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厨泉看了一眼张遂,低下头,苦笑一声道:“大将军你是主公,你说甚,自然是甚。”
张遂很是满意呼厨泉的回答。
拍了拍呼厨泉的肩膀,示意士兵给呼厨泉松绑,张遂让士兵立马去将田丰、陈登、陈宫、戏志才、刘晔、辛毗、赵云、张郃、颜良等人叫过来。
一群人就在烧毁的营地外面召开会议,对之前戏志才提出的计策再次进行确认。
一个时辰后,会议结束。
张遂带着高顺的陷陈营、徐荣的飞熊军、陈到的白毦军,还有第二军两万人,其他各路人马两万,往官渡左侧迁徙三十里,重新安营扎寨。
颜良带着呼厨泉,以呼厨泉为“统帅”,处理河北“俘虏”,并且在张遂原本营地的基础上安营扎寨。
同时,赵云率领后军一万五千人,直奔中牟,进攻夏侯渊。
张郃率领前军一万五千人,直奔长社,进攻夏侯惇。
荥阳城内。
府衙大厅里面。
曹操、荀攸、程昱、贾诩、杜畿、杜袭、曹休、于禁、朱灵、曹纯等将领围在沙盘边。
荀攸手中拿着一张张纸条。
这些纸条上写着一列列文字,诸如“赵云一万五大军”“张郃一万五大军”“单于呼厨泉大军”“张遂大军”等字样。
将一张张纸条摆放在沙盘各个位置上,荀攸对众人道:“根据目前细作送出来的情报,如今官渡附近,大军的布局就是这样。”
“匈奴单于联合河东郡世家大族,派遣出了一支近四万人的大军,分别袭击了大将军在官渡的营地和乌巢。”
“大将军已经率领主力大军往西迁移三十里。”
“单于则在大将军官渡营地安营扎寨。”
“这片营地有上万河北俘虏。”
“目前,单于在处理俘虏当中。”
“乌巢方向,没有了后续情况。”
“派去的细作死了几十人,也没有结果。”
“然后就是大将军的前军,张郃统领的一万五千人,正在加急赶往长社。”
“后军,赵云统领的一万五千人,正在赶往牟中。”
荀攸说完,深呼吸了数口气,对曹操道:“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上次的推测偏向于真实。”
“大将军遭遇匈奴的偷袭,导致溃败。”
“而乌巢,则是大将军大军的储粮之地。”
“储粮之地很可能遭受了重击,大将军粮草受损,因此,不得已立即出动赵云和张郃分别出击牟中和长社,想要速战速决。”
“那么,接下来,大将军大军还会对荥阳正式进攻,以主力大军牵制我们无法协助牟中和长社。”
“不过——”
荀攸蹙着眉头道:“这个局面让人感觉到捉摸不透的简单和幼稚,难以理解。”
“大将军此人虽然年轻,却不是冒进之人。”
“更何况他此次南下带了田丰、陈登、陈宫、戏志才等才华卓越之辈。”
“还有,匈奴人从背后偷袭大将军,着实是有些匪夷所思。”
众人纷纷点头。
一旁的程昱突然插话道:“可有时候,事情往往没有想象得复杂。”
“大将军这次才成功大败我们。”
“之前又轻松平定了三郡乌桓和辽东。”
“再之前,他一个农夫的儿子,却接过了四世三公的袁绍的衣钵,得到了偌大的河北。”
“这桩桩件件,都是大事件。”
“别说是大将军这样出身卑微的年轻人。”
“换做任何一个老谋深算的人,怕是也要飘飘然,忘乎所以了。”
“此时,犯冒进之错,也并不是想不通的。”
“至于匈奴人偷袭成功,虽然看上去离谱,却又在意料之中。”
“匈奴人不善谋略,可河东郡却有一群世家大族。”
“尤其是其中的卫家和范家,虽然都在河东郡为官。”
“可他们都有商队和河北做生意。”
“他们打探到河北的情报,抓捕到大将军的漏洞,从而偷袭,打了大将军一个措手不及,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再考虑到乌巢就是大将军的储粮之地,而且被彻底占据。”
“那么,大将军如今的行为都很合理。”
“没了乌巢这储粮之地,折损了大量的粮草。”
“哪怕是河北,也承受不住的。”
“如果一切情报属实——”
程昱扫视着所有人道:“我们趁机偷袭乌巢,将里面的粮草全部摧毁,不但能够成功击溃匈奴,也能重创河北大军。”
众人纷纷点头。
曹操紧蹙着眉头,双眼充满血丝,死死地盯着沙盘上的所有大军动向。
荀攸的话和程昱的话都有道理。
如今的河北大军情形扑朔迷离,让他都有些看不透。
论情感,他自然希望程昱的话是对的。
可论理性,他更加相信荀攸。
怎么办?
荀攸见曹操没有开口,问道:“司空,既然无法确保情报一定属实,而且这其中多有不合理之处,我的建议是,我们静观其变,闭门不出。”
“如今情形,欲速则不达。”
“我们宁可错失这次击溃河北大军的机会,稳扎稳打,至少能够保证不会折损太多将士。”
“当然,我们还要派出更多细作,进行更深入的打探。”
程昱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河北大军何其雄壮?”
“错过了这个机会,很可能不会再有机会。”
“前怕狼,后怕虎,终究难以成事。”
“我建议派遣一支精锐骑兵,潜伏到乌巢附近。”
“如果乌巢真是储粮之地,我们焚毁他,不但断了河北的机会,逼迫河北后撤,也断了匈奴人的机会。”
“达成这一成目的,我们便可以果断前后夹击,和牟中的夏侯渊将军,或者长社的夏侯惇将军击溃赵云大军或者张郃大军。”
“但凡这两军有一支覆灭,乌巢的粮草又被彻底焚毁,我相信,河北大军除了退出征战便别无他法。”
“我们趁着河北退去,粮草不足之际,派大军守住黄河南岸,然后大军袭击徐州和扬州,将这两地拿到手,之后再做图谋。”
荀攸厉声道:“我们本来就比河北要弱!”
“我们容不得任何失误。”
“如此冒进,一旦出现差池,我们就永无翻身之地!”
程昱据理力争道:“正是因为我们弱,我们才要抓住每一个以下克上的机会。”
“昔年陈宫趁主公复仇徐州之际,引吕布入驻兖州,我们形势危急。”
“是主公率领我们在濮阳城用空城计吓退吕布大军,从而成功保住濮阳城,还收割了一大批麦子,让我们坚持到了最后,我们才成功夺回兖州。”
“如果事事都如公达你说的谨慎,兖州已经没了,又哪里来的现在?”
(本章完)
张遂很是满意呼厨泉的回答。
拍了拍呼厨泉的肩膀,示意士兵给呼厨泉松绑,张遂让士兵立马去将田丰、陈登、陈宫、戏志才、刘晔、辛毗、赵云、张郃、颜良等人叫过来。
一群人就在烧毁的营地外面召开会议,对之前戏志才提出的计策再次进行确认。
一个时辰后,会议结束。
张遂带着高顺的陷陈营、徐荣的飞熊军、陈到的白毦军,还有第二军两万人,其他各路人马两万,往官渡左侧迁徙三十里,重新安营扎寨。
颜良带着呼厨泉,以呼厨泉为“统帅”,处理河北“俘虏”,并且在张遂原本营地的基础上安营扎寨。
同时,赵云率领后军一万五千人,直奔中牟,进攻夏侯渊。
张郃率领前军一万五千人,直奔长社,进攻夏侯惇。
荥阳城内。
府衙大厅里面。
曹操、荀攸、程昱、贾诩、杜畿、杜袭、曹休、于禁、朱灵、曹纯等将领围在沙盘边。
荀攸手中拿着一张张纸条。
这些纸条上写着一列列文字,诸如“赵云一万五大军”“张郃一万五大军”“单于呼厨泉大军”“张遂大军”等字样。
将一张张纸条摆放在沙盘各个位置上,荀攸对众人道:“根据目前细作送出来的情报,如今官渡附近,大军的布局就是这样。”
“匈奴单于联合河东郡世家大族,派遣出了一支近四万人的大军,分别袭击了大将军在官渡的营地和乌巢。”
“大将军已经率领主力大军往西迁移三十里。”
“单于则在大将军官渡营地安营扎寨。”
“这片营地有上万河北俘虏。”
“目前,单于在处理俘虏当中。”
“乌巢方向,没有了后续情况。”
“派去的细作死了几十人,也没有结果。”
“然后就是大将军的前军,张郃统领的一万五千人,正在加急赶往长社。”
“后军,赵云统领的一万五千人,正在赶往牟中。”
荀攸说完,深呼吸了数口气,对曹操道:“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上次的推测偏向于真实。”
“大将军遭遇匈奴的偷袭,导致溃败。”
“而乌巢,则是大将军大军的储粮之地。”
“储粮之地很可能遭受了重击,大将军粮草受损,因此,不得已立即出动赵云和张郃分别出击牟中和长社,想要速战速决。”
“那么,接下来,大将军大军还会对荥阳正式进攻,以主力大军牵制我们无法协助牟中和长社。”
“不过——”
荀攸蹙着眉头道:“这个局面让人感觉到捉摸不透的简单和幼稚,难以理解。”
“大将军此人虽然年轻,却不是冒进之人。”
“更何况他此次南下带了田丰、陈登、陈宫、戏志才等才华卓越之辈。”
“还有,匈奴人从背后偷袭大将军,着实是有些匪夷所思。”
众人纷纷点头。
一旁的程昱突然插话道:“可有时候,事情往往没有想象得复杂。”
“大将军这次才成功大败我们。”
“之前又轻松平定了三郡乌桓和辽东。”
“再之前,他一个农夫的儿子,却接过了四世三公的袁绍的衣钵,得到了偌大的河北。”
“这桩桩件件,都是大事件。”
“别说是大将军这样出身卑微的年轻人。”
“换做任何一个老谋深算的人,怕是也要飘飘然,忘乎所以了。”
“此时,犯冒进之错,也并不是想不通的。”
“至于匈奴人偷袭成功,虽然看上去离谱,却又在意料之中。”
“匈奴人不善谋略,可河东郡却有一群世家大族。”
“尤其是其中的卫家和范家,虽然都在河东郡为官。”
“可他们都有商队和河北做生意。”
“他们打探到河北的情报,抓捕到大将军的漏洞,从而偷袭,打了大将军一个措手不及,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再考虑到乌巢就是大将军的储粮之地,而且被彻底占据。”
“那么,大将军如今的行为都很合理。”
“没了乌巢这储粮之地,折损了大量的粮草。”
“哪怕是河北,也承受不住的。”
“如果一切情报属实——”
程昱扫视着所有人道:“我们趁机偷袭乌巢,将里面的粮草全部摧毁,不但能够成功击溃匈奴,也能重创河北大军。”
众人纷纷点头。
曹操紧蹙着眉头,双眼充满血丝,死死地盯着沙盘上的所有大军动向。
荀攸的话和程昱的话都有道理。
如今的河北大军情形扑朔迷离,让他都有些看不透。
论情感,他自然希望程昱的话是对的。
可论理性,他更加相信荀攸。
怎么办?
荀攸见曹操没有开口,问道:“司空,既然无法确保情报一定属实,而且这其中多有不合理之处,我的建议是,我们静观其变,闭门不出。”
“如今情形,欲速则不达。”
“我们宁可错失这次击溃河北大军的机会,稳扎稳打,至少能够保证不会折损太多将士。”
“当然,我们还要派出更多细作,进行更深入的打探。”
程昱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河北大军何其雄壮?”
“错过了这个机会,很可能不会再有机会。”
“前怕狼,后怕虎,终究难以成事。”
“我建议派遣一支精锐骑兵,潜伏到乌巢附近。”
“如果乌巢真是储粮之地,我们焚毁他,不但断了河北的机会,逼迫河北后撤,也断了匈奴人的机会。”
“达成这一成目的,我们便可以果断前后夹击,和牟中的夏侯渊将军,或者长社的夏侯惇将军击溃赵云大军或者张郃大军。”
“但凡这两军有一支覆灭,乌巢的粮草又被彻底焚毁,我相信,河北大军除了退出征战便别无他法。”
“我们趁着河北退去,粮草不足之际,派大军守住黄河南岸,然后大军袭击徐州和扬州,将这两地拿到手,之后再做图谋。”
荀攸厉声道:“我们本来就比河北要弱!”
“我们容不得任何失误。”
“如此冒进,一旦出现差池,我们就永无翻身之地!”
程昱据理力争道:“正是因为我们弱,我们才要抓住每一个以下克上的机会。”
“昔年陈宫趁主公复仇徐州之际,引吕布入驻兖州,我们形势危急。”
“是主公率领我们在濮阳城用空城计吓退吕布大军,从而成功保住濮阳城,还收割了一大批麦子,让我们坚持到了最后,我们才成功夺回兖州。”
“如果事事都如公达你说的谨慎,兖州已经没了,又哪里来的现在?”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最新章节,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最新章节,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圣墟小说网!