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岁末因苏毗而不睦,长安城却依旧如故。
进入十二月后,各国使节纷纷来到长安。
长安城东十五里外,一群人正行走在官道之上。
这些人全都身形矮小,留着髡发,衣衫褴褛,仿佛一群叫花子,引起周围路人侧目。
很快,这群人来到春明门,却被守城监门卫给扣住了。
为首的那人叫道:“将军,我们真是倭国使节啊!”
监门校尉冷哼道:“既是使节,节书在哪,贡品何在?”
为首倭国人道:“我们在海上迷失方向,漂流到一个岛屿,被那里的蛮人抓住,九死一生才逃出,节仗、国书、贡品都被蛮人给抢走了呀!”
监门校尉冷冷道:“你这话鬼都不信,去年就有一支假使节团入京,差点伤了本朝大将,我看你们也是假的!”
倭国人道:“本国在长安有常驻使节,您去找他过来问一问,自然就知道了!”
旁边一名监门小兵道:“将军,瞧他们也挺可怜的,不如把倭国使节喊过来,一问便知。”
监门校尉白了他一眼,道:“就你多事,那你去跑一趟。”
小兵答应一声,快步离开,一个时辰后,便带着倭国常驻使节阿边麻吕过来了。
阿边麻吕一问之下,果然是本国使节,而且主使已经被蛮岛之人烤着吃了。
领头的是一位副使,名叫津守吉祥。
在阿边麻吕解释下,监门校尉终于把这帮倭国人给放进去了,一行人来到倭国驻京地,终于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
阿边麻吕带着津守吉祥来到一间屋子里,向他问起本国情况。
“津守副使,咱们倭国大军可打进新罗国?”
津守吉祥叹道:“补给线太长了,一开始打了几场胜仗,可进入新罗本土后,遭到他们顽强抵抗。”
阿边麻吕道:“为何不多杀些人,震慑他们?”
津守吉祥道:“怎么没杀,打下的三座城池,男女老幼,一个不留,全部杀得干净。然而,却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反抗,那些可恶的新罗泥腿,在后方干扰咱们的补给,前线将士得不到口粮,哪还有力气打仗?”
阿边麻吕道:“为何不直接抢新罗人的食物?”
津守吉祥道:“没用,他们打输之前,都会把粮食烧光。登陆新罗的两千大军,要么饿死,要么被新罗人杀死,大王只好下令撤军。”
阿边麻吕捶足顿胸,仰天长叹道:“可惜啊,如此天赐良机,竟没能夺下这片肥沃的土地!”
津守吉祥道:“都怪百济人和高句丽人,打到一半就撤回去了,害的咱们孤军奋战。大王这次派我过来,就是为了了解情况。”
阿边麻吕沉声道:“唐人已经收拾了内乱,高句丽和百济都怕唐朝攻打,哪还敢再打新罗?”
在东边一众小国眼中,贺鲁原本就是大唐将领,属于内部叛乱。
“这么重要的消息,你为何不派人把消息传回来?”
“我派了啊。”
两人顿时面面相觑。
倭国太远了,又要穿越大海,连大的使节团都经常出事,更何况一个小信使,只怕尸体都被鱼啃干净了。
津守吉祥叹道:“可惜,大唐竟这么轻易就平叛,我还盼着中原再进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呢。”
阿边麻吕道:“别说这些不切实际的话了,新罗肯定对咱们恨之入骨,这次各国大会,咱们只怕参与不了。”
在倭国人眼中,大唐的万国来朝,其实是各国聚会,商议边境纠葛和往来贸易,大唐只是东道主罢了。
津守吉祥道:“必须参加,否则我回去后会被大王处死,你也会被召回国问罪。”
阿边麻吕道:“贡品好办,我这里还有不少钱,可以在东市买一些,只不过,国书就麻烦了。”
津守吉祥道:“有你证明身份,也不行吗?”
阿边麻吕道:“若是以前,也许能混进去,可金仁问那小子也在长安,他在长安很有力量,肯定会借机生事,不让咱们进去。”
“那怎么办?”
阿边麻吕沉默了一会,道:“只能伪造一份了。”
“什么,这也能伪造?”
阿边麻吕微微一笑道:“这里是长安,什么东西都能伪造。”
津守吉祥道:“那就好。另外还有一件事,也需要你帮忙。”
阿边麻吕道:“什么?”
津守吉祥道:“这次我们不仅奉命出使大唐,大王还给我们派了一个任务,让我们在长安城待一年,学习唐人的先进技艺。”
其实在永徽五年,倭国的使节团就来过大唐学习技艺,阿边麻吕就是当时的副使,后来留下。
当时倭国人表示心慕大唐文化,希望奉大唐为正塑,以大唐为老师,学习大唐礼仪文化。
唐高宗非常高兴,准许倭国人进两馆六学、六部五监的书库,抄阅记本,从而将中华之礼,圣人之学,传于番邦。
倭国人在长安待了一年六个月,抄阅了三大箱子的书,这才心满意足的返回了倭国。
阿边麻吕道:“大王还要继续学习大唐吗?”
津守吉祥笑道:“那是当然,向强者学习,自己才能变得强大,这些年大王在太子辅助下,学习唐朝的政策,让国家变得有多么强大,你也看到了吧?”
倭国第一次遣使大唐是在贞观四年,当时遣唐使回到倭国,倭国却因为外戚专政的局面,并未太重视。
直到贞观十九年,倭国大王才终于剪除外戚苏我氏,控制朝局。
自那以后,倭国王子向一位留学长安的僧人请教,劝说倭国大王改革政治。
倭国模仿大唐,将土地收归国有,建立户籍制度,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新税法,废除世袭氏姓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
自那以后,倭国国力突飞猛进,四处征战周围的小岛国,也开始觊觎朝鲜半岛的土地。
阿边麻吕点头道:“那倒也是,唐人的冶炼技术必须先学过来,就能打造更坚固的兵器和铠甲。”
津守吉祥道:“这些是后话,还是先想办法参加各国集会吧。”
半月之后,阿边麻吕便拿到了一份伪造的国书。
因为去年假使节的出现,鸿胪寺今年检验各国使节时,更严厉了一些。
好在鸿胪寺重点关注的是人,国书只随意看了一眼,这东西很容易抢到手,不值得信任。
津守吉祥一行人都是正牌倭国人,也不怕唐人讯问,最终得以通过审查,成功被登记上册,能够参加明日的正日大朝会。
次日一大清早,津守吉祥和阿边麻吕早早起床,准备参加唐人的大朝会。
刚出坊,就发现长安大街上已经戒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尽是披甲执锐的金吾卫。
幸好鸿胪寺给倭国发了两张牌符,两人得以通行,很快来到朱雀门外。
门外已经聚拢了大唐官员以及各国使节。
津守吉祥两人站在偏远的角落,四顾看了一眼,瞧见不少外国使节与大唐官员谈笑风生。
“麻吕,你在长安这么多年,应该也认识几个唐朝官员吧,该介绍我认识一下吧。”
阿边麻吕四顾搜索了半晌,道:“等一会,他还没来。”
津守吉祥皱眉道:“只有一个?”
阿边麻吕叹道:“本来有两个,结果有一个因为犯了事,被唐朝皇帝给罢免了。”
津守吉祥变色道:“犯了什么事?不会与你有关吧?”
阿边麻吕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别胡说,是大唐皇帝整饬吏治,将他给办了。”
津守吉祥笑道:“大唐皇帝还真是严厉啊,就跟咱们那位中大兄王子一样严厉。”
便在这时,远处走来一名年轻的大唐官员,周围不少官员瞧见他后,都快步过去见礼,显然这人颇有地位。
阿边麻吕喜道:“他来了,走,我带你去拜见他!”
津守吉祥忙道:“等会,那人年纪轻轻,只怕品级不会有多高吧?”
阿边麻吕哼了一声,道:“品级确实不高,他却是大唐皇后的侄子!”
进入十二月后,各国使节纷纷来到长安。
长安城东十五里外,一群人正行走在官道之上。
这些人全都身形矮小,留着髡发,衣衫褴褛,仿佛一群叫花子,引起周围路人侧目。
很快,这群人来到春明门,却被守城监门卫给扣住了。
为首的那人叫道:“将军,我们真是倭国使节啊!”
监门校尉冷哼道:“既是使节,节书在哪,贡品何在?”
为首倭国人道:“我们在海上迷失方向,漂流到一个岛屿,被那里的蛮人抓住,九死一生才逃出,节仗、国书、贡品都被蛮人给抢走了呀!”
监门校尉冷冷道:“你这话鬼都不信,去年就有一支假使节团入京,差点伤了本朝大将,我看你们也是假的!”
倭国人道:“本国在长安有常驻使节,您去找他过来问一问,自然就知道了!”
旁边一名监门小兵道:“将军,瞧他们也挺可怜的,不如把倭国使节喊过来,一问便知。”
监门校尉白了他一眼,道:“就你多事,那你去跑一趟。”
小兵答应一声,快步离开,一个时辰后,便带着倭国常驻使节阿边麻吕过来了。
阿边麻吕一问之下,果然是本国使节,而且主使已经被蛮岛之人烤着吃了。
领头的是一位副使,名叫津守吉祥。
在阿边麻吕解释下,监门校尉终于把这帮倭国人给放进去了,一行人来到倭国驻京地,终于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
阿边麻吕带着津守吉祥来到一间屋子里,向他问起本国情况。
“津守副使,咱们倭国大军可打进新罗国?”
津守吉祥叹道:“补给线太长了,一开始打了几场胜仗,可进入新罗本土后,遭到他们顽强抵抗。”
阿边麻吕道:“为何不多杀些人,震慑他们?”
津守吉祥道:“怎么没杀,打下的三座城池,男女老幼,一个不留,全部杀得干净。然而,却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反抗,那些可恶的新罗泥腿,在后方干扰咱们的补给,前线将士得不到口粮,哪还有力气打仗?”
阿边麻吕道:“为何不直接抢新罗人的食物?”
津守吉祥道:“没用,他们打输之前,都会把粮食烧光。登陆新罗的两千大军,要么饿死,要么被新罗人杀死,大王只好下令撤军。”
阿边麻吕捶足顿胸,仰天长叹道:“可惜啊,如此天赐良机,竟没能夺下这片肥沃的土地!”
津守吉祥道:“都怪百济人和高句丽人,打到一半就撤回去了,害的咱们孤军奋战。大王这次派我过来,就是为了了解情况。”
阿边麻吕沉声道:“唐人已经收拾了内乱,高句丽和百济都怕唐朝攻打,哪还敢再打新罗?”
在东边一众小国眼中,贺鲁原本就是大唐将领,属于内部叛乱。
“这么重要的消息,你为何不派人把消息传回来?”
“我派了啊。”
两人顿时面面相觑。
倭国太远了,又要穿越大海,连大的使节团都经常出事,更何况一个小信使,只怕尸体都被鱼啃干净了。
津守吉祥叹道:“可惜,大唐竟这么轻易就平叛,我还盼着中原再进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呢。”
阿边麻吕道:“别说这些不切实际的话了,新罗肯定对咱们恨之入骨,这次各国大会,咱们只怕参与不了。”
在倭国人眼中,大唐的万国来朝,其实是各国聚会,商议边境纠葛和往来贸易,大唐只是东道主罢了。
津守吉祥道:“必须参加,否则我回去后会被大王处死,你也会被召回国问罪。”
阿边麻吕道:“贡品好办,我这里还有不少钱,可以在东市买一些,只不过,国书就麻烦了。”
津守吉祥道:“有你证明身份,也不行吗?”
阿边麻吕道:“若是以前,也许能混进去,可金仁问那小子也在长安,他在长安很有力量,肯定会借机生事,不让咱们进去。”
“那怎么办?”
阿边麻吕沉默了一会,道:“只能伪造一份了。”
“什么,这也能伪造?”
阿边麻吕微微一笑道:“这里是长安,什么东西都能伪造。”
津守吉祥道:“那就好。另外还有一件事,也需要你帮忙。”
阿边麻吕道:“什么?”
津守吉祥道:“这次我们不仅奉命出使大唐,大王还给我们派了一个任务,让我们在长安城待一年,学习唐人的先进技艺。”
其实在永徽五年,倭国的使节团就来过大唐学习技艺,阿边麻吕就是当时的副使,后来留下。
当时倭国人表示心慕大唐文化,希望奉大唐为正塑,以大唐为老师,学习大唐礼仪文化。
唐高宗非常高兴,准许倭国人进两馆六学、六部五监的书库,抄阅记本,从而将中华之礼,圣人之学,传于番邦。
倭国人在长安待了一年六个月,抄阅了三大箱子的书,这才心满意足的返回了倭国。
阿边麻吕道:“大王还要继续学习大唐吗?”
津守吉祥笑道:“那是当然,向强者学习,自己才能变得强大,这些年大王在太子辅助下,学习唐朝的政策,让国家变得有多么强大,你也看到了吧?”
倭国第一次遣使大唐是在贞观四年,当时遣唐使回到倭国,倭国却因为外戚专政的局面,并未太重视。
直到贞观十九年,倭国大王才终于剪除外戚苏我氏,控制朝局。
自那以后,倭国王子向一位留学长安的僧人请教,劝说倭国大王改革政治。
倭国模仿大唐,将土地收归国有,建立户籍制度,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新税法,废除世袭氏姓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
自那以后,倭国国力突飞猛进,四处征战周围的小岛国,也开始觊觎朝鲜半岛的土地。
阿边麻吕点头道:“那倒也是,唐人的冶炼技术必须先学过来,就能打造更坚固的兵器和铠甲。”
津守吉祥道:“这些是后话,还是先想办法参加各国集会吧。”
半月之后,阿边麻吕便拿到了一份伪造的国书。
因为去年假使节的出现,鸿胪寺今年检验各国使节时,更严厉了一些。
好在鸿胪寺重点关注的是人,国书只随意看了一眼,这东西很容易抢到手,不值得信任。
津守吉祥一行人都是正牌倭国人,也不怕唐人讯问,最终得以通过审查,成功被登记上册,能够参加明日的正日大朝会。
次日一大清早,津守吉祥和阿边麻吕早早起床,准备参加唐人的大朝会。
刚出坊,就发现长安大街上已经戒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尽是披甲执锐的金吾卫。
幸好鸿胪寺给倭国发了两张牌符,两人得以通行,很快来到朱雀门外。
门外已经聚拢了大唐官员以及各国使节。
津守吉祥两人站在偏远的角落,四顾看了一眼,瞧见不少外国使节与大唐官员谈笑风生。
“麻吕,你在长安这么多年,应该也认识几个唐朝官员吧,该介绍我认识一下吧。”
阿边麻吕四顾搜索了半晌,道:“等一会,他还没来。”
津守吉祥皱眉道:“只有一个?”
阿边麻吕叹道:“本来有两个,结果有一个因为犯了事,被唐朝皇帝给罢免了。”
津守吉祥变色道:“犯了什么事?不会与你有关吧?”
阿边麻吕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别胡说,是大唐皇帝整饬吏治,将他给办了。”
津守吉祥笑道:“大唐皇帝还真是严厉啊,就跟咱们那位中大兄王子一样严厉。”
便在这时,远处走来一名年轻的大唐官员,周围不少官员瞧见他后,都快步过去见礼,显然这人颇有地位。
阿边麻吕喜道:“他来了,走,我带你去拜见他!”
津守吉祥忙道:“等会,那人年纪轻轻,只怕品级不会有多高吧?”
阿边麻吕哼了一声,道:“品级确实不高,他却是大唐皇后的侄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