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兵此次召集的百万好汉来自大明全国各地,他们的任务是在战线上建造碉堡群。

  “因为大唐天兵在晋阳的防守固若金汤,因此大明天兵另辟蹊径,打算大造碉堡,层层推进……”

  那行商是个胡人,却深得儒家中庸之道的精髓。

  左一个大唐天兵,右一个大明好汉,主打一个一碗水端平,两不得罪,战战兢兢地讲述了明军的战略计划。

  这可怜虫一脸懵圈,到现在还不太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明明自己做买卖做得好好的,正数着铜板唱着歌,突然!就被唐军给抓了起来,拖到主帅面前,咔咔一顿审问。

  李世绩居高临下,俯视着抖成筛子的商人。

  小商人抱紧了自己,贼溜溜地偷眼仰视着这位大唐头号战将。

  两人的视线就这么对上了。

  李世绩立刻勃然大怒:

  “胡说八道,你一个小小行商,怎么可能知道明军的计划?

  “你定是那明军细作!来人,拖出去!”

  胡商登时发出尖锐爆鸣:

  “冤枉啊军爷!冤枉啊大将军!”

  搞笑啊!自己正安分守己地做着买卖,被唐军强行掳过来问这问那,回答了又不满意,被强行套上个“细作”的大帽子!

  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当然是没有的,所以他被卫士像拎小鸡仔似的提溜了起来,拖了出去。

  “我为长安交过税,我为大唐赔过本!我要见陛下,我要见陛下~

  “哎呀!哎呀!”

  听着军帐外传来啪啪啪清脆的打屁股声,李世绩不禁扶额:

  “唉,这都什么事啊……”

  身为十万禁军大统领,在正常情况下,按理说他是没有必要、也不应该亲自审问一个商人的。

  搞笑呢!敌人都要叩关了,你老李还和一个行商打嘴炮?难道你没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了吗?

  但是现在的情况有点特殊。

  他的斥候早早就汇报了,数量惊人的明军支援抵达了前线。

  只是唐军斥候和明军相爱相杀了这么久,那还是比坐在长安谈空天的衮衮诸公要见多识广得多,并没有被那么大规模的船队和人员吓到六神无主。

  他们一眼就认出了大明“援军”的古怪,那些船都是人畜无害的运输船,人也都是人畜无害的淳朴民夫。

  那么问题来了,李明从全国各地摇来乌央乌央的民夫,想要做甚?

  总不会是想给山西修路造桥吧?

  毫无疑问,明军手笔如此巨大的战略转进,显然是针对晋阳的。

  这是除了这一点以外,明军的行动处处都是问题。

  “对面那位陛下到底打算如何进攻?”

  李世绩抓了三天三夜的头皮,硬是没能找到一点思路。

  百万民夫来到前线,对战斗不能说毫无助益吧,也可以算聊胜于无了。

  而且民夫是要吃喝拉撒的,这不就等于白养了十倍于明军规模的米虫,专程过来把军队的大米吃光吗?

  以李明的聪明——不是,狡猾——他是断然不会干这种赔本买卖的。

  “难道那位陛下打算把民夫当肉盾,放在前面当挡箭牌?

  “不不不,不太可能。先不论李明是否做得出此等龌龊事,从实战来看,这样的效果也不好啊,民夫逃散还会把军队阵型给带崩的……”

  李世绩疯狂挠头。

  李明从那位殿下升级成了那位陛下以后,让人头疼的能力也随之升级了。

  一招一式都出乎常理,让人捉摸不透。

  “难道说,真如那个行商所言,集中这么多民夫真的是为了构造堡垒?”

  李世绩反复品味着刚才那商人的供词。

  和他故意表现出来的冷漠态度不一样,老李其实挺看重那商人提供的情报的。

  因为那货给出的情报——明军聚集这么多民夫就是为了铺地堡——比他李世绩自己琢磨的其他可能性都更符合逻辑。

  那位胡商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他和他的许多当地同行一样,时常往来晋阳、榆次等县城之间,几乎每天都在唐、明两军的实际控制线之间穿梭。

  这些商人是唐军军营的常客,经常拉着卖货的小板车,来往于营地之间,向士兵兜售杂货食品。

  不消说,这帮唯利是图之辈肯定也拉着他的“强军战车”往返于对面明军的阵营。

  要恰饭的嘛~

  敌我双方通吃,这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

  毕竟现实里的打仗不带“一键清屏”功能,战场附近还住着老百姓,他们还是要讨生活的。

  战事一旦旷日持久,自然会产生依附于军队的利益群体。

  双方主将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士兵也是要生活的嘛。

  一支军队的后勤就算再牛逼,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将士们的生活日用、干粮副食,也是需要那些四处流窜的“强军战车”来补充的。

  而因为他们经常在两边串门的特性,就让他们在辅助后勤以外,又多了一层额外的价值……

  “呜呜,呜呜……”

  那行商被士兵架着两条胳膊,又拖回到主营帐中,噗通一声扔在李世绩大总管面前。

  李世绩立刻收起苦恼困惑的表情,继续一脸高冷地俯瞰着趴在地上的小商人。

  “哎哟,哎哟……”商人像死猪一样瘫在地上,无力地哀嚎着,一副有进气没出气的样子。

  呵,懦夫……李世绩冷哼一声。

  他刚才特意暗示过卫士,让他们在打板子的时候使一点小手腕,板子放平。

  这样打起屁股来,啪啪啪的声音很清脆,仪式感拉满,但其实并不会伤及骨肉。

  所以那商人并没有受到多严重的肉体伤害,这幅熊样主要是被吓的。

  “别装了。”李世绩冷冷地说:

  “说,你一介贩夫走卒,怎么会对明军的战略机密知道得一清二楚?”

  那行商真的哭了,哭得那叫一把鼻涕一把泪:

  “呜呜,这就不是秘密啊!

  “大明的那些民夫做什么工,他们自己难道不知道?我穿梭在他们的营地售卖货品,他们在那儿聊着天,我就算不想知道,也捂不住自己的耳朵啊!”

  “……”李世绩听得眉头紧锁。

  “道听途说”这个理由虽然听起来牵强,但其实并不算离奇。

  因为那可是百万民夫啊!

  必然是鱼龙混杂,什么牛鬼蛇神没有?

  指望那群比乌合之众都不如的老百姓,像军人一样保守机密?

  那属实是想多了。

  不过虽然心里这么想,李世绩还是不敢完全放心。

  “你再把你听来的故事说一遍。”他冷冷地命令道。

  商人一边涕泗纵横,一边把刚才说过的又复述了一遍:

  “呜呜,我听对面的民夫说,大明天兵准备实行堡垒战术,从外围逐渐靠近晋阳城,步步为营,逐步缩减大唐天兵的空间……”

  李世绩微微闭着眼,确定这货说得前后一致,突然双目圆睁,大喝一声:

  “呔!大胆!这是你能说的吗!”

  那商人也是脑子活络,立刻把脑袋埋在了地上:

  “将军想让我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李世绩哑然失笑:

  “行吧行吧,没你事了。”

  说着扔给他一串铜钱,便挥挥手,打发他走了。

  “谢……将军不杀之恩……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来了……”

  可怜的小胡商捂着屁股,一瘸一拐地离开了。

  等他彻底离开营帐以后,李世绩的脸色骤然严肃起来。

  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商人带来了相对可信的消息。

  还因为唐军已经随机掳来了很多个“这样的”商人。

  这些商人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惊慌失措,有的说话颠三倒四,有的索性昏古七了。

  但是他们所有人提供的情报可以互相印证,都指向了明军的同一个动向——

  “那位陛下玩儿真的啊?用堡垒……”

  以堡垒为依托、层层推进,确实是对付山地战的好办法。

  好就好在一个字:

  稳。

  被堡垒蚕食的土地,基本就会被明军牢固地掌握在手里。

  唐军要想用天灵盖顶着砖石泥土工事、把失地收复回来,是很困难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明军作为山地战专精的部队,对付山地战也是很有一套的。

  当然,堡垒战术是很多不足之处的。比如耗时耗力,还很耗钱。

  只是,大明缺时间、缺人力、缺钱吗?

  “缺的话,对面那位陛下就不可能专门调来百万民夫……”

  李世绩苦恼地揉揉眼睛。

  他虽然没有亲自去过大明的城市,但是大明土木的鼎鼎大名,他也是早有耳闻。

  万一哪天睡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主营帐被碉堡给包围了,那就搞笑了。

  “必须立刻将这个重要情报告知陛下。”

  李世绩当即提笔研磨,言简意赅地向晋阳写了一封密信。

  写罢,他立刻召唤副将:

  “传我命令,准备出击!”

  副将听得一怔:

  “向南吗?”

  守城战中,防守方最忌的就是主动出击。

  放弃自身堡垒工事的掩护,把人头送到人家家门口,这不是亏大发了吗!

  所以这段时间,唐军一直龟缩在坚固的城防后面。

  而明军出于同样的理由,也同样逡巡不前。

  双方就这么憋着,互相静坐示威等着捡漏,这就是迄今为止,两支地表最强军事理论所实行的战术。

  “可是现在,如果我军不主动出击,那敌人的堡垒就拍在我们脸上了!”

  李世绩将刚才从诸多行商那里打探到的消息,大致告知了副将。

  “以堡垒?!”副将脸色一肃。

  这消息来自诸多行商,他本人还在商人们的“强军小战车”上买过不少东西呢。

  这下不得不信了。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局势有变,我们的战术也要相应变化,这次一定要重拳出击——

  “对着敌军的软肋,那些数量众多而不堪一击的民夫!”李世绩道。

  除了成本高昂以外,堡垒战术还有一个命门。

  那就是在坚固工事成型以前,大批民夫是非常脆弱的。

  如果缺乏足够的掩护,那他们就将是再完美不过的目标——

  一触即溃,一泻千里,还会连着带崩明军自己的方阵队形。

  这便是古今中外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屠农战术,一再为人们成功地运用着。

  和明军硬碰硬,可能心里还得嘀咕一阵。

  但如果是轻松又愉快的屠农活动,那将士们还是很乐意去执行的。

  “遵令!”副将亢奋地一踢脚后跟,便要将出击的命令下达出去。

  可还没走出营帐,他差点和一名传令撞个满怀。

  “发生了什么?”李世绩顿时严肃起来。

  在这个节骨眼上,传令如此着急,说明……

  “敌袭!”传令兵言简意赅。

  副将当即一拍大腿:

  “明军想得还挺周全!试图利用主动进攻来牵制我军,掩护他们的民夫!”

  他已经完全接受了“明军实行堡垒战法”这则情报,以此为出发点开始脑补了。

  “无需惊慌,小事。”李世绩淡定地安排道:

  “兵分两路。一路据险以守,与来袭之地周旋。

  “另一路暗度陈仓,寻找被他们刻意隐藏起来的民夫,击破之!几万十几万平民,不可能不留下一点踪迹!”

  “是!”

  副将领命,立即退下号令三军。

  李世绩面对着画了无数箭头和圈圈的战局图,踌躇满志。

  幸好发现得早啊,还来得及在明军的堡垒成型之前,阻止他们的阴谋!

  至于情报的准确性,他几乎不再怀疑。

  所有抓来问话的行商,证词都指向了“堡垒战法”这同一个结果。

  李明再怎么神通广大,也不至于能买通当地的所有商人吧?

  …………

  晋阳城外,与唐军阵营相隔十余里。

  汾河畔的临时码头旁。

  被李世绩亲自审问的胡商,推着他的“强军战车”,旁若无人地走进了明军阵营。

  军营守备森严,但是没有一人敢拦住这个行踪可以的胡人。

  恰恰相反,过路的军人还对他颇为尊敬,停下脚步向他作揖,亲热地喊一声:

  “执失会长!”

  胡商一路长驱直入,来到军营最核心的区域,将小车随意一摆,便径直走入了李明陛下的营帐。

  帐子里,李明正在研究地图。

  一见到来访的小胡商,他当即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张开双臂热情地迎上去。

  “执失步真,你可算回来了!

  “假情报散出去了吗?”

  被李世绩亲切抚摸过屁屁的小胡商——其实是李明派系最早的原始股东,突厥裔商人,大明三大情报组织之一“商会”的负责人——执失步真,揉着屁股,一脸苦笑道:

  “嗯,从李世绩的反应来看,他应该是信了,以为我军真的打算一路修碉堡修到晋阳。”

  “呵呵,能让他相信如此异想天开的计划,你和你的商会同仁立了大功啊!”李明嘴角勾勒。

  “他哪里知道,在他军营穿梭的商人,无一例外,全是我大明的暗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最新章节,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