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大婚结束之后,王镇开始为自己的儿子收拾细软和盘缠。

  “大哥,这些银票你拿着,正所谓穷家富路,京城可不是歙县,那里什么都贵,到了京城先买个宅子安顿下来,对待同僚不要小气,要和同僚搞好关系,不要心疼钱。”

  汪直说着将一沓银票放入了王恒的包裹之中。

  王恒看着那一沓银票很厚实,而且其中很多都是一千两银子一张的,加起来得有一两万两,王恒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钱,急忙拿了出来。

  “不行,这也太多了。”

  王恒说着就要把银票还给汪直。

  “拿着吧,不多,以后王家不止靠我,还得靠你,我们兄弟两人把王家撑起来。”

  汪直将银票退了回去道。

  “行了,拿着吧,鸿海在东瀛捞银子的机会多的是,不在乎这点,你要是能进入军事学院,将来能帮到他,比什么都强。”

  一旁的周楚说道。

  汪直听到这话,顿时有些窘迫,他没想到周大人居然把自己捞银子的事就这么说出来了,好在这里没什么外人,只有周大人、沈炼大人和另外一个汪直不认识的锦衣卫。

  王恒听到这话,也不好再继续推辞,满脸感动的看着汪直。

  “鸿海,你放心,我进京之后,一定努力。”

  “以后一定要多听周大人的话,周大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要多看多做,少说话。”

  王镇看着自己的儿子,满脸不舍地叮嘱道。

  王恒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出远门,王镇自然是有些担忧和不舍。

  “放心吧爹,你是知道我的,我向来话不多。”

  王恒看着自己的爹,眼睛有些发红道。

  “子玉,这是娘给你做的鞋子和衣服,你带上吧。”

  一旁,王恒的娘不知道说些什么,大道理她懂得少,从昨日知道自己的儿子要跟随周大人进京当差之后,她一夜没睡,熬夜纳出了一双鞋子,至于衣服,是她前几日做的,原本准备过几日再给自己的儿子。

  王家没落之前,王恒的娘也算是王家的少奶奶,锦衣玉食惯了,但王家破落之后,为了王家的生计,她经常出去给人做绣工,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如今才刚过四十,看上去却和五十差不多,显得很是苍老。

  “拿着吧,你娘给你做的,花钱买不到。”

  王镇拍了拍自己儿子的肩膀,说道。

  王恒听到这话,小心翼翼的将衣服和鞋子收了起来。

  “行了,又不是不回来了,如今有火车,想回来也快,走吧。”

  周楚说着翻身上马,沈炼和大柱也翻身上马。

  王恒有些生疏的翻身上马,王恒很小的时候学过骑术,后来再也没什么机会经常骑马,因此极为生疏,上了马之后适应了一会,才慢慢跟上周楚等人。

  周楚等人出了王家,外面无数官员在恭候着,为首的正是徽州府知府。

  “诸位回吧,本官一路走来,发现徽州府和这歙县的治安和民治还不错,说明诸位都在实心用事。”

  周楚看着眼前送行的官员说道。

  徽州府知府和歙县县令听到这话,顿时松了口气,他们之所以如此谄媚,完全是因为周楚的一句话就能影响到他们的乌纱帽。

  周楚是谁,其他的官职不论,单单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就足以一言决定他们的前途了,因此得知周楚要来歙县的时候,无论是知府还是歙县县令,那都是严阵以待。

  虽说这位周大人明面上是来参加汪大人的大婚的,但谁知道会不会顺带考察一下他们的政绩,亦或是其他方面。

  要知道锦衣卫干的就是这个活。

  好在徽州府隶属于南直隶,而南直隶的巡抚正是王阳明,有王阳明这位巡抚在,徽州府的这些官员想偷懒都做不到,每次到年底考察的时候,王阳明做的那叫一个细致,即便出现一点问题,王阳明都会及时调整。

  此时徽州府知府听到这话,内心对南直隶的这位巡抚大人充满了感激,这些年虽说在王阳明手下任事比之前在其他地方任事要累了很多,却也切实在徽州府累积了一些政绩。

  徽州府的百姓以及民风,如今都是极好的,而且因为王阳明的督促,徽州府的知府执政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很多原本不知道如何解决或者干脆回避的问题,如今解决起来不过是顺手的事。

  徽州府知府这种人,属于橡皮泥型的,在什么样的人手下,就能成什么样的官员,有着王阳明督促,他即便有些贼心,也是没有贼胆的。

  像他这种官员,在如今的大明算是绝大多数。

  “多谢大人褒奖,下官等告退了。”

  知府恭敬行礼道。

  周楚听到这话,摆了摆手,随后拉了一下马的缰绳,便向着南直隶的方向去了。

  如今大明的铁路不多,就那么几条,这条通往江南的铁路是经过南直隶的,所以必须前往南直隶上车。

  不过见识到了火车的运输能力和速度,都不用嘉靖下令,户部和工部隔三差五的就上奏疏,为大明规划新的铁路路线。

  如今已经开始正式规划和施工的铁路,还有十几条,这十几条铁路同时动工,大明的无数百姓和流民都有了活干。

  这些铁路路线经过的地区,经济都会得到刺激。

  这对嘉靖和朝廷而言,是一件大好事,嘉靖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如今朝廷有钱,嘉靖有钱,但这些钱不能就这么直接发下去,经过这些铁路的修建,将这些白银慢慢的流入百姓手中,藏富于民,才能让大明的经济真正的上一个层次,甚至不止一个层次。

  周楚和嘉靖要做的事,就是要保证这些钱能切实的落到修路的百姓手中,因此对修建铁路施工方的监督,格外的严格。

  王恒跟着周楚等人一路来到了南直隶,周楚特意去了一趟巡抚衙门,将这些马匹马车通通归还。

  “阳明先生,这南直隶被你治理的井井有条,本官去过的地方也不少,但极少能有比得上南直隶的。”

  周楚感慨道。

  这话倒不是客气,而是出自真心的。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老夫既然做了这个巡抚,自然要尽心尽力,说起来还多亏了衡器你,否则老夫很难有这个机会。”

  王阳明忍不住感慨道。

  正德一朝,王阳明官运一直都不怎么好,先是得罪了王瑾,被锦衣卫追杀,前往贵州任职,后来调回了南直隶,出任了南京太仆寺少卿,名义上是个正四品的官职,但南直隶的官职,空有品级,实际上都是些闲职。

  后来王阳明到处调集兵马,平定了宁王之乱,却也因此得罪了正德帝,王阳明很清楚,倘若没有周楚,自己大概率被封侯之后,就会被闲置。

  按照大明过往的惯例,文官封侯之后,很难再进入权力中枢,出任巡抚更是不太可能。

  倘若没有周楚,王阳明大概率会在为他父亲守孝结束之后,就彻底辞官。

  周楚身后跟着的王恒,第一次见到南直隶巡抚这么大的官职,之前在歙县,毕竟是他的老家,即便见到周楚,最多只是震惊,却没有多少害怕,此时面对王阳明这种大佬,王恒根本不敢抬头,生怕冲撞了上官。

  “在下就不多停留了,京中事务繁忙,特来向阳明先生告辞。”

  周楚行礼道。

  周楚和王阳明,一直以来都有种忘年交的感觉,所以两人平日里称呼,也从不按照官场上的那套来。

  “等老夫去京城述职之时,再找你和伯虎兄喝酒。”

  王阳明笑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最新章节,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