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23章 芙蓉园的马球赛

小说: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更新时间:2024-12-01 19:26:18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永徽七年,四月中旬,是大唐官员本年第一次领俸禄的日子。

  唐朝官员的俸禄有四种,月俸、禄米、职田和力课。

  高有道是正九品校书郎,每月月俸有一千五百钱,禄米57石,职田两百亩。

  力课便是房阁仆人,高有道养不起,所以并没有要。

  高有道将两百亩职田,全部交给家人打理。

  高家将这些职田租出去,每年收租,便足够养活一大家子人了。

  月俸三个月一发,由户部下属的金部,提前将刻有官员名字、职位的木契,送到太府寺。

  官员凭借鱼符、牒册,前往太府寺领取俸禄。

  此时刚过正午,太府寺外聚集了众多前来领俸禄的官员。

  高有道和卢照邻、杜易简在官员中排着队,等了好一会,三人总算领到了月俸。

  他们三月才入职,所以只领了一个多月月俸。

  一共一缗八小贯,每缗一千钱,每小贯一百文。

  禄米半年发一次,所以这次领不到。

  三人离开太府寺,卢照邻将钱放入腰间钱袋,摇头笑道:

  “排了这么久的队,也就这么点铜钱,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升到五品,领些羊肉吃吃。”

  杜易简看了他一眼,笑道:“对你来说不算什么,对我和高兄来说,却是喝酒吃饭的钱。”

  卢照邻笑道:“那好吧,我请你们去酒楼吃一顿,吃完之后,正好可以去芙蓉园看马球赛。”

  芙蓉园位于长安城东南角。

  虽是皇家园林,却有一部分对长安城百姓开放,是长安城最受欢迎的园林。

  杜易简竖了个大拇指,赞道:“不愧是范阳卢氏,那在下就却之不恭啦!”

  高有道道:“要不要把狄兄也拉着?”

  卢照邻笑道:“当然是一起请了。”侧头看了一眼,道:“只不过他似乎比咱们还忙,到现在也不见人影。”

  高有道道:“等一会吧。”

  三人在太府寺附近等候,没过多久,狄仁杰终于来了。

  他还牵着一匹马,马上有个大麻袋。

  狄仁杰与三人不同,他是四品官,月俸有一万多钱,而且他就职三个月,三月俸禄就是三万多钱,需要驼马运送。

  待狄仁杰领完俸禄,杜易简一脸羡慕的道:“狄兄,你再干个几年,就能在长安城南置一座小宅了吧?”

  狄仁杰笑道:“还早着呢。”

  卢照邻笑道:“你应该能领十几头羊了吧,在哪领,我们陪你一起去。”

  狄仁杰道:“晚上太仆寺的官员会直接送到我家中。”

  卢照邻笑道:“可真够方便的,今天我请你喝酒看马球,改日你可得请我吃炙羊肉。”

  狄仁杰笑道:“一定。”

  一行人朝着东南方向而行,走在启厦门大街时,狄仁杰忽然停住脚步,回头看了一眼。

  卢照邻问:“狄兄,怎么了?”

  狄仁杰沉声道:“有个娘子跟着我们。”

  卢照邻转过头,顺着狄仁杰的视线看去,果然有一名带着面衣的年轻女子,正在一个饰品摊铺前,不时朝这边瞟一眼。

  高有道道:“她是跟着我的,你们不必在意,走吧。”转身大步而行。

  几人立刻跟上,卢照邻奇道:“高兄,那娘子是何人,为何跟着你?”

  高有道道:“是杜府之人,名叫杜蓉,她有时会跟着我,向她询问,她也不答。”

  杜易简变色道:“不会是京兆杜氏想报复你吧。”

  卢照邻哼道:“他们要报复也该找杜正伦,为何来找高兄?”

  杜易简叹道:“这就叫欺软怕硬,京兆杜氏衰落了,杜正伦他们得罪不起,所以迁怒到高兄。”

  狄仁杰看了高有道一眼,道:“高兄,可要我帮你找杜府中人谈一谈?”

  高有道摇头道:“她要暗害我的话,早就动手了。不必管她。”

  几人见他如此说了,便不再多言。

  没过多久,众人来到芙蓉园,在附近曲池坊找了个酒楼,吃了顿饭,这才进入芙蓉园。

  芙蓉园东苑有一座马球场,四面搭有台棚,可容纳数千看客。

  长安城比较重大的马球赛,都喜欢在芙蓉园举办,就图一个热闹。

  于志宁的孙子名叫于知微,今年二十岁,却还在弘文馆读书,并未入仕。

  几年前,他没有入仕是因为还太小,然而如今加冠,却依然没有凭门荫入仕,却是因他翁翁于志宁的缘故。

  大唐官场之中,没有人比于志宁更懂得明哲保身。

  废王立武时,他一声不吭。

  世家派系在长安城闹事时,他称病不见人。

  清流整饬吏治时,他请了个去洛阳的差事,躲出长安城。

  几场风波下来,长孙无忌致仕,京兆杜氏除名,长孙羊、柳盛被抓,只有他安然无恙。

  科举改革后,于志宁制定了一条家规,以后于氏子弟,不得再凭门荫入仕,全部都得去考科举。

  考中了才准许进入仕途。

  于知微也因这个缘故,依然是白身褐衣。

  幸好他本就没有太强的仕途之心,平生只爱打马球。

  于府马球队,在他精心组建下,成为长安城数一数二的马球队。

  武府的马球队同样很强。

  不强不行。

  世族派系都对武府敌视,隔三差五,就派人下战书挑战,借机在马球场上羞辱武府。

  武家马球队由武三思、武承嗣兄弟俩管。

  他们也是少年心性,心高气傲,花钱找了很多强大球手,终于组建出一支豪华球队。

  观看马球比赛,是长安城百姓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之一。

  这次还是两支强队比赛,午时刚过,长安城一百零坊的百姓,便络绎不绝的往芙蓉园赶。

  球场南北方向,各有一座棚舍,里面是两支球队的临时休息舍。

  武府的休息舍位于南边,武三思担任领队,武承嗣是副领队。

  众人正在换衣服,检查月仗。

  不一会,武三思换上短衣窄袖的劲装,头戴幞头,足蹬长靴,手持月仗。

  月仗是一柄偃月形球仗,球手们便是凭着此仗击球。

  米二郎也在检查他的月仗。

  他检查的很仔细,还用鼻子嗅了嗅味道,以防月仗被人给换了。

  检查无误后,他目光看向角落处的一名青年,眉头紧皱。

  这个球手他第一次见到,并非原来队伍里的球手。

  米二郎迟疑片刻,来到武三思旁边,问道:“郎君,为何队伍里多了一名新球手?”

  武三思看了那人一眼,笑道:“那是郑八,皇后殿下特意派人送来的球手,球技精湛。”

  武承嗣笑道:“二郎,这场比赛皇后殿下也在关注,你可要好好比,表现好了,皇后殿下也许还有封赏赐下来!”

  米二郎大声道:“在下一定竭尽全力!”

  这时,郑八忽然朝武三思道:“武郎君,这个球头不行,换我当球头吧。”

  武三思皱眉道:“郑八,米二郎可是我武府球社的元老,球技高超,与球手配合默契,你还是做副球头吧。”

  郑八沉声道:“他不行,郎君不信,让我和他比一场。”

  武三思看向武承嗣,后者道:“那就让他们比一场吧。”

  郑八道:“去外面比,就比背打。”

  所谓“背打”,就是利用肢体动作,让球粘在身上,带球奔行的一种技巧,常用来突破对方防御。

  这也是蹴鞠的一种技巧,只不过马球用起来更难。

  米二郎这次是带任务而来,计划部署,早已在心中排演无数次,骤然更换身份,就会出现意外,他绝不允许。

  “好,我就跟你比背打。”

  两人在外面比试,背打只需要球,所以都没有带月仗。

  郑八道:“我先来。”伸脚踮起一球,用脑袋稳稳接住,随后从颈部滑落,至臀后时,伸足倒踢,用足后跟又将球踢回。

  如此反复,鞠球在他身上滚来滚去,竟不下落。

  米二郎冷笑一声,道:“换我来。”同样勾起鞠球,和郑八做了类似的动作。

  唯一的区别是,他一边控制鞠球在身上,一边快速朝前行走,难度大了何止一倍?

  周围人纷纷叫好。

  郑八朝米二郎拱手道:“佩服,球头的位置,在下不敢再争。”

  武三思见他主动退让,再好不过。

  郑八毕竟是皇后派来的人,如果非要当球头,武三思也没办法。

  半个时辰后,外面响起钟鼓声。

  这是提醒上场的声音。

  棚舍旁边便是马厩,武三思和武承嗣率领球社成员,来到马厩检查马匹。

  打马球极为危险,尤其是马尾容易缠在一起,故而球手都会将马尾扎起来,防止隐患。

  第二道钟鼓声响起后,众人翻身上马,策马进入马球场。

  球场是正方形,长宽皆是千步左右。

  地面光滑如镜,是用黄土夯实,再将适量牛油倒入泥土,最后再反复夯打碾压。

  如此得到的马球场,不仅光滑平整,马蹄奔跑时,不会有任何尘土阻碍视线。

  球场四周,有低矮的垣墙围着。

  四周早已聚集了大量观众,官员贵戚们站在棚台中,平民则站在垣墙之外。

  球场中间有一个讲武台,是司正(裁判)站立的位置。

  南北各有一个球门,门旁竖着一根木杆,只要一方进了球,就在木杆上挂一面彩旗。

  双方球手驱马来到讲武台前,听司正讲解规则,待讲解完毕,双方各自退开,保持二十丈距离。

  两队中间,摆着一只马球。

  球是用质轻韧性好的木料制成,球大若拳,外涂红漆,彩绘花纹,亦称“彩球”。

  随着一声锣鼓声,马球比赛开始了。

  米二郎一开始就找准了于知微。

  两人一起朝着中间的马球冲了过去,于知微是打球,而他是冲着人去的。

  只听“砰”的一声,月仗打在于知微的脑门上。

  于知微和米二郎同时露出惊愕的表情。

  于知微惊愕的是米二郎为何打他。

  米二郎则呆呆望着手中月仗。

  月仗前端竟然断裂,他的月仗被人换过了,甚至无法将于知微打下马去。

  米二郎毫不迟疑,咬开嘴里的毒药包。

  脑海中想的最后一件事,是月仗何时被人换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