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恭站在城墙上,俯瞰着徐荣和成廉。

  他的眸子微微缩着。

  虽然这是他第一次和徐荣相见。

  但是,和徐荣对上视线,他仿佛看到一头猛兽随时择人而噬。

  他想到了自己父亲听到徐荣来到辽东时那惊恐的眼神。

  之前他还很是不屑。

  可此刻。

  看着徐荣。

  看着成廉。

  看着飞熊军。

  看着飞虎军。

  看着五十架霹雳车。

  看着霹雳车后面漫山遍野的敌军营地。

  公孙恭向后趔趄了几步,被几个将领搀扶住。

  几个将领都双眼通红,哽咽道:“将军!”

  公孙恭缓缓推开他们的手,倔强地站稳了身体。

  好一会儿,他才低下头,颤声道:“通知所有辽东将士,不要做无畏抵抗。”

  “不管是活着的高句丽将士,还是我们汉人将士,都是回归故土而已。”

  “一切罪责不在于他们,都是我公孙恭之过。”

  “要杀要剐,我会来承担。”

  “打开城门,迎接大将军入城!”

  众将领听公孙恭这么一说,纷纷跪了下去,嚎啕大哭起来。

  其他将士看着众将领这么一幕,也都纷纷回过神来,明白发生了什么。

  和这些将领痛哭不同,他们有些人长长叹气。

  有些人欢呼雀跃。

  城外敌军太过凶猛。

  再战斗下去,他们根本信心。

  他们已经不再祈求战功了。

  此刻,只要能够活下去,那就是唯一的信念。

  城门缓缓打开。

  公孙恭带着数十个将领,牵着战马,捧着大军虎符缓缓出来。

  张遂带着刘晔、徐荣、成廉等人迎了上去。

  亲兵统领赵勤上前接过虎符和印绶,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异样,才递给张遂。

  张遂接过虎符和印绶,看了一遍,收了起来,目光这才落在公孙恭和众辽东将领身上。

  看着这些人耷拉着脑袋,一个个面色惨白而憔悴,张遂暗暗叹息了口气。

  辽东,完了!

  历史上,辽东这块地方到唐高宗李治时期才彻底拿下来。

  如今却在自己手里就已经平定。

  这种感觉,说不出的怪异。

  有一种小小的窃喜在里面。

  此次率军东进,原本只是想要击溃三郡乌桓的东胡人,争夺袁家正统之战。

  却没有想到,会有这种意外之喜。

  甚至于刘晔后续的覆灭高句丽所有大军的计划,阏氏恶毒的计策都没有来得及施展。

  张遂从战马上下来,亲自搀扶起公孙恭一行将领,引导他们和徐荣、成廉、刘晔等人相见。

  之后,张遂跟随公孙恭等人进入昌黎城中府衙。

  牵招暂时接管了辽东大军。

  次日,张遂在昌黎府衙大厅召集了所有将领。

  包括张郃、牵招、阎柔、鲜于辅、高顺、徐荣、成廉、刘晔、陈到、张辽等人。

  黄昏,张遂在府衙大厅举办了宴席,欢迎公孙恭等人回到河北朝廷的怀抱。

  第三天,张遂让牵招坐镇昌黎,他亲率大军,以公孙恭、阎柔两位大将为先锋,经过大汉朝廷修建的唯一一条驿道,成功渡过沼泽之地,直奔辽东治所襄平。

  建安连年十二月廿八,大雪纷飞。

  张遂统领着东胡大军、辽东投降大军、第三军团、第四军团、高顺的陷陈营、徐荣的飞熊军、成廉的飞虎军、陈到的白毦军,共计八万大军,兵临辽东襄平城下,四面包围城池。

  围城的次日正午,辽东属国夫馀和高句丽的王室都赶来见张遂,表示愿意归附。

  次日黄昏,张遂大军准备攻城之际,襄平打开城门。

  辽东新郡守公孙康带着文武百官,携带着辽东郡郡守的印绶出城投降。

  公孙康和公孙恭兄弟再见,神色都极为复杂。

  公孙恭没有和公孙恭这位大哥说什么,只是冲他点了点头,便和身旁的刘晔低声说笑着什么。

  张遂接过辽东郡郡守印绶,将辽东郡郡守印绶交给了张辽,暂时任命张辽为辽东郡代郡守,配合乌桓都尉牵招,总管辽东和三郡乌桓一带事宜,协助三郡乌桓的东胡人和辽东郡的高句丽百姓、夫馀国百姓南下迁移到徐州和扬州一带。

  至于原辽东郡新郡守公孙康、夫馀国王室、高句丽王室,则全部迁移到邺城。

  张遂在襄平度过了三朝。

  正月初四,张遂在公孙恭的带领下,带着阏氏、刘晔、高顺、徐荣、成廉、张辽、牵招、陈到等人赶到襄平东侧的安平港。

  一行人停在港口码头。

  迎着鹅毛般的大雪,公孙恭指着东面茫茫大海,笑着对张遂道:“主公,这可不是疆域的终点。”

  “这里只是辽东的东面终点。”

  “这片大海叫做乐浪海。”

  “度过乐浪海,前方有很多岛国。”

  “岛国上的土著茹毛饮血,非常落后。”

  “我朝光武皇帝给这些岛国赐名倭国。”

  “倭国有国王,光武皇帝赐倭国国王印。”

  “早年,倭国每年都要派使者率大军送贡品而来。”

  “这几十年,因为朝廷纲纪崩坏,倭国便停止了供奉。”

  “倭国都是畏威不畏德之辈,每年,他们各个小岛都有岛民不畏艰辛,不畏死亡,就为了渡海来到我们这里烧杀抢掠。”

  “主公如今已经横扫了三郡乌桓和辽东,也该派使者度过这乐浪海,让倭国见识下我们河北朝廷的威武,让他们继续供奉。”

  “听闻倭国这几十年,历代的国王都是岛中精通巫术的美女,终身侍奉神明,不得下嫁。”

  公孙恭看向张遂,神色有些古怪道:“主公可以教化这国王。”

  “主公,便是他们的神明。”

  “倭国的人都是蛮夷之辈。”

  “让他们做些奴隶之事,也未尝不可。”

  张遂听公孙恭这么说,神情有些古怪。

  人和人果然不能共情啊。

  目前的辽东人,在汉人眼里也是蛮夷。

  可在辽东人眼里,这些倭国的人就不是人。

  不过,这些倭国人的确不能不管。

  想到历史上的这些倭国后代犯下的罪孽,张遂看向张辽道:“派出使者团队,想办法渡海过去,让倭国女王到邺城来供奉。”

  “还有,将倭国所有岛屿都控制在我们掌握之下。”

  “不要传太多技术过去。”

  “正如公孙将军所言,这群人是茹毛饮血之辈,畏威不畏德,不会感恩。”

  “你想尽办法提升他们的技术,他们不会感恩你,可能还想着反击过来,甚至当你主人,让你替他们当牛做马。”

  “具体怎么处理,你自己看着办。”

  “实在是不听教化的,惩治一番也是可以的。”

  “凡事你先和大臣商议,决定之后,再给我飞鸽传书到邺城汇报即可。”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最新章节,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