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一百二十八章潜至幽燕,自比冒顿

小说:暮汉昭唐 作者:周府 更新时间:2025-04-08 21:55:4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公元197年,建兴二年,九月。

  得知刘和被困蓟县,张虞令张辽、满宠率步骑七千北上,另急令大同军主将阎柔南下,与张、满二人共解幽州之围。

  在张辽率军北上幽州之时,因兵马被抽调之故,张虞无意贸然用兵,便与袁绍持续对峙。

  时张虞出兵六万五千人,常山诸军分去万人,救援幽州分去七千,当下张虞可用之兵仅有四万左右。

  袁绍出兵有十万之众,先后折损颜良、文丑二将及其所部兵马,加之分兵于常山、邺城二地,故今袁绍兵马数目略多,大体在六万余众。

  因此可以说若无幽州突发的变动,通过斩破颜良、文丑二军,张虞已渐渐抹平二军在兵力上的差距,且在战场上取得了主动权。

  与此同时,袁绍采纳逢纪之策,命人向张虞大军搦战,并让人将军情通报蹋顿。而张虞采取闭营不出之策,静候张辽能否将捷报传回。

  九月十二日,张辽率军至常山,在张燕安排的向导下,大军沿缘山中河谷、盆地而行。

  九月二十日,七千步骑经蒲吾,经由南行唐、上曲阳、唐县,于与阎柔所率大同军汇合于故安。而至故安县时,阎柔已率兵出五阮关,并发数千汉胡为大军负粮。

  大帐内,张辽、满宠、阎柔等文武坐于马扎上,一幅燕南四郡舆图张于帐壁上。

  “阎君久居幽州,今知幽州军情否?”张辽披甲按剑而坐,神情谦和问道。

  阎柔拱手说道:“自君侯率兵离幽州之后,公孙瓒受袁绍指使,率兵屡犯边境,多被齐周、鲜于辅所退。然因袁氏与蹋顿联合之故,公孙瓒遂与乌桓南北袭扰幽州,令郡民苦不堪言。”

  “公孙瓒借乌桓南下之势,击败涿郡守齐周,并围齐周于涿城。城中有公孙旧部,趁齐周不备而刺之,公孙于是率兵据城,涿郡乡县归降。公孙瓒与蹋顿虽说共围刘和于蓟县,但公孙瓒为强爪牙,多遣兵马外出,招降易水诸县。”

  “今我军欲救蓟县,兵马需先经涿县,方能至蓟县城外。”阎柔微沉吟了下,说道:“若依将军之策,自山中潜行直趣蓟县,可避公孙兵马阻击;如若兵马于平原直趋蓟县,胡虏骑兵众多,必会率兵掠我粮辎,彼时我军不战自溃矣!”

  张辽沿缘山河谷行军之策不可不为良计,乌桓骑多而兵众,大军若在平原上行军,即便乌桓打不赢援军,通过劫掠兵马粮草,将会让援军因缺粮而败。而沿缘山行军,除了能避免敌军的阻击,最关键是扬长避短,确保让援军的粮道畅通。

  张辽点了点头,说道:“阎君善识地理,此番潜行,需劳君指点道路。”

  顿了顿,张辽念及双方兵马,问道:“以今形势观之,不知公孙瓒与蹋顿各有兵马几何?有多少精锐之兵?”

  阎柔捋须微思,说道:“公孙瓒自号兵马有数万,然实仅有万余人。而在万人之中,可堪精锐者,仅有三、四千人;蹋顿自比冒顿,此番受袁绍之邀,出兵有三万步骑。而在三万逆军中,善骑强壮者,应占有半数之多。”

  “故若合计孙、胡二军之数,将有近五万人,精锐有两万之众。相比我军万余人而言,二者兵马相差不小,而所幸蓟县、渔阳、昌平等诸城尚有兵马坚守,贼军兵马分散劫掠,是为我军一利。”

  张辽看向满宠,问道:“幽州军情如此,不知满君可有见解?”

  “我军兵至故安,料蹋顿、公孙已知我军动向。是故宠以为,今下行军需兼程急行,若是洞察我军动向,强寇早在险要以逸待劳,则我军将陷两难之中。”满宠说道。

  “满君所言有理!”

  张辽点了点头,说道:“蓟县距我军仅有两三百里之遥,以骑军脚程而言,两三日便能至蓟县。我军潜行大房岭,快则三日能出岭口,今为避免蹋顿抢据险要。我与马超率三千骑兵为先锋,而满君率步卒随后。诸子何如?”

  “将军见解深远!”

  见张辽布置得当,并愿身先士卒,众人安有疑惑,自是一一应诺。

  定下用兵计策之后,张辽、满宠、阎柔率兵民万余人,农夫在后负粮,精兵在前开道,翻越大房岭,朝蓟县快速行军。

  而在蓟县外,蹋顿已从斥候口中,探得张辽兵马出没于故安,于是邀公孙瓒与众胡人首领议事。

  大帐内,蹋顿高坐于狼皮制成的马扎上,神情不怒自威,尤其脸颊上的一道剑伤,为蹋顿增添了几分杀气。

  “先前据魏公书信,张虞遣援兵北上幽州。今下涿郡斥候来报,言故安有敌军出没,或许此部敌军便是张虞所遣援兵。”蹋顿说道。

  “张虞与袁绍对峙,今敢遣兵北上,倒是胆大!”右北平单于能臣抵戏谑道:“援军若少,恐未与我军交手,便会闻风丧胆而逃。”

  “大王,可知故安敌军人数?”难楼问道。

  蹋顿说道:“军报言语未详,仅知敌军主将姓张,并有一支上谷兵马出五阮关为援军供粮。”

  难楼久居上谷,与山西军交际颇多,随即便说道:“大王,上谷一军应是阎柔所率大同军,而张姓主将,应是张杨或张辽。”

  能臣抵少与山西军交往,疑惑问道:“张杨、张辽何须人?”

  难楼蹙眉深思,说道:“二人为张虞族人,深受张虞器重,其中张辽颇有威名,其骁勇善射,胆气智数皆过常人,自少年起便追随张虞。”

  说着,难楼看向公孙瓒,说道:“将军久与张虞交手,或许有所耳闻。”

  公孙瓒素来瞧不起胡人,今见难楼询问,冷着脸说道:“张辽其人,身长面黑,笑不改容,据山西人言,张虞军中论勇武者,以赵云、张辽为先。今张虞知蓟县被围,应是遣帐下骁将领兵。”

  蹋顿冷笑了声,说道:“张虞正与魏公对峙,今安敢抽调大军北上,故援军应在万人左右,最多莫超两万。我军兵众,以逸待劳,必能大败张辽。”

  数年前,蹋顿想敲诈张虞一笔,遂遣使者拜谒张虞。结果张虞根本不鸟蹋顿,直接留了句让蹋顿洗好脖子,并将使者拉下去砍了。而得知事情经过的蹋顿,自觉失了颜面,由是大为愤恨,并有心复仇,以泄心头之恨。

  难楼考虑少许,说道:“故安至蓟县数百里,多是河水、平野,敌军兵少,我若以骑击之,必能有所斩获。若是令敌进至蓟县,令城中守军得见援军,士气将会大振,此将不利我军。”

  涿郡为公孙瓒所下之地,且公孙瓒不愿与乌桓合流,于是拱手说道:“我久居涿县,熟悉燕南地理,今敌自故安北上,我愿率军迎击之。”

  见是公孙瓒请求南下迎战,蹋顿自无不可,挥手说道:“将军既愿南下阻击援军,今便有劳将军了。”

  “不敢!”

  或许是受不了胡人身上浓重的膻味,有了蹋顿的同意,公孙瓒便第一时间离开大帐。

  待公孙瓒离开大帐,乌延吐了唾沫,骂道:“公孙狗子倒是可恨,常掠货辎养兵,若非袁绍之故,我必杀之泄恨。”

  难楼眼神里闪过不满,说道:“公孙瓒自恃勇武,素与我军不和。今他南下涿郡,不知能否尽心破敌。”

  蹋顿克制神情,淡淡说道:“涿郡为公孙瓒所下郡县,今敌军若出没涿郡,公孙瓒岂会无动于衷,况张虞与公孙瓒同有大仇。只是……。”

  停顿了下,蹋顿继续说道:“只是道路有二,若经涿郡北上,道路宽阔,离蓟县最近,仅是易遭骑军所败;若从山中绕行,道路虽说险远,但不易察觉,我军若据险而击,则敌军易遭败绩。是故涿郡有公孙瓒亲往,而今山中道路需有斥候探查,以防张辽率军从大房岭偷渡至蓟县。”

  “大王洞察细微!”

  难楼称赞了下,说道:“大房岭口距蓟县有数十里远,仆愿安排斥候驻扎岭上,以备张辽潜出岭口,忽击我军大营。”

  “嗯!”

  蹋顿脸上扬起笑意,说道:“此番援军若是被击退,待破蓟县之后,你所部可额外分得汉人千户。”

  “多谢大王!”

  难楼大喜过望,说道:“以大王之雄略,必能令我乌桓称霸百雄,威震辽西,远慑塞外,成冒顿之伟业!”

  相比不具有民族意识的鲜卑,乌桓各部因常年与汉人打交道,不断被称以乌桓之号,于是渐渐有了民族意识。

  在汉文化的熏陶下,不少部落大人为了不被汉朝剥削,渴望部落能够统一,以来对抗汉朝。在如此的社会背景下,蹋顿凭借自身的勇武,以及从汉人手中学到知识,渐渐成为了乌桓各部的领袖。

  不仅于此,蹋顿从汉人口中了解匈奴历史,更是知道了匈奴曾经出了个冒顿单于,方才带领匈奴走向兴盛,于是蹋顿便以冒顿为志,欲带领乌桓走向昌盛,称霸大漠与幽辽。

  乌桓诸部大人知蹋顿之志,为讨蹋顿喜好,皆比之为冒顿!

  ps:晚上还有两章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暮汉昭唐,暮汉昭唐最新章节,暮汉昭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