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56章 君王可长生?

小说: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更新时间:2024-12-12 19:14:58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十二月,正是隆冬之际,天空阴云密布。

  朱雀门外,早已聚集了大量参加朝会的官员。

  昨晚之事虽然隐秘,还是从两省之中传了出来。

  众人所知道的情况都很简单。

  韩瑷、来济、刘应道连夜进宫。

  韩瑷去见了皇帝,来济和刘应道各拟了一份草诰,想要面圣,却被李义府和李敬玄挡住了。

  除此之外,就连上官仪也进宫面圣。

  后来韩瑷离开甘露殿,几人相继离开皇宫,上官仪最后离开。

  情况虽不清晰,官场中的人,又怎会嗅不出味道?

  什么事值得两位宰相连夜进宫?

  又是什么事,惹得李敬玄、李义府竟去阻拦二人面圣?

  还有上官仪,他为何也去面圣,是巧合,还是与此事有什么关系?

  众官员心中都充满疑问。

  徐孝德也是如此,他刚见上官仪的马车来到朱雀门后,便快步迎了过去。

  “上官兄,昨晚到底是什么情况?”

  上官仪一副惊讶的表情,道:“徐兄此话何意?”

  徐孝德愣道:“你不知道?”

  上官仪道:“我昨晚入宫,向圣人禀告一件陇右的急奏,仅此而已,有什么问题吗?”

  “什么急奏?”刘仁轨也走了过来,不过他更关心的是陇右道的问题。

  上官仪解释道:“有几个突厥小部落因为缺粮,抢夺商队,被安西都护府问责,然后叛乱。刘兄不必担心,元都护已派兵平定。”

  刘仁轨点点头,没有再多问。

  徐孝德抬手道:“等会,等会,先别说陇右的事了,昨晚韩瑷、来济、李义府、李敬玄都进宫了,你不知道?”

  上官仪道:“倒是远远在甘露门,看到过来济和李义府,他们似在争执,我不愿牵扯进去,就绕路前往甘露殿。”

  顿了一下,问道:“出什么事了吗?”

  徐孝德摇头道:“不知道啊,不过他们这四位一起连夜入宫,肯定有什么事,不然陛下不会突然召开朝会。”

  上官仪道:“那倒也是。”

  “快瞧,长孙无忌来了。”裴炎说道。

  几人转头看去,只见长孙无忌从一辆马车上走了下来,随行的还有韩瑷、来济和长孙冲。

  薛元超笑道:“嘿,赵国公以前上朝,一直都是坐的肩舆,这次倒低调了不少。”

  裴炎道:“毕竟已经致仕,自然要收敛几分了。”

  徐孝德奇道:“他既然致仕,为何还来参与朝会?”

  刘仁轨道:“自然是陛下召他上朝了。”

  众人心中都是一凛。

  由此可知,昨夜之事,一定与长孙无忌有关,待会朝会之上,定会发生大事。

  长孙无忌虽已致仕,毕竟威望还在,仿佛吸铁石一样,众世族立刻都围了过去。

  上官仪默默望着人群中的长孙无忌,暗叹一口气,心知这是长孙无忌最后的风光了。

  同样了解内情的还有李义府和李敬玄。

  只不过当许敬宗询问二人昨夜之事时,两人都缄口不言。

  他们都是聪明人,虽然这次废后危机安然度过,情况却并不明朗。

  他们也不清楚,韩瑷面见皇帝时,到底说了什么,能让他们拿着废后诰书过去。

  在局势尘埃落定前,他们都不敢随意开口。

  一刻钟后,钟鼓响起。

  御史大夫崔义玄领着群臣穿过朱雀门,沿着承天门大街,穿过承天门,来到两仪殿廊庑列班。

  监门校尉唱籍,一切流程,和朔望朝无二。

  进入殿后,群臣各自站在蹑席旁边,未等多久,李治穿过角门,大步来到正殿。

  群臣见礼毕,各自归席。

  李治目光在大殿扫视一圈,最后停留在尉迟恭身上。

  “尉迟卿,据说你在府中十几年,潜心修道,不知可有所得?”

  尉迟恭咧嘴一笑,道:“老臣修道,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并非真修。”

  李治道:“那依卿之言,道法神术,是否可信?”

  尉迟恭笑道:“老臣这辈子听人说的多了,却从未亲眼见过,所以老臣不信。”

  李治目光一转,又看向了李勣,问道:“李公,您见多识广,您以为方术之言,可否相信?”

  李勣道:“不可信。”

  李治道:“哦,却是为何?”

  李勣缓缓道:“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败中天竺,带回一天竺方士,那逻迩娑婆寐。此人自称活了两百多岁,有长生之药。先帝派人去各地取奇药异石,请他制延年药。当年便是崔相亲自监造,崔相,您还记得吧?”

  崔敦礼沙哑着声音,道:“自然记得,先帝服药后,并无任何作用,空耗财力,那人便被驱逐长安。”

  李勣道:“由此可见,世上并无长生之术,否则历朝无数君王,为何从未听说有谁能过百岁?”

  李治颔首道:“李公言之有理!”目光一转,道:“不知诸位爱卿,对此事又如何看待?”

  皇帝都表态了,纵然有人内心相信佛道之术,此时也不敢开口了,纷纷出声附和。

  “臣等赞同李公之言。”

  李治缓缓道:“贞观二十年,民间流传一本秘记,秘记中有各种各样的言论,其中有一条:唐三代以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诸位可还有人记得吗?”

  众大臣听到此话,才知道皇帝绕了一个大圈子,原来目的在这里。

  李义府快步出列,微笑道:“臣知道此事,此乃民间谣言,不足为信!”

  李敬玄瞥了来济一眼,冷冷道:“若有人把此事翻出来,妖言惑众,必定心怀叵测!”

  王及善忽然道:“陛下,其实类似的谣言很多,臣在河北调查燕山会时,也听到一个类似的谣言。”

  李治道:“哦,是什么谣言?”

  王及善道:“唐三代以后,窦主夏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后经臣查证,此谣言是燕山会暗中派人传播,就是为了蛊惑民心。”

  李治点点头,沉声道:“由此可见,天下并无预知未来之事,所谓谶言,往往都是别有用心之人,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传播。”

  许敬宗道:“陛下圣明,依老夫之见,那女主武王之论,很可能是阁皂宗流传而出。”

  李治奇道:“许卿何出此言?”

  许敬宗道:“那阁皂宗首领陈硕真,便最爱装神弄鬼,后来她叛逆作乱,自称文佳皇帝,就是希望借女主天下的谣言,蛊惑人心!”

  崔义玄听到“陈硕真”三个字,立刻来了精神,快步出列。

  “不错,臣当年剿灭陈硕真时,那女匪自称能役使鬼兵,故而手下贼兵士气高昂。臣与贼兵对峙时,见一颗流星坠落,就将计就计,说这是上天预示,将星陨落,陈硕真必死无疑,我军士气大振,这才一举破敌!”

  这是崔义玄一生最大的功绩,逢人就要提两句,如今又能在朝堂上重提旧勇,不由红光满面。

  李治见他还要再说,挥了挥手,示意他归坐,缓缓道:“由此可知,神怪鬼说,都是有心人制造出的舆论,皆不可信。元舅,您说呢?”

  长孙无忌自然知道皇帝这番话,都是在针对先帝那道旨意。

  他大步出列,叩首道:“老臣昏聩不明,请陛下降罪!”

  韩瑷、来济、长孙冲、刘应道都跟着出列,叩首道:“臣等有罪!”

  群臣见他们模样,便知皇帝这番言论,与昨晚发生之事有关。

  只不过,依然猜不透其中到底有何干系。

  李治缓缓道:“韩卿,昨晚之事,你和其他大臣们都说明一下吧。”

  韩瑷应诺一声,将昨晚他拿着先帝遗旨面圣的事说了。

  皇帝并未质疑旨意真伪,情况就并未到最恶劣的情况。

  所以他眼下极为配合,主动认罪,只盼降低罪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