿东看到我送好货去,自己都给我加钱。”李长水乐呵呵的提着鱼获朝岸上走。

  李小洋听后撇嘴摇头,“真是个老实头子!”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