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炤也没拉拢吴三桂的兴趣,所以就想说什么说什么,随意跳大神了:

  “黄台吉死后,两黄旗必然坚持立皇子;多尔衮三兄弟必然反对豪格继位。

  但满清贵族又必然不敢刀兵相见,他们明白自家禁不起那种程度的内讧。

  所以最终约莫是黄台吉第九子方喀拉继位,多尔衮与济尔哈朗辅政或者摄政。

  多尔衮、多铎、阿济格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大明朝堂完全有能力从中运作,去分化这三兄弟。”

  吴三桂对汉王的预测表现的极为认同,不遗余力地称赞。并且又抛出几个具体问题,与汉王一起探讨。

  其实吴三桂在内心中并不是多么认同汉王,只是直接面对皇帝奏对,压力很大。

  所以对吴三桂来说,与其皇帝问一句,自己答一句,还不如多跟汉王殿下东拉西扯地随便聊聊呢。

  汉王殿下预测的对不对再另说,起码结论清晰明确,而且是可以印证的。

  比如汉王预测黄台吉在一年内死亡,一年后自可明确验证,预测对了就是预测对了,预测错了就是预测错了,没有耍赖的余地。

  吴三桂现在极力夸赞汉王殿下,若是将来应验,那自己就是慧眼识天才;若是没有应验,那皇帝也不会跟自己儿子较真,黑不提白不提地就把这事糊弄过去了。

  朱慈炤也渐渐察觉出来了,至少崇祯、太子、定王、首辅、次辅的脸色都是越来越难看了。

  所以朱慈炤找机会结束了话题,退到定王身后,继续缩着去了。

  崇祯又从练兵、粮饷、马匹、火炮等方方面面,跟吴三桂详细探讨一番。

  好容易讲完,大冷的天,吴三桂背后都出汗了。

  末了,崇祯允许吴三桂休沐三日,然后再赶回宁远。

  终于散了,崇祯、太子、定王各自回宫,周延儒、陈演结伴同行,往内阁走。

  只有朱慈炤,闷头急走,准备回自己王府陪小姨娘做午饭去。

  哪料吴三桂快步从后面追了上来,明显是有话要说。

  朱慈炤抢先说道:“我刚刚都是胡诌的,吴总兵别放在心上。”

  吴三桂摇摇头:“那倒也未必,自松锦大战结束后,东虏内部确实暗流涌动,而且黄台吉热衷于和谈,还真有可能是想腾出手来处理皇位继承问题。”

  朱慈炤笑道:“天下形势,明年必然大变。我们且笑看风起云涌罢了。”

  这话吴三桂可认同不了:“末将镇守着宁远这座孤城,一旦天下有变,岂非首当其冲?”

  “那怎么会,宁远有海路支援,敌人轻易攻不下来的。

  倒是将来京城告急,父皇调将军进京勤王,将军便不得不放弃宁远了。

  若是将军能及时赶到京城,那接下来便是护送父皇南下,去南京重整山河。

  若将军未能及时赶到京城,京城沦陷,那将军就应该立即退保山海关。

  然后再看各大势力谁有希望坐稳江山,你就投谁即可。”

  吴三桂诧异地看了汉王一眼,身为皇子,身为亲王,竟然还有劝着自家将军待价而沽的。

  朱慈炤只是感叹了一句乱世将起,也没再多解释什么。

  吴三桂壮着胆子问道:“末将的家眷全在京城,若是天下有变,这家眷如何能够顾全?”

  朱慈炤听出这里面有文章,于是反问道:“将军的意思是?”

  吴三桂也不绕弯了:“若是京师沦陷,末将希望殿下能帮忙照看照看家眷?”

  这次轮到朱慈炤诧异了:“为什么是我?你可以去找太子或者定王啊,他们比我得宠多了。

  我手里除了一百侍卫,二十小厮,别的什么都没有。”

  吴三桂笑道:“殿下,末将虽不在京城,但家父却是一直待在京城的。

  家父不才,却也做过辽东总兵,审时识人、判断局势,倒能通晓一二。

  殿下实力强劲、深不可测,家父多少也是能出些门道的。”

  朱慈炤笑道:“论虚岁,我也才十二,能有多少本事。万不敢当‘深不可测’这样的评语。

  将来京师若沦陷于满清之手,你的家眷自然能够保全。

  若是京师沦陷于闯逆之手,我可以帮你保全家眷。”

  朱慈炤并没有提条件,因为短期内没什么需要跟吴三桂交易的。

  吴三桂连声致谢:“殿下恩德,末将铭记于心,将来必有厚报。”

  朱慈炤点点头:“将军为国为民,我不过举手之劳罢了,应该的。”

  亲王不好与武将过多接触,两个走出东华门,便各自散了。

  第二天一早,十月二十日。

  首辅周延儒五十整寿,在府中大摆宴席,整个京城都动了起来。

  皇帝甚至允许百官休沐一日。

  文武大臣、勋贵外戚,全都备了重礼,来为周延儒贺寿。

  就连皇后,都隆重置办了寿仪,以侄女的身份为周延儒祝寿。

  因为今日除了贺寿,还有另一桩大事:周延儒与嘉定伯周奎通谱联宗。

  周奎年稍长,为兄;周延儒为弟。皇后自然成了周延儒侄女一辈。

  周延儒得如此荣宠,在整个大明朝都极为罕见。

  周延儒心安理得地接受文武大臣、勋贵外戚拜贺,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颠峰。

  月有盈亏,有满则溢。

  周延儒表面风光,实则又给自己招致了许多忌恨。

  宾客们吃吃喝喝,直到晚间才散。

  朱慈炤上午便写完了奏本,下午就呈递了上去。

  留在内阁当值的陈演丝毫不敢怠慢,立即派人送去司礼监。

  司礼监是杜勋当值,也没有半刻耽搁,便送到了乾清宫。

  崇祯正在内殿看军报,王德化便捧着汉王的奏本,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崇祯抬起头,就见王德化只拿了一份奏本来,还小心翼翼地捧着,顿时心中一紧:“又是哪里出了大事?”

  王德化轻声回道:“禀皇爷,不是地方上出了大事,是汉王殿下上奏,弹劾首辅藐视藩王,苛虐皇族。”

  崇祯一脸无奈:“这都哪跟哪啊。首辅怎么藐视藩王了?”

  王德化不敢再接话,双手将奏本呈递到崇祯面前。

  崇祯接过来看了一遍,本想骂朱慈炤两句,然而却被噎住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最新章节,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