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处温的“末日审判”终于来了,大辽的末日审判也终于到了。

  李处温打马带着耶律大石一路往皇城里去,街面上倒是没显出多少慌乱,却是那皇城外面,车与马不知停了多少。

  两人便也直入皇城,大殿之中更是挤满了官员,众多官员脸上皆是慌乱的表情。

  天子正在高台之上,左右在问:“如何是好?诸卿如何是好?”

  第一次,李处温第一次在天子脸上看到如此惊慌失措的模样。

  耶律大石也是一脸错愕看着那座高台。

  天子脚步左右来去,面色惨白,忽然目光盯向萧奉先,厉声来问:“萧枢相,如何是好啊?”

  萧奉先也是一时有些无措,便是来说:“陛下,无妨无妨,他耶律余睹一人之事,麾下大军定然都是忠义之辈,岂愿从他?要不得两日,他许就被麾下忠义之士割了头颅去!”

  “当真吗?”天子竟是如此来问。

  萧奉先连连点头:“陛下,定然如此!”

  李处温已然走了进来,走到了近前之处,他向来对萧奉先是百般讨好,此时着实有些忍不住了,满是尘土的脸上起了几分坚定,一语来说:“陛下,枢相,许大定府就要城破了。”

  “什么?”天子惊骇非常,脱口而出。

  萧奉先脸上闪过惊慌,连忙来说:“休要胡言,李相公休要胡言!”

  李处温摇摇头:“我非胡言,中京城本就围困日久,正是士气低迷之时,若是此时看到那耶律余睹带着大军就在城下,士气定然立刻崩塌!”

  萧奉先陡然大怒就道:“耶律余睹数典忘祖,卖国求荣,自是天理不容,老天有眼,自当将他收了去,军中忠义之士何其多也,不得一日,定就传来耶律余睹伏诛的消息!”

  此时此刻,还与天子说这种话,还在想方设法忽悠天子。

  李处温摇着头,叹息一下,当真也不多言。

  却是身后有那同样满脸尘土的耶律大石,他自脚步往前几番,开口来说:“陛下,诸公,当务之急,不是在此争论来去,而是要立马应对此事,一旦中京城破,燕山沿线防务之事,定要稳住,当立马派遣堪用之人往前线去坐镇安抚人心,宋军就在雄州,必然也会趁火打劫,南边也当速速防备,国破家亡就在眼前,陛下更要赶紧下诏,召集燕云真正忠义之士,募集乡勇之人,入城去守,共赴国难!”

  耶律大石语速极快,这么多话,仿佛瞬间说完,音调也高,心中之急切自不必说。

  却是一番话说来,萧奉先更是大怒:“你一个小小节度使,安敢在此大言不惭妖言惑众?朝堂之上,哪里有你说话之处?退下去?大丈夫于世,便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一点小小变故,就能把你们都吓成这样?着实教人笑话!”

  耶律大石却也不忍,话语更急,还要来说:“陛下,臣自愿带部曲,往南去迎宋军,万死不辞!”

  只看此时天子,当真是一句话没有,时而惊慌失措坐立不安,时而又好似心下一松,连连喘气。

  还是那萧奉先,此时不是大怒了,而是语重心长:“休要惊慌,诸位休要惊慌,莫要如此浮躁不能沉着,只待消息再来,等着前方消息再来就是,此事,定是无妨!”

  那天子终于是说话了,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说:“无妨……无妨,不急不急!”

  李处温叹息一声,并无多言,只是看了看耶律大石,耶律大石也是长长一口气叹去,两人相顾无言…

  众人倒是也并不散去,等着吧…

  也不知道在等什么,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却是都近,燕京往南去,不过二三百里,燕京往北过燕山去大定府,也没多远。

  耶律大石许是累了,许就是负气,忽然就直接往大殿地上一坐,坐在地上等着吧…

  却也真无人来呵斥他。

  不得多久,也有人学他,直接在大殿上席地而坐。

  便是连李处温也往地上去坐,倒是茶水点心之类,皇城之内倒也不缺。

  真说起来,众人在此,真有一种等待审判的感觉,也不是没有人想过要去应对。

  比如李处温也知道此时此刻该有应对,只是无力来说了,其实也是没什么应对之法了…

  这些年与女真打仗,日日败,次次败,今日失几城,明日失几城,都败得麻木了,好不容大定府陡然坚挺住了,好似看到了一点点转机的曙光,陡然间又是狂风暴雨,风雨飘摇。

  还能如何应对?该派的军队,都派出去了,燕山的防线,东路的大军,都在前线了。

  如今,燕京城里,满打满算,把所有残兵败将加在一起,许也就两三万人,这么大的一座城池,两三万人算得什么?

  西京大同,甚至只有三五千人,涿州那边,也还有三五千人。

  其他城池,更不必说,有三五百人就算多了。

  还能如何应对?

  等着吧…

  不少人其实心中知道,等来的结果,怕是不会好。

  天子却是呆呆愣愣坐在高台之上,目光涣散呆滞,两眼无神看向前方…

  也不知过了多久,宫里的御膳饭还在忙碌,已然送了几次饭来了,大殿之内,也有人来来去去,却是大多数人,依旧在此等候不走,甚至有许多人累了,也就席地而眠。

  忽然,外面有人在奔,一边奔一边喊:“军情急报,军情急报!”

  大殿之内,所有人陡然站起,天子更是往台阶而下。

  萧奉先一脸期待往外看去。

  那是个军汉,风尘仆仆而来,脚步飞快在奔。

  进得大殿,一声高呼:“中京城,破了!”

  满场之人,好似中了某种法术一般,全部定在了当场。

  站在台阶半高处的天子,陡然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形摇晃几下,好似就要栽倒,脚步稍稍一动,定住身形,便是浑身无力,瘫软在台阶之处。

  满场只有一个人大声疾呼:“胡说,胡说,定是误报!”

  自是萧奉先!

  却是那军汉泣血再答:“不敢胡说,小人亲眼所见,皇城之外还有小人同袍十几人,个个亲眼得见,那耶律余睹大军随着金人快马加鞭直扑中京城,那城池,不得半刻就破了,眼看着金人大军走入城去!”

  萧奉先却还要来说:“那耶律余睹怎能不死?军中多少忠义敢死,岂能不诛杀国贼?”

  那军汉满脸是泪,摇头不答…

  却见那台阶上瘫软的天子,忽然站起来,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陡然大呼:“枢相,是你,是你…构陷忠良,是你逼得余睹倒戈,都是你出言哄骗于朕,朕一时不察,才听信你的话语,都是你!”

  这天子好似真反应过来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萧奉先。

  还有天子一语来:“若不是你,余睹岂能惶恐?岂能不安?岂会叛国而去?”

  李处温只在一旁摇头。

  耶律大石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高兴,天子终于圣明起来!

  天子大呼一语:“来人呐,把祸国之贼萧奉先拉下去!”

  大殿之外,就有甲士进来。

  就看萧奉先,立马跪地叩拜,口中直呼:“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啊,臣一心为国,一心为陛下啊,那余睹早已包藏祸心,但凡他真是忠义之辈,如今又岂会叛国,陛下,此番余睹叛国而去,岂不正是臣昔日有先见之明?只恨未早早去做防备,悔之晚矣,臣之罪也!而今,当要快快想定应对之法,确保家国不失,陛下!”

  萧奉先说完话语,满脸是泪抬头去看天子。

  天子一时,当真犹豫了,也在看台阶之下的萧奉先,进门而来的甲士,自也就站定当场,并不急着动手。

  却听天子一语问来:“你说…你说…此番,该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

  萧奉先脑中急转,左右去看,如何是好?

  女真,虎狼之辈也,这几年不知与女真打了多少次仗,从来不胜,次次惨败,真要说屎里淘金去找,那极少数的几次小胜,无济于事…

  打不过,当真打不过,甚至也没人再能去打了!

  萧奉先一语来:“陛下,为今之计,为保社稷不失,为了来日还能转败为胜,天子万万不可还在燕京城里久留,燕京城已然就是战地,要不得几日,女真大军就要围困此处,只待留得军民在此奋战,天子赶紧往西京去,只要燕京能守住,社稷便可存!”

  这一番话说来,李处温好似并不如何惊讶,却是耶律大石目瞪口呆,以往,他虽然觉得萧奉先不是什么好东西,但那只是争权夺利,便也以为他是一个硬气之人,乃至萧奉先家族与麾下的子弟,昔日也多在战场上效死,死伤无数。

  却不想萧奉先此时此刻,竟作此言。

  更让耶律大石没想到的是,天子竟然立马点头来说:“好好,就依此计,军民一心,只要守住燕京城,社稷可存,朕去西京坐镇,如此,家国还在,朝廷还在,社稷也在,还可在西京之处联络草原诸部,再聚大军,定可转败为胜!”

  天子说着,脚步已然就下了台阶,还有话语:“速速快去准备!快!”

  说着说着,天子竟是转头去了,先走几步,然后,脚步不断加快,竟是跑起来了。

  只看满场错愕。

  然后…

  萧奉先脚步也动,也有话语说来:“军将之人,皆留燕京,与城池共存亡,朝廷诸衙司,速速回头去准备,随陛下迁西京!”

  说着,萧奉先也往外走…

  随后,满朝诸公,脚步一个比一个快,争先恐后而出,便是有许多军将之辈,也在奔逃。

  大殿之内,瞬间为之一空,却也还有一些人脚步未动,留在当场。

  李处温自是其一,耶律大石也不必说,还有萧干之流,零零散散,四五个人去。

  这些人留在当场,左右看了看,岂能不是相顾无言?

  还是李处温来说话语:“那就拢一拢各处兵马之数吧,也把守四门,要走的也不留,但军汉一个都不能走!”

  却是耶律大石来问一语:“李相公不随天子西迁?”

  李处温摆摆手:“我就不走了…”

  耶律大石眼神中就起热切,话语也来:“真没想到…我真是没想到,满朝诸公,竟是李相公一个汉官如此忠义!”

  李处温摆着手来说:“许也不一定是我多么忠义吧…只是这家国至此,与那些猪狗辈为伍,还不如与大石林牙这般的忠义之士在一处!”

  “哎…李相公,眼前,如何是好?”耶律大石就问。

  “如何是好…”李处温口中嘟囔着,脚步来去几番,转头去,还能看到大殿之外广场之上那争先恐后的背影。

  “如何是好啊…”

  李处温又重复一语,左右看的几人,更看耶律大石,问得一语:“天子…逃亡,国不可一日无君!”

  就这一语来,眼前几个人,便又呆愣一次。

  连耶律大石都愣住了。

  李处温再来说:“若是天子当真弃城而去,为保社稷,为安民心,合该另立新君,坐镇燕京,如此可军民一心,奋力而战!”

  耶律大石答话来:“只怕明日,城里就找不到有资格!”

  李处温摆摆手:“只怕天子片刻就要先出城西去了,哪里顾得上宗室?都去吧,都逃吧,宗室何其多,总能寻到一个不逃的…或是来不及逃的…”

  耶律大石冷静想了想,也点点头:“许如此,还能再撑一撑吧…”

  “撑住,撑到哪日算哪日,许一切还有转机,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可懈怠!”李处温好似在给众人打气。

  耶律大石倒是不需要打气,一语来:“撑到死就罢了!”

  李处温忽然问了一语:“咱们要不要把这个消息立马给宋人送去?”

  “相公这是在想那驱虎吞狼之计?”耶律大石就问。

  李处温点着头。

  耶律大石想了想,却是摇头来:“还待看看再说…有我等在,就算女真大军围困燕京,也能撑一些时日,那时候,许可用此计,此时尚早!”

  李处温又点头:“兵事,自听你的就是!”

  不免也是心中无奈,只是一个小小试探,这些契丹人,特别是眼前几个契丹人,当真还有心气。

  事情之难,大概如此。

  李处温没兵没将,着实无奈,不免也想,此时此刻在涿州的郭药师,郭药师麾下,倒是还有一些人马。

  李处温也心知肚明,郭药师也是个反复之人,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李处温来说:“那我就留在皇城之中,也派人往宰相府去,把宰相府还愿意留下的人都招来,便在皇城之中办公,重德你就速去枢密院,把控住枢密院,尔等便在分兵去往各门,军汉不得走,乃至,除了天子身边,军械兵刃之物,也不准出城!事不宜迟,速速去做!”

  耶律大石一礼来:“得令就是!”

  耶律大石并萧干等几个人,立马出门而去。

  只看燕京城里,陡然大不同,四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四处都是车架在走,马匹在奔。

  忽然间,整个城池,一片沸腾,四处惊慌,四处混乱…

  已然有人开始往城外去奔,更有那百姓惊慌之间,家中细软一拿,带着家小就出门去…

  那大户人家,自是繁琐,钱财也重,金银也重,丢弃却又不舍,便是满城池里去寻车架驮马。

  不免也还有与家中奴仆小厮护卫之辈说尽好话…

  东京城里!

  却正是一片歌舞升平,今日城里有热闹之事,皇后在延福宫里设宴,召见诸多诰命。

  诰命夫人们穿着官衣,诸般配饰满身都是,隆重非常,仪态也自端庄,双手在胸前,抬头挺胸,莲步款款,在拱辰门处鱼贯而入。

  有宗室女子,有高门贵妇,有高官亲眷…

  有人祖辈余荫,有人是以夫为荣,有人是以子为荣。

  东阿县君程霁月,跟在太子妃朱琏身边,慢慢入延福宫,往那皇后所在之处而去。

  程霁月心中紧张不已,便是这宫中美景,也没有心思多看几眼。

  宫中太监也好,宫女也罢,无数人,忙碌非常。

  宫中大事,梁师成自是亲自来坐镇,指挥来去,见得太子妃来,便也上前拜见。

  稍一寒暄,太子妃就来介绍:“太尉定是不识得这位妹妹…”

  当然,太子妃满脸是笑。

  梁师成便把一旁的程霁月上下一打量,摇头来笑:“回太妃,奴虽不识得,但可一猜…”

  “哦,那你猜猜…”太子妃笑着,也看程霁月,稍稍拉着程霁月的手,好似安抚。

  梁师成点点头:“当是…苏学士家中大娘子,东阿县君是也!奴似也记得名,京东程相公之女,程霁月!是也不是?”

  程霁月不免心中一愣,也想,这是怎么猜出来的?

  太子妃笑着说:“正是,太尉真会猜!”

  梁师成嘿嘿来说:“新晋诰命,近来也就只有程娘子了,诰命的文书都是出自奴的手,奴岂能猜不出来?快请快请,快去落座!”

  程霁月便也再行礼:“多谢太尉!”

  梁师成已然头前作请,自也带路,却也笑言:“不必如此客气,程娘子许是不知,你家学士姓苏,我本也姓苏,一家人!”

  “多谢苏太尉!”程霁月话语是在说,但她虽然许久不在京中,但也是有一些见识的,心中奇怪非常,哪里有个姓苏的太尉宦官?

  还是太子妃来说:“妹妹,是梁太尉呢…”

  “啊?”程霁月一时惊住,梁太尉她岂能不知?朝堂隐相,权柄通天…

  嗯…怎的是个这么和善之人?

  梁师成嘿嘿笑着:“程娘子不知而已,其实我乃大苏学士私生,许多人不知这般隐秘,但说与程娘子也无妨…”

  程霁月震惊不已,这般私事,竟也随口与她来说,她便立马知道,这定是自家夫君与梁太尉私交甚好…

  却是太子妃心中也笑,这哪里还是什么隐秘之事?这梁太尉逢人就说,还能隐秘到哪里去。

  只管随着落座去,不得多久,郑皇后便就出来了,众人见礼,程霁月只管随着做就是。

  然后开席,开席自也不是那般胡吃海塞,甚至只是做个样子,吃不得什么东西,只管是个气氛而已。

  不得多久,竟是天子也来了,程霁月心中狂跳不止,如何也忍不住,以往何曾能想到,有朝一日,竟是能亲眼得见圣颜?

  天子也和善非常,当真俊逸出尘,满脸有笑,更是教人如沐春风。

  便也问一问说一说,说一些场面之语,告诫诸多妇人,要把家中事情操持妥当,如此种种…

  程霁月只管听着就是…

  却是忽然,天子问了一语:“谁人是苏子卿家中的?”

  程霁月只以为自己听错一般,当场愣住,还早一旁太子妃伸手轻轻戳了一下她的腰间。

  程霁月自是连忙起身福礼:“拜见陛下!”

  天子上下来打量,倒也说:“好女子,不错不错,倒是配得上苏子卿,程万里会养女儿,养得好,好了,你们自相亲近,朕就是闲暇来看看,看了就走…”

  说着,天子出门去也。

  满场竟是有一种大气一松的感觉,甚至隐隐之间,还能听到各处喘气之声。

  郑皇后便笑:“今日之宴,可多是江南珍品,厨子也是江南来的,诸位当多用一些才是,不必拘礼。”

  众人都在点头,但真也不好失礼,再美味,也不可能大快朵颐。

  倒是那皇后忽然也来打量程霁月,想来也是刚才天子过问了一语的原因,便也招手:“来,苏家娘子,往前来坐,坐到近前来,与我说说话语…”

  程霁月当真是受宠若惊,自就往前去,这要说有什么要事,那是没有的,就是皇后随口来问,家中如何,长辈如何,住在哪里…

  程霁月一一来答,心是七上八下…

  只待这顿饭吃去,众人出宫去,程霁月才有一种如蒙大赦之感。

  便是想着赶紧上车回家去,才走到车边,忽然有个妇人就近前来:“苏家娘子,稍待一步…”

  程霁月自是有礼有节见礼去。

  那妇人上前来,满脸是笑,也不见外,便是来说:“只听得你那兄长正在结亲?”

  “嗯,是呢…这两日寻了好几家…”程霁月点着头。

  “没定下吧?”妇人就问。

  “还未定下…”程霁月向来聪慧,但今日,来来去去,全是懵的。

  “那正好不过,想来你头前看的那都是什么人家?定是看不入眼,我家自不必说,宗室女,三个都是待字闺中,你明日来,一个一个与你瞧瞧,那只要大婚,天子赐恩,必都是县主,天大的脸面!一定来,就明日!”

  妇人话语之中,多少有些强势,但其实,热情非常。

  程霁月只管点头:“好好,明日就来!”

  “那就说定,时候不早,不多叨扰!”说着,妇人转头去了。

  程霁月自还一福相送。

  只待程霁月又要上车,忽然又听得喊:“苏家娘子,慢一步!”

  转头去看,又来一诰命之妇。

  这位更是自来熟,几步近前来,先瞥一眼头前那妇人的背影,就问:“她与你说什么?是不是说她家有三位县主?哎呀,我跟你说,那一个个,娇蛮任性得紧,长得也是歪瓜裂枣,你去看了就知道,我家那小娘,自小读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你家乃是学士之家,该配如此女子,明日你来,你一定要来,且让你看看看…”

  程霁月连连点头:“好好好,定去定去!”

  “不说了,回家去…明日等你!”妇人转身去。

  程霁月又是一福,懵是懵的,但也知道,一切大不同了,昔日里,自家还被人退亲去。

  今日里,那是各家各门,抢着来要。

  如此,便是京中女子,好似任由挑选一般。

  程霁月一时之间,只感觉当真幸福,却是这份幸福,也教人烦恼不已…

  这事,还真不好处理了,一个处理不好,还将人得罪了去。

  赶紧回家,程霁月要写信往东平府去,此事很麻烦,她得问问,请教一下父亲。

  却是刚到家不久,便也有人来敲门,上门的竟是个专业说媒的人…

  又是一番打发…

  不得片刻,又来人敲门…

  来去几番之后,程霁月只管把顾大嫂往前面推。

  还有帖子来,让程霁月明日去参加什么诗社,程霁月便也知道,这般女子妇人之间的诗社,许多时候也只是个名头,就是一堆高门大户中的女眷集会的借口。

  但去还是要去的…

  还别说,京中女子的娱乐也不少,比如相扑,女子相扑,那些相扑悍妇来去推打,贵妇人们也自喜欢看,赏赐不少。

  也比如品茗斗茶,听听曲子,看看杂戏,看看蹴鞠…

  乃至几个文妇一起,也作点诗词文章,玩一玩曲水流觞,飞花令什么的…

  其实,多有欢乐。

  以往,程霁月可没资格参加这些事来,更不会有人主动来邀。

  那就去吧,只待第二天大早,那可有得忙碌…

  既是这个姐姐那个妹妹,程霁月初来相识,也不能折损了京东苏氏的脸面,这礼物也当备,还得大手笔…

  雄州!

  夜半,苏武灯火之下,还在案牍之前。

  那燕青飞速而来,急切开口:“叔父,燕京急报!”

  说着,自是一封信递去,燕青也还说:“耶律余睹叛国了,中京大定府已然城破,燕京城里,辽国天子西逃而去,那李相公拢了一些军将,说是要在燕京再立新君,也说南附之事,着实难行,也问叔父有没有计策可出?”

  燕青说的,就是书信里的内容。

  苏武看完书信,皱眉来:“看来还需先打一场恶战!”

  燕青便又来说:“赵相公也是此语,托我带口信来,说是请叔父快快进兵!”

  赵良嗣也是此意…

  苏武在思索,但不是在犹豫,他是在想,是等燕京里有新君登基之后再进兵?还是此时此刻就进兵?

  稍稍一想,还是要快,只是这么做,李处温怕是心中不快了。

  管不得那么多了,若是待得燕京有了新君,也怕燕京城内人心再聚。

  先打仗,打赢了再说!

  想着,苏武便是开口喊:“来人,速速招各部军将与虞候前来大帐议事!”

  “得令!”亲卫令兵飞奔就走。

  苏武又与燕青说道:“我有一言你带去李相公,就说此时此刻,陡然突变,头前之议,不做数了,我当进兵而来,只因为女真定然也在进兵,若是女真先到燕京,怕是燕京守不住,落入女真之手,所以我不得不如此,我若先到燕京,如此也好先立营寨,先占地利,好与女真对峙。还请李相公知我心意,不得不为,恕罪一二!”

  燕青点头:“我记下了!”

  苏武又道:“私下里也与赵相公说,一定要稳住李处温!速去!”

  燕青拱手一礼,转身飞奔就走。

  不得多久,哪怕早已入夜,各处军将皆都快速聚来。

  灯盏连连在点,舆图左右悬挂。

  苏武只把事情一说。

  满场个个惊喜非常,种师道更是来言:“苏帅当真大才,竟是提前与辽国宰相有此一番,教人既惊骇又敬佩,已然谋到这般时机,那自当听从苏帅之命,速速进军就是!”

  刘延庆便也来说:“谋国之道,竟可如此,苏帅此时和盘托出,当真惊得我是目瞪口呆,有此般内应帮衬,得此般天赐良机,若是不胜,那当真是天理难容!”

  显然,直到此时此刻,苏武才把李处温之事说与众人。

  也是此时此刻来说,最有效果,最是惊人。

  只看满场军汉,无一不是敬佩无比的眼神,只看苏武,眼神里满是热切。

  便也是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如此大利之局,真是头前万万不能想象。

  苏武却也来说:“诸位,万万不可轻敌,辽人此时,可用之兵虽然少,但也都是百战之精锐,必都是敢死之辈,更又是国破家亡之时,许多辽人更会奋勇非常,兵法有云,哀兵必胜,辽人已然哀到了最低之处,困兽一搏,不可小觑!”

  苏武说得极其认真。

  种师道便也点头:“是极,苏帅所言,万万不假,我等不该如此轻易言胜,狮子搏兔,也当用全力,不可有骄纵之心!”

  苏武也还在皱眉,他在代入,代入耶律大石的角度上去,且想耶律大石会如何应对这般死局?

  代入来代入去,苏武一时头绪也并不十分清晰。

  便也担忧更甚,耶律大石何等人物?

  岂能不教人忌惮?

  便看苏武皱眉,刘延庆来说:“苏帅不必如此担忧,此般局面,已然大利无数,我等子也不会小觑辽军,只管将士悍勇就是,定能大胜!”

  刘光世便也来说:“是啊,哥哥已然谋到这般了,我等七八万大军在此,如何也为哥哥把那燕京城给打下来!”

  杨可世便来一语:“苏帅,末将愿为先锋!”

  苏武闻得此言,脑海中莫名警钟大作,看一眼杨可世去,一语说来:“先锋之事再议,待我今日思索!”

  杨可世便是一愣,一脸失落,也有无奈,乃至还有几分不忿,如此第一个请战,竟是被驳回了。

  莫不是苏帅看我不起?

  莫不是苏帅也不如传言那般,义薄云天公平公正?他是想把此般大功留给自己人?

  (兄弟们,到乡下了,换了个设备,码字还真有点不习惯,不过这两天都有八千字了,感觉还可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最新章节,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