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95章 册封伯爵

小说: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更新时间:2025-03-26 20:00:18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下朝之后,李治召见王及善,询问百济情况。

  扶余福信的话他信不过,所以想听一下金燕那边传来的真实情况。

  王及善答道:“回陛下,根据金燕传来的最新消息,福信的军队,确实在光州遇到困难。”

  “那依你之意,咱们要不要帮他?”李治问。

  王及善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沉声道:“臣以为不仅不能帮他,还应扶持金燕,立刻取代他。”

  “扶余义慈还未消灭,现在动手,是否太早了些?”

  “陛下有所不知,那扶余福信最近有很大变化。他起势时,任用大量马韩人,如今成势,却将那些马韩人冷落,再次重用扶余贵族。”

  李治表情一凝,听到扶余贵族,立刻联想到了高句丽。

  “刚才朝堂之上,你说扶余福信派人与高句丽联系过,是真的吗?”

  “是的。”王及善点头道:“这是金燕打探到的消息,福信派一个叫扶余全的大臣,悄悄北上,去了高句丽。”

  “扶余全是谁?”

  百济的情况,李治还算了解,扶余福信身边的人,他也大部分知道。

  扶余全这个名字,却是头一次听到。

  王及善解释道:“那扶余全也是百济王族,是扶余义慈的堂弟,他的妻子是泉盖苏文的妹妹。”

  “百济大臣之中,以此人与高句丽关系最好,每次扶余义慈派人出使高句丽,都会派遣扶余全。”

  李治挑眉道:“他是最近才投靠扶余福信的?”

  “正是。宝女王离开百济后,义慈军势大衰,士气低迷,正逢黑齿常之领兵杀来,扶余全主动请命,抵挡黑齿常之。”

  “结果义慈命他为统帅后,此人带兵反水,投靠福信。福信因此对他极为重用!”

  李治点点头,扶余福信重用此人,显然就是为了恢复与高句丽的关系。

  王及善接着道:“陛下,福信已经开始排挤金燕,任何大的决策和事务,都不让她参加。”

  “难道他猜到了金燕是咱们的人?”

  王及善道:“应该不是。福信不仅排挤金燕,对黑齿常之也多有提防。原本所有军队,都由黑齿常之统领,如今此人已被削了很多兵权。”

  李治若有所思的道:“如此来看,只要能威胁到他王位之人,他都开始提防了。”

  “依臣来看,此人权力欲极强,不希望任何人威胁到他的王位,包括咱们。”

  李治眯着眼,道:“所以他才派人联系高句丽,到时候想利用高句丽,来制衡咱们。”

  “陛下圣明。”

  李治问:“金燕如今在高句丽局势如何?”

  王及善道:“她在马韩人中的地位,已超过她母亲。不过福信已经收拾了所有马韩高层,这也导致,她无力再与福信对抗。”

  李治点点头。

  王及善接着道:“等扶余福信打下光州,必定威信大涨,到时候我们再扶持金燕对付他,也会麻烦不少。”

  李治摸了摸下巴,道:“那依你之意,眼下怎么扶持金燕为好?”

  王及善道:“臣想向陛下一道旨意,将金燕的地位,提高到福信之上!”

  “这样就行了?”

  王及善连声道:“以咱们在百济的威望,只要陛下明确支持金燕,福信手下应该会有很大一部分官员,投靠到金燕麾下。”

  李治道:“支持金燕倒无妨,朕只是担心,咱们前脚刚支持金燕,后脚福信就派人将她软禁。”

  王及善笑道:“陛下,百济人不是请咱们帮忙打光州吗?”

  李治看了他一眼,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可以借这个机会,派兵前往光州,表面打义慈,实则保护金燕。

  “派兵保护她倒没问题。只是金燕光靠咱们支持,毕竟不是长久之策。”

  王及善道:“陛下放心,金燕一直在暗中拉拢黑齿常之,她最近一次传来消息,说已制定好计划,有八成把握拉拢此人。只要有此人支持,金燕便能与福信分庭抗礼!”

  李治道:“需要朕做什么吗?”

  王及善拱手道:“陛下只需下一道旨意,嘉奖百济所有君臣。尤其重点嘉奖黑齿常之,让他和福信的赏赐一样。”

  “这样就行了?”

  王及善道:“是的,以福信多疑的性格,只要陛下下旨,黑齿常之这个前军统帅,肯定就做不长久了。”

  李治摆手道:“好,就依卿之言。”

  当天夜里,李治便下了好几道旨意,送到两省盖印后,由兵部加急送往辽东。

  刘仁轨得到皇帝最新旨意后,立即调主力返回营州驻扎,防止高句丽偷袭。

  姜恪也得到新命令,带领一万两千名唐军,回到熊津港驻扎。

  关于百济的旨意,李治也命人全部都交到他手中,由他与金燕联系,全权负责百济的事务。

  两人相继领兵离开后。隼州地区留下的唐军,只有一万五千人。

  这一万五千唐军,和姜恪的一万唐军,都是李治从长安调过去的羽林卫。

  这支军队不仅战力强,而且是唐军内部唯一的职业军队,有俸禄可领,适合长期驻扎海外。

  刘仁愿被册封为隼州都督后,下令将筑紫朝仓宫改为隼州都督府。

  他按照朝廷的命令,并未立刻出兵占领其他地区,而是派出使节,开始拉拢九州的隼人族。

  和族占领九州时间并不长,九州南部地区的各个令制国,依然由隼人族控制。

  九州各地区的守护率,已知道倭国将他们割让唐朝,又见唐人并未立刻动武,各地首领,纷纷前往隼州都督府,拜见刘仁愿。

  另一边,姜恪回到熊津港后,正准备领兵前往光州,却发现一件奇怪的事。

  原本港口附近,总有很多百济流民,想要前往大唐。

  然而这次回来后,却发现港口之外,只有商人来往,一个百济流民都看不到。

  姜恪朝留守熊津港的张副将一问,才知是扶余福信派人来过熊津港,禁止唐军将百济人转移去莱州。

  张副将没有理会他们。

  于是扶余福信派人将前往熊津港的所有道路,全部设卡,不准百济流民过来,想逼他们同意。

  张副将手下兵少,不敢擅作主张,只好向营州汇报此事。

  结果营州一直没有回消息。

  姜恪听了后,沉思了一阵,吩咐道:“立刻派人,驱逐那几个关卡的士兵。”

  张副将大声领命,当即率领军队,将各地关卡清除,有百济兵想要反抗,唐军直接斩杀,绝不容情。

  姜恪此时也不急着去光州了,驻扎在熊津港训练士卒。

  数日之后,便有百济官员过来,为设卡的事道歉,只说是一场误会。

  扶余福信敢设卡,就是见熊津港兵少,胆子才变大了,也想试探一下唐人的态度和底线。

  如今姜恪率领一万唐军返回,将他们伸过界的爪子全部斩了,他心中恼怒的同时,也被震慑住了。

  眼下,还需要唐人帮忙对付义慈,他琢磨着等统一百济后,再慢慢驱逐唐人的势力不迟,这才派人来道歉。

  姜恪也没有刁难,便道:“既是误会就好,我们并未强行掠走百济百姓,是他们活不下去了,想去大唐避难,我们才给予方便。福信将军若是连这都阻止,就太不像话了。”

  那官员陪笑道:“将军说的极是,都是下面的人领会错了意思,我家大王最是爱民如子,怎会阻拦他们求活路呢。”

  姜恪道:“还有事吗?”

  百济官员笑道:“不瞒姜将军,我家大王得知将军率领唐军回来,那是喜出望外,手舞足蹈呢。”

  姜恪道:“这是为何?”

  百济官员叹道:“只因那义慈困兽犹斗,死守光州,我军久攻不破,大王正因此烦恼。还请姜将军率领大唐天军,帮我们攻打光州。”

  姜恪抬手道:“你放心,我这次率军回熊津,就是奉朝廷之命,相助贵国!”

  官员大喜,道:“那就太好了。”

  姜恪道:“不仅如此,陛下还派来使节,准备嘉奖贵国君臣。不知福信将军,现在在哪里?”

  官员忙道:“我家大王率领援军,也正朝着光州进发。”

  姜恪道:“很好,你可先带我唐使,前往光州面见福信将军,当众宣读陛下嘉奖令,本人率领军队,随后赶到!”

  百济官员欣喜道:“有皇帝陛下嘉奖,我军士气一定大振。”

  姜恪从手下中挑选出一名参军,将皇帝嘉奖旨意交给他,让他担任使节,和百济官员一起前往光州。

  却说福信率领主力大军,一路朝着光州进发,很快来到光州城外六十里驻扎,距离黑齿常之的营帐,只有十里。

  黑齿常之得知消息后,赶忙率领手下将领,前往福信大营拜见。

  进入军营之后,却见一女子在营门后等候,正是金燕。

  金燕朝黑齿常之招了招手,便转身走开了。

  黑齿常之朝手下吩咐几句,追了上去,来到营内一处无人的角落。

  此时天色已黑,金燕穿着一身紧身皮甲,在夜色之下,显得窈窕动人。

  黑齿常之上前问道:“公主,找我何事?”

  金燕望着他,道:“我是来提醒将军的。”

  黑齿常之愣道:“提醒我什么?”

  金燕感叹道:“前几日,扶余全在大王面前进言,说你是故意不打下光州。”

  黑齿常之瞪眼道:“什么?他真这么说?”

  金燕道:“是的,他说你是养寇自重,暗中已经与扶余义慈勾结,故而大王才派兵过来。”

  黑齿常之怒斥道:“这只腐狗!大王怎么能听信他们这些降奴的话呢?”

  扶余全这种两面三刀的投降将领,按理来说,在新的阵营中,都会混的比较艰难。

  谁曾想,福信竟特别重用此人,还用他来分黑齿常之的兵权,

  此人仗着这一点,经常与黑齿常之争执,态度嚣张跋扈,黑齿常之极为厌恶此人。

  金燕忙道:“将军请慎言,大王最近变化很大,将军待会一定要注意说辞,别冲撞了大王。”

  黑齿常之深吸一口气,朝她行了一礼,道:“多谢公主提醒,等我消灭义慈,报了大王的恩德后,就辞官归隐,再不与这些人为伍。”

  语毕,回到营门附近,带着手下朝扶余福信的王帐而行。

  来到王帐附近,只见银光闪闪,帐外站了一支铁甲部队,人人披甲执锐,气象森严。

  这支铁甲军队,正是用大唐援助的一千铁甲组成,再加上缴获的数百铁甲,组成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铁甲军队。

  这支军队被福信命名为光明军,福信不让他们去前线作战,而是带在身边,当做亲卫军。

  数十名光明军站成两排,相对而立,手中长戟,斜指向前,在空中交错,形成一条森然戟路。

  这是在彰显王权的威严!

  黑齿常之通报一声后,走在长戟之下,心中很不是滋味。

  扶余福信故意在他面前彰显王权,显然是对他已经不那么信任了。

  黑齿常之很快进入王帐,朝坐在王座上的福信行了一个百济礼节。

  “臣黑齿常之,拜见大王。”

  福信微笑着抬手,道:“黑齿将军不必多礼,坐下说话吧。”

  帐中除了福信外,还有三名将领,他们已经占据了左右首位,只有右边还有一张矮椅。

  黑齿常之迟疑了一会,只好坐在右二位,脸色颇为难看。

  因为坐在右一位的将领,原本是他的部下。

  扶余全坐在左一位。

  他如今担任佐平的职位,还被封为阿错王,无论官职、爵位,都在黑齿常之之上。

  扶余全笑眯眯道:“黑齿将军,之前义慈没有倭人帮忙,你尚能连战连胜,如今义慈被围光州,陷入绝境,你为何却打不下来了?”

  黑齿常之瞪了他一眼,道:“还不是你劝说大王,城破之后,将光州屠城,这才激起他们反抗之心!”

  扶余全哼道:“大王,您听到了吧,他竟将责任怪在您的头上。”

  扶余福信眯着眼,道:“黑齿将军可能是一路久战,过于疲困。这样吧,黑齿将军,你暂且休息,让扶余全来攻打光州,如何?”

  黑齿常之心灰意冷,道:“大王怎么吩咐,臣怎么做就是。”

  这时,一名军士来报,说派去熊津港的官员回来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