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汉水以北的樊城之中。
襄阳之围已解,南边的赵俨、毌丘俭等人可以长舒一口气了。但北面樊城的徐庶,却面临着更大的麻烦。
吴国水军仍然牢牢把控着汉水,使襄阳与樊城之间不得往来。加之毌丘俭从上游迂回,潜渡汉水之事已被吴军知晓,再渡回来也不免为难。
对于徐庶来说,倒变成了此处的三万多兵,要面临孙权五万以上的兵力相持。
城中军议之时,倒是逯式率先进言了起来:
“徐公,吴军昨日从襄阳外乘夜撤了军队,属下在城头上也都得见。今日清晨襄阳守军焚烧吴军营寨的浓烟,都飘过汉水、散到樊城来了。”
“既然樊城兵力仍居劣势,不若再请朝廷调派些援军可好?”
逯式为人梗直,作为具体执行战术动作的将军是极好的,但若在军议之时说出这等话来,倒显得有些不识大体了。
都没等徐庶发话,镇东将军曹泰便出言驳斥道:
“你动一动嘴就有援军了?今年豫州、司隶、兖州、荆州各州都发了洪水,那还能有多余粮草来供援军?前日从南阳送过来的粮草,都是从冀州转运来的,你若不懂,不要乱说。”
“是属下冒失了。”逯式尴尬一笑。
有些话徐庶不好直接训斥,曹泰来做倒是无妨。
当年曹泰随其父曹仁镇守在荆襄之时,逯式彼时不过是他父子二人麾下的一名司马。大魏军中也有各处山头,逯式人在荆州,倒也是能算是曹仁一系的将领。曹泰此语,更似是在护着他一般。
若是不从此处来论,单论曹泰身上镇东将军的名号,以及他的曹姓,就有着足够的说服力了。
徐庶叹了一声:“吴军兵力在汉水以北越来越厚重,一时驱逐不得。背水作战乃是吴军优势,又有坞堡作为依托,难以攻克。”
“当将此事尽速禀报朝廷。”
前日、昨日两日,徐庶都率着军队出了樊城左近,向东逼近孙奂驻守的淯口坞外。
但自古攻城难而守城易,更别说淯口坞两面临水地方狭窄,魏军阵势难以施展得开,吴军又从鱼梁洲上作了浮桥连接,使数万吴军几成一体。
连着两日,徐庶也没找到任何进攻的机会。
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强攻也无半点可行,哪能将本就不足的兵力轻抛了呢?
曹泰想了一想,朝着徐庶略一拱手:“徐将军,我此前从许昌领旨来樊城之前,陛下曾给了我一书信,命我在攻取淯口坞后送给孙权。”
“信?”徐庶皱着眉头,看向了曹泰:“什么信?”
话一出口,徐庶便感觉自己失言了。陛下给孙权写了什么,哪有他一臣子询问的份?
不料,曹泰还真知道。
“徐将军,陛下当时与我说了一二,倒也不是什么忌讳的事情。”曹泰说罢,犹豫了几瞬,还是继续说道:“陛下说要以此信劝降孙权,请孙权纳土归降,不失有个王爵的身份。”
众人听闻曹泰此语,一时失笑。
孙权能降吗?在场之人心中都如明镜一般,孙权此人断不可能投降。那陛下给孙权劝降的话写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徒耗笔墨吗?
当然是有意义的!
君臣之分,主宾之分,大义之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重要理念,就是借着这一次次看似徒劳无功的政治宣言进行传播的。
徐庶若有所思:“我怎么忘了这个!”
堂中众人看着徐庶笔走龙蛇,在左伯纸上快速写着些什么,都一时不明白什么意思,只好面面相觑。
约一刻钟之后,徐庶方才停笔,笑着说道:“曹将军方才为我提了个醒。有时使敌退兵,并非一定要从军事的手段来论,从政事、从人心都是可以的。”
曹泰模模糊糊感觉到了什么,但还是一时没有想清,开口问道:“我有些不懂,徐将军不妨直言。”
徐庶拿起印鉴向文书的末尾盖去,同时说道:“领兵领得多了,遇事也难免总从军事上来论。孙权这番从襄阳撤回,难道只是要屯在淯口与我等对峙,空耗粮草吗?”
曹泰恍然:“樊城不可得,襄阳亦不可得,孙权在此处留之无益,不如撤军!”
“正是。”徐庶点头,同时将书信叠好放在匣中,细细封好火漆:“请陛下写封书信,与孙权晓说利害,或许就能使其退兵。”
“甚好,甚好。”曹泰笑道。
……
从樊城到许昌六百里,信使三日可达。
十月二十八日下午,曹睿正在宫中练箭之时,侍中裴潜、卢毓二人领着满宠、刘晔入宫去寻皇帝,却在演武场外被内侍拦下了。
“满公,诸位,”毕进微微拱手:“陛下此时正在练箭,还请诸位在外稍微等候片刻。”
满宠听闻毕进之语,瞬时就将脸拉了下来:“陛下早就有了旨意,阁臣有军国要事入宫,可以随时觐见,今日怎得不行?”
毕进却笑了一声,低了低头,而后轻声说道:“满公,不是不行,而是有些不合适。”
裴潜看出毕进表情的异样来,平日里这位内官都是极为晓事的,今日如此作态,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毕内官。”裴潜拱手问道:“请问是谁在同陛下一起?”
“既然侍中有问,那我也从实答来,今日是郭婕妤、羊美人、温美人陪着陛下习练射艺。”
满宠有些不耐烦,大魏的内官又不是汉时的中常侍,全无权柄,几与奴仆仿佛,更显不耐的说道:“文行不必多言。还请速速通禀吧!”
“稍待。”
毕进拱手而至,入内片刻又走了回来,作出一个请的手势:“陛下请满公和诸位入内。”
阁臣地位尊崇,可以称公,这是当下朝中默认之事,至于侍中和枢密,还混不到这种程度。
四名臣子徐徐走入,而望到满宠等人走近,曹睿在将腰间箭袋中的五支箭矢射空之后,才将弓和箭袋递给了温、羊二人。
“今日这是怎得了?”曹睿扩了扩胸,略带笑意的看向满宠等人。
“臣等拜见陛下,拜……”
满宠、刘晔、裴潜、卢毓同时行礼,可说到第二个‘拜’字之时,就有些明显的停顿,不知该怎么说下去,曹睿也知趣的叫停了他们。
更何况,他们根本就不认得皇帝后宫中到底谁是谁,朝廷也并无规定该对后宫的婕妤和美人如何行礼,皇后倒有,只是眼下并无皇后。
“不必多礼。”曹睿道:“朕知道,国朝建立十载,除了先帝年间的郭太后外,今日应是外臣第一次见后妃。”
满宠想了一想,拱手道:“陛下圣明,应是如此。”
曹睿笑道:“此事并不寻常,朕也不必为几个后妃特意为你们立个规矩,既不常见,今日也就不必称什么拜见了。”
郭瑶、羊徽瑜、温芳三女站在了曹睿的左后方,从毕进的视角看去,郭瑶略比羊徽瑜高些,而温芳则比羊徽瑜要高出半个头来。
非礼勿视,这是为人臣子应守的规矩,是以满宠四人也一时没有将目光直视皇帝,就是为了避开几位后妃。
曹睿转身朝向身后,招了招手:“你们三人近前些。”
待郭瑶、羊徽瑜、温芳走到近前后,曹睿从容说道:“这便是朕常与你们说的大魏股肱之臣了,既然凑巧,朕也为你们介绍一番。”
襄阳之围已解,南边的赵俨、毌丘俭等人可以长舒一口气了。但北面樊城的徐庶,却面临着更大的麻烦。
吴国水军仍然牢牢把控着汉水,使襄阳与樊城之间不得往来。加之毌丘俭从上游迂回,潜渡汉水之事已被吴军知晓,再渡回来也不免为难。
对于徐庶来说,倒变成了此处的三万多兵,要面临孙权五万以上的兵力相持。
城中军议之时,倒是逯式率先进言了起来:
“徐公,吴军昨日从襄阳外乘夜撤了军队,属下在城头上也都得见。今日清晨襄阳守军焚烧吴军营寨的浓烟,都飘过汉水、散到樊城来了。”
“既然樊城兵力仍居劣势,不若再请朝廷调派些援军可好?”
逯式为人梗直,作为具体执行战术动作的将军是极好的,但若在军议之时说出这等话来,倒显得有些不识大体了。
都没等徐庶发话,镇东将军曹泰便出言驳斥道:
“你动一动嘴就有援军了?今年豫州、司隶、兖州、荆州各州都发了洪水,那还能有多余粮草来供援军?前日从南阳送过来的粮草,都是从冀州转运来的,你若不懂,不要乱说。”
“是属下冒失了。”逯式尴尬一笑。
有些话徐庶不好直接训斥,曹泰来做倒是无妨。
当年曹泰随其父曹仁镇守在荆襄之时,逯式彼时不过是他父子二人麾下的一名司马。大魏军中也有各处山头,逯式人在荆州,倒也是能算是曹仁一系的将领。曹泰此语,更似是在护着他一般。
若是不从此处来论,单论曹泰身上镇东将军的名号,以及他的曹姓,就有着足够的说服力了。
徐庶叹了一声:“吴军兵力在汉水以北越来越厚重,一时驱逐不得。背水作战乃是吴军优势,又有坞堡作为依托,难以攻克。”
“当将此事尽速禀报朝廷。”
前日、昨日两日,徐庶都率着军队出了樊城左近,向东逼近孙奂驻守的淯口坞外。
但自古攻城难而守城易,更别说淯口坞两面临水地方狭窄,魏军阵势难以施展得开,吴军又从鱼梁洲上作了浮桥连接,使数万吴军几成一体。
连着两日,徐庶也没找到任何进攻的机会。
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强攻也无半点可行,哪能将本就不足的兵力轻抛了呢?
曹泰想了一想,朝着徐庶略一拱手:“徐将军,我此前从许昌领旨来樊城之前,陛下曾给了我一书信,命我在攻取淯口坞后送给孙权。”
“信?”徐庶皱着眉头,看向了曹泰:“什么信?”
话一出口,徐庶便感觉自己失言了。陛下给孙权写了什么,哪有他一臣子询问的份?
不料,曹泰还真知道。
“徐将军,陛下当时与我说了一二,倒也不是什么忌讳的事情。”曹泰说罢,犹豫了几瞬,还是继续说道:“陛下说要以此信劝降孙权,请孙权纳土归降,不失有个王爵的身份。”
众人听闻曹泰此语,一时失笑。
孙权能降吗?在场之人心中都如明镜一般,孙权此人断不可能投降。那陛下给孙权劝降的话写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徒耗笔墨吗?
当然是有意义的!
君臣之分,主宾之分,大义之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重要理念,就是借着这一次次看似徒劳无功的政治宣言进行传播的。
徐庶若有所思:“我怎么忘了这个!”
堂中众人看着徐庶笔走龙蛇,在左伯纸上快速写着些什么,都一时不明白什么意思,只好面面相觑。
约一刻钟之后,徐庶方才停笔,笑着说道:“曹将军方才为我提了个醒。有时使敌退兵,并非一定要从军事的手段来论,从政事、从人心都是可以的。”
曹泰模模糊糊感觉到了什么,但还是一时没有想清,开口问道:“我有些不懂,徐将军不妨直言。”
徐庶拿起印鉴向文书的末尾盖去,同时说道:“领兵领得多了,遇事也难免总从军事上来论。孙权这番从襄阳撤回,难道只是要屯在淯口与我等对峙,空耗粮草吗?”
曹泰恍然:“樊城不可得,襄阳亦不可得,孙权在此处留之无益,不如撤军!”
“正是。”徐庶点头,同时将书信叠好放在匣中,细细封好火漆:“请陛下写封书信,与孙权晓说利害,或许就能使其退兵。”
“甚好,甚好。”曹泰笑道。
……
从樊城到许昌六百里,信使三日可达。
十月二十八日下午,曹睿正在宫中练箭之时,侍中裴潜、卢毓二人领着满宠、刘晔入宫去寻皇帝,却在演武场外被内侍拦下了。
“满公,诸位,”毕进微微拱手:“陛下此时正在练箭,还请诸位在外稍微等候片刻。”
满宠听闻毕进之语,瞬时就将脸拉了下来:“陛下早就有了旨意,阁臣有军国要事入宫,可以随时觐见,今日怎得不行?”
毕进却笑了一声,低了低头,而后轻声说道:“满公,不是不行,而是有些不合适。”
裴潜看出毕进表情的异样来,平日里这位内官都是极为晓事的,今日如此作态,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毕内官。”裴潜拱手问道:“请问是谁在同陛下一起?”
“既然侍中有问,那我也从实答来,今日是郭婕妤、羊美人、温美人陪着陛下习练射艺。”
满宠有些不耐烦,大魏的内官又不是汉时的中常侍,全无权柄,几与奴仆仿佛,更显不耐的说道:“文行不必多言。还请速速通禀吧!”
“稍待。”
毕进拱手而至,入内片刻又走了回来,作出一个请的手势:“陛下请满公和诸位入内。”
阁臣地位尊崇,可以称公,这是当下朝中默认之事,至于侍中和枢密,还混不到这种程度。
四名臣子徐徐走入,而望到满宠等人走近,曹睿在将腰间箭袋中的五支箭矢射空之后,才将弓和箭袋递给了温、羊二人。
“今日这是怎得了?”曹睿扩了扩胸,略带笑意的看向满宠等人。
“臣等拜见陛下,拜……”
满宠、刘晔、裴潜、卢毓同时行礼,可说到第二个‘拜’字之时,就有些明显的停顿,不知该怎么说下去,曹睿也知趣的叫停了他们。
更何况,他们根本就不认得皇帝后宫中到底谁是谁,朝廷也并无规定该对后宫的婕妤和美人如何行礼,皇后倒有,只是眼下并无皇后。
“不必多礼。”曹睿道:“朕知道,国朝建立十载,除了先帝年间的郭太后外,今日应是外臣第一次见后妃。”
满宠想了一想,拱手道:“陛下圣明,应是如此。”
曹睿笑道:“此事并不寻常,朕也不必为几个后妃特意为你们立个规矩,既不常见,今日也就不必称什么拜见了。”
郭瑶、羊徽瑜、温芳三女站在了曹睿的左后方,从毕进的视角看去,郭瑶略比羊徽瑜高些,而温芳则比羊徽瑜要高出半个头来。
非礼勿视,这是为人臣子应守的规矩,是以满宠四人也一时没有将目光直视皇帝,就是为了避开几位后妃。
曹睿转身朝向身后,招了招手:“你们三人近前些。”
待郭瑶、羊徽瑜、温芳走到近前后,曹睿从容说道:“这便是朕常与你们说的大魏股肱之臣了,既然凑巧,朕也为你们介绍一番。”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不是曹睿,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三国:我不是曹睿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不是曹睿,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三国:我不是曹睿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