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外,无数人云集。
登闻鼓依旧在响彻,敲鼓的人奋力抡鼓槌,以至于声音此起彼伏。
许久后,鼓声平息。
士人中,为首的一人站出来,高声道:“圣上不由分说,安排赵楷去江南清查寺庙,竟然枉顾是非曲直,肆意诛灭僧人,与民争利,破家灭族,实在是不应该。”
“郓王赵楷穷凶极恶,指鹿为马,滥杀无辜,其罪当诛。”
“请圣上处置郓王,以正法纪。”
此话一出,引得无数人附和。
“请圣上处置赵楷,以正法纪。”
“请圣上处置赵楷,以正法纪。”
无数的士人云集,大范围的呐喊声回荡着,清晰传入了皇城中。
为首喊话的人名叫汪伯彦,已经六十岁的年纪。他也在朝廷中做官,担任将作少监。
历史上,汪伯彦三十四岁考中了进士,担任成安县主簿,又转任中奉大夫、开府司仪曹事、将作少监。
此人在历史上,惯于钻营。
历史上,宋钦宗和金人交战的时候,他向宋钦宗进献《河北边防十策》,主张和金人决战,要抗击金人。
等到金兵南下,一路所向披靡,朝廷又转变策略求和的时候,汪伯彦旗帜鲜明的推行割地、纳贡、称臣的策略。
这是个转变极为迅速的人。
因为赵桓穿越的缘故,汪伯彦一直在将作少监,数年也没有得到提拔。
眼看着李纲成了首辅,杨时、刘韐、聂昌等人都一飞冲天,唯独他始终止步不前,汪伯彦的内心也很是难受。
他不甘心!
他心中无比焦灼。
在积攒了无尽的怨怼后,忽然传来赵楷去江南清查寺庙,勒令寺庙的僧侣还俗,收缴寺庙的田地,还清查了寺庙的钱财,汪伯彦彻底怒了。
因为他的老家也在那边。
汪家和寺庙也有关联的,因为诸多的土地挂在寺庙的名下,不需要缴纳赋税。同时,汪家也会拿钱给寺庙放贷,赚取高额的利润。
种地的收入很低,放贷却非常高。
汪家很多的钱财,都是在这方面,却因为赵楷清查,汪家投入的钱财和土地,全部被一锅端了。
恰是如此,汪伯彦开始串联。
整个江南大族也在出手,朝廷中有无数的人去弹劾赵楷,说赵楷图谋不轨,有野心要当皇帝的。说赵楷故意夸大事实,引爆朝廷和地方矛盾的。也有说赵楷怨怼皇帝,竟然在地方上培养死士的……
种种弹劾,如同雪花般落在朝廷中。可惜所有的弹劾,都被赵桓压下了。
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江南大族的士绅商量后,决定铤而走险,采取敲响登闻鼓的方式。
恰是如此,以汪伯彦为首的一批官员,纠集了大批的士人,更煽动了许多人来叩阕。
这一次叩阕,不仅有汪伯彦的人,不仅有江南的人,还有其他各州的力量介入。
皇帝清查了京畿路,清查了江南,还要去清查其他的地方。
这会触动无数人的利益。
恰是如此,有了汪伯彦牵头,就有了无数人介入,以至于皇城外聚集的人,远远超过了之前太学生叩阕。
这一次叩阕的规模之大,都已经堵塞了街道。
黄经来到城楼上观察情况,仔细了解后,飞也似的回了皇城中,见到了赵桓,迅速禀报道:“官家,外面无数百姓叩阕,是为了郓王清查江南寺庙来的。”
赵桓眼眸中掠过了冷色。
之前,黄经就禀报了情况,他也压下了无数弹劾赵楷的折子。
如今,竟然又来了,还煽动百姓叩阕。
胆子也太大了。
找死啊!
黄经弓着背,连忙道:“官家,是否传令殿前司,抽调禁军去镇压,把所有人全部抓了。”
赵桓问道:“外面有多少人?”
黄经说道:“少说也有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因为已经堵塞了街道。”
赵桓眼中杀机愈发凛然。
该杀啊!
换做是讲究名声的皇帝,尤其大宋历代皇帝,遇到了事情全都蔫了,不敢去面对。
赵桓却不一样。
名声能吃吗?
这些大家族煽动来的人,顶多是引起一时的骚乱而已,无法影响到什么。
赵桓吩咐道:“传旨,召政事堂所有的宰相来议事。”
“遵命!”
黄经迅速去安排。
诏令传下去,没过多久,李纲、吴敏、徐处仁和王宗濋联袂来了,齐齐向赵桓行礼。
赵桓说道:“外面有无数的百姓叩阕,这件事情,你们怎么看?”
李纲的眸子中,掠过了冷厉神色,说道:“这些煽动百姓的人,必定是江南大族。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大家族介入,因为他们也担心自己家族所在的寺庙被清查。”
赵桓问道:“李卿认为,该如何处置?”
“强力镇压!”
李纲眼神转为肃杀,开口道:“把带头的人全部捉了下狱,只要没了领头的人,其他因为诸多好处而来的人,自然会逃走的。他们看起来人多,实际上不值一提。”
昔日的李纲,很多时候妇人之仁,和皇帝争论争论。
如今,却转为强硬派。
他如今的想法很简单,只要皇帝不修道不崇佛,不大兴土木,没有为了一己之私肆无忌惮的享受,他就支持皇帝。
这样的皇帝,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大宋越来越强,他这个政事堂首辅的地位也越发的稳固。
这是他的机会。
也是他屹立不倒的根本。
只要皇帝没有触及他的底线,没有从励精图治转为刻薄寡恩,没有穷奢极欲,一切就可以按照皇帝的思路来。
吴敏却皱起眉头,表态道:“外面的人,的确是受人蛊惑。只是要屠戮这么多的百姓,臣还是担心。大肆的杀戮,恐怕会有损官家的名声。”
李纲摇头道:“吴相公,软弱只会导致官家的威望受损,更会助长不良风气。如今之际,必须杀鸡儆猴。”
吴敏正色道:“首辅的想法,自然是好的。可是今天大肆杀戮,杀戮上千人,杀戮数千人,在皇城外血流成河,注定会在青史留下一笔。”
“我认为不合适。”
“要处置,也不能大肆杀戮,这是一个底线。”
“实际上这些云集的人,没什么可怕的,只是一些人遭到蛊惑而已,只需要诛杀首恶,就一定能解决。”
吴敏恳切道:“官家,臣认为必须要慎重。”
徐处仁表态道:“吴相公的想法是不错的,问题是只诛首恶,到底谁是首恶呢?这些隐藏在暗中的人,到底是谁你知道吗?”
吴敏表态道:“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赵桓这时候介入道:“吴卿有什么想法呢?”
吴敏说道:“臣愿意亲自出城,去见这些云集的人,把对方的首脑钓出来。只要是有人出来谈,就可以拿下他,从而审问出结果。”
李纲轻笑道:“吴相公,你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人觉得朝廷行事狡诈,故意引诱人出面,这样的非议更大。”
吴敏哼了声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怎么办?”
李纲说道:“我还是先前的态度,调兵镇压。只不过,不是直接去拿人,而是先礼后兵。”
“第一,宣布朝廷清查寺庙的合理性。”
“郓王赵楷清查寺庙,合理合法,一切都是朝廷授意安排的。”
“第二,给这些云集的百姓撤退的机会。凡是之所能改,愿意离开的人,都可以自行离开,还要执意留下的人,朝廷直接抓捕。”
李纲拱手说道:“官家,唯有如此堂堂正正,才彰显出朝廷的无畏。就算杀了人,我相信煌煌青史,会证明这一次的正确。”
徐处仁一贯是强硬派的。
他捋着胡须,赞同道:“首辅的建议,臣附议。”
王宗濋作为政事堂的宰相,一贯是不表态的,尤其是皇帝没表态的前提下,他更是当做哑巴一样,看向了赵桓,等着赵桓的态度。
赵桓心中思索后,赞许的看了李纲一眼,开口道:“李卿的建议可行,你亲自去。朕让关胜带着禁军,为你压阵。”
李纲表态道:“臣认为,一旦出去谈,外面的人可能立刻会冲击朝廷。因为这些人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事情扩大化。恰是如此,臣有一个请求。”
赵桓问道:“什么请求?”
李纲回答道:“臣带着关胜等禁军出城,立刻使用一枚震天雷,通过震天雷的爆炸,先声夺人压制城外的请愿。”
“讲道理,那也必须有足够的实力。”
“没有实力的镇压,你就算有三寸不烂之舌,那也没有半点的用处。”
“让城外的人怕了,他们才会听臣的话。”
“下一步,才能宣示清查寺庙和田地的缘由,才能阐明朝廷的态度。”
李纲眸子中光芒灿然,正色道:“请官家明见。”
赵桓笑着道:“李卿的请求,朕也准了。外面的事情,朕授权你全权处理,可临机决断,先斩后奏。”
“臣领命!”
李纲高声回答。
有了皇帝的表态,事情就变得简单而轻松了。
李纲向赵桓行了一礼,带上了关胜就匆匆离开,留下了赵桓、徐处仁和王宗濋等人在宫殿中等待消息。
登闻鼓依旧在响彻,敲鼓的人奋力抡鼓槌,以至于声音此起彼伏。
许久后,鼓声平息。
士人中,为首的一人站出来,高声道:“圣上不由分说,安排赵楷去江南清查寺庙,竟然枉顾是非曲直,肆意诛灭僧人,与民争利,破家灭族,实在是不应该。”
“郓王赵楷穷凶极恶,指鹿为马,滥杀无辜,其罪当诛。”
“请圣上处置郓王,以正法纪。”
此话一出,引得无数人附和。
“请圣上处置赵楷,以正法纪。”
“请圣上处置赵楷,以正法纪。”
无数的士人云集,大范围的呐喊声回荡着,清晰传入了皇城中。
为首喊话的人名叫汪伯彦,已经六十岁的年纪。他也在朝廷中做官,担任将作少监。
历史上,汪伯彦三十四岁考中了进士,担任成安县主簿,又转任中奉大夫、开府司仪曹事、将作少监。
此人在历史上,惯于钻营。
历史上,宋钦宗和金人交战的时候,他向宋钦宗进献《河北边防十策》,主张和金人决战,要抗击金人。
等到金兵南下,一路所向披靡,朝廷又转变策略求和的时候,汪伯彦旗帜鲜明的推行割地、纳贡、称臣的策略。
这是个转变极为迅速的人。
因为赵桓穿越的缘故,汪伯彦一直在将作少监,数年也没有得到提拔。
眼看着李纲成了首辅,杨时、刘韐、聂昌等人都一飞冲天,唯独他始终止步不前,汪伯彦的内心也很是难受。
他不甘心!
他心中无比焦灼。
在积攒了无尽的怨怼后,忽然传来赵楷去江南清查寺庙,勒令寺庙的僧侣还俗,收缴寺庙的田地,还清查了寺庙的钱财,汪伯彦彻底怒了。
因为他的老家也在那边。
汪家和寺庙也有关联的,因为诸多的土地挂在寺庙的名下,不需要缴纳赋税。同时,汪家也会拿钱给寺庙放贷,赚取高额的利润。
种地的收入很低,放贷却非常高。
汪家很多的钱财,都是在这方面,却因为赵楷清查,汪家投入的钱财和土地,全部被一锅端了。
恰是如此,汪伯彦开始串联。
整个江南大族也在出手,朝廷中有无数的人去弹劾赵楷,说赵楷图谋不轨,有野心要当皇帝的。说赵楷故意夸大事实,引爆朝廷和地方矛盾的。也有说赵楷怨怼皇帝,竟然在地方上培养死士的……
种种弹劾,如同雪花般落在朝廷中。可惜所有的弹劾,都被赵桓压下了。
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江南大族的士绅商量后,决定铤而走险,采取敲响登闻鼓的方式。
恰是如此,以汪伯彦为首的一批官员,纠集了大批的士人,更煽动了许多人来叩阕。
这一次叩阕,不仅有汪伯彦的人,不仅有江南的人,还有其他各州的力量介入。
皇帝清查了京畿路,清查了江南,还要去清查其他的地方。
这会触动无数人的利益。
恰是如此,有了汪伯彦牵头,就有了无数人介入,以至于皇城外聚集的人,远远超过了之前太学生叩阕。
这一次叩阕的规模之大,都已经堵塞了街道。
黄经来到城楼上观察情况,仔细了解后,飞也似的回了皇城中,见到了赵桓,迅速禀报道:“官家,外面无数百姓叩阕,是为了郓王清查江南寺庙来的。”
赵桓眼眸中掠过了冷色。
之前,黄经就禀报了情况,他也压下了无数弹劾赵楷的折子。
如今,竟然又来了,还煽动百姓叩阕。
胆子也太大了。
找死啊!
黄经弓着背,连忙道:“官家,是否传令殿前司,抽调禁军去镇压,把所有人全部抓了。”
赵桓问道:“外面有多少人?”
黄经说道:“少说也有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因为已经堵塞了街道。”
赵桓眼中杀机愈发凛然。
该杀啊!
换做是讲究名声的皇帝,尤其大宋历代皇帝,遇到了事情全都蔫了,不敢去面对。
赵桓却不一样。
名声能吃吗?
这些大家族煽动来的人,顶多是引起一时的骚乱而已,无法影响到什么。
赵桓吩咐道:“传旨,召政事堂所有的宰相来议事。”
“遵命!”
黄经迅速去安排。
诏令传下去,没过多久,李纲、吴敏、徐处仁和王宗濋联袂来了,齐齐向赵桓行礼。
赵桓说道:“外面有无数的百姓叩阕,这件事情,你们怎么看?”
李纲的眸子中,掠过了冷厉神色,说道:“这些煽动百姓的人,必定是江南大族。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大家族介入,因为他们也担心自己家族所在的寺庙被清查。”
赵桓问道:“李卿认为,该如何处置?”
“强力镇压!”
李纲眼神转为肃杀,开口道:“把带头的人全部捉了下狱,只要没了领头的人,其他因为诸多好处而来的人,自然会逃走的。他们看起来人多,实际上不值一提。”
昔日的李纲,很多时候妇人之仁,和皇帝争论争论。
如今,却转为强硬派。
他如今的想法很简单,只要皇帝不修道不崇佛,不大兴土木,没有为了一己之私肆无忌惮的享受,他就支持皇帝。
这样的皇帝,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大宋越来越强,他这个政事堂首辅的地位也越发的稳固。
这是他的机会。
也是他屹立不倒的根本。
只要皇帝没有触及他的底线,没有从励精图治转为刻薄寡恩,没有穷奢极欲,一切就可以按照皇帝的思路来。
吴敏却皱起眉头,表态道:“外面的人,的确是受人蛊惑。只是要屠戮这么多的百姓,臣还是担心。大肆的杀戮,恐怕会有损官家的名声。”
李纲摇头道:“吴相公,软弱只会导致官家的威望受损,更会助长不良风气。如今之际,必须杀鸡儆猴。”
吴敏正色道:“首辅的想法,自然是好的。可是今天大肆杀戮,杀戮上千人,杀戮数千人,在皇城外血流成河,注定会在青史留下一笔。”
“我认为不合适。”
“要处置,也不能大肆杀戮,这是一个底线。”
“实际上这些云集的人,没什么可怕的,只是一些人遭到蛊惑而已,只需要诛杀首恶,就一定能解决。”
吴敏恳切道:“官家,臣认为必须要慎重。”
徐处仁表态道:“吴相公的想法是不错的,问题是只诛首恶,到底谁是首恶呢?这些隐藏在暗中的人,到底是谁你知道吗?”
吴敏表态道:“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赵桓这时候介入道:“吴卿有什么想法呢?”
吴敏说道:“臣愿意亲自出城,去见这些云集的人,把对方的首脑钓出来。只要是有人出来谈,就可以拿下他,从而审问出结果。”
李纲轻笑道:“吴相公,你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人觉得朝廷行事狡诈,故意引诱人出面,这样的非议更大。”
吴敏哼了声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怎么办?”
李纲说道:“我还是先前的态度,调兵镇压。只不过,不是直接去拿人,而是先礼后兵。”
“第一,宣布朝廷清查寺庙的合理性。”
“郓王赵楷清查寺庙,合理合法,一切都是朝廷授意安排的。”
“第二,给这些云集的百姓撤退的机会。凡是之所能改,愿意离开的人,都可以自行离开,还要执意留下的人,朝廷直接抓捕。”
李纲拱手说道:“官家,唯有如此堂堂正正,才彰显出朝廷的无畏。就算杀了人,我相信煌煌青史,会证明这一次的正确。”
徐处仁一贯是强硬派的。
他捋着胡须,赞同道:“首辅的建议,臣附议。”
王宗濋作为政事堂的宰相,一贯是不表态的,尤其是皇帝没表态的前提下,他更是当做哑巴一样,看向了赵桓,等着赵桓的态度。
赵桓心中思索后,赞许的看了李纲一眼,开口道:“李卿的建议可行,你亲自去。朕让关胜带着禁军,为你压阵。”
李纲表态道:“臣认为,一旦出去谈,外面的人可能立刻会冲击朝廷。因为这些人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事情扩大化。恰是如此,臣有一个请求。”
赵桓问道:“什么请求?”
李纲回答道:“臣带着关胜等禁军出城,立刻使用一枚震天雷,通过震天雷的爆炸,先声夺人压制城外的请愿。”
“讲道理,那也必须有足够的实力。”
“没有实力的镇压,你就算有三寸不烂之舌,那也没有半点的用处。”
“让城外的人怕了,他们才会听臣的话。”
“下一步,才能宣示清查寺庙和田地的缘由,才能阐明朝廷的态度。”
李纲眸子中光芒灿然,正色道:“请官家明见。”
赵桓笑着道:“李卿的请求,朕也准了。外面的事情,朕授权你全权处理,可临机决断,先斩后奏。”
“臣领命!”
李纲高声回答。
有了皇帝的表态,事情就变得简单而轻松了。
李纲向赵桓行了一礼,带上了关胜就匆匆离开,留下了赵桓、徐处仁和王宗濋等人在宫殿中等待消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最新章节,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最新章节,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