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封侯拜将 第三十四章:肥智之死(10)
顺着赵武灵王手指的方向,肥礼看到了廉彪向自己迎面走来。
廉彪跪拜完赵武灵王之后又略微对肥礼欠身道:“司寇大人,早上好!”
肥礼欠身回礼道:“上卿大人,早上好!”
赵武灵王看二人见面的场面如此和谐,自然也不便打搅,他说道:“你二人好好商量一下半个时辰后朝会的具体处理细节,寡人先去换冠帽朝服了。”
两人恭送完赵武灵王之后便展开了细致入微的讨论和严密周到的谋划……
约摸半个时辰后,众臣皆在殿外列队等候,左边一队由丞相肥智领队,右边一队以侯爷赵成为首。司寇肥礼站在丞相肥智身后、上卿廉颇位于成侯(公子成)与楼缓之间。
两队同时迈步进发,入殿门后变为四队整齐向前挺进,至殿台二十尺处,侯爷赵成、丞相肥智并间止步,后众臣皆停腿合脚、昂首站定。
此时随着太监总管那一声清亮的“大王驾到”,今日的朝会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众臣的注视下,武灵王赵雍缓缓地走上了大殿的高台并威严地坐在了金光闪闪的龙椅宝座中。
接受完大臣的跪拜礼节之后,朝会也就顺理成章地正式开始了。
只见太监高喊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话音刚落,一群大臣都“刷刷刷”地站了出来。
首先是保守派的三号人物督察院院长王大人打阵:“启禀大王,臣有本要奏。据臣多方面打探并与丞相大人核实,发现被上卿廉彪的儿子廉颇烫伤的肥智已于近期在军营内离奇死亡。”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皆震惊哗然、七嘴八舌之声久久地在朝堂上空回旋。
等众人稍微安静了一会儿,赵武灵王用威严的声音问肥义道:“肥丞相,王大人刚刚的话可否属实?”
肥义上前一步答道:“回禀大王,属实。”
这时朝堂突然安静地出奇,好像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出来。
赵武灵王打破僵局,让督察院王大人再来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王大人义正辞严地说道:“儿童入军营训练,在以往的历史里是没有过的,所以在这方面的管理和训练上,我们未来都会长期处于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童子军并非正规军,他们年龄偏低、心智不够成熟,所以用管理正规军的方法直接套用到童子军身上显然是不太适合。我想肥丞相孙子的死可以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童子军的管理仍不完善,试想:今天有个孩子死了、明天又有个孩子伤了、后天再有个孩子残了……这责任谁来承担?这药费谁来负担?这案件谁来审查?孩子家属的心理创伤谁来弥补?当然我们可以让军营承担、让户部负担、让司委审查、让政法做家属的思想工作,但是类似的事情如果一次又一次地发生,那人民群众肯定是极度不满,这对朝廷的威严、大王的威望都是极大的损坏,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看到朝廷的公信力受损,大王为这样的琐事担忧,难道不觉得自责吗?难道不觉得痛心吗?难道不觉得内疚吗?”
王大人慷慨陈词之后便带头跪了下来 ,保守派官员也顺势跪在了地上,中立派臣子们想了想也随后跪了下来,因为其他两派都跪下了,最后逼得革新派官吏们也不得不弯下了膝盖。
保守派官员们心中大喜:“王大人的口才真不是盖的,三言两语就定了大势,大王看这满堂朝臣都跪了下来,还不就坡下驴撤了童子军计划?”
赵武灵王看到跪在脚下的群臣冷笑道:“王大人,你这番话的意思是寡人当初就不应该批准童子军计划了?”
王大人慌忙摆手道:“大王,老臣并非是这个意思。”
赵武灵王继续冷笑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王大人额头冒汗地答道:“老臣并非觉得童子军计划不好,只是觉得童子军计划有点操之过急。我们可以先招募一小批童子军进入军营,然后训练管理,在此过程中我们就会慢慢积累了经验,等经验丰富了之后,我们再大规模地向全国推广开来,这样也许会更加稳妥一点。”
赵武灵王,呵呵笑道:“寡人若是没有记错,王大人前几日在朝堂之上不是坚决反对童子军计划的吗?为何今日突然改口,语气变得委婉了起来呢?”
王大人战战兢兢地答道:“回禀陛下,老臣前几日没有想通、也没怎么表述清楚。”
赵武灵王又问道:“那今日表述清楚了没?”
王大人答道:“表述清楚了。”
赵武灵王点头道:“既然如此,大家都别跪在地上了,平身吧!”
等众臣重新站立,赵武灵王接着问道:“还有没有其他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有了赵武灵王刚刚为革新派打开了僵局,廉彪站了出来乘胜追击道:“启禀大王,末将有话要说。”
赵武灵王点头道:“嗯,那你说吧!”
廉颇笑道:“刚刚王大人在发言的时候,我也在思考,童子军确实不可以完全套用正规军的管理模式,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先招录一小批童子军进行小规模的训练管理,然后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再进行大规模的招录——这个提议很不错。不过,我更想说的是,现在的局势已经不允许我们有什么实验的时间了。赵国北有匈奴、南有楚魏、西有强秦、东有燕齐,更要命的是中间还有一个中山国如鱼刺卡喉咙般一直使得我赵国的领土东西不能呼应、南北不能相通。赵处于四战之地,近百年来,已失去多达一半的国土面积和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数量。若不图强就如温水煮蛙,迟早会被列强瓜分吞并。在此危难之际,应瞅准机会孤注一掷、积蓄力量奋发图强。‘商鞅变法’的许多政策在当时也是没有先例可寻,不过事实证明它的的确确使秦国壮大了很多倍,现在我们各国再想模仿秦国‘商鞅变法’的有关政策就显得为时已晚。现如今‘童子军计划’也没有先例可寻,所以其他各国就算知道我赵国有这样的计划也暂时会选择观望或者看热闹,因为他们尚不知道我们的政策会不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果我们先进行小规模的试验,然后再进行推广,那么我们试验的成果极有可能会被别国的间谍窃取,让他们捷足先登进行大规模的扩招计划,如此为他人做嫁衣的行为无异于累死累活地将黄金搬到敌人的仓库,最终不仅仅是精疲力尽、一无所得,而且还会民心俱丧、悔之晚矣。”
听完廉彪的发言,朝堂之上的众臣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讨论的过程中,赵武灵王可以判断出支持革新派的人数在逐渐增多。
等众人讨论声减弱,赵武灵王对王大人说道:“王督察,你觉得上将军刚刚的那番话有没有道理啊?”
王大人说道:“臣一时半会没有更好的想法,不过臣觉得人命关天,如果童子军军营内的人命案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我估计方案即使再好,以后实施起来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极大阻力!”
王大人以退为进阐述完自己的观点之后,又有些“墙头草”重新倒向了保守派。
接下来赵武灵王对众臣说道:“还有哪位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啊?”
众臣个个面面相觑,就是没人敢再站出来。
赵武灵王冷笑道:“呵呵,看你们刚刚讨论得这么热烈,为什么一到发言之时就没人敢站出来了呢?”
听到这里群臣都低下了头。
赵武灵王又说道:“既然你们都不发言,寡人就直接点名了,丞相肥义德高望重乃百官之首,你来说说对这件事的看法吧!”
肥义缓缓出列道:“大王,老臣是局中人,这次遇害的正是老臣的孙子,如果非要老臣发表看法,老臣的观点可能会有失偏颇、过于激进,到时候怕得罪某些人引来朝堂内部的不和谐、不团结。”
赵武灵王点头道:“肥义大人处处以大局着想,不想因为自己的言论而招致朝臣们的针锋相对,这个想法值得点赞。不过寡人更要说的是正因为你是肥智的亲祖父,所以你才拥有毋庸置疑、不容辩驳的发言权。如果你都不敢发言了,那群臣还有哪个敢再发表看法啊?那朝堂岂不是成了一言不发的道场了啊?所以你的发言至关重要,寡人需要你的观点。你但说无妨,朝堂之上看不顺眼的大臣,你只管当面骂,骂得他狗血淋头、无地自容之时寡人和群臣都为你拍手叫好!”
肥义听完赵武灵王的话,微微笑道:“既然大王都为老臣撑腰打气了,那老臣可就却之不恭了。我想请上将军廉彪出列!”
廉彪看了一眼赵武灵王,在得到赵雍的眼神示意之后便走出阵列。
新的朝堂辩论一触即发,是针尖对麦芒的强强碰撞?还是你来我往的太极推拿?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顺着赵武灵王手指的方向,肥礼看到了廉彪向自己迎面走来。
廉彪跪拜完赵武灵王之后又略微对肥礼欠身道:“司寇大人,早上好!”
肥礼欠身回礼道:“上卿大人,早上好!”
赵武灵王看二人见面的场面如此和谐,自然也不便打搅,他说道:“你二人好好商量一下半个时辰后朝会的具体处理细节,寡人先去换冠帽朝服了。”
两人恭送完赵武灵王之后便展开了细致入微的讨论和严密周到的谋划……
约摸半个时辰后,众臣皆在殿外列队等候,左边一队由丞相肥智领队,右边一队以侯爷赵成为首。司寇肥礼站在丞相肥智身后、上卿廉颇位于成侯(公子成)与楼缓之间。
两队同时迈步进发,入殿门后变为四队整齐向前挺进,至殿台二十尺处,侯爷赵成、丞相肥智并间止步,后众臣皆停腿合脚、昂首站定。
此时随着太监总管那一声清亮的“大王驾到”,今日的朝会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众臣的注视下,武灵王赵雍缓缓地走上了大殿的高台并威严地坐在了金光闪闪的龙椅宝座中。
接受完大臣的跪拜礼节之后,朝会也就顺理成章地正式开始了。
只见太监高喊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话音刚落,一群大臣都“刷刷刷”地站了出来。
首先是保守派的三号人物督察院院长王大人打阵:“启禀大王,臣有本要奏。据臣多方面打探并与丞相大人核实,发现被上卿廉彪的儿子廉颇烫伤的肥智已于近期在军营内离奇死亡。”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皆震惊哗然、七嘴八舌之声久久地在朝堂上空回旋。
等众人稍微安静了一会儿,赵武灵王用威严的声音问肥义道:“肥丞相,王大人刚刚的话可否属实?”
肥义上前一步答道:“回禀大王,属实。”
这时朝堂突然安静地出奇,好像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出来。
赵武灵王打破僵局,让督察院王大人再来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王大人义正辞严地说道:“儿童入军营训练,在以往的历史里是没有过的,所以在这方面的管理和训练上,我们未来都会长期处于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童子军并非正规军,他们年龄偏低、心智不够成熟,所以用管理正规军的方法直接套用到童子军身上显然是不太适合。我想肥丞相孙子的死可以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童子军的管理仍不完善,试想:今天有个孩子死了、明天又有个孩子伤了、后天再有个孩子残了……这责任谁来承担?这药费谁来负担?这案件谁来审查?孩子家属的心理创伤谁来弥补?当然我们可以让军营承担、让户部负担、让司委审查、让政法做家属的思想工作,但是类似的事情如果一次又一次地发生,那人民群众肯定是极度不满,这对朝廷的威严、大王的威望都是极大的损坏,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看到朝廷的公信力受损,大王为这样的琐事担忧,难道不觉得自责吗?难道不觉得痛心吗?难道不觉得内疚吗?”
王大人慷慨陈词之后便带头跪了下来 ,保守派官员也顺势跪在了地上,中立派臣子们想了想也随后跪了下来,因为其他两派都跪下了,最后逼得革新派官吏们也不得不弯下了膝盖。
保守派官员们心中大喜:“王大人的口才真不是盖的,三言两语就定了大势,大王看这满堂朝臣都跪了下来,还不就坡下驴撤了童子军计划?”
赵武灵王看到跪在脚下的群臣冷笑道:“王大人,你这番话的意思是寡人当初就不应该批准童子军计划了?”
王大人慌忙摆手道:“大王,老臣并非是这个意思。”
赵武灵王继续冷笑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王大人额头冒汗地答道:“老臣并非觉得童子军计划不好,只是觉得童子军计划有点操之过急。我们可以先招募一小批童子军进入军营,然后训练管理,在此过程中我们就会慢慢积累了经验,等经验丰富了之后,我们再大规模地向全国推广开来,这样也许会更加稳妥一点。”
赵武灵王,呵呵笑道:“寡人若是没有记错,王大人前几日在朝堂之上不是坚决反对童子军计划的吗?为何今日突然改口,语气变得委婉了起来呢?”
王大人战战兢兢地答道:“回禀陛下,老臣前几日没有想通、也没怎么表述清楚。”
赵武灵王又问道:“那今日表述清楚了没?”
王大人答道:“表述清楚了。”
赵武灵王点头道:“既然如此,大家都别跪在地上了,平身吧!”
等众臣重新站立,赵武灵王接着问道:“还有没有其他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有了赵武灵王刚刚为革新派打开了僵局,廉彪站了出来乘胜追击道:“启禀大王,末将有话要说。”
赵武灵王点头道:“嗯,那你说吧!”
廉颇笑道:“刚刚王大人在发言的时候,我也在思考,童子军确实不可以完全套用正规军的管理模式,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先招录一小批童子军进行小规模的训练管理,然后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再进行大规模的招录——这个提议很不错。不过,我更想说的是,现在的局势已经不允许我们有什么实验的时间了。赵国北有匈奴、南有楚魏、西有强秦、东有燕齐,更要命的是中间还有一个中山国如鱼刺卡喉咙般一直使得我赵国的领土东西不能呼应、南北不能相通。赵处于四战之地,近百年来,已失去多达一半的国土面积和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数量。若不图强就如温水煮蛙,迟早会被列强瓜分吞并。在此危难之际,应瞅准机会孤注一掷、积蓄力量奋发图强。‘商鞅变法’的许多政策在当时也是没有先例可寻,不过事实证明它的的确确使秦国壮大了很多倍,现在我们各国再想模仿秦国‘商鞅变法’的有关政策就显得为时已晚。现如今‘童子军计划’也没有先例可寻,所以其他各国就算知道我赵国有这样的计划也暂时会选择观望或者看热闹,因为他们尚不知道我们的政策会不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果我们先进行小规模的试验,然后再进行推广,那么我们试验的成果极有可能会被别国的间谍窃取,让他们捷足先登进行大规模的扩招计划,如此为他人做嫁衣的行为无异于累死累活地将黄金搬到敌人的仓库,最终不仅仅是精疲力尽、一无所得,而且还会民心俱丧、悔之晚矣。”
听完廉彪的发言,朝堂之上的众臣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讨论的过程中,赵武灵王可以判断出支持革新派的人数在逐渐增多。
等众人讨论声减弱,赵武灵王对王大人说道:“王督察,你觉得上将军刚刚的那番话有没有道理啊?”
王大人说道:“臣一时半会没有更好的想法,不过臣觉得人命关天,如果童子军军营内的人命案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我估计方案即使再好,以后实施起来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极大阻力!”
王大人以退为进阐述完自己的观点之后,又有些“墙头草”重新倒向了保守派。
接下来赵武灵王对众臣说道:“还有哪位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啊?”
众臣个个面面相觑,就是没人敢再站出来。
赵武灵王冷笑道:“呵呵,看你们刚刚讨论得这么热烈,为什么一到发言之时就没人敢站出来了呢?”
听到这里群臣都低下了头。
赵武灵王又说道:“既然你们都不发言,寡人就直接点名了,丞相肥义德高望重乃百官之首,你来说说对这件事的看法吧!”
肥义缓缓出列道:“大王,老臣是局中人,这次遇害的正是老臣的孙子,如果非要老臣发表看法,老臣的观点可能会有失偏颇、过于激进,到时候怕得罪某些人引来朝堂内部的不和谐、不团结。”
赵武灵王点头道:“肥义大人处处以大局着想,不想因为自己的言论而招致朝臣们的针锋相对,这个想法值得点赞。不过寡人更要说的是正因为你是肥智的亲祖父,所以你才拥有毋庸置疑、不容辩驳的发言权。如果你都不敢发言了,那群臣还有哪个敢再发表看法啊?那朝堂岂不是成了一言不发的道场了啊?所以你的发言至关重要,寡人需要你的观点。你但说无妨,朝堂之上看不顺眼的大臣,你只管当面骂,骂得他狗血淋头、无地自容之时寡人和群臣都为你拍手叫好!”
肥义听完赵武灵王的话,微微笑道:“既然大王都为老臣撑腰打气了,那老臣可就却之不恭了。我想请上将军廉彪出列!”
廉彪看了一眼赵武灵王,在得到赵雍的眼神示意之后便走出阵列。
新的朝堂辩论一触即发,是针尖对麦芒的强强碰撞?还是你来我往的太极推拿?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