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话,让众人都沉默下来。

  尤其是沮授,神色极为复杂。

  若是袁绍没死,河北还是属于袁绍。

  兴许,今日荀彧的结局,就是自己和田丰的结局。

  尤其是田丰,脾气刚而烈,劝都劝不动。

  庆幸的是,天可怜见,新的明主代替了袁绍。

  虽然如今河北依旧危机重重,内忧外患。

  内,粮草还不丰沛,各个势力依旧在磨刀霍霍,等着看新的邺城官府溃败。

  外,四面都是敌人。

  东有三郡乌桓这两年一直在不断入侵,试图打着袁家正主旗号。

  西西北有鲜卑等蛮夷肆虐不断。

  南有曹操、孙权不断试探。

  但是,总体而言,新的主公眼光很是不错,很会辨别忠奸,很会听取意见,还会提出很多很有深度的谋略。

  只要继续坚持下去,河北兴盛是必然。

  叹了口气,制止司马懿继续就荀彧的事说下去,沮授对张遂道:“主公,斯人已逝。”

  “而且,荀彧作为曹操治下第一能臣,是我们的劲敌。”

  “他的死去,于我们而言是大利好之事。”

  “我们可以借鉴,却无需为他缅怀,甚至痛惜。”

  “相比荀彧之死,我们更应该注意曹操这七万大军的去向。”

  “看似曹操胸襟广阔,甚至利用叛逆马超之父马腾为后军将领,赶往长安平叛。”

  “实际上,我们要防范他们以这条明线为诱饵。”

  “实则暗度陈仓。”

  “广陵都尉在张辽打出惊艳战绩,曹操因为畏惧而有此次北伐。”

  “如今,岂能因为一个荀彧而如此麻利地放弃此次北伐?”

  “就如我们最强大的敌人是曹操,我们一直保持警惕一般,我们也是曹操最大的敌人。”

  “马超反叛,虽然有威胁,相比于我们而言,终究是小打小闹。”

  “曹操的主要精力,绝对还在我们身上。”

  众人纷纷点头。

  张遂捏着下巴已经长得有些浓密的胡须,问道:“所以?”

  一旁的陈登道:“还是之前的那些话,我们总体方针没有变化。”

  “如今更是夏季,我们今年能否丰收的关键,百姓需要将大量的人力投入农忙。”

  “大战,于我们不利。”

  “但是,不得不防。”

  沮授、陈宫、刘晔纷纷点头。

  陈宫道:“以我对曹贼的了解,他虽然多疑,却心思巧妙。”

  “很可能,他会利用荀彧之死,还有大军平叛为诱饵,吸引所有人注意。”

  “而他,则另外布置重兵,趁机进攻黄河沿岸一带。”

  “因此——”

  陈宫和陈登、沮授、刘晔、司马懿互相对视了一眼,陈宫目光落在沮授身上。

  沮授支吾了一阵,这才对张遂道:“一来,通知审荣,加强防备,不得掉以轻心,时时防备敌军来袭。”

  “二来,虽然我们这一年还不准备大战,但是,可以开始陆陆续续从易京附近,将张郃将军训练的五万新军,从精锐开始,慢慢调到黄河一带。”

  “既防止曹操大军的突袭。”

  “又为来年的大战做准备。”

  “张郃将军这里一调动,三郡乌桓那里必定也有感应。”

  “他们入侵必定加急。”

  “主公可以将陷陈营、飞熊军和飞虎军三支骑兵拉过去。”

  “第一,让三支骑兵为来年大战做最后的练兵。”

  “三郡乌桓的骑兵骁勇异常,而曹操这几年利用关中诸侯训练虎豹骑,据说规模超过三千之众。”

  “我相信,和三郡乌桓的骑兵作战,必定有其借鉴意义。”

  “第二,三郡乌桓一直侵害边疆,而对我们河北内地没有太大危害。”

  “调动三支骑兵应对三郡乌桓,不会引起百姓太大恐慌。”

  “第三,三郡乌桓一直在和我们争夺袁家正名,一山不容二虎,趁如今正直夏秋之际,我们要保证我们可以休养生息,敌人无法休养生息。”

  “此消彼长,我们的实力才会更强。”

  “第四,如果此次能够彻底消灭乌桓三郡的敌人,那我们没了东边的威胁,来年更好放开手脚和曹操大战。”

  “当然,这很难。”

  “不过,却也要有此念想。”

  张遂看着沮授、陈登、陈宫、刘晔和司马懿一个个期待的目光,张遂笑了一声道:“那行吧,就这样安排。”

  “对了,那负责统帅三支骑兵赶到易京过去的人,你们推荐谁?”

  “那可是我们河北所有的骑兵。”

  “一般人可管不了他们。”

  “高顺、徐荣和成廉,都是曾经边疆大将,凶猛得很。”

  众人顿时笑出声来。

  刘晔唾了一口,笑道:“主公想自己去,就直说,何必弯弯绕绕?”

  “而且,要从易京将张郃的五万新军抽出精锐,这可大大妨碍新军屯田,一般人去的话,张郃将军未必肯。”

  沮授叹息了口气道:“是啊!”

  “这次从新军中抽出精锐回到黄河一带,以后也很难让他们回到张郃的第三军团中。”

  “这是变相对张郃将军兵力的削弱。”

  “虽然之前就说过这第三军团的意义,但是,张郃将军辛苦一年多的成果被摘走,未必愿意。”

  “主公去也好,跟张郃将军好好叙叙,不要让他心怀不满。”

  张遂忙点头。

  他在邺城也快疯了。

  天天政务。

  每一段时间就要下地。

  虽然穿越前他就出身农村,但是,自从上了大学之后,他就没有下地了。

  突然下地,他着实是有些不爽的。

  只是,作为诸侯,很多事情已经由不得他了。

  效仿汉文帝下地这一块,他更没有办法。

  如今有机会离开邺城,而且还是和三大骑兵一起。

  这种机会,很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张遂心里有些雀跃。

  猛然想到一人:张辽。

  张遂道:“之前答应张辽守住广陵,就给他征讨三郡乌桓的机会。”

  “你们看——”

  陈登接话道:“此次广陵才用六千大军击溃孙权十万大军,而且,孙权还发来联姻请求,孙小妹也到了下邳,很快要过来了。”

  “再加上广陵招募新兵一万已经完成。”

  “再把张辽调过来,也不是甚大事。”

  “派遣一员心思谨慎,而且善于练水军的将领顶替张辽,再将张辽调过来,可行。”

  顿了顿,陈登又道:“我推荐鲁肃和陈矫。”

  “原本的广陵副都尉许耽职位提升,成为都尉。”

  “鲁肃为军师,和许耽各自佩戴一半虎符。”

  “陈矫为参军,辅佐。”

  “应该就可以了。”

  “其中鲁肃和陈矫虽然都是年轻将领,却都历经几次和江东的战争,而且都有脑子。”

  “两人和许耽配合,只是负责如今广陵的防守的话,感觉问题不大。”

  刘晔忙陪笑道:“附议!子敬的才华,只要主公给予机会,他一定不会让主公失望的!”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最新章节,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