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前攻城的这一幕看来,与昨日实在是区别太大。

  谭稹终也叹息一语:“攻城,何其难也!”

  “所以,兵法有云,攻城为下……”其实眼前场面,苏武看得也心中有感,人命去填,既不热血,也不激动,看在眼中,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悲壮。

  不免也还想,历史之中,王禀困守太原孤城八个月,又是何等悲壮?

  苏武其实知道,自己从来不是那般冷血之人,有时候甚至还会有些矫情,不免也矫情去想,战争,着实是人类社会里最大的悲剧。

  邓元觉,凭借四五千心腹死命在守,王荀,两三千铁甲,两万多布衣,前赴后继在上。

  石宝,却不在正面,而在南北两侧,攻守之战,自也激烈。

  眼前之死伤,惨烈非常,苏武不悲伤,但怜悯,甚至有想过是不是要鸣金,是不是想一想其他办法。

  比如攻心之法,或者也不去追求速胜,多围困一些日子,看看能不能瓦解一下城内守军之士气……

  抬头再看去,看那些布衣之婺州兵,即便身中箭矢,也奋勇在爬。

  苏武也忽然明白,为何王禀王荀,能在太原孤城面对数万最鼎盛之女真,还能坚守八个月,这一彪婺州兵马,着实悍勇强横!

  许也是苏武改变了一些什么,就说历史上,王禀就是第一个冲进杭州城的,想来也该是损失惨重,之后战役,王禀带着婺州兵,当也是诸般攻坚,奋勇在前。

  按理说,婺州兵应该是死伤惨重,而今苏武改变了这一点,婺州兵真正攻坚,只有这新城一回,当也不知多活了多少人去。

  如此,王禀从一个小小的步军虞侯,一跃成了童贯座下倚重之人,直接去坐镇太原之边关重镇!

  许苏武还会改变许多,来日,钱粮军械甲胄兵刃,王禀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

  当也让王禀比历史上更强,兵马更强,乃至,权柄更大。

  苏武此时也想,本计划是两万婺州精锐之数,此时看来,三万也可!

  这一切,都是王禀王荀父子与婺州兵,自己争来的,争气争来的!

  就听谭稹有那惊叹:“好军将,好士卒!”

  说这话的时候,谭稹在看苏武。

  苏武听出来了,谭稹动了心,想要……

  苏武一语来:“那谭相公当多多照拂才是……”

  苏武之语,有一种对谭稹的诱惑,王禀要扩军,要升官进爵,也需要多方配合,即便不配合,至少不能有阻碍,谭稹乃天子近侍,有时候一语来去,当真就能阻碍大事。

  谭稹看了看苏武,有些意外,意外苏武怎么会说这话?

  苏武再来一语:“待得战罢,着婺州王禀,来拜会一下谭相公才是……”

  谭稹闻言倒也高兴,但也越发意外,这苏武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心腹悍勇之人,当真能往外推?

  苏武在乎这个吗?且不说什么他与王家父子的那些什么恩德,就说一人,王荀,苏武只要把王荀带在身边,潜移默化,婺州兵就不可能成为别人家的。

  苏武忽然直白一语:“我自与谭相公仇怨深重,不可开解,但如刘总管,王总管,乃至婺州王禀,他们与谭相公,那自是无仇怨可言,来日谭相公若真是身居高位,只管将我来惩治就是,何必迁怒旁人?谭相公以为然否?”

  苏武直白真诚之语,更也是在忽悠谭稹,目的也简单,就是在谭稹这里,摆脱一种军中结党的感观。

  这不仅是忽悠谭稹,更也是忽悠皇帝,不能真让许多人觉得苏武在军中结党,此乃大忌。

  苏武如此直白真诚一语,谭稹听来一愣,心中疑惑更深,便问苏武:“苏将军,本以为你是年轻痴傻,今日竟又说出这番话来,那定然不是痴傻之辈啊……”

  苏武也笑:“痴傻之辈,何以真能领兵连胜?”

  谭稹点着头:“倒也是这个道理,那……”

  苏武摆摆手:“军汉重义,往后的事啊,说不清道不明,但既是童枢相与我有知遇之恩,有拔擢抬举之恩,我自涌泉相报!此全军汉之义气也!”

  不知为何,谭稹忽然心里舒服多了,慢慢点头来:“童枢相,倒也教人艳羡……”

  “终也是一步一步走到如今,昔日里,童枢相初出深宫,去那西北监军,与党项人战,岂不也是谭相公如今一般?只待童枢相临阵几番,许也才得人心。”

  苏武继续忽悠,当然,说的是真话,用真话来忽悠人,威力更大。

  “然也,然也!”谭稹点着头,此时此刻,似乎陡然原谅了苏武不少,虽然没全部原谅,但着实心态有变。

  不免谭稹自己也想,自己到底哪里真出问题了?

  莫不是被东京相公们忽悠大了?又被天子忽悠上头了?

  就听苏武继续忽悠:“天下善战者众,相公如今也算踏进了军伍之中,慢慢看,慢慢发掘,来日自当也有自己一彪善战人马。”

  此话听来,谭稹陡然还真起了一种憧憬,是啊,人生不就如此吗?只待慢慢经营,慢慢发掘,慢慢拔擢,来日麾下,岂能不是今日童贯之景?

  却是谭稹又骂:“京畿之军,二三十万,着实如土鸡瓦狗尔,枉费朝廷每年上千万贯的钱财供养!”

  显然谭稹此番,真是气得不轻,也让他彻底看破了京畿禁军之底裤,一种上大当受大骗的感觉,哪里能舒服。

  苏武忽然调笑一语:“谭相公,若是我今夜备三万贯私财前来拜见,不知可否来日不拿我惩治?”

  谭稹闻言忽然一愣,官场上哪里有这么说话的人?便是一语来:“你这是说的什么孩童话语?”

  苏武点头:“我自年轻,哈哈……不知天高地厚。”

  谭稹连连摆手,着实接不了这话,只管说道:“莫如孩童之举!”

  苏武还要来问:“那我今夜,备是不备啊?”

  谭稹看苏武,只觉得这厮没大没小,说话放肆,胡说八道,脸上一板:“谁要你的钱!”

  “哦,那也无奈,许是三万贯私财太少,多的我也拿不出来,那就不备罢了。”苏武点头,还装个失落。

  谭稹看来,气得发笑:“你好生大胆,拿我打趣?”

  “误会,误会啊!”苏武如此来言。

  “哼!得意忘形,必有灾殃!”谭稹大袖一挥,转头去看那攻城之战,却又来一语:“此番南来,我就是你前车之鉴!”

  苏武只装作没听懂,只道:“还是谭相公容不得我啊,许也是头前得罪过甚,难以弥合。”

  “哼!”阉宦谭稹只用斜眼瞟了一下,懒得与无赖多言。

  还真别说,苏武陡然觉得这谭稹,有点意思,但也不多。甚至苏武还觉得这自小阉割入宫的谭稹,与妇人也有几分相似。

  人与人之间,着实复杂,人心之道,探究起来,也着实有趣。

  苏武转过头去,不免脸上笑意也无,也有后悔之事,当是提前多给王荀一些甲胄的,多给两三千套就好了……

  哪怕昨天临时来给也行,哪怕清溪建德那边的战利品还没运到,便是把京东军中的甲胄先借给王荀用呢……

  着实不忍多看,那布衣之婺州乡勇,实在是过于惨烈,死伤太多……

  唉……

  何以身着布衣,还能此般悍不畏死?不过都是匪乱之后的孤魂野鬼罢了,求的是一个心安,求的是一个再活下去的勇气与借口。

  深仇大恨,杀到贼了,才能活得心中少一些亏欠愧疚,才有资格再开启新的生活……

  苏武起身,下令:“着刘光世越过婺州军后阵,速速压上去爬墙!莫使城头之军后继无力!”

  令兵打马飞奔就去!

  这军令自然没什么问题,只是远远看着,执行起来,却不顺利。

  因为婺州兵并不让开道路,一个个拥在诸多长梯之旁,只管等着去爬。

  鄜延军也无奈,总不能真把友军拿来打杀驱赶。

  苏武叹口气去,许他也是在让自己少几分亏欠愧疚,如此,也心安不少。

  苏武已然看到那城头上的铁甲婺州兵,真就是一锤换一锤,一刀换一刀,一命与一命在换,正在撕开城头防线,正在往那能下城的阶梯去涌。

  苏武也看到那城头之上的布衣婺州兵,只管往那铁甲贼身上去抱,无奈之举,只管抱着铁甲滚,抱紧了,铁甲贼也就使不上力气了,布衣兵就能多扛几下击打了……

  便也能多控制住一个铁甲贼一些时间,若是侥幸,兴许还能打杀一个去,若是没有那些侥幸,也能让同袍同伴更好打杀被他抱住的这个贼人……

  连邓元觉多少有些不解,他不解这些破衣烂衫的军汉,何以这般悍勇?

  只待邓元觉听得一个临死之人呼喊一语来:“母亲,我来了,我下来陪你,我帮你报仇了!”

  邓元觉听得懂这婺州话,此时心中立马大骇,他知道……造孽啊!造了孽,就要还,现世报!

  这一刻,邓元觉手中的禅杖,甚至都有些无力了。

  只待一个破衣烂衫的军汉朝他冲来,便也是要来搂抱,邓元觉下意识里禅杖击打而去,那人当场脑浆迸裂……

  邓元觉杀了人,却有那么一瞬间呆愣,他转头再次看向城头之下,圣公的囚车还在那里,文武百官的囚车皆在。

  为何会败?邓元觉头前并未多想,此时,明白了!

  举目去望,无穷无尽的婺州人还在前赴后继而来,举目再望,身边的心腹,越打越少……

  还是要败!

  邓元觉泣血去喊一语:“圣公!”

  无数厮杀呼喊之中,方腊仿佛听到了,抬头去看。

  邓元觉再喊:“圣公,胜不得此番了!”

  “啊?”方腊听不清,也喊:“罢了吧……”

  邓元觉也听不清,只管又喊一语:“你我,来世再会!此番,无力回天,你我做错许多,泉下再议!”

  “啊?”方腊还是听不清。

  听不清也无甚,邓元觉转头去,从无数铁甲之中慢慢退去,眼前这些铁甲,依旧在往前去阻拦官军推进的脚步,当真也毫不后退!

  邓元觉去了城楼,入了城楼之内,左右也还看看诸般战况,胜不了,只要婺州兵这般前赴后继而来,只要婺州兵不退,城头之兵,总有耗尽之时。

  至于城内那些人马,他们是造孽之人,那些造孽之人,更也挡不住这些婺州报仇索命的厉鬼。

  不得多久,城楼之中,青烟就起,熊熊烈火在燃。

  邓元觉坐在烈火之中,犹如坐在寺庙佛像前的蒲团之上,打坐入定,动也不动。

  只让这熊熊烈火燃尽身躯,这一世,也不知有罪还是无罪,更也不知做对了多少,亦或者做错了多少,只管一把火都烧了去,烧个干净。

  有人,已然就在城楼之外痛哭流涕,更也在跪地磕头,在那人生最苦难之时,邓元觉显然真就是那佛陀降世,拯救大苦大难。

  也有人,依旧在用命阻挡官军上城的步伐。

  苏武看着熊熊烈火在燃,却也不知是邓元觉入定自焚,但他却知道,今日婺州兵如此死伤,今日城头之贼如此奋死……

  这一切的悲剧,只有一个来源,不是那已经死在苏武手上的朱勔,而是端坐在东京垂拱大殿上的赵佶。

  甚至,赵佶定也不知道自己做下了多大的罪恶,他定是还自我感觉良好。

  这才是为君者,最大的悲哀。

  人,终于慢慢死够了,厮杀还在继续,城门也终于被婺州兵从里面打开了。

  刘光世从城门洞里冲了进去,城内不知还有多少贼寇,只管厮杀。

  苏武早已站在将台之边……

  此时谭稹也走了过来,阴阳一语:“恭喜你啊,又得一功勋在手!”

  苏武摇着头,无语来答。

  “怎么?又立大功,怎还不高兴了?”谭稹更来阴阳怪气。

  苏武叹气:“谭相公,你不知我心中所念。”

  “还有什么念?南下剿贼平叛,到今日,已晋全功,诸般功劳,皆在你苏武一人身上,我连个衬托红花的绿叶都算不上……你还不喜?”

  谭稹言语真是讥讽。

  苏武看了看谭稹,他知道,自己与这个时代许多人有一个大不同,谭稹似乎真不在乎人命,哪怕他自己年幼之时也是一个苦命之人。

  苏武只有一语来:“我,其实是个矫情之辈。”

  “我看你着实矫情!”谭稹真心骂人。

  苏武笑了笑,真点头,也问:“你说咱好好的大宋,何以自家百姓,如此自相残杀?”

  谭稹一语答来:“此事何必矫情?乱贼,便是作乱的那一刻,就非宋人也!只怪那方腊妄想天数,蛊惑人心,野心驱使,才有如此之乱!”

  “谭相公说得对!”苏武不矫情了,没必要了,只管把这大宋朝掀翻就是!

  苏武下了将台,上马:“入城!”

  打马就走,左右亲卫,跟随而去。

  也有那辛兴宗来问谭稹:“相公,咱们入城吗?”

  谭稹气不打一处来:“入什么城?那苏武还能分给你钱粮?还是说你能从他手上抢夺得来?”

  辛兴宗不语,将台之下,更还有许多京畿之军将,一个个更是连忙低头转头,回避谭稹视线。

  苏武入城,城内依旧还是厮杀大作,婺州兵早已进来了,杀起人来,一点都不手软,乃至跪地投降之人,也只管打杀。

  婺州兵,杀疯了,但凡青壮男人,只管去杀。

  苏武并不下令阻止,他知道,这城池之内,只有女人孩童老人才能保护住男人。

  只有老人说这是自己的儿子,或者有女人说这是自己的丈夫,或者有孩童说这是自己的父亲,这个男人才能活命。

  苏武慢慢打马走着,也遇到,或者是寻到了王荀,王荀只管告罪:“将军恕罪,着实是少了军中操训,失了部曲管制,许多乡勇,已然管教不住了。”

  苏武摆摆手,只打马继续往前去,沿路看着,倒也没有婺州兵冲进什么屋舍里奸淫掳掠,如此,就行了。

  苏武不免对历史上的某些屠城之事,有了一种新的认知与见解,当然,说的是某些。

  杀吧杀吧……

  整个城池犹如一个巨大的屠宰厂,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之气,甚至连阳光照射之下,这小小城池里的空气都泛起一种淡淡的妖艳之红……

  也不知是多少鲜血喷涌在了空气之中……

  范云在说:“将军,这当真是深仇大恨啊!”

  苏武点头:“便是永远,不能让人如此恨了你我……”

  范云听来一愣,只管说:“咱们才不会做那些贼寇所行之事!咱们去哪里,都是秋毫无犯!”

  苏武点头,难怪一支军队秋毫无犯,如此重要!以往得来终觉浅,今日才深刻有感受。

  一面城破,四面皆破,一部一部的官军入城来!

  甚至铁甲马蹄也来踩踏,三面无路,西面逃贼,更在快骑掩杀之下,杀得也是昏天暗地。

  也不知里里外外要杀多久。

  苏武把主干道走完一遍,从另外一边出城去,只往营寨而回。

  石宝,石宝纵有万般之勇,想来也活不得命了。

  所谓四大元帅,只独留司行方一人。

  苏武要见见司行方,司行方自也就被带到了大帐之中。

  苏武山下打量了一下这个汉子,三十多岁,自也是人高马大,壮硕非常。

  他本该是二三十回合打杀了插翅虎雷横,指挥失当,败在了卢俊义、呼延灼、索超等大军的围攻之下,被逼入绝境,失足落水而亡。

  苏武看了着,问了一语:“你因何从贼啊?”

  司行方低头答话:“小人本是乡下豪强富户,平日里善用枪棒,喜欢结交江湖好汉,后来……应奉局之人来了,每一番摊派都有小人之名,小人自是疲于应对,后来着实不堪重负,愤而……愤而从贼……”

  苏武点着头:“倒也是你这般,才能一呼百应,才能当得上贼寇之元帅。”

  司行方也问:“此番投降,不知……不知是否也算招安?”

  问的是前路未来。

  苏武想得一想,抬手一挥:“算吧……你自下去。”

  司行方拱手而去,便是苏武有了一个决定,留司行方一命,在军中效用,他自有罪也好,无罪也罢,即便要死,就让他死在辽人之手,或者金人之手。

  方腊之事,到司行方这里,就算彻底结束了。

  一场乱事,功过是非,对对错错,暂时到此为止!

  只有江南两浙之百姓,才是悲哀,苏武能做的,就是不把粮食运走,都留给他们。

  只待天黑,婺州兵开始出城归营吃饭,那杀人之事才止。

  苏武也往婺州营去,满营上下,并未有什么喜悦兴奋,反而有许多汉子,疲惫之下,脸上还有泪水在流。

  苏武慢慢打马逛了一圈,入得营帐之中。

  苏武落座,王荀在旁站定,也给苏武介绍起来。

  大小军将,一一引荐与苏武认识。

  苏武点着头,也说一些勉励之语,乃至也说赏军,抚恤,还说加官进爵。

  王荀带着众人拱手拜谢。

  苏武再来勉励:“诸位当随王总管,好好把婺州兵马操练妥当!”

  众人只管遵命就是。

  苏武又对王荀来说:“你把军中功勋与抚恤都统算妥当,速速送到中军大帐,明日大早,我便派人把钱送来!”

  王荀岂能不感动,只管来说:“苏将军以心腹待我等,我等自也当以命报之!”

  便也有人随之拱手:“将军之恩,犹如再造,将军擒获方腊,平定贼乱,便是我等再生父母,来日若得机会,定报将军之恩!”

  又有人说:“没有苏将军领兵来此苦战,我等便是此生也无报仇雪恨之能,拜谢将军!”

  又有人来说……

  苏武抬手一止:“不需多言……”

  却还是有人开口:“将军,万不能让那方腊活命啊!若是那方腊还能活命,我等……我等必也当寻去斩杀此獠!”

  此人开口,脸上有泪。

  “他活不了……”苏武算是给个承诺。

  只管这一语去,满场在跪!

  苏武点点头,起身,不多言,往外走去。

  王荀跟出门来相送,也说:“将军不必挂怀,自是把那方腊与众多贼首带去汴京,由陛下发落就是!”

  “他自活不了的,如此也算给你麾下之人一个交代,你忙正事,莫要拖沓,我走了……”苏武如此一语,上马离去。

  第二日大早,解决了一下军中公务,苏武先行打马,直去杭州城,杭州不远,百多里路。

  快马大半日就到,便再直入府衙,亲自前去报捷。

  童贯正在衙门里听曲,一班人正在咿咿呀呀唱着……

  苏武也不要什么人禀报,直入内来,当面就拜。

  童贯看得先是一愣,随后大喜,起身几步去扶苏武:“子卿,你缘何陡然来了?”

  苏武只答:“新城已破!”

  “啊?什么?新城也破了?好好好,大事成也!子卿快坐!”童贯甚至拉着苏武的手在手,走到座位之旁。

  旁边本坐的是唐恪,却也见机,竟是主动起身让了座位。

  苏武自是一屁股坐去,童贯连连在呼:“换茶换茶……”

  程浩亲自去忙。

  童贯就问:“何人破新城?”

  “婺州王荀!”苏武言简意赅。

  “好少年!”童贯乐得嘴巴都合不拢,只管又说:“你如今也有识人用人之名,这婺州王禀王荀,也是捷报连连在来,婺州也是戡定,也说衢州那边小贼自散,只在搜山检海去缉拿,越州那边也在班师,好好好!”

  这些消息,苏武早就知道,但童贯又说一遍,着实是兴奋,又听童贯来说:“我已然把捷报往东京送去,要不得多久,圣旨也当前来宣恩,想来官家在京城里,那也是开怀得紧,定会把你我,好生夸赞一番,哈哈……”

  是啊,童贯说得也没错,当是如此。

  天子也好,童贯也罢,没有苏武那么多矫情……

  什么对对错错是是非非,什么百姓之苦,什么罪责之由,平定了就是天命,立功了就是大喜……

  苏武点头笑着:“恭喜枢相!”

  “诶,同喜同喜!”童贯眉飞色舞,又抬手一指:“这一班,你看,西湖画舫里最佳的花魁班子,便是贼寇入城来,也不曾苛待,唱得极好,吴侬软语,教人浑身酥麻!”

  苏武点头:“倒是还真不曾听过……”

  “那是,来去军情何等之急?而今已晋全功,此时听来,正好正好,便教她们唱你填的词,唱一曲那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来!”

  童贯大手挥着。

  倒是那一班花魁女子,听得这一语来,才知道眼前就是那位苏武苏将军,好生威武一男子,这词已然传遍,着实也填得好。

  这词,岂不也填进了风尘女子的心事里?正说那梅花独自开得苦,却还零落成泥碾作尘……

  快唱快唱……

  快唱与苏将军当面来听……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最新章节,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