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看向刘晔。
张遂示意刘晔说下去。
刘晔指着地图道:“主公,刚才听阎柔将军、鲜于辅将军和田公等人所言。”
“高句丽本地百姓凶悍无比,而且擅长水战。”
“他们经常乘船出海为盗,不只是东胡人,就是北海一带的百姓也极为头疼。”
“而昌黎加筑了城墙,辽东郡守公孙度为的就是防止东胡人反扑辽东。”
“而东胡人,偏偏又不擅长攻城。”
“我的计划就是,先派出使者赶往辽东的襄平,告知辽东郡守公孙度。”
“主公,你来了!”
“你拿下了三郡乌桓,如今要拿下辽东!”
“根据诸位东胡将领刚才的叙述,公孙度一直占山为王。”
“因此,他决计不会妥协,更不会向主公你投降的。”
“而且,他会开始征调将士,准备应对大战。”
“我的计策便是,派出三万东胡将士,随时听我调令。”
“还有,我要柳城所有工匠。”
“我打算用半个月的时间,打造五十架霹雳车,紧急训练一批霹雳车操控将士。”
“城墙再加高加厚,我就不信,他能比得上寿春的城墙!”
“寿春的城墙,我都能用霹雳车给摧毁,别说这区区昌黎了。”
“而主公派遣使者送书信给公孙度,其中就要告诉公孙度我们这霹雳车的厉害,并且告诉公孙度,以后会用更多的霹雳车摧毁辽东所有城墙。”
“公孙度必然不信。”
“等我率领三万东胡将士,五十架霹雳车攻破昌黎城的城墙,公孙度就会信了。”
“为了防止我们用霹雳车继续摧毁辽东郡其他城池的城墙,公孙度必定会想办法出击摧毁这批霹雳车,杀死能够制作霹雳车的我。”
刘晔又指着地图上的令支县道:“主公、诸位将军,看这。”
“令支县这里有一处港口,平常都是东胡的渔民出海打渔所用。”
“平日里,就有辽东郡的高句丽百姓扮做海盗,经常骚扰。”
“如果我们向公孙度证实了我们拥有摧毁昌黎城墙的实力,公孙度绝对会派遣大军从令支县登陆,从后方袭击我和我所率领的三万东胡大军,从而杀了我,摧毁霹雳车。”
“所以,一方面,由我率领三万东胡将士,还有牵招将军的第四军团,不断对昌黎的城墙进行摧毁,却不攻入城内,吸引公孙度派遣高句丽大军从令支县来袭。”
“主公你亲率陷陈营、飞熊军、飞虎军埋伏在令支县的这个位置。”
“这座叫做令支山的小山附近。”
“三支骑兵人数足够少,不会引起敌军的过度怀疑。”
“三只骑兵足够精锐,强大的铠甲,制式的兵器,高句丽之徒再勇猛,也是血肉之躯。”
“我就不信,他们血肉之躯能够挡住三支骑兵的屠杀。”
看向张郃,刘晔继续道:“张郃将军带领第三军团布置在令支通往柳城的路上,就在稻花村附近。”
“也无需隐藏身形。”
“高句丽大军登陆令支县的港口,要杀我和摧毁霹雳车,必定要路过这里。”
“张郃将军的第三军团拦住前军。”
看向张遂,刘晔道:“主公统帅三支骑兵,放他们大军度过港口,之后封锁港口。”
看向阎柔、鲜于辅、司马懿、张辽等人,刘晔道:“其他人,各自统领本部军马,待战。”
“一旦张郃的第三军团敲响战鼓,你们从各处杀出,让漫山遍野插满我河北军旗。”
“前有第三军团阻挡。”
“后有骑兵封路。”
“中间遍布我河北大军。”
“我就不信,小小的高句丽百姓都悍不畏死!”
“将这群登陆的高句丽将士全部斩杀,提着他们的首级直通辽东郡治所襄平。”
“我就不信,辽东郡的百姓和将士看到这些首级不会胆寒!”
刘晔一把拔出腰间的佩剑,冷笑道:“辽东区区弹丸之地,也妄想占山为王?小小高句丽蛮夷,不让他们见识我大汉将士的勇猛,这群小丑,不会知道我们大汉将士的威严!”
张遂看向其他人。
其他人纷纷附议。
张遂这才看向刘晔道:“那就按照子扬的计策布置。”
将自己的佩剑取下,递给刘晔,张遂道:“从现在开始,我任命刘晔为征辽东大统帅,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必须听取他的调遣。”
众人见状,齐齐朝刘晔行礼道:“遵大统帅之命!”
刘晔看着张遂递到自己身前的佩剑,神情有些恍惚。
抬起头,看向张遂,刘晔的眸子有些泛酸。
虽然自己也认为计策万无一失。
但是,自己可是汉室宗亲啊!
是真正的光武皇帝的子孙后代。
这个主公,他都不忌讳自己的吗?
竟然敢任命自己为大统帅!
万一自己蒙了心,反叛,那他将处于何等危险之地?
张遂见刘晔不接佩剑,问道:“子扬你还有什么疑虑的地方?你说就是。”
刘晔这才回过神来。
看着眼前的佩剑,刘晔突然单膝跪了下去,双手捧过张遂手上的贴身佩剑,高高举过头顶,颤声道:“臣刘晔,感谢主公信任,绝不让主公失望!”
商议好对付辽东公孙度的计策,刘晔便立即火急火燎地去安排了。
张遂、高顺、徐荣、成廉、张辽等人暂时没有安排。
不过,张遂也没有闲下来。
他让人通知所有柳城的百姓,不管是大汉子民,还是东胡人:他要为在这片土地上死去的大汉子民祭祀。
此次祭祀之后,不管是大汉子民还是东胡人,仇恨就此放下。
大汉子民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而东胡人则南下前往徐州和扬州。
为了不加剧大汉子民和东胡人之间的仇恨,张遂祭祀选择的贡品除了猪牛羊之外,还效仿诸葛亮,“发明”馒头,大汉如今还没有出现的东西。
用这个“馒头”代替东胡人的首级。
东胡人于大汉百姓而言,就是蛮夷。
蛮夷的头——蛮头,用馒头代替。
既起到安抚这片土地死去的大汉子民的作用,又能安抚东胡人,让他们不会过度惊慌,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南下迁往徐州和扬州。
(本章完)
张遂示意刘晔说下去。
刘晔指着地图道:“主公,刚才听阎柔将军、鲜于辅将军和田公等人所言。”
“高句丽本地百姓凶悍无比,而且擅长水战。”
“他们经常乘船出海为盗,不只是东胡人,就是北海一带的百姓也极为头疼。”
“而昌黎加筑了城墙,辽东郡守公孙度为的就是防止东胡人反扑辽东。”
“而东胡人,偏偏又不擅长攻城。”
“我的计划就是,先派出使者赶往辽东的襄平,告知辽东郡守公孙度。”
“主公,你来了!”
“你拿下了三郡乌桓,如今要拿下辽东!”
“根据诸位东胡将领刚才的叙述,公孙度一直占山为王。”
“因此,他决计不会妥协,更不会向主公你投降的。”
“而且,他会开始征调将士,准备应对大战。”
“我的计策便是,派出三万东胡将士,随时听我调令。”
“还有,我要柳城所有工匠。”
“我打算用半个月的时间,打造五十架霹雳车,紧急训练一批霹雳车操控将士。”
“城墙再加高加厚,我就不信,他能比得上寿春的城墙!”
“寿春的城墙,我都能用霹雳车给摧毁,别说这区区昌黎了。”
“而主公派遣使者送书信给公孙度,其中就要告诉公孙度我们这霹雳车的厉害,并且告诉公孙度,以后会用更多的霹雳车摧毁辽东所有城墙。”
“公孙度必然不信。”
“等我率领三万东胡将士,五十架霹雳车攻破昌黎城的城墙,公孙度就会信了。”
“为了防止我们用霹雳车继续摧毁辽东郡其他城池的城墙,公孙度必定会想办法出击摧毁这批霹雳车,杀死能够制作霹雳车的我。”
刘晔又指着地图上的令支县道:“主公、诸位将军,看这。”
“令支县这里有一处港口,平常都是东胡的渔民出海打渔所用。”
“平日里,就有辽东郡的高句丽百姓扮做海盗,经常骚扰。”
“如果我们向公孙度证实了我们拥有摧毁昌黎城墙的实力,公孙度绝对会派遣大军从令支县登陆,从后方袭击我和我所率领的三万东胡大军,从而杀了我,摧毁霹雳车。”
“所以,一方面,由我率领三万东胡将士,还有牵招将军的第四军团,不断对昌黎的城墙进行摧毁,却不攻入城内,吸引公孙度派遣高句丽大军从令支县来袭。”
“主公你亲率陷陈营、飞熊军、飞虎军埋伏在令支县的这个位置。”
“这座叫做令支山的小山附近。”
“三支骑兵人数足够少,不会引起敌军的过度怀疑。”
“三只骑兵足够精锐,强大的铠甲,制式的兵器,高句丽之徒再勇猛,也是血肉之躯。”
“我就不信,他们血肉之躯能够挡住三支骑兵的屠杀。”
看向张郃,刘晔继续道:“张郃将军带领第三军团布置在令支通往柳城的路上,就在稻花村附近。”
“也无需隐藏身形。”
“高句丽大军登陆令支县的港口,要杀我和摧毁霹雳车,必定要路过这里。”
“张郃将军的第三军团拦住前军。”
看向张遂,刘晔道:“主公统帅三支骑兵,放他们大军度过港口,之后封锁港口。”
看向阎柔、鲜于辅、司马懿、张辽等人,刘晔道:“其他人,各自统领本部军马,待战。”
“一旦张郃的第三军团敲响战鼓,你们从各处杀出,让漫山遍野插满我河北军旗。”
“前有第三军团阻挡。”
“后有骑兵封路。”
“中间遍布我河北大军。”
“我就不信,小小的高句丽百姓都悍不畏死!”
“将这群登陆的高句丽将士全部斩杀,提着他们的首级直通辽东郡治所襄平。”
“我就不信,辽东郡的百姓和将士看到这些首级不会胆寒!”
刘晔一把拔出腰间的佩剑,冷笑道:“辽东区区弹丸之地,也妄想占山为王?小小高句丽蛮夷,不让他们见识我大汉将士的勇猛,这群小丑,不会知道我们大汉将士的威严!”
张遂看向其他人。
其他人纷纷附议。
张遂这才看向刘晔道:“那就按照子扬的计策布置。”
将自己的佩剑取下,递给刘晔,张遂道:“从现在开始,我任命刘晔为征辽东大统帅,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必须听取他的调遣。”
众人见状,齐齐朝刘晔行礼道:“遵大统帅之命!”
刘晔看着张遂递到自己身前的佩剑,神情有些恍惚。
抬起头,看向张遂,刘晔的眸子有些泛酸。
虽然自己也认为计策万无一失。
但是,自己可是汉室宗亲啊!
是真正的光武皇帝的子孙后代。
这个主公,他都不忌讳自己的吗?
竟然敢任命自己为大统帅!
万一自己蒙了心,反叛,那他将处于何等危险之地?
张遂见刘晔不接佩剑,问道:“子扬你还有什么疑虑的地方?你说就是。”
刘晔这才回过神来。
看着眼前的佩剑,刘晔突然单膝跪了下去,双手捧过张遂手上的贴身佩剑,高高举过头顶,颤声道:“臣刘晔,感谢主公信任,绝不让主公失望!”
商议好对付辽东公孙度的计策,刘晔便立即火急火燎地去安排了。
张遂、高顺、徐荣、成廉、张辽等人暂时没有安排。
不过,张遂也没有闲下来。
他让人通知所有柳城的百姓,不管是大汉子民,还是东胡人:他要为在这片土地上死去的大汉子民祭祀。
此次祭祀之后,不管是大汉子民还是东胡人,仇恨就此放下。
大汉子民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而东胡人则南下前往徐州和扬州。
为了不加剧大汉子民和东胡人之间的仇恨,张遂祭祀选择的贡品除了猪牛羊之外,还效仿诸葛亮,“发明”馒头,大汉如今还没有出现的东西。
用这个“馒头”代替东胡人的首级。
东胡人于大汉百姓而言,就是蛮夷。
蛮夷的头——蛮头,用馒头代替。
既起到安抚这片土地死去的大汉子民的作用,又能安抚东胡人,让他们不会过度惊慌,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南下迁往徐州和扬州。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最新章节,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最新章节,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