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封侯拜将 第115章:迁都之念
原来赵雍接到密报,秦王嬴荡又搞起了事情:秦国已经悄悄与魏国结盟,而且还准备下一步连越击楚。
赵雍气得将竹简扔到了地上,他大骂魏王背信弃义,毫无大局观念:“说好的赵、魏、韩三国世代友好、共同进退,转眼间因为蝇头小利就投到了秦国的怀抱!”(历史上:韩、赵、魏、智四家瓜分了当时中原第一强国晋国,而韩、赵、魏三家又联合打散了智家,最终晋国的国土被三家所分,所以这三个国家论及祖上的渊源,确实要比其他国家更亲近一些)。
廉彪团队和楼缓团队正在北方与林胡、娄烦等少数民族激烈焦灼着,而魏国与秦国结盟之后一旦秦军借用魏国的土地对赵国的邯郸发动突然袭击,是不是赵雍和其王族子弟顷刻之间便做了秦国的俘虏了呢?要知道:魏国的陪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和赵国的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区域)相距离不足百里!!!(用现在公里为计量单位则:临漳县与邯郸市距离37.9公里。)
由于秦赵国土相交的区域离赵国首都邯郸有近千里的距离,中间且有山川河流阻隔,所以赵雍并不怎么惧怕秦军能在西面发动突然袭击。
但秦国与魏国结盟之后,赵国就不得不在邯郸城南边多增加以往三倍以上的兵力才能防守住邯郸城的安全。
中山大营要防范中山国、燕国与齐国从^东^进入赵国,廉彪和楼缓的部队又都在^北^部抗击外族入侵,赵国^西^部与秦国边界接壤处所预留的部队又不能擅自离开,此时的赵雍哪有多余的兵力抽到^南^部来保卫邯郸?
此时的赵雍竟然萌生出一种迁都的想法:
毕竟邯郸离赵、魏两国的边界线太近,历史上魏国在庞涓等能臣的辅佐下强大之际曾经发生过围困赵国首都邯郸的事件,虽然幸得齐国的军师孙膑(庞涓的同门师兄)想到了“围魏救赵”之法(派齐国军队趁魏军倾巢出动围攻邯郸,国内空虚之际,围住了魏国都城大梁,然后围困赵国都城邯郸的魏军必须回去支援),但这种自家首都被围的事情想想就让历代赵王都后怕不已!
所以邯郸作为赵国首都的尴尬位置早已有了历史定论:魏国强大的时候要防着魏军从邺城发动的突然袭击;现在魏国虽然弱小,但是魏与秦结盟之后,依然要防着秦军借魏道来突袭;以后假如魏楚结盟、魏越结盟是不是还要防着楚国?越国?
这为赵雍后期打下中山国,将行宫迁到邯郸以北的沙丘埋下了思想基础。
赵雍在邯郸城地理位置和国防预算等层面上越想越远……终于宠物鹦鹉不经意间的一席话提点到了他:“大王,您有十万天兵!”
赵雍纳闷道:“我上哪再抽得出十万兵啊?”
但转念一想,赵雍便恍然大悟,原来我麾下还有十万童子军没派上用场(详情请回看第16章):“童子军每营1000人,共有一百营,总共刚好十万人!他们岁数虽小,平时只负责生产与学习,但也训练了大半年,是时候亮亮剑,检验一下训练成果了!”
想至此处,赵雍忍不住在内心赞叹廉彪一番:“廉彪啊,廉彪,寡人不知该如何感谢你了,你的童子军计划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今日寡人才发现:原来还能有此等用图!”
思考完毕,赵雍便提着宠物鹦鹉走出了大殿,他吩咐传讯官:“传令下去,邯郸城东山、北山两个大营的十万童子军今日午时(12时)出发,未时(14时)之前赶到赵魏边界处排好阵型,寡人届时要亲自检阅他们!”
未时(14时)到来之际,埋伏在两国边境的魏国哨兵发现赵国那边乌压压的一片人,一眼望不到头……顿时便胆寒了七分。
接下来便是赵雍的阅兵仪式:
赵雍用扩音器喊道:“你们好。”
十万童子军皆齐声回应道:“大王好!”
赵雍用扩音器再喊道:“你们辛苦了。”
十万童子军都异口同声道:“为江山、为社稷、为大王不辞辛苦!”
声音响彻云霄,连三十里外在邺城的魏军都听得是一清二楚。
通过这次阅兵,蠢蠢欲动的魏军再也没有了任何行动,他们乖乖地龟缩在邺城再也不敢胡乱探出头。
虽然几天之后,魏国国君也知道这是赵雍在检阅童子军搞的一场军事演习,但是童子军的数量之多、军容之整、军威之严也让魏王放弃了集结兵力突袭邯郸的想法。
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真正含义;这也是庞煖几个时辰前对赵雍所说的:“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的具体表现!
说完了赵雍处理危机的能力,我们再把目光放到宫里的16名童子军身上。
太子赵章和王子赵何在父王赵雍走后接着主持典礼,他们先让每名童子军进行了自我介绍,然后点了一遍所有人的名字。
10—12岁年龄组的8人分别是:古阅、费军、张梁、赵武、李亮、乐乘、乐毅、赵胜。
6—9岁年龄组的8人则分别是:庞煖、熏射、剧辛、张护、李乐、楼照、廉颇、赵奢。
点名完毕,接下来就是介绍宫里面的规矩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王子赵何读完厚厚的三本竹简已是午时一刻,众人虽然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但还是昂首挺胸、聚精会神地听完了所有内容。
接下来便是抽签分组:由于廉颇和庞煖是赵雍亲自定的一对搭档所以便无需抽签。
众人抽签的结果是:
10—12岁年龄组,赵胜和赵武搭档、乐毅和古阅搭档、乐乘和费军搭档、李亮和张梁搭档。
6—9岁年龄组,赵奢和熏射搭档、楼照和剧辛搭档、李乐和张护搭档。
这16位童子军的总指挥是赵国的君主赵雍,不过赵雍未必每次都在,所以设了两个副总指挥就是他的两个儿子:太子赵章和王子赵何。
太子赵章主要负责10—12岁年龄组童子军的相关工作和调遣分配;王子赵何主要负责6—9岁年龄组童子军的具体事务和有关规则。
不过赵章也可以指导6—9岁年龄组童子军的一些相关事宜,赵何同样也可以对10—12岁年龄组的童子军提出建议。
反正一句话:赵雍、赵章、赵何这三人是16名童子军的领导,赵雍在时都听他的;赵雍不在时听赵章的;赵雍、赵章都不在时听赵何的。
万一出现:赵雍、赵章、赵何都不在的时候,怎么办呢?
6—9岁年龄组童子军听队长赵奢的;10—12岁年龄组童子军听队长赵胜的。
不过因为赵胜年龄比较大(11岁),又是10—12岁年龄组童子军的队长,所以当“三大领导”都不在时,如果又发生了紧急的情况,赵胜可以担负起所有童子军的指挥任务,赵奢则从旁协助!
是啊,紧急情况无处不在。
这不,十六位位童子军刚入宫没几天就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原来赵雍接到密报,秦王嬴荡又搞起了事情:秦国已经悄悄与魏国结盟,而且还准备下一步连越击楚。
赵雍气得将竹简扔到了地上,他大骂魏王背信弃义,毫无大局观念:“说好的赵、魏、韩三国世代友好、共同进退,转眼间因为蝇头小利就投到了秦国的怀抱!”(历史上:韩、赵、魏、智四家瓜分了当时中原第一强国晋国,而韩、赵、魏三家又联合打散了智家,最终晋国的国土被三家所分,所以这三个国家论及祖上的渊源,确实要比其他国家更亲近一些)。
廉彪团队和楼缓团队正在北方与林胡、娄烦等少数民族激烈焦灼着,而魏国与秦国结盟之后一旦秦军借用魏国的土地对赵国的邯郸发动突然袭击,是不是赵雍和其王族子弟顷刻之间便做了秦国的俘虏了呢?要知道:魏国的陪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和赵国的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区域)相距离不足百里!!!(用现在公里为计量单位则:临漳县与邯郸市距离37.9公里。)
由于秦赵国土相交的区域离赵国首都邯郸有近千里的距离,中间且有山川河流阻隔,所以赵雍并不怎么惧怕秦军能在西面发动突然袭击。
但秦国与魏国结盟之后,赵国就不得不在邯郸城南边多增加以往三倍以上的兵力才能防守住邯郸城的安全。
中山大营要防范中山国、燕国与齐国从^东^进入赵国,廉彪和楼缓的部队又都在^北^部抗击外族入侵,赵国^西^部与秦国边界接壤处所预留的部队又不能擅自离开,此时的赵雍哪有多余的兵力抽到^南^部来保卫邯郸?
此时的赵雍竟然萌生出一种迁都的想法:
毕竟邯郸离赵、魏两国的边界线太近,历史上魏国在庞涓等能臣的辅佐下强大之际曾经发生过围困赵国首都邯郸的事件,虽然幸得齐国的军师孙膑(庞涓的同门师兄)想到了“围魏救赵”之法(派齐国军队趁魏军倾巢出动围攻邯郸,国内空虚之际,围住了魏国都城大梁,然后围困赵国都城邯郸的魏军必须回去支援),但这种自家首都被围的事情想想就让历代赵王都后怕不已!
所以邯郸作为赵国首都的尴尬位置早已有了历史定论:魏国强大的时候要防着魏军从邺城发动的突然袭击;现在魏国虽然弱小,但是魏与秦结盟之后,依然要防着秦军借魏道来突袭;以后假如魏楚结盟、魏越结盟是不是还要防着楚国?越国?
这为赵雍后期打下中山国,将行宫迁到邯郸以北的沙丘埋下了思想基础。
赵雍在邯郸城地理位置和国防预算等层面上越想越远……终于宠物鹦鹉不经意间的一席话提点到了他:“大王,您有十万天兵!”
赵雍纳闷道:“我上哪再抽得出十万兵啊?”
但转念一想,赵雍便恍然大悟,原来我麾下还有十万童子军没派上用场(详情请回看第16章):“童子军每营1000人,共有一百营,总共刚好十万人!他们岁数虽小,平时只负责生产与学习,但也训练了大半年,是时候亮亮剑,检验一下训练成果了!”
想至此处,赵雍忍不住在内心赞叹廉彪一番:“廉彪啊,廉彪,寡人不知该如何感谢你了,你的童子军计划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今日寡人才发现:原来还能有此等用图!”
思考完毕,赵雍便提着宠物鹦鹉走出了大殿,他吩咐传讯官:“传令下去,邯郸城东山、北山两个大营的十万童子军今日午时(12时)出发,未时(14时)之前赶到赵魏边界处排好阵型,寡人届时要亲自检阅他们!”
未时(14时)到来之际,埋伏在两国边境的魏国哨兵发现赵国那边乌压压的一片人,一眼望不到头……顿时便胆寒了七分。
接下来便是赵雍的阅兵仪式:
赵雍用扩音器喊道:“你们好。”
十万童子军皆齐声回应道:“大王好!”
赵雍用扩音器再喊道:“你们辛苦了。”
十万童子军都异口同声道:“为江山、为社稷、为大王不辞辛苦!”
声音响彻云霄,连三十里外在邺城的魏军都听得是一清二楚。
通过这次阅兵,蠢蠢欲动的魏军再也没有了任何行动,他们乖乖地龟缩在邺城再也不敢胡乱探出头。
虽然几天之后,魏国国君也知道这是赵雍在检阅童子军搞的一场军事演习,但是童子军的数量之多、军容之整、军威之严也让魏王放弃了集结兵力突袭邯郸的想法。
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真正含义;这也是庞煖几个时辰前对赵雍所说的:“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的具体表现!
说完了赵雍处理危机的能力,我们再把目光放到宫里的16名童子军身上。
太子赵章和王子赵何在父王赵雍走后接着主持典礼,他们先让每名童子军进行了自我介绍,然后点了一遍所有人的名字。
10—12岁年龄组的8人分别是:古阅、费军、张梁、赵武、李亮、乐乘、乐毅、赵胜。
6—9岁年龄组的8人则分别是:庞煖、熏射、剧辛、张护、李乐、楼照、廉颇、赵奢。
点名完毕,接下来就是介绍宫里面的规矩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王子赵何读完厚厚的三本竹简已是午时一刻,众人虽然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但还是昂首挺胸、聚精会神地听完了所有内容。
接下来便是抽签分组:由于廉颇和庞煖是赵雍亲自定的一对搭档所以便无需抽签。
众人抽签的结果是:
10—12岁年龄组,赵胜和赵武搭档、乐毅和古阅搭档、乐乘和费军搭档、李亮和张梁搭档。
6—9岁年龄组,赵奢和熏射搭档、楼照和剧辛搭档、李乐和张护搭档。
这16位童子军的总指挥是赵国的君主赵雍,不过赵雍未必每次都在,所以设了两个副总指挥就是他的两个儿子:太子赵章和王子赵何。
太子赵章主要负责10—12岁年龄组童子军的相关工作和调遣分配;王子赵何主要负责6—9岁年龄组童子军的具体事务和有关规则。
不过赵章也可以指导6—9岁年龄组童子军的一些相关事宜,赵何同样也可以对10—12岁年龄组的童子军提出建议。
反正一句话:赵雍、赵章、赵何这三人是16名童子军的领导,赵雍在时都听他的;赵雍不在时听赵章的;赵雍、赵章都不在时听赵何的。
万一出现:赵雍、赵章、赵何都不在的时候,怎么办呢?
6—9岁年龄组童子军听队长赵奢的;10—12岁年龄组童子军听队长赵胜的。
不过因为赵胜年龄比较大(11岁),又是10—12岁年龄组童子军的队长,所以当“三大领导”都不在时,如果又发生了紧急的情况,赵胜可以担负起所有童子军的指挥任务,赵奢则从旁协助!
是啊,紧急情况无处不在。
这不,十六位位童子军刚入宫没几天就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