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期间,犯人离开居住地之时需要事先申请。每周周一都需要到当地公安局报道。最近判处的宋奸们若是家在完成土改的地区,当地的基本制度已经有了框架,还能去让他们回当地。那些没有搭建起制度的地区没这个执行能力,所以就被留在临安。
包括熊裳的表哥卢定川在内的一大票人都被留在临安。赵太尉倒也没有折磨他们,只是在译文馆给他们安排个工作。干书籍资料整理工作。
共和五年三月初三,赵太尉宣布取消临安的称呼。临安这个名字指的是赵氏南渡之后临时在杭州这边安身的意思。此时已经夺回大宋首都汴梁,自然没有再临时安身的必要。
《大宋日报》的头条刊登这个消息,并且做出了评论。临安这个名字寿终正寝只是修改一个地名,这里面则象征着重大的的政治含义。夺回汴梁绝非大宋复兴之路的终点,大宋混一华夏,扬威海外,震慑周边宵小才是不可阻挡的未来。
看了这份杀气腾腾的头版头条新闻,在译文馆的刘景文有些看不下去了。倒不是他对大宋复兴有意见,也不是他对赵太尉有意见。这种杀气腾腾的宣称让刘景文想起了他的儿子刘宠。
前些日子刘宠寄回来了信,那些信经过检查,和地名与各种和部队有关的内容都被用小刀切掉。于是信纸上留下的就是一个个孔洞。那还是最初的时候,现在刘宠的信里面再没有那种对战争的兴奋与好奇,也没有了之前强烈的要与家里人分享战争心得的冲动。
刘宠只是告诉父亲,他已经晋升了中士,和部队里面的同志们处的很好。他还有一年多时间就可以退役,原本他是很想退役后去公安部门工作。不过最近部队里面倒是建议刘宠留在部队里面发展。对于未来要走什么道路,刘宠也觉得有些难以抉择。
看着儿子的信,刘景文感觉儿子已经不再是那个脑子一热就不顾一切的愣头青。他已经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未来。就如他在信里面强调当兵之后觉得日子很充实。在人民军队里面当兵,就是有种非常认同自己的感受。他并非是以前那种脸上刺字,为了生计从军的老宋军。而是‘赳赳武夫,国之干城’的国家守卫者。参军不仅没有让他虚耗青春,反倒让他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刘景文无法理解儿子的从军体会,他能理解的是退役之后给安排工作。临安的黑心小吏没有一个被继续聘用,公安系统里面全部用的是退役军人。这些退役军人出身清白,在部队里面接受过训练,看着就非常靠谱。
不仅是公安系统,赵太尉的体系里面所有原本由黑心小吏承担的工作现在通通有了编制,退役军人在里面往往是小头目,工资也比向民间征召的人员高一些。
但身为父亲,一想到儿子还将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与敌人浴血厮杀,心里面就难免的担心。刘景文拿起准备查阅的书籍,心里面就生出属于他自己的烦心事。新来的‘同事’实在是太扎眼。他们一个个露出自己是被迫害的表情,说的话也是别人都对不起他,无法理解他们当年被迫投降蒙古的良苦用心。
这些人的言论让让不坚定份子刘景文感受到了巨大的刺激。他也曾经觉得自己很冤枉,却也不敢这样的给自己叫屈。投降蒙古人,难倒还能当做道德楷模不成?
刘景文突然想起一件事,译文馆的规定里面是可以查完资料之后回家去写。反正是按时拿出来东西就好。他已经决定这帮人要是继续这么一个闹法,他就要采取这样的工作模式。
刘宠并不知道他爹的烦恼。现在刘宠中士被分配到炊事班工作,兼连里面的文化教员。文化教员的工作就是根据最新的工作,让大家认字。譬如当下大家学习的就是‘灰渣路’‘硬化路面’之类的名词。
连接枣庄露天矿场到炼铁厂与铸造厂的是铁轨。每天每天运送沉重的矿石会让铁轨下的地面出现沉降,除了枕木下面要有石块路基,石块路基下的土地要用灰渣硬化。还好灰渣不用太担心,有矿渣混合烧煤剩下的煤渣来充当。
炊事班不用担心建筑材料来源,他们需要关心的是弄清楚部队的工作时间,按时把饭菜送到工地上。营养要够,味道不能太引发口腹之欲,也绝不能难吃。这不是要折磨人,而是为了战争做准备。若每天都是极为可口的饭菜,到了战争时候野战厨房哪里能顾及那么多。到时候口味不对,立刻就影响战斗力。刘宠也是到了炊事班之后才接受了相应培训,这让他对于军队的理解又深刻了一些。
做好饭菜,给部队送去。这边连长就板着脸问道:“你见到石晋了么?”
“没有。”刘宠答道。
等连长板着脸离开,刘宠就浮现出一张满是戾气的脸。这个叫石晋的是部队里面很让人讨厌的刺头,虽然打仗也不算很糟糕,却更喜欢在部队里面逞威风。不过好像这厮背后有人,所以连长也拿他没办法。刘宠看得出,连长好几次把他放到比较容易出错的岗位上,而且石晋也不负众望的出了错。所以连长已经开始顺利成章的不用石晋。
就在打饭的时候,石晋出现了。也许是感觉到自己人嫌狗不待见的处境,石晋原本阴沉的脸色此时更加阴沉。不过他身上那股子戾气不知道为啥收敛了一些,看着有些怪。
刘宠也没考虑这么多。他的态度就是好鞋不踩臭狗屎,军中也不是没有人和石晋打过架,然而事后是两边都被惩处。连长都没办法。
当天晚上,刘宠他们刚睡下,突然营地里出现了些骚动,外面的传来石晋歇斯底里的喊声,“你们怎么敢抓我,你们知道我叔叔是谁么?”
年轻人都好热闹,凡是没睡着的都起身道门口看。就见火把下,石晋光着上身被几名军法部队的人架着正在捆。突然间,石晋趁人不备飞起一脚踹开了对面军法部队的战斗员,挣脱开就想逃跑。军法部队的人员动作如同闪电,追上去一脚就把石晋踹到在地。那动作快如闪电,干净利落。看得刘宠心中的敬仰之情如同滔滔江河。
旁边已经有人忍不住开始喝彩。看得出,石晋被这么收拾,众人可都高兴的很。
又过了两天,在枣庄的部队大集合。这里有一个营的部队,大家到了会场才看到白纸黑字写着‘公审大会’四个字。宋军军旗是白圈黑字,然而军旗是赤色底子,看着倒是充满活力,又很庄重。纯粹的白纸黑字,往当做背景的芦苇席上一钉,看着就有些瘆人。
除了部队,还陆陆续续来了不少枣庄当地百姓。一个营有一千多人,百姓大概来了一千五百人。两千多人在台下集结。石晋以及另外两名与他走的比较近的战士就被带上了台子。
公审大会先指明人犯,接着宣布罪行,石晋等三人的罪行是强暴妇女。刘宠听完就傻眼了,军中反复强调,强暴妇女是死罪。刘宠万万没想到石晋等人居然有这样的胆子。
接着就被害人上来指证,其他证人也一一登场。石晋还是一脸的戾气,只是现在他不说话,看着远没有以前那般嚣张。看被证明的死死的,石晋突然喊道:“我知道错了,放过我吧。我愿意娶那家的闺女!”
刘宠听了之后先是愕然,接着还有点觉得这算是解决的方法。而军事法庭的三名法官商议了一下,很快就写了判决书。并且开始朗读,
“……经查,石晋等三人强暴妇女罪行确凿。根据军法,处于死刑,立即执行!”
等审判的最后一段传入刘宠耳朵里面,他是一阵肃然。周围的部队里面传出了一阵低低的声音,那多数是叹息声。低声叹息是一回事,却没一人给石晋等人求情。
“你们,你们不能杀我!你们怎么敢杀我?!”石晋已经扯着喉咙喊道。
“饶命啊!我们只是被逼着去的啊!”跟着石晋的军人哀嚎着。
然而部队却不管那么多,在公审会场旁边就有歪脖树,上面挂上绞索。这边有人验明正身,那边就先把石晋挂上去。他奋力挣扎,甚至躺在地上坚决不站上凳子。撒泼打滚的不肯伏法。
面对这丑恶的做法,刘宠原本还有的那点同情顷刻就化为飞灰。这厮以前在战友面前耍横的时候可不这样呢。
军法部队这边直接把他脖子上套上绳索,几个人把如同蛆虫般扭动的石晋给高高抬起来。拽着绳子头的人员用力把绳索另外一头拽紧。抬人的军法人员发生喊,一起松手。石晋就悬挂在半空。刘宠还觉得这家伙也许是脚着地了,和其他比较后排的战士一起踮起脚尖看,却见刘宠的脚距离地面还有不到一尺的距离。
石晋在空中如同蛆虫般扭动,弹动。幅度越来越大,最后随着一阵剧烈的震颤,他开始在半空中微微的颤动,最后一动不动。
包括熊裳的表哥卢定川在内的一大票人都被留在临安。赵太尉倒也没有折磨他们,只是在译文馆给他们安排个工作。干书籍资料整理工作。
共和五年三月初三,赵太尉宣布取消临安的称呼。临安这个名字指的是赵氏南渡之后临时在杭州这边安身的意思。此时已经夺回大宋首都汴梁,自然没有再临时安身的必要。
《大宋日报》的头条刊登这个消息,并且做出了评论。临安这个名字寿终正寝只是修改一个地名,这里面则象征着重大的的政治含义。夺回汴梁绝非大宋复兴之路的终点,大宋混一华夏,扬威海外,震慑周边宵小才是不可阻挡的未来。
看了这份杀气腾腾的头版头条新闻,在译文馆的刘景文有些看不下去了。倒不是他对大宋复兴有意见,也不是他对赵太尉有意见。这种杀气腾腾的宣称让刘景文想起了他的儿子刘宠。
前些日子刘宠寄回来了信,那些信经过检查,和地名与各种和部队有关的内容都被用小刀切掉。于是信纸上留下的就是一个个孔洞。那还是最初的时候,现在刘宠的信里面再没有那种对战争的兴奋与好奇,也没有了之前强烈的要与家里人分享战争心得的冲动。
刘宠只是告诉父亲,他已经晋升了中士,和部队里面的同志们处的很好。他还有一年多时间就可以退役,原本他是很想退役后去公安部门工作。不过最近部队里面倒是建议刘宠留在部队里面发展。对于未来要走什么道路,刘宠也觉得有些难以抉择。
看着儿子的信,刘景文感觉儿子已经不再是那个脑子一热就不顾一切的愣头青。他已经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未来。就如他在信里面强调当兵之后觉得日子很充实。在人民军队里面当兵,就是有种非常认同自己的感受。他并非是以前那种脸上刺字,为了生计从军的老宋军。而是‘赳赳武夫,国之干城’的国家守卫者。参军不仅没有让他虚耗青春,反倒让他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刘景文无法理解儿子的从军体会,他能理解的是退役之后给安排工作。临安的黑心小吏没有一个被继续聘用,公安系统里面全部用的是退役军人。这些退役军人出身清白,在部队里面接受过训练,看着就非常靠谱。
不仅是公安系统,赵太尉的体系里面所有原本由黑心小吏承担的工作现在通通有了编制,退役军人在里面往往是小头目,工资也比向民间征召的人员高一些。
但身为父亲,一想到儿子还将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与敌人浴血厮杀,心里面就难免的担心。刘景文拿起准备查阅的书籍,心里面就生出属于他自己的烦心事。新来的‘同事’实在是太扎眼。他们一个个露出自己是被迫害的表情,说的话也是别人都对不起他,无法理解他们当年被迫投降蒙古的良苦用心。
这些人的言论让让不坚定份子刘景文感受到了巨大的刺激。他也曾经觉得自己很冤枉,却也不敢这样的给自己叫屈。投降蒙古人,难倒还能当做道德楷模不成?
刘景文突然想起一件事,译文馆的规定里面是可以查完资料之后回家去写。反正是按时拿出来东西就好。他已经决定这帮人要是继续这么一个闹法,他就要采取这样的工作模式。
刘宠并不知道他爹的烦恼。现在刘宠中士被分配到炊事班工作,兼连里面的文化教员。文化教员的工作就是根据最新的工作,让大家认字。譬如当下大家学习的就是‘灰渣路’‘硬化路面’之类的名词。
连接枣庄露天矿场到炼铁厂与铸造厂的是铁轨。每天每天运送沉重的矿石会让铁轨下的地面出现沉降,除了枕木下面要有石块路基,石块路基下的土地要用灰渣硬化。还好灰渣不用太担心,有矿渣混合烧煤剩下的煤渣来充当。
炊事班不用担心建筑材料来源,他们需要关心的是弄清楚部队的工作时间,按时把饭菜送到工地上。营养要够,味道不能太引发口腹之欲,也绝不能难吃。这不是要折磨人,而是为了战争做准备。若每天都是极为可口的饭菜,到了战争时候野战厨房哪里能顾及那么多。到时候口味不对,立刻就影响战斗力。刘宠也是到了炊事班之后才接受了相应培训,这让他对于军队的理解又深刻了一些。
做好饭菜,给部队送去。这边连长就板着脸问道:“你见到石晋了么?”
“没有。”刘宠答道。
等连长板着脸离开,刘宠就浮现出一张满是戾气的脸。这个叫石晋的是部队里面很让人讨厌的刺头,虽然打仗也不算很糟糕,却更喜欢在部队里面逞威风。不过好像这厮背后有人,所以连长也拿他没办法。刘宠看得出,连长好几次把他放到比较容易出错的岗位上,而且石晋也不负众望的出了错。所以连长已经开始顺利成章的不用石晋。
就在打饭的时候,石晋出现了。也许是感觉到自己人嫌狗不待见的处境,石晋原本阴沉的脸色此时更加阴沉。不过他身上那股子戾气不知道为啥收敛了一些,看着有些怪。
刘宠也没考虑这么多。他的态度就是好鞋不踩臭狗屎,军中也不是没有人和石晋打过架,然而事后是两边都被惩处。连长都没办法。
当天晚上,刘宠他们刚睡下,突然营地里出现了些骚动,外面的传来石晋歇斯底里的喊声,“你们怎么敢抓我,你们知道我叔叔是谁么?”
年轻人都好热闹,凡是没睡着的都起身道门口看。就见火把下,石晋光着上身被几名军法部队的人架着正在捆。突然间,石晋趁人不备飞起一脚踹开了对面军法部队的战斗员,挣脱开就想逃跑。军法部队的人员动作如同闪电,追上去一脚就把石晋踹到在地。那动作快如闪电,干净利落。看得刘宠心中的敬仰之情如同滔滔江河。
旁边已经有人忍不住开始喝彩。看得出,石晋被这么收拾,众人可都高兴的很。
又过了两天,在枣庄的部队大集合。这里有一个营的部队,大家到了会场才看到白纸黑字写着‘公审大会’四个字。宋军军旗是白圈黑字,然而军旗是赤色底子,看着倒是充满活力,又很庄重。纯粹的白纸黑字,往当做背景的芦苇席上一钉,看着就有些瘆人。
除了部队,还陆陆续续来了不少枣庄当地百姓。一个营有一千多人,百姓大概来了一千五百人。两千多人在台下集结。石晋以及另外两名与他走的比较近的战士就被带上了台子。
公审大会先指明人犯,接着宣布罪行,石晋等三人的罪行是强暴妇女。刘宠听完就傻眼了,军中反复强调,强暴妇女是死罪。刘宠万万没想到石晋等人居然有这样的胆子。
接着就被害人上来指证,其他证人也一一登场。石晋还是一脸的戾气,只是现在他不说话,看着远没有以前那般嚣张。看被证明的死死的,石晋突然喊道:“我知道错了,放过我吧。我愿意娶那家的闺女!”
刘宠听了之后先是愕然,接着还有点觉得这算是解决的方法。而军事法庭的三名法官商议了一下,很快就写了判决书。并且开始朗读,
“……经查,石晋等三人强暴妇女罪行确凿。根据军法,处于死刑,立即执行!”
等审判的最后一段传入刘宠耳朵里面,他是一阵肃然。周围的部队里面传出了一阵低低的声音,那多数是叹息声。低声叹息是一回事,却没一人给石晋等人求情。
“你们,你们不能杀我!你们怎么敢杀我?!”石晋已经扯着喉咙喊道。
“饶命啊!我们只是被逼着去的啊!”跟着石晋的军人哀嚎着。
然而部队却不管那么多,在公审会场旁边就有歪脖树,上面挂上绞索。这边有人验明正身,那边就先把石晋挂上去。他奋力挣扎,甚至躺在地上坚决不站上凳子。撒泼打滚的不肯伏法。
面对这丑恶的做法,刘宠原本还有的那点同情顷刻就化为飞灰。这厮以前在战友面前耍横的时候可不这样呢。
军法部队这边直接把他脖子上套上绳索,几个人把如同蛆虫般扭动的石晋给高高抬起来。拽着绳子头的人员用力把绳索另外一头拽紧。抬人的军法人员发生喊,一起松手。石晋就悬挂在半空。刘宠还觉得这家伙也许是脚着地了,和其他比较后排的战士一起踮起脚尖看,却见刘宠的脚距离地面还有不到一尺的距离。
石晋在空中如同蛆虫般扭动,弹动。幅度越来越大,最后随着一阵剧烈的震颤,他开始在半空中微微的颤动,最后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