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听着陈东的话,脸上也露出一抹笑容。

  这是国家稳定的好处。

  搁在以前的宋朝,每年冗官的费用,对外岁币的提升,国防的压力,就让朝廷喘不过气来。

  朝廷的钱从哪里来?

  都从百姓来!

  百姓承担了一切,日子越来越难,所以到处会有造反的人。

  如今冗官减少,不仅不缴纳岁币,反而收取西夏国的岁币,国防上也没压力,朝廷财政也越来越健康,地方才能迅速恢复。

  这才有盛世景象。

  关键是少折腾。

  不折腾百姓,地方自然能慢慢的恢复过来。

  赵桓微笑道:“真正的盛世,那是百姓能真正吃饱饭,能吃上肉,能穿上好衣裳。现如今,不过是少了战事而已,算不得什么。”

  陈东表态道:“臣始终相信,在官家的治理下,一定会达到这样的结果。”

  赵桓说道:“那就拭目以待吧。”

  话锋一转,赵桓说道:“召你回来的安排,你也知道了吧?”

  陈东回答道:“臣知道了,您是让我担任御史大夫,整顿御史台,要把御史台和谏院树立起来,不再是这样风闻奏事,只知道打嘴炮,要做实事。”

  “对,就是要做实事。”

  赵桓眼神凛然,开口道:“御史台的侍御史、监察御史这些,职责太混乱了。”

  “虽然都有各自职责,实际上是没有安排妥当的,因为全都是一帮打手而已,没有真正的能力。”

  “朕希望的御史台,接下来要安插在地方上去。”

  “在县一级,安排县监察御史;在州一级,安排州监察御史;在路一级,也要有监察御史,再往上是朝廷的监察御史,也就是你们御史台的主官。”

  “安排在地方上的监察御史,接受双重领导。”

  “第一,接受地方主官的领导,也就是县令,知州或者是知府。”

  “第二,接受上级御史台的领导。甚至于御史台官员的升迁,主要考核由御史台做安排,确保御史台官员的独立性,才能敢于监察地方的主官。”

  “至于你这个御史大夫,那就要监察整个朝廷官员。”

  赵桓问道:“这样的安排,你明白吗?”

  “臣明白!”

  陈东眼神也激动起来,不为升官发财激动,为可以清除贪官污吏而激动。他神色肃然,高声道:“官家的安排,臣真是太赞同了。”

  “臣一直思考,地方上官员是土皇帝,尤其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比如在福建路这些地方,返回朝廷那都是上千里路。”

  “所以对地方上的监察很重要。”

  “官家的安排,如天光破云,一瞬间就打破了目前的僵局。”

  陈东激动道:“官家圣明啊,臣一定会安排好这件事,保证不出任何的漏洞。”

  赵桓笑了笑道:“这件事,也只是你回来的其中之一。御史台要重新组建,要安排到地方上去,种种事情都要安排。除此外,你还要做好准备,接下来,朕会推动御史台主官进入政事堂,成为政事堂宰相之一。”

  嘶!

  陈东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

  无比的震惊。

  无比的震撼。

  他这辈子的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大喷子,一直在不断的喷人,看不惯蔡京,喷就完了。看不惯童贯,骂就完了。看不惯王黼,照骂不误,反正他是太学生,也不怕谁针对。

  曾经的陈东,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反正该吃吃该喝喝,也骂爽了,曾经为了李纲还纠集无数太学生请愿。

  就算没当官,这一辈子也不错。

  没想到,他遇到了圣君,被委以重任,先是去地方上宣传朝廷抗金的策略,再去巡视地方纠察不法。

  时至今日,已经是御史大夫。

  这是朝廷重臣了。

  用不了多久,要成为政事堂的宰相,成为最顶峰的一小撮人。

  人生际遇,刺激啊!

  陈东再一次站起身,神色激动,拱手道:“官家不以臣卑鄙,待臣恩重如山,臣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官家的厚望。”

  赵桓笑道:“朕相信你。”

  话锋一转,赵桓沉声道:“你巡查了诸多地方,身边也有些可用之人了吧?”

  陈东回答道:“的确有几个人,这些都出自太学,是昔日的太学生,和臣一样是热血之人。”

  赵桓点头道:“你认为的可用之人,调入御史台任职,再安排一个人担任监察御史,去大宋银行坐镇,要严格调查所有的账目,确保大宋银行的每一笔账目,都不能出错。”

  陈东表态道:“请官家放心,臣会安排妥当的。”

  赵桓笑道:“去吧。”

  陈东向赵桓行了一礼后,才告辞离去,赵桓心中也期待了起来。

  随着陈东的忙碌,御史台迅速的调整,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已经对天下各路各州都安排了御史台的官员。

  御史台的充实,也进一步提拔了些冗官,抽调更多的官员去任职,进一步减少了东京城的冗官。

  陈东安排到大宋银行监督的人,也早已经去任职。

  去的人名叫邓肃。

  这本就是御史台的官员,一贯是刚正不阿,两袖清风,和陈东的关系很不错。

  邓肃到了大宋银行,一开始并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反而是在熟悉着大宋银行的一切业务。

  不熟悉,就不知道里面的门道。

  熟悉了,才清楚路子。

  因为邓肃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大宋银行照旧,秦桧也没有干涉什么,也没有去针对邓肃,任由邓肃在大宋银行。

  从盛夏到秋风飒爽,再从秋风飒爽进入寒冬。

  又是一年过去,年关将至。

  这一年,赵桓并没有进一步发起战争,和西夏国维持了大体上的和平,也让西夏李乾顺松了口气。

  大宋朝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北方金国,对金国的消化和吸收。

  虽说完颜娄室投降了,实际上地方上部落,还是时有反叛的,尤其辽国北面大片的草原,更是无法直接控制。

  这些超出了大宋目前的力量。

  大宋朝目前控制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昔日汉家控制的区域,对于辽东都还没有真正掌控太多。

  赵桓也不着急,专门传旨给张叔夜,让张叔夜稳扎稳打,要从顶层设计,要长远考虑久久为功,不能是急于求成。

  对地方上的控制力越强,整个北方的治理就更好。

  这些都是要一步步安排的。

  赵桓不急,有足够的耐心,张叔夜才能一步步去做。

  北方整体上稳定,且在持续好转中,用兵也越来越少,需要的财政扶持也在减少,赵桓非常满意,正在筹备着新年的年关。

  今年能过一个好年了。

  相比于绝大多数人的舒坦,对来年充满了希望,王氏却不一样,她的每一天都活在了悔恨和仇恨中。

  悔恨,是悔恨自己嫁了个狼心狗肺的人。

  仇恨,是她一定要让秦桧付出代价。

  尤其是秦桧成了户部侍郎,位高权重后,不再回家了,竟然整日都在外面居住,还经常住在青楼,已经是青楼的常客了。

  据王氏打探到的消息,秦桧在青楼给一个歌姬赎身了,因为歌姬怀上了秦桧的儿子。

  一直以来,王氏都觉得是秦桧生不出儿子。

  是秦桧不行。

  没想到,转眼秦桧有孩子了,还到处宣扬说一定是个儿子,让王氏更加的怨恨。

  这一日,住宅后院。

  王氏例行给秦桧的小人扎了九百九十九针后,丫鬟急匆匆的进来了,禀报道:“夫人,大老爷来了。”

  “大哥来了,快请。”

  王氏神色振奋,眼神期待了起来。

  这大半年的时间,王殆一直在调查秦家兄弟的情况,搜集了许多消息,却一直引而不发。

  如今来,必然查到了重大的消息。

  可以弹劾秦桧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最新章节,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