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经过一场踏田风波后,御史大夫换了人。
上官仪新官上任三把火,将所有御史训斥了一顿,又请旨罢黜了四名监察御史,从中书省中挑选出几名低品官员,扩充进去。
李治就怕官员不肯要权,不敢做事,大手一挥,同意了他的请旨。
被上官仪这般一整顿,清闲了好几年的御史们,也都开始忙碌起来,微服私行,巡视十道。
只要开始认真干活,自然也会发现问题,不少横行不法的官二代、爵二代都受到弹劾,受到处置。
据说英国公李勣怕孙子李继业惹出事来,把他关在家中,一个月不准他出门。
如此一来,长安城那些阔少们不得不收敛几分,长安城市井风气也随之清澈了几分。
武皇后对外甥贺兰敏之也加强了管教。
她亲自请了几位以严厉出名的老师教导他,还往武府派了几名宫人,随时向她汇报贺兰敏之的情况。
这一监视,还真发现了问题。
贺兰敏之这么大的人了,竟还睡在杨夫人屋中,在外室摆一张小床,还有十几个婢女伺候。
武媚娘当即下旨,命贺兰敏之搬到一间单独的小院居住,另外只准四名侍女伺候他。
这一日上午,武顺和武如意进宫看望武媚娘。
武媚娘还以为武顺一定会哭闹一场,替贺兰敏之求情,谁知她眉开眼笑,一点不提儿子的事。
武媚娘反而被她弄的有点好奇了,主动问道:“阿姊,敏之最近在府中还好吗?”
武顺一边吃着柑橘,一边笑道:“哎,多亏你往家里下了旨,如今有几位夫子管着他,他与母亲隔得远,也不好求情。总算能治住那小子了。”
武媚娘笑而不语。
武顺瞄着她表情,道:“我知道,你是不是以为我会来求情?哼,我才不替他求情呢,再不治治他,迟早要出事,不瞒你说,我最近睡觉都踏实多啦。”
武媚娘微笑道:“阿姊能看透这一点,我就不必担心了。”
武顺微笑道:“母亲经过此事,也醒悟了几分,近来也不再太过宠着他了。”
武如意叹道:“母亲一闲下来,又被那些僧侣缠住了。”
武媚娘奇道:“又是让母亲捐钱修寺庙吗?”
武如意道:“不是呢,这次是从洛阳来的一群和尚,想让母亲捐钱在龙门石窟修建一座大佛。”
武氏母女之中,她是唯一对佛教不那么信奉之人。
“母亲可答应了吗?”
武如意摇头道:“这次修建的不是一般的佛像,据说是一座五丈多高的大佛,他们原本是想请求圣人下旨修建,圣人没有理他们,才来找母亲。”
修建如此大佛,需要用到的钱财难以计量。
武媚娘自从生下三个儿子后,对佛教越来越推崇,心想再修一佛,也许还能再得一子。
“妹子,你回去后,让那群和尚派一个首领,入宫来见我,我亲自和他们说佛像的事,也免得他们叨扰母亲。”
武如意变色道:“阿姊,你不会想帮他们修大佛吧。”
武顺插嘴道:“修一座也没什么,我们武府能多次化险为夷,就是多亏了佛祖保佑呢。”
武媚娘点点头,表示赞同。
武如意见两位姊姊都发了话,也不好再说什么。
又闲谈了一阵,宫人来报,太子来了。
每次武如意过来,武媚娘都要让李弘过来,和自家妹妹都熟悉一些。
李弘很快进入内殿,朝着两位姨母行礼。
“弘儿见过大姨母,见过三姨母。”
二女也赶忙起身,回了一礼。
武顺望着李弘,笑呵呵道:“太子越来越有英武之气了。”
武媚娘一边将李弘拉到身边坐下,一边笑道:“陛下最关心的就是弘儿的身体,非让他每日习练弓箭,想不长壮也难。”
几人闲聊了一阵,又一起用了晚膳,武家姊妹告辞离开,李弘也终于返回东宫。
他一回到丽政殿,就抓紧时间把今日的弓箭晚课做完,练完之后,又去写课业。
当他正专心写着时,忽然听到跟前有人低声啜泣。
抬头一看,却见周围几名内侍都低着头,也瞧不出是谁在哭。
李弘只当听错了,继续低头写课业,不一会,又听到极低的啜泣声。
他这次学聪明了,并不立刻抬头,而是仔细辨听声音方向,不一会,终于听清楚了,这才循着声音,抬头看去。
“陈顺儿,是你在哭吗?”他问。
那内侍浑身一颤,跪倒在地,磕头道:“太子殿下,臣该死!臣该死!”
李弘赶忙道:“你别这样,快起来,我又没有怪你啊。”
陈顺儿是东宫年纪最小的几名内侍之一,只有十三岁,也是李治特意挑选出来,让他跟随李弘。
陈顺儿听到李弘的话,这才停了下来。
李弘道:“你抬起头来。”
陈顺儿慢慢抬起头,只见他双眼通红,眼眶中尽是泪水。
李弘讶道:“是谁欺负你了吗?”
陈顺儿低着头不语。
李弘微笑道:“你快说吧,若是别人做得不对,我就帮你做主。”
陈顺儿咬了咬牙,道:“太子殿下,我阿娘死了。”
李弘吃了一惊,道:“是病死的吗?”
陈顺儿恨声道:“不,是被逼死的,被一群和尚给逼死的。”
李弘吃惊道:“和尚?”
“是的,就是和尚,他们放子母钱,我阿爹还不起钱,他们就天天上门闹,阿娘被逼的没有法子,就跳河自尽了。”
李弘怔怔道:“和尚不都是有德之人吗?怎会做出这种事?”
另一名年长一些的内侍道:“殿下,和尚中有玄奘大师那样的有德高僧,也有很多恶和尚,他们放子母钱,可恶的很哩。”
李弘道:“子母钱是什么?”
年长内侍道:“就是借钱给你,每月还钱时,需要多还一些,借的越久,还的越多,以母钱生子钱,故而叫子母钱。”
李弘看向陈顺儿,道:“那你家人可告了官府?”
陈顺儿哽咽道:“告了,没用,他们说阿娘是自杀的,我们借了人家钱,欠债还钱,也是法理之内。”
李弘呆了一呆,官府似乎说的也没错,那么这件事,到底是谁对谁错呢?
李弘有点死脑筋,想不透的事就一个劲死想,晚上也没怎么睡好,次日顶着一双黑眼圈去的崇文馆。
中午休息时,薛讷、李冲等人围在他身边,关心的询问他是不是没睡好。
李弘道:“我昨儿个遇到件事,一直想不通,所以多想了一会。”
李冲笑呵呵的道:“太子遇到何事了,说出来我们也给您参谋参谋?”
李弘便将陈顺儿的事说了。
几个小童毕竟见识不足,听完后,也都皱着眉头,思索着此事。
一名小童问起子母钱是什么,李冲道:“这都不知道,就是借钱生利,母钱生子钱,越滚越多。”
一群小童七嘴八舌的议论了一阵,也不过顽童相争罢了,并没有解答李弘心中的疑惑。
李弘朝薛讷问道:“阿讷,你怎么不说话?”
薛讷低着头,道:“我听你提到和尚,就想起那些西域教徒。”
李弘愣道:“什么西域教徒?”
薛讷嘀咕道:“就是祆教,母亲最近也不知怎么了,总是往祆祠跑,还给他们捐了好多钱。”
李弘怔怔道:“我母亲也准备花钱,帮和尚们修一座大佛像呢。”
两小童对视一眼,都叹了口气。
下学之后,李弘快步朝着甘露殿飞奔,决定去找父亲帮自己解惑。
来到甘露殿时,内侍们却告诉他,皇帝去了神龙殿,正在跟几名老将军商议军国大事。
李弘不敢过去打扰父亲,便坐在甘露殿榻上,静静等着父亲回来。
上官仪新官上任三把火,将所有御史训斥了一顿,又请旨罢黜了四名监察御史,从中书省中挑选出几名低品官员,扩充进去。
李治就怕官员不肯要权,不敢做事,大手一挥,同意了他的请旨。
被上官仪这般一整顿,清闲了好几年的御史们,也都开始忙碌起来,微服私行,巡视十道。
只要开始认真干活,自然也会发现问题,不少横行不法的官二代、爵二代都受到弹劾,受到处置。
据说英国公李勣怕孙子李继业惹出事来,把他关在家中,一个月不准他出门。
如此一来,长安城那些阔少们不得不收敛几分,长安城市井风气也随之清澈了几分。
武皇后对外甥贺兰敏之也加强了管教。
她亲自请了几位以严厉出名的老师教导他,还往武府派了几名宫人,随时向她汇报贺兰敏之的情况。
这一监视,还真发现了问题。
贺兰敏之这么大的人了,竟还睡在杨夫人屋中,在外室摆一张小床,还有十几个婢女伺候。
武媚娘当即下旨,命贺兰敏之搬到一间单独的小院居住,另外只准四名侍女伺候他。
这一日上午,武顺和武如意进宫看望武媚娘。
武媚娘还以为武顺一定会哭闹一场,替贺兰敏之求情,谁知她眉开眼笑,一点不提儿子的事。
武媚娘反而被她弄的有点好奇了,主动问道:“阿姊,敏之最近在府中还好吗?”
武顺一边吃着柑橘,一边笑道:“哎,多亏你往家里下了旨,如今有几位夫子管着他,他与母亲隔得远,也不好求情。总算能治住那小子了。”
武媚娘笑而不语。
武顺瞄着她表情,道:“我知道,你是不是以为我会来求情?哼,我才不替他求情呢,再不治治他,迟早要出事,不瞒你说,我最近睡觉都踏实多啦。”
武媚娘微笑道:“阿姊能看透这一点,我就不必担心了。”
武顺微笑道:“母亲经过此事,也醒悟了几分,近来也不再太过宠着他了。”
武如意叹道:“母亲一闲下来,又被那些僧侣缠住了。”
武媚娘奇道:“又是让母亲捐钱修寺庙吗?”
武如意道:“不是呢,这次是从洛阳来的一群和尚,想让母亲捐钱在龙门石窟修建一座大佛。”
武氏母女之中,她是唯一对佛教不那么信奉之人。
“母亲可答应了吗?”
武如意摇头道:“这次修建的不是一般的佛像,据说是一座五丈多高的大佛,他们原本是想请求圣人下旨修建,圣人没有理他们,才来找母亲。”
修建如此大佛,需要用到的钱财难以计量。
武媚娘自从生下三个儿子后,对佛教越来越推崇,心想再修一佛,也许还能再得一子。
“妹子,你回去后,让那群和尚派一个首领,入宫来见我,我亲自和他们说佛像的事,也免得他们叨扰母亲。”
武如意变色道:“阿姊,你不会想帮他们修大佛吧。”
武顺插嘴道:“修一座也没什么,我们武府能多次化险为夷,就是多亏了佛祖保佑呢。”
武媚娘点点头,表示赞同。
武如意见两位姊姊都发了话,也不好再说什么。
又闲谈了一阵,宫人来报,太子来了。
每次武如意过来,武媚娘都要让李弘过来,和自家妹妹都熟悉一些。
李弘很快进入内殿,朝着两位姨母行礼。
“弘儿见过大姨母,见过三姨母。”
二女也赶忙起身,回了一礼。
武顺望着李弘,笑呵呵道:“太子越来越有英武之气了。”
武媚娘一边将李弘拉到身边坐下,一边笑道:“陛下最关心的就是弘儿的身体,非让他每日习练弓箭,想不长壮也难。”
几人闲聊了一阵,又一起用了晚膳,武家姊妹告辞离开,李弘也终于返回东宫。
他一回到丽政殿,就抓紧时间把今日的弓箭晚课做完,练完之后,又去写课业。
当他正专心写着时,忽然听到跟前有人低声啜泣。
抬头一看,却见周围几名内侍都低着头,也瞧不出是谁在哭。
李弘只当听错了,继续低头写课业,不一会,又听到极低的啜泣声。
他这次学聪明了,并不立刻抬头,而是仔细辨听声音方向,不一会,终于听清楚了,这才循着声音,抬头看去。
“陈顺儿,是你在哭吗?”他问。
那内侍浑身一颤,跪倒在地,磕头道:“太子殿下,臣该死!臣该死!”
李弘赶忙道:“你别这样,快起来,我又没有怪你啊。”
陈顺儿是东宫年纪最小的几名内侍之一,只有十三岁,也是李治特意挑选出来,让他跟随李弘。
陈顺儿听到李弘的话,这才停了下来。
李弘道:“你抬起头来。”
陈顺儿慢慢抬起头,只见他双眼通红,眼眶中尽是泪水。
李弘讶道:“是谁欺负你了吗?”
陈顺儿低着头不语。
李弘微笑道:“你快说吧,若是别人做得不对,我就帮你做主。”
陈顺儿咬了咬牙,道:“太子殿下,我阿娘死了。”
李弘吃了一惊,道:“是病死的吗?”
陈顺儿恨声道:“不,是被逼死的,被一群和尚给逼死的。”
李弘吃惊道:“和尚?”
“是的,就是和尚,他们放子母钱,我阿爹还不起钱,他们就天天上门闹,阿娘被逼的没有法子,就跳河自尽了。”
李弘怔怔道:“和尚不都是有德之人吗?怎会做出这种事?”
另一名年长一些的内侍道:“殿下,和尚中有玄奘大师那样的有德高僧,也有很多恶和尚,他们放子母钱,可恶的很哩。”
李弘道:“子母钱是什么?”
年长内侍道:“就是借钱给你,每月还钱时,需要多还一些,借的越久,还的越多,以母钱生子钱,故而叫子母钱。”
李弘看向陈顺儿,道:“那你家人可告了官府?”
陈顺儿哽咽道:“告了,没用,他们说阿娘是自杀的,我们借了人家钱,欠债还钱,也是法理之内。”
李弘呆了一呆,官府似乎说的也没错,那么这件事,到底是谁对谁错呢?
李弘有点死脑筋,想不透的事就一个劲死想,晚上也没怎么睡好,次日顶着一双黑眼圈去的崇文馆。
中午休息时,薛讷、李冲等人围在他身边,关心的询问他是不是没睡好。
李弘道:“我昨儿个遇到件事,一直想不通,所以多想了一会。”
李冲笑呵呵的道:“太子遇到何事了,说出来我们也给您参谋参谋?”
李弘便将陈顺儿的事说了。
几个小童毕竟见识不足,听完后,也都皱着眉头,思索着此事。
一名小童问起子母钱是什么,李冲道:“这都不知道,就是借钱生利,母钱生子钱,越滚越多。”
一群小童七嘴八舌的议论了一阵,也不过顽童相争罢了,并没有解答李弘心中的疑惑。
李弘朝薛讷问道:“阿讷,你怎么不说话?”
薛讷低着头,道:“我听你提到和尚,就想起那些西域教徒。”
李弘愣道:“什么西域教徒?”
薛讷嘀咕道:“就是祆教,母亲最近也不知怎么了,总是往祆祠跑,还给他们捐了好多钱。”
李弘怔怔道:“我母亲也准备花钱,帮和尚们修一座大佛像呢。”
两小童对视一眼,都叹了口气。
下学之后,李弘快步朝着甘露殿飞奔,决定去找父亲帮自己解惑。
来到甘露殿时,内侍们却告诉他,皇帝去了神龙殿,正在跟几名老将军商议军国大事。
李弘不敢过去打扰父亲,便坐在甘露殿榻上,静静等着父亲回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