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心中欢喜,却没有立刻答应,郑重道:“官家不以臣粗鄙,委以重任,臣本该立刻答应。”
“不过臣是文官,出任枢密副使,恐怕会有官员劝谏官家,说官家胡乱安排,让官家难办。”
“不如臣这里,暂时还是担任磁州知府。”
赵桓问道:“宗公是瞧不起武人,才不愿意担任武官吗?”
枢密副使是武职。
文官在枢密院担任枢密副使,应是同知枢密院事。
赵桓却不愿意,要彻底改变文武区分的界限。
宗泽站起身,解释道:“官家,臣绝对没有轻视的心思。”
“大宋的万里江山,是靠将士们的浴血拼杀得来的。金人南下,也是将士拼死作战才守住的。”
“臣没有瞧不起武人,反而觉得朝廷应该重视武人,不该处处打压。”
“朝廷政策,不应该一成不变。”
“太祖和太宗时,武人乱国,要杯酒释兵权,要重文轻武。现在天下一统,皇权深入人心,该改变了。”
“提拔武人,重用武人,才能改变大宋的弊端和孱弱。”
宗泽一番肺腑之言后,拱手道:“臣是担心官家遭到非议,使得官家为难。”
赵桓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宗泽的大局观,也是宗泽和种师道的区别。
种师道是名将,也可以统率大军,却无法跳出武将的限制。
宗泽却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这是具备了政治家的眼光。
赵桓赞许道:“宗公提及的问题,朕将来会逐一的改变。未来文官兼任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会消失。”
“一方面,枢密院安排武将出任,让懂得战事的人主持枢密院。”
“另一方面,就算安排知兵的文官出任,也不再区分文武,直接担任枢密使、枢密副使。”
一番话后,赵桓说道:“所以宗公出任枢密副使很合理,不必有任何的担心。”
“臣领旨!”
宗泽也不是扭捏的人,直接答应了下来。
赵桓继续道:“要对付金人的铁浮屠,除了宗公提及的战车阵,朕觉得可以依靠火器。”
宗泽说道:“臣也知道火器有用,譬如猛火油柜、霹雳火球、毒药球、烟火球和蒺藜球等。”
“乃至于床弩、火箭等。”
“这些器械主要在东京,守城用很好。要在野外使用,一方面根本没有什么器械,另一方面也需要地形配合。”
赵桓笑了笑,说道:“朕带了很多来。”
宗泽眼中瞬间明亮,激动道:“官家圣明,我们有无数的器械,臣建议单独组建火器营,专门用来阻击金人。”
赵桓点头道:“组建火器营,谁来任职呢?”
宗泽毫不犹豫道:“臣在磁州对抗金人,召集有能力的义士参战。恰巧有这么一个知兵且善战的人。”
赵桓身体微微前倾,好奇问:“谁?”
宗泽解释道:“此人名叫李彦仙,本名李孝忠,曾参加东京城的保卫战,立功后补为承节郎。”
“可惜此人耿直,上奏朝廷说李纲不知兵,应该换知兵的人主持大局,被朝廷追捕,一路北逃,恰好被臣碰到。”
“臣和李彦仙交谈后,发现此人颇有能力。”
“他的性格有问题,却不是不能用。在抗金的关键时候,应该团结能团结的人,所以臣留下了李彦仙。”
赵桓眼前一亮。
宗泽的胸襟比李纲更大些,更有胸襟抱负。
李纲是抗金的一面旗帜,旗帜鲜明的要对抗金人,却忌惮着武人,也会考虑压制武人。
李纲的方向,适合在朝廷主持政务,稳定后方大局。
军事上,要熟悉的人。
恰是如此,赵桓才明确政事堂和枢密院的关系,不能老是政事堂的宰相兼任枢密院。
李彦仙在历史上,的确能征善战,也的确是锋芒毕露。
他反对李纲不知兵,被追捕后逃到河东,隶属于陕州知州李弥大,被任命为裨将驻守河南府渑池。
金人南下,永兴军的主帅范致虚率领六路大军增援。
李彦仙当时就说,范致虚的大军集结,容易被金人正面击溃,适合分道并进,而且留下一半的兵力镇守陕西。
范致虚却认为李彦仙贪生怕死,不采纳李彦仙的策略,最后全军溃败。
后来陕州被金人攻破,官员逃逸,贼匪横行,唯独李彦仙带兵作战,一个月内连下金人五十余座营寨,最后成功收复陕州。
赵构得到消息,虽然任命李彦仙担任陕州知州兼安抚使,却没有派兵驰援。
成为孤军的李彦仙,修筑城墙,深挖护城河,大力屯田,全力备战,凭借着陕州力抗金军,硬生生拖住金人两年。
金国的名将完颜娄室钦佩李彦仙,许诺只要李彦仙归顺,就担任河南兵马元帅,却被李彦仙拒绝。
城破后,李彦仙投河而死,家人也被屠杀。
赵桓心想宗泽还真是福星啊,带来了李邈,又带来了李彦仙,他连忙道:“宗公,李彦仙在哪里?”
宗泽道:“就在营中。”
赵桓吩咐道:“传李彦仙觐见。”
宗泽安排了下去,没过多久,李彦仙急匆匆进入。
赵桓看到李彦仙,顿时眼前一亮。
李彦仙足一百八十余公分的身高,腰圆膀阔,体魄魁梧,一看是战场上的猛将。
关键是,他还能屯田,懂得治军治民,这是文武双全的人。
赵桓越看越欣喜。
李彦仙神色恭敬,行礼道:“臣李彦仙,拜见官家。”
赵桓说道:“宗公说你善战,朕要组建火器营,以火器应对金人,你能胜任吗?”
李彦仙眼神桀骜,昂着头道:“只要官家信任,臣一定能借助火器营重创金人。末将带兵,多多益善。”
赵桓忍不住笑了。
狂妄啊!
李彦仙的确有狂妄的资本,这人善战。
赵桓笑说道:“你行不行,不是嘴上说,朕拭目以待。”
“臣领命!”
李彦仙答应后离开了。
赵桓的目光这才落在始终没说话的李邈身上,说道:“李卿,让你久等了。”
李邈正色道:“官家折煞臣了。”
赵桓道:“李卿一腔正气,忠肝义胆,您这样胸怀社稷的人,朕才能托付后方。”
“朕希望你总管大军的后勤,可愿意担任东路军的军需官。”
李邈起身道:“蒙官家器重,臣自当全力以赴,不负官家厚望。”
赵桓道:“坐。”
李邈行礼后又重新坐下。
赵桓把各方面都安排妥当,临近午时,黄经来提醒可以吃饭了。
赵桓带着宗泽和李邈去吃饭,和将士一起吃饭。
宗泽注意到赵桓和将士一起吃饭,也发现赵桓对士兵很熟悉,且将士对赵桓的尊敬,心中大为赞叹。
皇帝竟然知兵,还能和将士一起同甘共苦。
这是好事!
苍天庇佑,大宋有救了。
赵桓没去管宗泽的想法,午饭结束后,宗泽去整顿兵马,李邈去接管后勤,李彦仙负责火器营,各方面都布置了下去。
赵桓回到营帐中,看着营帐中的地图沙盘,眼中闪烁着浓浓战意。
万事俱备,就等完颜宗望南下。
时至今日,该让金人知道大宋不一样了。
“不过臣是文官,出任枢密副使,恐怕会有官员劝谏官家,说官家胡乱安排,让官家难办。”
“不如臣这里,暂时还是担任磁州知府。”
赵桓问道:“宗公是瞧不起武人,才不愿意担任武官吗?”
枢密副使是武职。
文官在枢密院担任枢密副使,应是同知枢密院事。
赵桓却不愿意,要彻底改变文武区分的界限。
宗泽站起身,解释道:“官家,臣绝对没有轻视的心思。”
“大宋的万里江山,是靠将士们的浴血拼杀得来的。金人南下,也是将士拼死作战才守住的。”
“臣没有瞧不起武人,反而觉得朝廷应该重视武人,不该处处打压。”
“朝廷政策,不应该一成不变。”
“太祖和太宗时,武人乱国,要杯酒释兵权,要重文轻武。现在天下一统,皇权深入人心,该改变了。”
“提拔武人,重用武人,才能改变大宋的弊端和孱弱。”
宗泽一番肺腑之言后,拱手道:“臣是担心官家遭到非议,使得官家为难。”
赵桓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宗泽的大局观,也是宗泽和种师道的区别。
种师道是名将,也可以统率大军,却无法跳出武将的限制。
宗泽却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这是具备了政治家的眼光。
赵桓赞许道:“宗公提及的问题,朕将来会逐一的改变。未来文官兼任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会消失。”
“一方面,枢密院安排武将出任,让懂得战事的人主持枢密院。”
“另一方面,就算安排知兵的文官出任,也不再区分文武,直接担任枢密使、枢密副使。”
一番话后,赵桓说道:“所以宗公出任枢密副使很合理,不必有任何的担心。”
“臣领旨!”
宗泽也不是扭捏的人,直接答应了下来。
赵桓继续道:“要对付金人的铁浮屠,除了宗公提及的战车阵,朕觉得可以依靠火器。”
宗泽说道:“臣也知道火器有用,譬如猛火油柜、霹雳火球、毒药球、烟火球和蒺藜球等。”
“乃至于床弩、火箭等。”
“这些器械主要在东京,守城用很好。要在野外使用,一方面根本没有什么器械,另一方面也需要地形配合。”
赵桓笑了笑,说道:“朕带了很多来。”
宗泽眼中瞬间明亮,激动道:“官家圣明,我们有无数的器械,臣建议单独组建火器营,专门用来阻击金人。”
赵桓点头道:“组建火器营,谁来任职呢?”
宗泽毫不犹豫道:“臣在磁州对抗金人,召集有能力的义士参战。恰巧有这么一个知兵且善战的人。”
赵桓身体微微前倾,好奇问:“谁?”
宗泽解释道:“此人名叫李彦仙,本名李孝忠,曾参加东京城的保卫战,立功后补为承节郎。”
“可惜此人耿直,上奏朝廷说李纲不知兵,应该换知兵的人主持大局,被朝廷追捕,一路北逃,恰好被臣碰到。”
“臣和李彦仙交谈后,发现此人颇有能力。”
“他的性格有问题,却不是不能用。在抗金的关键时候,应该团结能团结的人,所以臣留下了李彦仙。”
赵桓眼前一亮。
宗泽的胸襟比李纲更大些,更有胸襟抱负。
李纲是抗金的一面旗帜,旗帜鲜明的要对抗金人,却忌惮着武人,也会考虑压制武人。
李纲的方向,适合在朝廷主持政务,稳定后方大局。
军事上,要熟悉的人。
恰是如此,赵桓才明确政事堂和枢密院的关系,不能老是政事堂的宰相兼任枢密院。
李彦仙在历史上,的确能征善战,也的确是锋芒毕露。
他反对李纲不知兵,被追捕后逃到河东,隶属于陕州知州李弥大,被任命为裨将驻守河南府渑池。
金人南下,永兴军的主帅范致虚率领六路大军增援。
李彦仙当时就说,范致虚的大军集结,容易被金人正面击溃,适合分道并进,而且留下一半的兵力镇守陕西。
范致虚却认为李彦仙贪生怕死,不采纳李彦仙的策略,最后全军溃败。
后来陕州被金人攻破,官员逃逸,贼匪横行,唯独李彦仙带兵作战,一个月内连下金人五十余座营寨,最后成功收复陕州。
赵构得到消息,虽然任命李彦仙担任陕州知州兼安抚使,却没有派兵驰援。
成为孤军的李彦仙,修筑城墙,深挖护城河,大力屯田,全力备战,凭借着陕州力抗金军,硬生生拖住金人两年。
金国的名将完颜娄室钦佩李彦仙,许诺只要李彦仙归顺,就担任河南兵马元帅,却被李彦仙拒绝。
城破后,李彦仙投河而死,家人也被屠杀。
赵桓心想宗泽还真是福星啊,带来了李邈,又带来了李彦仙,他连忙道:“宗公,李彦仙在哪里?”
宗泽道:“就在营中。”
赵桓吩咐道:“传李彦仙觐见。”
宗泽安排了下去,没过多久,李彦仙急匆匆进入。
赵桓看到李彦仙,顿时眼前一亮。
李彦仙足一百八十余公分的身高,腰圆膀阔,体魄魁梧,一看是战场上的猛将。
关键是,他还能屯田,懂得治军治民,这是文武双全的人。
赵桓越看越欣喜。
李彦仙神色恭敬,行礼道:“臣李彦仙,拜见官家。”
赵桓说道:“宗公说你善战,朕要组建火器营,以火器应对金人,你能胜任吗?”
李彦仙眼神桀骜,昂着头道:“只要官家信任,臣一定能借助火器营重创金人。末将带兵,多多益善。”
赵桓忍不住笑了。
狂妄啊!
李彦仙的确有狂妄的资本,这人善战。
赵桓笑说道:“你行不行,不是嘴上说,朕拭目以待。”
“臣领命!”
李彦仙答应后离开了。
赵桓的目光这才落在始终没说话的李邈身上,说道:“李卿,让你久等了。”
李邈正色道:“官家折煞臣了。”
赵桓道:“李卿一腔正气,忠肝义胆,您这样胸怀社稷的人,朕才能托付后方。”
“朕希望你总管大军的后勤,可愿意担任东路军的军需官。”
李邈起身道:“蒙官家器重,臣自当全力以赴,不负官家厚望。”
赵桓道:“坐。”
李邈行礼后又重新坐下。
赵桓把各方面都安排妥当,临近午时,黄经来提醒可以吃饭了。
赵桓带着宗泽和李邈去吃饭,和将士一起吃饭。
宗泽注意到赵桓和将士一起吃饭,也发现赵桓对士兵很熟悉,且将士对赵桓的尊敬,心中大为赞叹。
皇帝竟然知兵,还能和将士一起同甘共苦。
这是好事!
苍天庇佑,大宋有救了。
赵桓没去管宗泽的想法,午饭结束后,宗泽去整顿兵马,李邈去接管后勤,李彦仙负责火器营,各方面都布置了下去。
赵桓回到营帐中,看着营帐中的地图沙盘,眼中闪烁着浓浓战意。
万事俱备,就等完颜宗望南下。
时至今日,该让金人知道大宋不一样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最新章节,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最新章节,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