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薛长山的记忆里,关于明朝的覆灭有很多原因。

  而其中一条虽然算不上是主因,但也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那就是小冰川期。

  他虽然是穿越到了大乾朝,但已经推算出如今应该就是在明末的那个时间段。

  对于农耕社会而言,小冰川期带来的气候影响是极为严峻的。

  气候变冷只是一方面,频繁出现的水灾、旱灾、雪灾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沉重打击。

  大量自然灾害导致了粮食减产,更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百姓种不出那么多粮食,朝廷也就征收不到足够的税款。

  朝廷没有钱,很多事情就做不成,其中就包括救灾、平叛,更别提兴修水利、疏通运河等造福百姓的事。

  若是明君执政,吏治清明,纵然天灾频发,也总有办法应对过去。

  无非就是国家穷一点,能做的事情少一点而已。

  可若是摊上个昏君,再加上官场腐败,那天灾就很容易催生出人祸,王朝的统治也就将走到尽头了。

  另一个时空下的明朝末期就是这样的结局,如今的大乾朝看起来也将是同样的剧本。

  薛长山没有悲天悯人的高尚品德,更没有能力阻止小冰川期带来的天灾。

  但是天灾可能引发的人祸,却是薛长山极为关注的。

  他之所以急着在米阳县外高强度剿匪,就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灾祸。

  而诸多灾祸里,最让薛长山头疼的就是贼寇和起义军。

  是的,就是这些造反的主力们。

  虽然薛长山也想造反,并且一直在为了这个目标努力。

  但造反之事,并不是简单粗暴的积攒钱粮、招兵买马、揭竿起义,然后就可以坐拥天下了。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个延续了二百多年的王朝,其拥有的底蕴不是一群泥腿子能轻易抗衡的。

  想造反,必须先夯实根基,还要等待时机。

  没有彻底天下大乱之前,不能露头,露头必被捉。

  而为了更好的暗中发育,薛长山明面上的官员身份必须保住。

  那么在此期间出现的贼寇和起义军,将成为十分棘手的存在。

  薛长山不会主动接触想造反的势力,但不代表那些势力不会对他动手。

  他毕竟参加过同州流民起义,很清楚起义军的手段。

  每到一地,不管当地官员是什么态度,最终的下场都是死。

  甚至有一个知县是主动献城,最终都难逃满门被灭的命运。

  起义军造的就是朝廷的反,杀朝廷命官在他们看来天经地义,甚至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一旦大乾朝内烽烟四起,薛长山想在乱世之中立足就必须得有足够强大的兵力。

  “不行,必须尽早去府城,采购军械之事不能再拖。”

  坐在回县衙的马车上,薛长山暗暗想道。

  ---

  作为北安府的府城,鼎山县从表面上来看并不比米阳县繁华多少。

  但实际上鼎山县积攒的财富和蕴含的能量,却是米阳县拍马也赶不上的。

  原因很简单,作为府城,鼎山县里的大家族本就底蕴更足一些。

  在大乾朝大厦将倾的时候,但凡有点能量的家族便都开始走邪门歪道捞钱。

  并且这股风气还是从皇族——也就是代王——身上最开始吹出来的。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那暴利的走私生意他王爷做得,其他人就做不得?

  不敢做盐铁生意,还不敢做其他生意吗?

  少交一分税,便可能多赚成百上千两银子。

  凭着不俗的家底,鼎山县里的富户们早已经赚到了惊人的财富。

  但相应的,德不配位的情况也开始迅猛出现。

  更多的财富让他们过上了更豪奢的生活,也开始了更加疯狂的土地兼并。

  鼎山县外耕地不少,却基本上都被各个大地主把持。

  堂堂府城之外,竟然没有多少自耕农,九成以上都是佃农。

  而所谓的佃农,在薛长山看来不比后世在美洲大地上种棉花的黑叔叔们过的好多少。

  甚至可能还不如黑叔叔!

  由于带了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和人,薛长山并未走官道前往鼎山县。

  再加上他压根就没有向知府请示要赶往府城,这次完全是“微服私访”。

  住不了驿站,便索性在沿途的几个村子里歇脚,结果就听到了不少人间悲剧。

  当然,这些在大乾朝早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粮食欠收再加上忽然被拔高的丁税,压垮了不知道多少佃农。

  地主可不管你是不是要交税,反正该交的租子必须先交齐。

  对佃农而言,地主是比皇帝还要恐怖的存在。

  皇帝做事可能还要顾忌脸面,可地主要逼死佃农全家,就肯定能逼死他全家。

  逃户的数量开始激增,而不敢逃的人基本都被逼成了“杨白劳”,只能拿“喜儿”抵债。

  此时距离薛长山在米阳县剿匪结束已经又过去半个多月,北直隶已经彻底进入寒冬时节。

  看着一幕幕卖儿卖女的情节在眼前上演,薛长山直感觉天地间的寒意好像更重了几分。

  他不由得加快了速度,在一条商道上做了一笔“买卖”后便迅速朝鼎山县赶去。

  早在一个多月前,薛长山就把李九派到了鼎山县。

  李九虽然年纪很小,但在情报侦查方面确实有着极高的天赋。

  他早早就跟周全联系上,借助周全的关系顺利把薛长山带来的人和货都带进了鼎山县。

  在风雪中看惯了百姓的凄惨后,刚一进入鼎山县时薛长山竟有几分恍若隔世的感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薛长山终于看到了“实况直播”。

  甚至就在薛长山暂时落脚的院子外,就有一个小乞丐没能熬过昨晚的寒冷,死在了他的门前。

  得知薛长山进城,急匆匆赶来“报道”的周全看到还未被收走的尸体,顿时吓得脸色苍白。

  “大人,我马上给您换个宅子……”

  “没事,连死人都怕的话,我就不用出来做事了。”薛长山毫不在意的摆摆手。

  周全闻言总算松了口气,但又不敢彻底放松下来。

  虽然投靠薛长山的时间并不长,他却已经见识到了薛长山的实力。

  东石村惨案愣是没有掀起一点水花,之后他更是将那个小村子活生生经营成了一个大山寨。

  而这一切,当地官员都好像毫不在意一样。

  周全虽然是府城的商人,但在他眼里知县也是大官。

  能在米阳县内让知县对这种惨案不闻不问,很难想象自己投靠的这位大人到底是什么背景。

  除此之外,这段时间运来的细盐也让周全赚了不少。

  虽然细盐生意不能拿出来当做在家族内部争权的筹码,但赚了更多银子后,他确实在周家有了更多话语权。

  可这些都不是重点。

  最重要的是他才把阻碍自己上位的族人消息送去米阳县没多久,就收到了“喜报”。

  就在三天前,他的一位堂兄“很不幸”的死在了护送商队回城的路上。

  而那位堂兄,正是周全指定的几个碍眼的族人之一。

  要知道那支商队的规模,可比他当初带去米阳县的那支商队要大得多。

  足足五十多个武艺高强的镖师,还有数十个周家的护院,最后竟然无一生还。

  原本周全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薛长山帮忙杀人。

  在他看来就算事情不成,就凭细盐的进项也足以让他在周家逐步夺权。

  但堂兄之死让他明白,眼前这位爷说杀人就肯定会杀人,而不是毫无意义的放狠话。

  正因如此,再见到薛长山时他反而比当初在东石村还要小心翼翼。

  看着谨小慎微的周全,薛长山指了指身边的椅子,随后问道:“军械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替身县令,嫂嫂别回头!,穿越:替身县令,嫂嫂别回头!最新章节,穿越:替身县令,嫂嫂别回头!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