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一阵骚乱。
田丰蹙着花白的眉头道:“曹操,会上当?”
“这计策看似天衣无缝,实则破绽百出。”
“就一条,如今的匈奴人,有何能耐打过我们?”
“但凡匈奴有这个实力,这几年他们早动手了。”
“我不信曹操发现不了这个问题。”
荀谌、辛毗等人纷纷点头附和。
戏志才笑道:“绝对的诱惑面前,谁都会动心的。”
“此次一战,我们实力如此强大,曹操很难看到战胜我们的机会。”
“我们主动抛出机会,而且还是粮草重地。”
“一旦粮草被焚毁,我们必定撤军。”
顿了顿,戏志才看向田丰,突然问道:“徐州牧有没有去过沙漠?”
田丰摇了摇头。
很多人跟着摇头。
荀谌道:“河北和中原都没有沙漠,我们一辈子困在这里,如何能去?不过,倒是从一些古书籍中看到关于沙漠的只言片语。”
“说是漫天黄沙,看不见一滴水。”
“白日温度炙热,甚至无法出行。”
“夜幕降临之后,气温低到能够直接将人冻成冰雕。”
戏志才道:“对,我也是从古书籍中看到的。”
“我还看到一段记载,说是沙漠中能够容易出现幻影。”
“在人缺水之时,就会看到前方出现一片绿洲。”
“此时,人会极度兴奋,拼尽全力跑过去。”
“虽然人进入沙漠前都会知道,沙漠中几乎没有水。”
“但是,人在那种状态下,不会顾虑其他。”
“他会强行否决以前的谨慎,争取那最后一点的希望。”
“当然,那只是幻影。”
“他永远追赶不到。”
“相反,他还会耗尽最后一点可能的生机,死在沙漠之中。”
“所以,经常能够看到沙漠终点附近有尸体。”
“明明只要他们再坚持一段时间,他们就能活下去的。”
“而曹操如今的情形,就犹如这沙漠中的人一般。”
“我在他手底下呆过太长时间,对他的秉性清楚得很。”
“此时,平日里他再信任的人,都会变得不可信。”
“他总是愿意将最后一点希望赌在自己身上。”
陈宫附和地点了点头道:“曹贼是如此。”
“不管他如何宣扬自己多举贤任能,多贤明,他骨子里阉党后代身份,让他自小自卑,无法真正相信世家大族。”
“而他手底下的人,除了宗亲,都是世家大族。”
“偏偏,他的宗亲都是武将,没有几个有出色的才智。”
众人听戏志才和陈宫这么说,都沉默下来。
张遂见状,对戏志才和陈宫道:“那这个计策由志才和公台你们写出来,然后告知大家,然后实行。”
戏志才和陈宫齐齐道:“喏!”
张遂这才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铠甲,对史阿和赵勤道:“我们去伤兵营看看那些受伤的将士,给他们一些安慰。”
“活着的将士,我们都会尽力医治。”
“死去的将士,他们的牺牲也不会白费。”
“他的亲人会得到一大笔丰厚的抚恤。”
“他的名字会被镌刻在邺城的不朽丰碑上,让后世子子孙孙瞻仰和纪念。”
众人纷纷让开道路来。
当天黄昏时分,戏志才就以张遂的身份向箕关的成廉送去加急信函,让成廉率领飞虎军撤离箕关,并且派出细作告知河东郡人张遂大军就在官渡,而且所有粮草囤积在乌巢。
只要拿下乌巢,河东郡的匈奴人十几年都不用再担心粮食不足。
箕关的成廉得到密信,一边依言派出细作潜入河东郡的治所安邑县,散播消息,一边带着一千五的飞虎军撤出箕关,撤到河内郡治所,防止匈奴人从河内郡杀到邺城。
此时,河东郡治所安邑县。
府衙。
河东郡郡守王邑正在批阅文书。
王邑,河东郡世家大族推举出来的郡守。
这些年一直固守河东,联合匈奴人,才让河东郡成为乱世之中的国中之国。
虽然匈奴人残暴,经常烧杀抢掠当地的汉人子民。
但是,在王邑和河东郡的世家大族看来,这些都是可以容忍的牺牲。
不过,最近王邑和河东郡世家大族也有些战战兢兢。
因为,大将军张遂昭告天下,他要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许都,横扫曹操。
王邑和河东郡的世家大族都慌得很。
万一这大将军张遂突然改道,直扑河东郡。
以河东郡如今的财力和军力,怎么可能打得过?
难道国中国的日子,就要到头了?
而且,就算大将军张遂没有改道河东。
他和许都朝廷的交战,必定有结果。
大将军掌握了并、冀、幽、青、徐和大半个扬州。
许都朝廷去年打通了关中和凉州,现在也掌握了凉、司隶、豫、兖四大州。
这两个就是当今最大的两个诸侯。
此次大战的结果,胜者一方很可能是未来一统天下的君主。
河东郡也要面临大军降临的结果。
这该如何是好?
就在王邑不断批阅文书,一筹莫展时,一个身影快步走了过来,停在门口,敲了敲门道:“府君,绣衣使者从集市刚刚打听到一则消息。”
绣衣使者,大汉朝廷专门搜集情报,监督百官的官吏。
河东郡自诩大汉正统,不愿意受河北朝廷和许都朝廷管辖,因此,河东郡也复制了大汉朝廷的各个机构名称。
不过,河东郡太小,官员也少,还都是世家大族之人。
王邑不敢得罪世家大族,因此,绣衣使者只发挥了搜集情报的功能。
王邑听身影这么说,这才停下看文书,揉了揉眉心道:“让他进来。”
身影退了出去。
没有多久,一个穿着劲装短衣,腰间别着佩剑的青年走了进来,朝王邑行了一礼道:“府君!”
王邑道:“是何消息,需要你专门赶过来?”
青年声音压低了一些道:“是一个商队路过箕关,发现箕关人去楼空!”
王邑一脸怀疑道:“怎么可能?箕关是通往河内郡的门户,河北怎么可能将守军撤走?”
青年道:“不止一个人这么说,好些商队都派人去验证了。”
“听小道消息说,是大将军和曹司空在荥阳大战了一场,旗鼓相当。”
“大将军因为畏惧,因此紧急抽调能够调用的一切兵马,前往支援。”
“还有,乌巢方面,囤积了此次河北作战的所有粮草。”
“四十万大军不间断地运送粮草。”
青年一脸贪婪的神情道:“这要是有办法弄到,我们河东郡能够十几年不劳作了。”
(本章完)
田丰蹙着花白的眉头道:“曹操,会上当?”
“这计策看似天衣无缝,实则破绽百出。”
“就一条,如今的匈奴人,有何能耐打过我们?”
“但凡匈奴有这个实力,这几年他们早动手了。”
“我不信曹操发现不了这个问题。”
荀谌、辛毗等人纷纷点头附和。
戏志才笑道:“绝对的诱惑面前,谁都会动心的。”
“此次一战,我们实力如此强大,曹操很难看到战胜我们的机会。”
“我们主动抛出机会,而且还是粮草重地。”
“一旦粮草被焚毁,我们必定撤军。”
顿了顿,戏志才看向田丰,突然问道:“徐州牧有没有去过沙漠?”
田丰摇了摇头。
很多人跟着摇头。
荀谌道:“河北和中原都没有沙漠,我们一辈子困在这里,如何能去?不过,倒是从一些古书籍中看到关于沙漠的只言片语。”
“说是漫天黄沙,看不见一滴水。”
“白日温度炙热,甚至无法出行。”
“夜幕降临之后,气温低到能够直接将人冻成冰雕。”
戏志才道:“对,我也是从古书籍中看到的。”
“我还看到一段记载,说是沙漠中能够容易出现幻影。”
“在人缺水之时,就会看到前方出现一片绿洲。”
“此时,人会极度兴奋,拼尽全力跑过去。”
“虽然人进入沙漠前都会知道,沙漠中几乎没有水。”
“但是,人在那种状态下,不会顾虑其他。”
“他会强行否决以前的谨慎,争取那最后一点的希望。”
“当然,那只是幻影。”
“他永远追赶不到。”
“相反,他还会耗尽最后一点可能的生机,死在沙漠之中。”
“所以,经常能够看到沙漠终点附近有尸体。”
“明明只要他们再坚持一段时间,他们就能活下去的。”
“而曹操如今的情形,就犹如这沙漠中的人一般。”
“我在他手底下呆过太长时间,对他的秉性清楚得很。”
“此时,平日里他再信任的人,都会变得不可信。”
“他总是愿意将最后一点希望赌在自己身上。”
陈宫附和地点了点头道:“曹贼是如此。”
“不管他如何宣扬自己多举贤任能,多贤明,他骨子里阉党后代身份,让他自小自卑,无法真正相信世家大族。”
“而他手底下的人,除了宗亲,都是世家大族。”
“偏偏,他的宗亲都是武将,没有几个有出色的才智。”
众人听戏志才和陈宫这么说,都沉默下来。
张遂见状,对戏志才和陈宫道:“那这个计策由志才和公台你们写出来,然后告知大家,然后实行。”
戏志才和陈宫齐齐道:“喏!”
张遂这才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铠甲,对史阿和赵勤道:“我们去伤兵营看看那些受伤的将士,给他们一些安慰。”
“活着的将士,我们都会尽力医治。”
“死去的将士,他们的牺牲也不会白费。”
“他的亲人会得到一大笔丰厚的抚恤。”
“他的名字会被镌刻在邺城的不朽丰碑上,让后世子子孙孙瞻仰和纪念。”
众人纷纷让开道路来。
当天黄昏时分,戏志才就以张遂的身份向箕关的成廉送去加急信函,让成廉率领飞虎军撤离箕关,并且派出细作告知河东郡人张遂大军就在官渡,而且所有粮草囤积在乌巢。
只要拿下乌巢,河东郡的匈奴人十几年都不用再担心粮食不足。
箕关的成廉得到密信,一边依言派出细作潜入河东郡的治所安邑县,散播消息,一边带着一千五的飞虎军撤出箕关,撤到河内郡治所,防止匈奴人从河内郡杀到邺城。
此时,河东郡治所安邑县。
府衙。
河东郡郡守王邑正在批阅文书。
王邑,河东郡世家大族推举出来的郡守。
这些年一直固守河东,联合匈奴人,才让河东郡成为乱世之中的国中之国。
虽然匈奴人残暴,经常烧杀抢掠当地的汉人子民。
但是,在王邑和河东郡的世家大族看来,这些都是可以容忍的牺牲。
不过,最近王邑和河东郡世家大族也有些战战兢兢。
因为,大将军张遂昭告天下,他要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许都,横扫曹操。
王邑和河东郡的世家大族都慌得很。
万一这大将军张遂突然改道,直扑河东郡。
以河东郡如今的财力和军力,怎么可能打得过?
难道国中国的日子,就要到头了?
而且,就算大将军张遂没有改道河东。
他和许都朝廷的交战,必定有结果。
大将军掌握了并、冀、幽、青、徐和大半个扬州。
许都朝廷去年打通了关中和凉州,现在也掌握了凉、司隶、豫、兖四大州。
这两个就是当今最大的两个诸侯。
此次大战的结果,胜者一方很可能是未来一统天下的君主。
河东郡也要面临大军降临的结果。
这该如何是好?
就在王邑不断批阅文书,一筹莫展时,一个身影快步走了过来,停在门口,敲了敲门道:“府君,绣衣使者从集市刚刚打听到一则消息。”
绣衣使者,大汉朝廷专门搜集情报,监督百官的官吏。
河东郡自诩大汉正统,不愿意受河北朝廷和许都朝廷管辖,因此,河东郡也复制了大汉朝廷的各个机构名称。
不过,河东郡太小,官员也少,还都是世家大族之人。
王邑不敢得罪世家大族,因此,绣衣使者只发挥了搜集情报的功能。
王邑听身影这么说,这才停下看文书,揉了揉眉心道:“让他进来。”
身影退了出去。
没有多久,一个穿着劲装短衣,腰间别着佩剑的青年走了进来,朝王邑行了一礼道:“府君!”
王邑道:“是何消息,需要你专门赶过来?”
青年声音压低了一些道:“是一个商队路过箕关,发现箕关人去楼空!”
王邑一脸怀疑道:“怎么可能?箕关是通往河内郡的门户,河北怎么可能将守军撤走?”
青年道:“不止一个人这么说,好些商队都派人去验证了。”
“听小道消息说,是大将军和曹司空在荥阳大战了一场,旗鼓相当。”
“大将军因为畏惧,因此紧急抽调能够调用的一切兵马,前往支援。”
“还有,乌巢方面,囤积了此次河北作战的所有粮草。”
“四十万大军不间断地运送粮草。”
青年一脸贪婪的神情道:“这要是有办法弄到,我们河东郡能够十几年不劳作了。”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最新章节,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最新章节,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