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乐一路嘀咕着,不知不觉就到了酒楼后厨,见后厨门虚掩着,敲了一下,阿雨拉开了门。

  看到他三轮车里的鱼获,好奇的问:“阿乐哥,你们没回港避风啊?”

  “回港了的,这些鱼获是扳网弄的。”李长乐停好车,跟他一起把橡皮桶和竹筐抬了进去。

  阿雨揭开竹筐,看到里面的带鱼时,惊喜的喊道:“这带鱼鲜,小鱿鱼也鲜!坤叔看到保证喜欢!”

  “昨晚抄网捞起来就赶紧分拣了装筐的,小管鱿鱼昨晚全都用冰块盖着的!”

  李长乐说着又道,“我还带了些海刀、沙丁鱼来给你们,等坤叔回来,你给他一些。”

  “谢谢阿乐哥!”阿雨搬出磅秤开始过秤。

  鱿鱼、带鱼和黑石鲈一共卖了两百九十六块,李长乐拿了钱推着三轮车出了后厨,先去粮站买桶菜籽油。

  有粮油票六角多,没票八角一斤,李长乐打了十斤油,这才去了菜市街,一路找过去,才找到卖五香粉的,买了两包去了海鲜行。

  到那见李长喜忙着给顾客过秤,还有一个妇人在帮着杀鱼。

  李长乐见堆了不少鱼没杀,跟李长喜打了招呼,就拿起刀帮忙杀了起来,忙了半个小时,才把鱼杀完交给顾客。

  李长喜高兴的拉着他去了后院仓库,“马鲛鱼、鲳鱼昨天就卖完了,带鱼还有一百多斤,明天再卖一天,仓库里这些鱼就没了。”

  “看样子还要几天才能出海,这些鱼卖完你就休息两天,把铺子装好,挑我们回航的日子开业。”

  李长乐原本以为七八千斤鱼,最快也要五六天才能卖完,没想到才三四天功夫就卖光,觉得还是这年头的购买力强。

  姐弟俩刚从仓房出来,外面又有人买鱼。

  李长喜忙道:“阿乐,你等我一会儿,我把卖出来的钱给你。”

  “我还要回去帮着下木料,等你把剩下的卖完,跟姐夫来家给我们也一样。”

  “不在这里吃午饭啊?”

  “不了!等会儿送木料的该到了,我得回去结账!”

  “好吧,哪天来姐做好吃的给你吃。”

  “忙你的,我也回去了。”

  李长乐回到南山凹,钱阿聪还没送木料来,见李母和李大嫂提着猪大肠、猪肺从水沟回来,把菜籽油和五香粉放在桌上。

  “阿娘,孩子们想吃油炸小鱼,把早上留的沙丁鱼炸了给他们吃。”

  李母看到桌上放着一大壶菜籽油,心疼的直叹气,“唉!炸小鱼买一斤半斤回来就足够了,这东西一大股生油臭,你买这么一大桶,吃到几时才吃的完哦?”

  李大嫂忙劝道:“你就别说他了,买都买回来了,放那过年炸小鱼、油果子给孩子们吃。”

  “就是,菜籽油又不是海鲜,今天不吃明天就坏了,吃不完就放那慢慢吃呗!”

  李母横了他一眼,“你阿爸和大哥他们在山上挖黏土,你换身干活的衣服去帮帮忙。”

  “好,等去陈会计家一趟,回来就去。”李长乐转身出了厨房,回房拉开床头的柜子,从里面拿了几扎钞票出来,数了两千多块装包里,提着去了陈会计家。

  李母回头看到桌上的五香粉又念叨起来,“臭小子,大手大脚的习惯一点都不改。

  等阿楠下班回来,得跟她说说,让她少给他点钱,省得他不拿钱当钱用。”

  “好,等会儿阿楠回来你跟她说。”李大嫂觉得周若楠比李母还宠阿乐,以前日子那么难,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从不唠叨他一句。

  但凡是她多拿点脸色给他看,多唠叨几句,实在不行就跟他吵一架,阿乐可能早就改了懒散不着调的性子。

  李母唠叨完了,还是去小屋从木箱里拿了些沙丁鱼出来,跟李大嫂一起收拾干净,装筲箕里滤水,等孙子孙女回来就可以炸给他们吃。

  李长乐把钱交给陈会计,换上黄胶鞋上山,把新房门口那块地已经买下来的事告诉了李父几人。

  李父听说花了两千七百五,心疼的嘴角直抽抽,“这么贵,我看村委那帮人,是把你当肥猪宰呢!”

  “阿爸,加上晒坝和两条路,一亩多地的面积,再等几年,再给几个两千多都买不到。”

  “阿乐,码头那三间仓房三千块底价,陈叔虽说退出来了,万一王老大故意跟我们抢,把价钱抬的高高的,那我们还买不买?”

  “价钱抬得太高我们当然不买!”李长乐想了一下,还是没给几人说王老大跟王翠娥的事。

  大男人如果连自己的嘴都控制不了,以后还怎么做事!

  李父几人见他这样说,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就怕他为了争面子,不管人家喊多少也跟人抢。

  ……

  下午一点多,钱阿聪兄弟俩才坐着拖拉机到了南山凹,两人黄胶鞋上满是泥浆,拖拉机轮胎地盘上也粘满了黄泥。

  原来山里今早还在下雨,等雨停下来已经九点多,几人坐着拖拉机摇晃了四个小时才到。

  兄弟俩又摘了不少果子来,李长乐忙叫周若楠给他们准备饭菜。

  大伙儿把黄竹和木料卸下拖拉机,李母和周若楠给三人炒了年糕,炸了小鱼,还炒了几个下酒菜给他们下酒。

  父子几个也坐着陪他们喝了一杯。

  李长乐对三人说道:“钱哥,你们今晚在这住一晚,明早再回去。”

  钱阿聪笑道:“出门的时候跟你嫂子说好了今天回去,不回去的话他们就要下山找我们了。“等我把果子卖完,一定来好好玩几天。”

  李长乐见他这样说,只得点头,“好,那你卖完果子一定来玩,你放东西的事,我跟我小舅、阿姐打了招呼。

  我阿姐的鲜货明天就能卖完,你们可以把果子拉到塗下桥放她店里卖,晚上还可以在阁楼上住。”

  “阿聪,塗下桥比盘镇大,不管啥都比盘镇的价钱好,你们那么多果子,还是送那儿卖划得来一些。”

  “谢谢!谢谢!我们明天开始摘果子,后天下山去塗下桥。”

  “好!后天你们去菜市街,陈记海鲜行对面那家铺子就是我阿姐的。”

  钱阿聪吃过饭,冲李长乐使了个眼色,两人一起去了外面,“阿乐,手表的事你问过没?”

  “问了,他那儿还有一百多只。听他说现在查的严,这一批卖完就没了。”

  钱阿聪心里一喜,“阿乐,你问问他,能不能把抽头给的再高一些,我拿现钱给他接过来,送山里亲戚那儿卖。”

  他们来的时候,在镇上找修手表的师傅看过了,说这些都是进口货,价钱比百货大楼的还高。

  兄弟俩都高兴的不行,都觉得捡到了便宜货,觉得这些手表送山里真的不愁卖。

  要是那边给的抽头再高一些,一百多只手表,他把价钱再抬一点,一趟下来挣得钱,干一年也不一定能挣回来。

  “我明天去问问他,后天去镇上回你话!”李长乐想着到时候一只给他八块,他拿去一只加个十来块,一趟也能挣不少。

  钱阿聪感激的说道:“那就麻烦你了。”

  “跟我还客气啊!”李长乐暗道,我麻烦你还差不多。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钱阿聪三人就告辞离开,李长乐兄弟仨把他们送到路口,上山继续干活。

  转眼天就黑下来了,今天要八点多才开始涨潮,七点多,李长乐和陈永威骑着脚踏车去了海滩。

  只见海滩边到处都是扳网,高高竖起的网架跟排兵布阵似的,距离他们那两口扳网四五米远也下了两口。

  陈永威瞪眼,“卧槽!幸好大哥一早就来把位置占好了,不然连下网的位置都找不到!”

  “人多才好,咱们也能早点收工回家。”

  “要是鱼获还跟昨晚一样多呢?”

  “那就撸起袖子干呗!”李长乐说着看了一眼他下午才剃的小平头,“今天没带你家阿蝉去买个金戒指金丁香啥的啊?”

  “没,就买了一口红皮箱,把上次拿的手表给她,买了两套衣服,一双皮鞋,还给金伯买了两坛老酒,我阿奶把布料剪了两块给丈母娘。”

  陈永威说着又指着脚上崭新的千层底布鞋,“阿蝉也给我买了两套衣服,还给我和阿奶一人做了两双鞋。”

  李长乐听后也替他高兴,“回去你就不用来帮着抄网了,今晚上好好睡个美容觉,明天去送大定礼。”

  陈永威闻言嘿嘿一笑,“哥,你忘啦!大定礼和小定礼一样,男方又不用亲自去,伯娘去就行了。”

  “嗐!我早就忘了!”李长乐这才想起,这年头虽说要过两道礼,但男方只用给礼金买东西,别的全是做媒人去办。

  “走,我们回家,等潮水涨上来再来!”

  等到潮水涨到水坑入水口时,火把、灯笼、电瓶灯、手电,把海滩照的明晃晃一片,昨晚还冷冷清清的海滩,热闹的跟菜市场没啥两样。

  陈永威拐了李长乐一下,“哥,我们扳网旁边那两口网,是金辉两个大舅哥的。听阿蝉说,她原本想让金辉把网下我们旁边,金伯觉得不好没同意。”

  金老头还是要脸的,人只要要脸,就不会做出没脸没皮的事。

  李长乐看了一眼竹筐里的八盏电瓶灯,嗤声道:“小气吧啦的,才弄了两盏灯,就把网下到我们旁边抢食,纯粹是茅坑里打灯笼——照屎!”

  “阿威,你有福了,你家阿蝉是向着你的。”李二哥一副过来人样子揽着他说道。

  陈永威憨笑着挠挠脑袋,“我阿奶也这样说!”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