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下旬末尾。

  一辆辆汽车疾驰在雁门关以北的冻土之上。

  凌冽的寒风吹打着汽车玻璃。

  不远处,是长长的后勤运输队。

  他们很多人身上穿的并非是军装,而是民众的衣裳。

  零星的几个戴着军帽的组织者,似乎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人。

  记者们来自五湖四海。

  各个国家的报社基本上都在这些汽车上面。

  汽车缓缓停靠在了一路边。

  中央日报社记者何明远以及苏联塔司社记者俄耳甫斯·鲍德温迅速走下了汽车。

  连日以来的颠簸使得他们的身形略显疲惫和佝偻。

  他们对着远处的后勤部队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

  这群悬挂着国民政府国旗的汽车并没有能够引起运输队的警惕。

  反而是以骑兵形式游曳在运输线上的马克英等人策马赶了过来。

  “架~!”

  一众记者们顺着马蹄声转头看了过去。

  其中的一个似乎想要抓拍到这个百马奔腾的珍贵场面。

  “吁~”

  马克英迅速翻身下马,随行的一名少校军官见到来者之后迅速小跑上前,立正敬礼:“长官好,我是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副官处少校干事曾汉鹏。”

  马克英回了个军礼之后,迅速翻身下马:“骑兵第四师,骑一团团长马克英。”

  曾汉鹏双腿一并,再度高声问好:“马长官好!”

  “这些记者是不是接到了前往大同方向的采访任务?”

  “是的长官!”

  “你去告诉他们,关于后勤运输部队的采访不要往外面发,这是绝密事项,也是楚长官吩咐的。”

  “长官,这是为何。”

  “我们担心百姓会因此遭到日军的报复,这对于支持我们作战的百姓而言并不公平,他们并不具备相应的防空武器,面对日军的无差别轰炸,他们无法有效做出应对。”

  曾汉鹏恍然大悟,顺着这个思路回头找到了还在拍照的记者们。

  在随行翻译的帮助之下,这群记者们看向了马克英,恋恋不舍的返回了车内。

  “继续向前,每隔十五公里就会有骑兵部队巡逻以维持后勤补给线,所以你们的安全无需太过担心,一直到大同城外,基本上都是我们的控制区,日伪军已经被基本肃清。”

  “是,多谢马长官,卑职告退!”

  转眼间,又是三个小时过去。

  一直到了下午,差不多五个小时的车程。

  一众记者们终于赶到了日军屠杀无辜民众现场。

  大同煤矿煤峪口南沟一带

  从太原乘坐汽车赶到的记者们。

  虽然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心理准备。

  但看到如此惨烈的现场亦难免产生悲戚心理。

  数百具横陈的躯体在阳光下泛着奇怪的反射光泽,工作人员正在竭尽所能的辨别他们的身份。

  即便是身处寒冬,还是难免闻到弥漫在空中的血腥以及腐臭味道。

  “这些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剩下的还在山的那边,我们截止到至今为止已经发现和挖掘数百具的骸骨,初步推算整个山头周边地区至少存在着上万人的坑洞,这些全部都是日本侵略屠杀无辜百姓的证据。”

  留守此地的连长两行热泪缓缓流下:“亦是他们在侵华战争之中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我们希望诸位记者能够为我们伸张正义,在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的前提下,谴责这帮没有人性的畜生!”

  同胞的惨死让现场的中国记者们也泪流满面。

  现场悲伤的氛围同样感染了这群外国记者们。

  他们在士兵们的陪同之下,登上一座座小山头,拍下了日寇的累累暴行。

  要将其公之于众!

  要让所有国家、所有正义人士、所有已经有人权概念的民众们都清楚的知道。

  现如今的中国,在面临着什么样的野兽和暴力团体!

  记者抵达之后。

  大同的攻坚战仍在进行。

  战斗进行的比楚云飞预料的还要顺利。

  即便是没有他的技能引导。

  炮兵部队在打击他之前所标注的目标之时,也展现出了极高的进攻效率。

  仅仅只是交战了四十分钟,两个团的部队突入到了城内与日寇展开了激烈巷战。

  城内的巷战足足进行了四个小时。

  楚云飞刚刚睡醒起床,简单的对付了一口早饭之后。

  便找到了在前线指挥所正在观摩部队进攻的史迪威准将一行人。

  这群美国佬兴奋无比。

  一丁点都没有疲惫的意思。

  每一个人亢奋的像是赌场里面的赌徒一般。

  尤其是史迪威,他的黑眼圈很重,整个人却是在滔滔不绝的讲述着他们所看到的战况。

  炮火协同趋于完美。

  尤其是对支援武器时机的使用和选择。

  远远超出了此前清理外围阵地时候的表现。

  直射火炮炮弹使用的果决,更甚之前。

  这才是他们理想之中的战争,这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一切!

  楚云飞听到史迪威等人的叙述。

  心中不免有些小得意。

  这就是他想要让美国人看到的。

  也是最符合史迪威及其身后陆军改革派所最为向往,最为理想化的战争态势和作战方式。

  史迪威等人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史迪威肉眼可见的看到了未来。

  一个美国陆军强横无比的未来。

  他们目前尚且正在摸索的陆军体系改革过程。

  已经在楚云飞的身上看到了预期成果。

  这就是楚云飞想要的效果。

  这种吸引力,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双方的交流程度很深。

  在武器装备尚未出现较大变革之前。

  这种作战思路,毫不夸张的说。

  可以延用到十五年之后。

  也就是冷战前期,这种步炮协同战术,依旧是最适合美国人的打法。

  作为现如今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美国佬完全可以以重炮部队为核心建设陆军。

  当然了,历史上的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他们拥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摩托化部队数量,最多的卡车生产数量。

  只不过,看史迪威一行人的兴奋劲。

  恐怕相应的体系建设和改革,是时候进一步的推进了。

  很快。

  张大云也迈步走来,汇报道:“刚收到薛杰传来的最新消息,第七步兵团、第八步兵团两个部队也与支援而来的日军第二十六旅团一部,以及日军独立混成十五旅团的先头部队激战。

  日军打的很猛,第九步兵团也是直接投入到了战斗之中。

  不过他们有信心,将日军的部队完全拦截下来,保证他们无法威胁到我攻城部队的侧翼。”

  楚云飞满意的点了点头。

  原本。

  他想着围点打援,进一步的扩大战果。

  但随着和苏联人的第一轮谈判。

  促使了楚云飞改变了原有的既定方案。

  仗都让中国人打了,苏联人在远东也就没有了压力。

  这怎么能行?

  将日军压回华北核心地区、乃至东北地区。

  自然能够对苏联的远东地区带来足够的危机感。

  在此基础之上。

  双方只需要能够维持基本的对峙态势,哪怕只有两个月。

  算算时间。

  足够苏联人着急的了。

  苏联在芬兰战事失利,而日军又在远东边境陈兵数十万。

  在这种情况下。

  苏联人就只剩下了有且唯一的一个选择。

  那就是继续拉拢中国,向中国靠拢。

  有那么一瞬间。

  楚云飞也觉得自己的心有点脏。

  但为了祖国更好的明天。

  他只能这么做。

  拉苏联人下水,总好过让同胞承受更多的苦难。

  坚定了内心想法之后楚云飞接着转头看向了史迪威准将的方向。

  史迪威果然按捺不住,迈步走到了他的身边:“楚长官,此战的最终结果,想必我们已经能够预料到。

  贵军在作战过程之中所展现出的牺牲精神,以及综合作战能力让我非常钦佩。

  此次归国,我打算用你们的战例说服国会的那群老爷们,支持我们美国陆军的整体改革。

  在反抗法西斯暴行的基本立场上,想必我们很快便能够在此携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正义同盟。”

  见史迪威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楚云飞自然不会继续开口挽留,转头示意张大云送史迪威一行人离开前线。

  而他自己,则是举着手中的望远镜,在十团团长郭凌风的陪同之下,仔细观察着前线战场的情况。

  重炮足够给力,甚至将大同的城墙轰塌了不少。

  战士们抵近爆破之后,不仅仅将城门楼子摧毁,也将不少分段的城墙轰塌了不少。

  光是能够跃进城内进行巷战的突破口,就多达十五处。

  在这种情况下。

  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中显示的仅剩下的三千六百头小鬼子,又能够坚持多久?

  四十旅团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华北第一军司令部

  早就被炮火覆盖,这群老鬼子们已经被炸的,只剩下了渣滓。

  侦察机自战场上空飞掠而过。

  面对防空炮和对空机枪的射击。

  小鬼子仓皇逃窜。

  两个小时后。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收到了相关的回报。

  侦查机的侦查情况,算是印证了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众人的猜测。

  第三十九旅团旅团长关原六三日前失联,指挥部官兵集体玉碎,为天蝗陛下尽忠了。

  第二十师团师团长牛岛实常。

  三日前失联,一日前深夜,经山西第一军司令部核实,确认玉碎。

  山西第一军司令部一日前失联。

  没人能够核实情况,甚至他们搞不明白到底发生什么事情。

  多田骏刚上任不到两个半月的时间。

  就要面对和处理如此棘手的问题。

  一时间不免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针对华北方面的治安肃正作战。

  如果按照各部队的战报,他们至少清缴了数万的游击部队,并且处决了上万人涉嫌通敌的民众。

  这对于华北方面军而言。

  是一次成功的治安强化作战。

  而他们作为骄傲,且一直以来基本上都没怎么吃过大亏的正规战。

  反而屡屡遭到挫败。

  在面对二战区作战之时。

  他们甚至已经近八个月没有取得过胜利了。

  这让多田骏为之苦恼,甚至毫无解决之办法。

  根据情报来看。

  楚云飞所部每一次在会战后期基本上都是在勉力支撑。

  完全就是一副马上就要崩溃的模样。

  可每一次会战。

  偏偏都是他们先坚持不住,亦或者是在出现士气低迷,以及溃败迹象之后。

  楚云飞所部会选择迅速后撤。

  完全不给他们歼灭战,乃至击溃战的机会。

  谁都清楚。

  主动后撤和被击溃的差别。

  前者不仅仅能够保持较为高昂的士气,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武器装备。

  后者除了能够保存大量的有生力量之外,这支部队在短时间内很难重新具备战斗力。

  不仅仅是士气方面的因素,还需要充足的武器装备补充,需要重新搭建建制,构筑指挥体系,这需要时间!

  “华北自治政府(伪政权)的实业部总长王荫泰已经数次登门崔粮,他甚至扬言,吃饭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如果不能够解决华北的饥荒问题就无法有效华北治安动荡的高呢本原因。”

  “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武装,不断地鼓动占领区饥饿的百姓,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袭扰,反而是物产富饶地区,这种“恐怖”袭击的拼刺和数量,减少了许多。”

  多田骏面无表情的叙述着一个基本事实:“去年,在坂垣大臣的建议之下,火速从澳洲进口了面粉六百万袋,同时从满蒙输入杂粮,对华中以及华南用以货易货的方法购买了不少数量的面粉。

  从本轮秋收的情况来看,总体饥荒态势趋于缓和,其本人应当不是要表达粮食问题,而是汪兆明政府组建的政治问题。”

  “您的意识是,他在借机向我们施压?”

  “是的。”

  多田骏缓缓解释道:“目前为止,我们现如今面临着能源危机、以及粮食危机,原定华北方面应当确保资源开发,但从去年下半年位置,我们的资源开发政策就调整为了粮食开发政策。”

  “即所谓的粮食第一主义,我们都清楚,如果没有粮食,就不能够确保治安和开发资源,那么游击队生存的土壤就会一直存在。”

  “所以,我们适当调整了秋粮的征募数量,以维持地方治安,并且拉拢占领区的民心。”

  “对敌人所谓的抗日根据地采取“严格”的肃清政策,确保这些残敌不会逃窜至我占领区,扰乱我占领区之治安。”①

  因为楚云飞的缘故。

  间接的影响了黄河中下游地区,没有出现那么多的灾民。

  日本也没有因为华北的饥荒投入更多的资源。

  只不过。

  他们依旧陷入到了战争泥潭,整体而言进入到了“压抑时代”。

  日本人所谓的压抑时代,其实是一个比较好听的说辞。

  实际上就是吃不饱饭的日子。

  国家黄金储备急剧下降,政府财政十分拮据。

  虽然自产大米满足国内供应没什么问题,可现如今他们的陆军不仅仅无法从广袤的占领区继续掠夺粮食。

  反而需要大量的进口粮食。

  这让天蝗为之愤怒,但毫无解决办法。

  他们只能够继续动用大量的外汇,从英、美两国购入一千一百七十万袋的面粉。②

  并且计划在1940继续维持大规模的采购。

  为了缓解占领区的粮荒,日本人为此消耗了五亿日元。

  但他们很快的意识到,这样的赈灾只是杯水车薪,与其进行赈灾,不如减少军粮的征募。

  “对于当下的日本国而言,缓解经济衰败的唯一出路:继续扩大对外占领和掠夺。”

  多田骏已经清晰的认识到了此时日本外强中干的本质:“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是的。

  他的想法其实和现如今时任的日本陆相畑俊六一样。

  在本次晋北大战刚刚开始的时候。

  畑俊六就秉持了悲观看法和态度:“外强中干是我国今日的写照,时间一长就维持不住了,我们把蒋介石追到任何地方他也绝不会屈服。”③

  这也是陆军统帅部打赢战争的信念发生的首次动摇。

  但问题也就在这里。

  华北方面军现如今连既有的占领区都无法继续巩固的话。

  他们又何德何能继续扩张自己的占领区,去掠夺资源呢?

  选择不多。

  要么选择被苏联开发的还算不错的远东地区。

  要么就是南下掠夺东南亚这些英美法殖民地。

  可这也不是他们华北方面均能够做到的.

  至于东京大本营如何选择作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多田骏不想过多的干涉。

  能够维持当下现状,已经不太可能。

  很快。

  独立混成十五旅团的旅团长南云亲一郎发来了电报。

  他们的增援受阻,短时间内无法突破。

  南云亲一郎曾经担任过华北方面军的司令部部附,刚晋升少将没有多久。

  此前也曾担任过110师团下辖的108师团的师团长。

  值得一提的是,此人和阿部规秀这个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旅团长曾是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

  在一个月之前,他的老同学阿部规秀,在黄土岭战斗之中被八路军击毙!

  “名将之花凋零在太行山上”

  不过小鬼子的名将最近凋零的有点多。

  一个旅团长的阵亡已经不能够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就连日本国内的民众,都已经开始意识到。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殖民、亦或者是所谓“哥哥对弟弟”的帮助,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

  而是实打实的战争。

  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名将之花凋落呢?”

  看着手中的电报,多田骏深刻的意识到。

  筱冢义男大概率凶多吉少。

  低头看了一下手中的腕表。

  大同城内的指挥部已经失联了足足二十八个小时。

  这二十八个小时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

  作为指挥官的多田骏能够猜测到。

  “司令官阁下,从目前的情况来进行判断,这很有可能是敌军的围点打援战术,以大同城的防御工事体系修筑情况来看,敌军断然不可能如此轻松的攻入城内。”

  面对作战参谋的乐观,多田骏并没有过多的斥责。

  因为从常规的角度考虑。

  这种说法其实是完全可以说得通的。

  只不过。

  根据侦察机回馈而来的战果。

  恐怕不仅仅是作战部队杀入城中展开巷战这么简单了!

  根据他们零星收到的消息和汇报来看的话。

  外围部队在一周左右的时间伤亡惨重,大部被歼。

  小部分逃入山区,向北,向东北地区逃窜。

  在筱冢义男执行玉碎战作战计划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已经没有了退路。

  这群外围守军,除了死战之外,就只有向东北地方撤离。

  而楚云飞也不可能把整个大同地区包围的严严实实。

  毕竟还要分兵去打援军,还需要分兵去打援。

  他没有这么多的兵力。

  同样的。

  此时的华北方面军面临同样的困境。

  他们没有兵力能够继续增援,甚至策动反攻。

  在如此严峻的战争形势之下。

  满蒙地区的第二十六师团亦有被夹击的风险。

  多田骏在这个时候还是迅速展露出了自身的果断。

  在大同这个平绥铁路重镇几乎已经沦陷的情况下。

  放弃绥远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成为了定局。

  在此基础之上。

  作为侵华日军,甚至是日本陆军历史上第一个三联队单位制的师团,还有被全歼的风险。

  让多田骏一时间难以接受,只能够下达绥远一整个地区的作战部队向东撤离。

  撤离路线规划师归绥-集宁,丰镇车站下车之后,转换徒步向东,在大同东北方向的山区,布设防线,同时策应阳高、聚乐堡方向的混成十五旅团巩固整条防线。

  转眼间,两天的时间过去。

  大同城内的战斗基本上进入到了尾声。

  楚云飞早已经从前线的战报之中知悉了城内百姓的惨剧。

  并且从零星的幸存者之中听闻了日军的暴行。

  而日军无差别屠杀城内民众的事情,也同样随着大同煤矿的惨剧传遍整个世界。

  这群反人类的初生团体,必将会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彻底覆灭。

  战场前线。

  一个个记者们在罗卫国这个作战科科长的安排之下,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

  他们穿梭在交通壕之中,远处依旧能够听到零星的枪炮声和爆炸声。

  “哎呦..”

  一个金发女记者一屁股坐在了战壕之中,捂着自己的脚踝呻吟起来。

  战壕基本上都是特意清理过的,但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坑坑洼洼的情况。

  罗卫国脚步一顿,回头看了一眼:“怎么回事?”

  一名翻译简单的询问了一下而后解释道:“米莎记者崴脚了,罗长官,还有多远,想请问一下,还有多远”

  罗卫国扫了一眼这个金发洋妹子:“能不能坚持坚持?差不多还有个八九百米,你们就能够见到身处一线指挥作战的楚长官了。”

  听完翻译的转述之后。

  原本还在坐在地上的女记者缓缓起身,咬了咬牙,看起来颇为坚强的扶着一旁的战壕:“我还可以,我能走。”

  很显然。

  他们对这位传奇指挥官的战场指挥颇为感兴趣。

  在此之前,从未有人有过类似的珍贵照片。

  在罗卫国的指引之下。

  十五分钟之后,就抵达了前线指挥部。

  这个叫米莎的记者比罗卫国想象的还要坚强一些,扭伤之后愣是一声不吭的跟上了队伍。

  很快,他们在完成了搜身之后,便走进了前沿指挥部之中。

  楚云飞此时就站在作战地图前,一副陷入深思的模样。

  一众记者们下意识屏住呼吸,生怕打扰到楚云飞。

  罗卫国等人则是一切如常,并且解释道:“你们想拍照就拍照,想干嘛就干嘛,但是不要拍到我们的作战地图。”

  “可是楚长官他.”

  “没事,你们闹出来的这点动静实际上是影响不到楚长官的。”

  得到了罗卫国的允许,米莎拿起相机,抬手就是一张照片。

  正当其他记者想要举起相机拍照之时。

  楚云飞忽然之间动了:“罗卫国!”

  刚刚走开的罗卫国脚步一顿:“有!”

  快步迈到了楚云飞的面前。

  楚云飞当即开口道:“命令曾万钟所部,立即向下深井(大同正东方向)一下运动,并且向阳高(此地在大同东北)方向发起穿插式进攻,命令黄百韬所部,向正面之敌发起攻击,牵制独立混成十六旅团的日军,让曾部能够安心进攻。”

  “是!”

  楚云飞将目光重新放在了面前的作战地图上面,而后绘制出了一条清晰无比的进攻线路。

  而这条奔袭线路,正是楚云飞精心为曾万钟所部准备的。

  不仅仅可以避开日军重兵把守的隘口,还适合没有装备重武器的第五集团军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来个人,把这份作战地图送去第五集团军,曾长官不用过来了,让他把指挥部设置在老虎山(大同正东方向)一线即可。”

  楚云飞的余光撇向了站在不远处的一众记者们,像是没看到他们一般,迅速迈步走到了电话前:“喂,我是楚云飞,接炮三十团指挥所。”

  【楚长官,我是欧阳先鹏。】

  “先鹏,你们炮三十团的两个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营立即向正北方向运动,开抵至十里河一线,增员陈泽军所部。”

  “机械化炮兵部队向东北方向挺进,向中高庄村开进,机械化炮兵部队明天再出发,到时候你预留八百发炮弹,剩下的配合第五集团军作战,友军需要,就直接支援。”

  【明白】

  挂断了电话之后的楚云飞面带微笑转头看向了众人:“不好意思,前线军务繁忙,如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海涵。”

  “楚长官,我们在来的时候收到消息说是此次光复作战全歼了日军的王牌部队之一的第二十师团,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最新章节,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