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41章 武皇后设宫宴

小说: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更新时间:2025-01-09 20:04:1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你说此案与薛仁贵有关?”

  甘露殿内,李治一脸诧异的望着狄仁杰。

  他最近让狄仁杰调查运河覆船案,结果狄仁杰迟迟没有动静。

  正当他忍不住想要召狄仁杰入宫询问一下时,狄仁杰自己进宫了,还说出一个晴天霹雳。

  狄仁杰忙道:“陛下,臣的意思是说,薛府被卷入了此案,并非幕后之人,而是有人想陷害他们。”

  李治面色一沉:“是谁?”

  狄仁杰道:“臣目前也不能确定,不过已经有了方向,三日之内,臣定能侦破此案。”

  李治沉默了一会,忽然道:“狄卿,你说此案会不会与吐蕃细作有关?他们有动机陷害薛仁贵。”

  狄仁杰道:“臣以为应该不是外人作案,吐蕃细作没那么大的能耐,在本朝腹地,劫夺如此大的一批财物。”

  李治点点头,道:“说的也是,若真是如此,内领卫就失职了。”

  狄仁杰道:“臣怀疑此事主谋,并非一人,而是两方人联手而为。”

  “哦,为何?”

  狄仁杰道:“这些人先是嫁祸萧氏,后来嫁祸薛将军,手法并不统一,不像是一人所为。”

  李治点点头,道:“有什么需要朕帮忙的吗?”

  狄仁杰拱手道:“臣想向陛下请一道旨意。”

  “什么旨意?”

  “将松州折冲府一名旅帅,调到金吾卫中。”

  李治奇道:“旅帅?”

  狄仁杰遂将段旅帅奉薛仁贵之命,运送一批财物入京的事说了,还说他手中有一封模仿薛仁贵笔迹的信。

  李治捏了捏下巴,道:“难怪你说有人要陷害薛仁贵,此人既然带着假信,确实可疑,你想把他调到金吾卫,再抓起来审问吗?”

  狄仁杰道:“是的,若是直接从薛府拿人,未免不妥,所以臣想先将他调出薛府,尽量不让薛将军家人知道此事。”

  “你考虑的很仔细,朕准了。”李治大手一挥,

  狄仁杰谢了恩,告退离开。

  外面又下起了小雪,李治不喜欢下雨,却很喜欢雪天,尤其是这种小雪。

  他披着一件貂皮大氅,漫步在后宫之中,平日看厌烦了的景致,此时和他一样,也披上一件白色大衣,比平日多了几分妙趣。

  李治正行之间,忽听见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侧头看去,发现几名年轻女子从某个方向走了过来,边说边笑。

  这些女子穿着不同颜色的披风,每一个都容貌不俗,各有韵致,且都是陌生面孔。

  李治侧头问道:“伏胜,这些女子都是谁?”

  王伏胜道:“回大家,都是皇后家的亲戚,年底来长安贺年。今日皇后在紫云阁设宴,把她们都请进宫来了,武家三娘子也在其中。”

  李治只听过武如意的声音,倒并未见过这位妻妹,当即来了兴致,笑道:“朕过去跟他们说说话,你别跟来。”

  皇宫里的女子,都对他恭恭敬敬,时间久了,就会觉得没意思,他正想与宫外的女子说说话。

  说完迈步走了过去。

  他刚一靠近,便被众女发现,其中一名女子吃了一惊,敛衽下拜。

  “妾身武氏,拜见陛下。”

  李治一听她声音,便知道此女是武如意,暗暗皱眉,寻思:“这丫头怎么认得我的?”

  众女听说他是皇帝,纷纷下拜行礼。

  李治顿感无趣,抬手道:“都起来吧。”

  众女纷纷起身,表情各不相同,有的低头垂目,不敢看他,有的悄悄打量他,面色微红,还有一名薄嘴唇、瓜子脸的女子,朝他甜甜一笑。

  李治正在仔细端详武如意的面容,此女秀丽绝伦,与武媚娘有几分相似,只是多了几分柔弱气质。

  当他打量武如意时,众女也都大起胆子,悄悄在打量他,心中都觉得当今圣人儒雅潇洒,仪表过人。

  李治忽然注意到武如意身边站着一名少女。

  这少女只有十二三岁的年纪,却已是一个十足的美人胚子,长的极为清丽,再过上几年,必定是个不逊色于武媚娘的美人。

  李治朝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少女膝盖曲了曲,柔声道:“奴贺兰氏,见过陛下。”声音糯软动听。

  李治暗道:“原来她就是媚娘的外甥女贺兰氏,难怪媚娘会将她视作威胁。”

  李治微笑道:“你们都是皇后请入宫的吗?”

  武如意道:“回陛下,皇后殿下在紫云阁设了宫宴,赐我等用宴。”

  李治“嗯”了一声,正准备再问话时,忽然瞧见一名女子浑身颤抖,似乎极为恐惧。

  “朕很可怕吗,你为何发抖?”他奇怪的问道。

  那女子大吃一惊,跪倒在地,抖的更厉害了。

  李治连问话的兴致都没有了,摆手道:“你们去吧。”迈步离开。

  等他走远,众女依然朝着他离去的方向望着,谁都没有挪动脚步。

  贺兰氏轻轻道:“姨母,这是您第一次与圣人说话吧?”

  武如意含笑道:“是的,以前只在立政殿远远瞧见过圣人,想不到圣人如此平易近人。”

  那瓜子脸的女子忽然瞪着那名发抖的女子,双目仿佛都要喷火了,咬牙道:“杨敏,圣人说话温柔平和,你发什么疯,要将圣人气走了!”

  另一名女子冷冷道:“她是有夫之妇,本就没指望,所以也想坏了我们的好事,真是可恨!”

  第三名女子冷哼道:“就算她没有嫁人,就凭她那姿色,圣人也瞧不上。”

  众女原是亲戚,本不该如此刻薄说话。

  然而她们很多人都待字闺中,难得入宫一趟,心中无比期盼见到皇帝,飞上枝头。

  如今好事被搅,怎能不怒?

  武如意皱眉道:“越说越过分了,杨姊姊只是胆子小,哪有你们想的那般不堪,赶紧去见皇后殿下吧。”

  众女都不敢得罪她,只好把怒气憋在心中。

  众女一路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紫云阁。

  这是一间三层楼阁,临近山水池阁,一层有座大温泉,宫中嫔妃常来此处沐浴。

  二层则是暖阁,内墙有温泉池飘散上来的热气,楼内极为温暖,比烧炭气的暖阁更舒适。

  三楼则是观景楼,四面并不设门窗,可以尽情欣赏皇宫中的景致,甚至还能看到禁苑风景。

  眼下是冬日,三楼显然不适合招客,武媚娘的宫宴设在二楼。

  众女来到二楼时,宫人让她们先入座,皇后正在泡温泉,稍后便到。

  众女坐在温暖的屋子里,闲话家常,不再提刚才之事,倒也其乐融融。

  没过多久,武媚娘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宫装来到二楼,众女纷纷朝她见礼。

  武媚娘微笑着抬手:“今日是家宴,大家不必拘束,尽情饮宴便是。”

  众女答应一声,各自落座。

  武媚娘朝武如意问道:“大姊病情怎么样?”

  武如意道:“已经好多了,她就是太贪嘴,吃坏了肚子,二姊不必太担心。”

  武媚娘拍了拍手,宫人们鱼贯而入,将一道道美味佳肴端上了桌子。

  宴间,武媚娘十分关切的询问起每一个亲戚中的家庭情况,让众女受宠若惊。

  然而当问到杨氏时,她又和刚才一样,表现的十分恐惧,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

  瓜子脸女子顿时恼了,道:“杨敏,今日难得皇后殿下宴请大家,这是我们多么大的福分,你却尽做些扫兴的事,刚才扫圣人的兴不够,现在连皇后殿下也不放过吗?”

  武媚娘凤眉一凝,沉声道:“什么扫圣人的兴?”

  众女便将刚才的事说了。

  武媚娘隐隐觉得不对劲,淡淡道:“杨敏,你是我请的客人,却惹得陛下不高兴,这不是让陛下恼我吗?”

  杨氏吓了一跳,跪在地上,颤声道:“殿下,我、我绝无此意。”

  她是苏州刺史杨思俭的女儿,嫁给了吴郡陆氏。

  杨思俭与杨夫人是堂兄妹的关系,所以杨氏也算是武媚娘的远房表妹。

  武媚娘凝视着她,道:“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若是继续欺瞒,别怪我不顾亲族之情。”

  杨氏咬了咬牙,道:“殿下,我可以告诉您,但这话只能和您一人说。”

  瓜子脸女子怒道:“你这是要赶我们了?”

  武媚娘挥手道:“你们先去一楼沐浴吧,让我单独和她说几句。”

  众女听她如此说,只好离开,临走之时,不少人都瞪了杨氏一眼。

  武媚娘盯着杨氏,道:“你现在可以说了吧?”

  杨氏咬着嘴唇,道:“殿下,我、我……我若说了,您能恕我夫君无罪吗?”

  武媚娘皱眉道:“他怎么了,你说清楚些。”

  杨氏深吸一口气,道:“此事与运河船倾覆有关……”

  一刻钟后,武媚娘急匆匆离开了紫云阁,命人打探到李治在梅园后,快步朝梅园而去。

  来到梅园,沿着花径一路穿行,很快在一棵梅树下发现了李治。

  李治正望着梅花发呆,也不知在想什么,武媚娘轻步走到他身后,轻轻喊道:“陛下?”

  李治这才回过神,侧头一看,笑道:“媚娘,你不是在招待你亲戚吗?怎么来这里了?”

  武媚娘表情严肃,道:“陛下,妾身知道运河覆船案,是谁做的了。”

  李治心中一凛,道:“是谁?”

  武媚娘道:“苏州顾氏,还有苏州折冲府,联手所为。”

  “顾氏?折冲府?”李治皱眉道:“媚娘,这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武媚娘道:“陛下还记得刚才见到的那些女子之中,有一人非常怕你吗?”

  李治愣道:“是有一人。”

  武媚娘道:“便是她告诉妾身。”

  江南发生运河覆船之事后,陆氏便一直在调查此事。

  毕竟发生在江南,他们也担心被波及。

  结果一查之下,真被他们查出端倪,此事竟与顾氏有关。

  顺着顾氏的线,他们又查到苏州折冲府,双方联手所为。

  陆氏虽查出此事,但顾念着与顾氏百年交情,故而没有告发他们。

  杨氏无意中得知此事后,非常担心,觉得会被牵连进去,夜夜睡不好觉。

  这次被请入宫中后,担心此事暴露,陆氏被定一个知情不报的罪名,故而十分惊恐,这才失态。

  李治恍然大悟,道:“难怪她那么害怕,原来是因为此事。”

  武媚娘轻轻道:“陛下,杨氏举报有功,您看能否免去陆氏的罪责?”

  李治摆手道:“那就依你,将功抵罪,不处罚陆氏。”当即派人将此事告诉了狄仁杰。

  有了这份重要情报,一日不到,狄仁杰便侦破了此案。

  正如杨氏所言,此案是江南顾氏与苏州折冲府,联手所为。

  折冲府的都尉,正是原松州都督元修业。

  他因为不配合薛仁贵对吐蕃用兵,事后被李治贬到江南,在苏州担任折冲府都尉。

  这几年来,他眼见薛仁贵飞黄腾达,从一个小小中郎将,变成大将军,封凉国公,心中充满怨愤。

  他在苏州,自然少不了与顾氏打交道,在顾氏的金钱攻势下,很快和他们打成一片。

  顾氏在江南有任何违法行为,他都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顾氏抹平。

  后来顾氏找上他,想要劫一船查抄萧氏的产业,元修业怨恨朝廷不公,没有过多犹豫便答应了。

  双方经过数月谋划,凭借元修业在军中人脉,对运河船的行船路线一清二楚,终于干成了此事。

  两人也知发生此事后,朝廷不会轻易放过,故而都想找个替罪羊。

  萧氏当年对顾氏见死不救,所以顾氏想甩锅萧氏,元修业却想甩锅薛仁贵。

  两边商量之后,便决定双管齐下。

  顾氏在长安市井之中,流传谣言,说此事是萧氏所为。

  元修业亲自前往松州,找上一名忠于他的松州旧部,带上伪造好的信,让他将一部分赃款带到薛仁贵府中。

  另外再让他蛊惑崔神庆,盗取兵部急奏。

  倘若查到这名旧部,便可牵扯出薛仁贵,让他顶锅。

  这案子并不复杂,只因牵扯到薛仁贵,才麻烦了些。

  无论如何,案情终于在正日前告破。

  长安城,也即将迎来新的一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